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善待老父母,義不容辭散文

善待老父母,義不容辭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前幾天,耳聞了這樣一件事:鄰村有個呂太爺,年七十有餘,生活已不能自理,他的日常起居,就有三個兒子輪流照顧。這天,是三月一日,老人的生活本應由二兒子來接管照顧,可誰知兒子臨時有事出去了,老人就在大兒子家多住了幾天。大兒媳婦就很不樂意了,就對老人出言不遜,罵罵咧咧,老人一氣之下,自縊身亡。聽罷這件事情,我不禁唏噓良久,感慨不已。

善待老父母,義不容辭散文

自古以來,敬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想當年,母親十月懷胎,在撕心裂肺的陣痛中把我們帶到了人間,以後又是父母親不辭艱辛、節衣縮食呵護着我們長大。在雖不富裕但卻溫馨的家庭中,最辛苦、最勤勞的莫過子我們父母。最幸福、最舒服的自然是我們做子女的.人。從小到大,我們一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從我們出生到我們成家立業,父母親對我們可謂是鞠躬盡瘁,窮盡了一生的精力、財力和體力。如今的他們,是年老力哀,身體每況愈下,正是需要我們報答養育之恩的最好機會

可是,看看我們的身邊有不少爲人子女者,對父母的痛癢是漠不關心,不聞不問,更有甚者,對父母是視若冠仇、惡言相向甚至是拳腳相加。我看,他們是把做人最最起碼的良心和道德都丟到九霄雲外去了。

《勸孝經》說:“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他就沒思思想想,無父無母,可有他這堆肉團,又沒想,他也有兒女後代,他對你,若如此,你心可甘?”其實,父母養兒不圖厚報,只求年老後,有人照管;其實,父母不要求子女們給錢多少,只求得晚輩們臉常好看。古人云“百善孝爲先”。又云:“若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叫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看看我們的祖先吧!三國時期,有個叫孟宗的江夏人,少年時,父親亡故,與母親相依爲命,母親年老有病,請醫生來診治,說要用鮮筍煮湯,方能治癒,可當時正值隆冬,哪裏有嫩筍呀,孟宗無計可施,就獨自跑到竹林扶竹哭泣。從此“哭竹生筍’一事就成爲佳話。

最看看另外的一件真人真事吧。話說在撫順縣城,有一個開羊湯館的老闆,叫何才,買回來一隻瘦骨嶙峋的母羊,和一隻正吃奶的小羊羔,何才把兩隻羊放在後院餵養,等待把母羊養胖,小羊羔斷奶了就宰殺。何才經常看到,小羊和母羊整天形影不離,小羊羔吃奶的時候,兩條前腿跪地,並不斷的搖動小尾巴。每當給它們送去青草和菜葉時,母羊總是把小羊叫到眼前,把最新鮮的菜葉留給它的孩子。

半年後的一天,何才把母羊捆綁起來,準備宰殺,小羊羔可能預感到將有大禍臨頭,就將頭抵在媽媽身上,前腿跪地悲慘地的叫了一陣,然後又急急忙忙地跑到何才面前,一聲又一聲地低沉叫喚,像是在爲它的媽媽求情,小羊羔搖着尾巴來到何才面前,兩眼含眼直直地望着何才,嘴裏叫着,身子不停的往他身上靠。小羊羔救母羊的事讓何才鼻子發酸,感動不已,他禁不住摟住小羊羔,兩眼滾出了熱淚…

多年前,曾經聽說的一個故事,每次想起,總讓我感動不已,總讓我淚水模糊。有個孩子,一次犯了錯誤,母親便責罰他,孩子大聲啼哭,母親就納悶了:以前打他,孩子從來就不哭,今天打他,又不怎麼用力,孩子怎麼反而哭了呢!孩子告訴母親,以前母親重重打自己,便知道母親還身強力壯;今天被打,母親用力不夠,知道母親的體力已經是大不如以前,所以哀傷、哭泣。看看多麼孝順、懂事的孩子。

古人云:“老之父母,兒子便是手足。不在面前。手足欲舉而不能。媳婦便是腹心。不在膝下。腹心有求而不遂。時而欣欣於內。時而慼慼於懷。爲人子者。善體其情。能頃刻離左右也乎?”

想想吧,羔羊尚知救母知恩圖報。人乃是萬物之靈,而對勞苦功高、含辛茹苦養育我們的父母,作爲子女的我們,該怎麼去面對他們?面對身體孱弱、來日無多的老人,我們又該怎麼去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