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人淡如茶散文

人淡如茶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平時養成喝茶的習慣,茶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還在糾結於茶道是什麼東東的時候,我想茶道已經把你跟喝茶的樂趣變成一種跟自己鬥爭的過程。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視爲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爲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人淡如茶散文

茶道被譽爲是道家的化身。請大家注意,茶道是道家的化身,我們如果受困於茶道的玄妙的概念而對喝茶產生敬畏感是大可不必的,喝茶就像吃飯,當吃也變成研究吃相和人生有關的時候,纔是倉廩實而知禮節從物質文明上升到精神文明的時代,當茶從藥用的概念,再到喝茶成爲生活的一部分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成爲茶道是一部分的追求的結果,而不是每個喝茶人的必需品。研究吃相跟人生的關係的人,我不知道是否吃相好了,就可以象鯉魚跳龍門,而一輩子把喝茶成爲自己精神愉悅的一部分的人最起碼可以享受一人一己在享受內心的豐富。我很喜歡唐代盧仝的七碗茶詩:“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茶喝到這個境界是真正的茶人,茶道是否重要,待我們自己慢慢的品味!再看盧仝的這首詩的前半部分: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聞道新年入山裏,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暗結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麪。”全部是寫喝茶與人生、與名利無關的'事情,只是喝茶在喝茶,茶的外觀美,喝茶的環境,喝茶人的怡然自得。“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麪”。我常常腦海中浮現這四句詩,讓我對喝茶的認識就是爲了喝茶而喝茶。如果沒有把喝茶當成一種習慣,就不會有七碗茶詩了!

可是喝茶詩人的境界畢竟不是我碌碌無爲之輩,我想我們喝茶就是喝茶的時候,他卻發出感嘆和對受苦的老百姓改善生活的期待:“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羣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便爲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我們沒有這個能力改善黎民百姓物質生活,但是我們至少可以在喝茶之餘寫一點文字,讓自己的精神稍微對和自己一樣迷茫的人生裏有幾朵漣漪,不至於到了喝茶就會想到不會喝的境地,能勤於內省,是淡名薄利之始,而求成淡薄者,往往飲茶。試想,靜坐品茗時,意無所繫,心是泰然,看茶葉水中醒轉,如醒己身,潔與淨,淡與雅,心中的這方清明透亮無逐利處,不必精心刻意求索,只是看茶,也就忘乎所以,也就油然而生。是以諸般名利糾葛心起,不妨一杯淡茶入口,想必人淡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