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王家塘散文

王家塘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4W 次

  一

王家塘散文

很早,王家塘是一塊四面環水長滿蘆葦的荒灘。

小時候,隨父母上縣城油廠換油,船停在油廠南邊的碼頭邊上,站在碼頭朝南望,一片蘆葦灘,蘆柴立在水中,隨風搖曳,泛着墨綠色的波浪。

學校畢業後我被分到縣城工作,王家塘已不是蘆葦灘了,成了扇子一樣的小島,一條大壩象扇柄一樣連着北邊油廠,大壩邊上是一些零零散散的棚子,裏面住着一些半漁半岸的人家,小島南邊也有了幾排院子房,西邊還有幾幢樓房,王家塘成了郊區,有了住家了。開始在縣城上班的時候,我還是一個單身漢,隔了兩年,單位集資,在王家塘建了一幢家屬樓,父母支持我集資買了個一室半的小套間,後來,在那兒成了家。

剛住到王家塘時,家屬樓附近沒有路,進出正常走樓後一條田埂小道。小道彎彎的,通向油廠,一到下雨天,路泥濘不堪,特難走。一開始,家屬樓的自來水不通,我特地買了兩個白鐵皮的鉛桶,從老家找來一根扁擔,早上到王家塘南邊的車路河裏挑水吃,那時河水不髒,用明礬定一下,挺清澈。

起初家屬樓在王家塘住家的最東,樓南和樓西是塊連在一起的蘆葦塘,樓東邊種的是小麥。樓前有一條向東的田間小路,彎彎曲曲,路的兩邊,春天開的是金黃的油菜花和紫色帶黑斑點的蠶豆花,秋冬有一些小麥、大蒜;沿小路到頭,是個泊岸的碼頭,一些運輸船靠在碼頭兩邊,立在碼頭向遠處望,白水茫茫,流向遠方。

家屬樓的四面空曠空曠的,冬天冷,夏天特涼,我住在頂層,全面地享受四季的風和陽光,有時抱本書坐在陽臺上,舒舒適適地翻它幾頁,風輕輕地吹,日子悠悠地過。

住在樓上,夏天能聽到蛙聲呱呱,秋天能聽到蟋蟀彈琴,有月亮的晚上,擡頭朝天上望那個銀盤,皎潔、明亮,可以與李白對飲成雙,可以和東坡擊節歌唱!漸漸地樓南的蘆葦塘慢慢填平了,修上水泥馬路,樓西的蘆葦塘被振興雙語學校圈去,做學校操場了,家屬樓東也建起了一幢又一幢樓房。

  二

小島一樣的王家塘,原本是水岸相連的`,每年夏天梅雨一到,河裏的水漲起來了,王家塘街上的水也就漲起來了,腳踏車騎不起來了,汽車開不進來了,家家把摸魚膠皮褲用起來了,人人都像個摸魚的漁夫,淌着水上下班,淌着水買米買菜。不過有人苦中作樂,買了絲網,在街上張起了魚,水中的嘻鬧給單調的生活添了幾分快樂。

後來,王家塘砌了防洪牆,每年梅雨的水患離住戶漸淡漸遠了!

王家塘樓房漸漸多了,小路變成了大路,原來是條南北的主路,北邊彎過壩頭伸到油廠的大門口,南邊頂到河邊,河邊是個水泥碼頭,一些勤勞節儉的主婦,常在那兒洗衣服,洗碗,也有一些小孩子在那兒嬉鬧玩水。後來東西也有路了,越來越長,成了主路了,王家塘就有了一個十字交匯的路口。

十字路口,早上有農村的人上來賣蔬菜,擺在地上的蔬菜青翠欲滴,瓜果帶着清香;有一個賣肉的攤子,兩個擺着水桶賣魚的,有放張桌子賣豆腐的,支個鍋炸油條的,還有個打燒餅的。這些營生,有的擺得早收得早,有的弄到九十點鐘,一般在中午之前就全收了。十字路口東北角門朝西有戶人家賣雜燴,女主人清清爽爽的,價錢也公道,我下班來不及買菜,經常在她的門口帶份雜燴,到家放到鍋裏一燒,挺方便。有時她那兒有光滑圓潤的鵪鶉蛋、黃燦燦的蛋餃,我也喜歡加幾個,我兒子那時挺喜歡吃的。

後來北邊油廠倒了,油廠所在的位置建了個長安菜場,菜的品種十分豐富,十字路口漸漸就沒人賣菜了。

晚上,十字路口有戶人家賣滷菜,小城裏的人把滷菜叫薰燒。天黑了,黃黃的燈光照在薰燒攤子的玻璃櫃子上,玻璃櫃子裏是油油的燒鵝,肥肥的豬頭肉、豬耳朵、豬尾巴,還有長口條(豬舌頭),醬紅色的牛肉。攤主立在玻璃櫃子旁邊,在昏黃的燈光映照下,臉也象薰燒一樣紅得發亮。他前面是枕板、刀、蒜頭、滷湯……也影影綽綽地閃着暗黃色的光。賣薰燒的旁邊是一戶賣臭豆腐乾子的,炸乾子的鐵鍋裏油上下翻騰,黃澄澄的臭乾子在裏面滾上來、沉下去,那臭中夾香、香中帶臭的味道飄過了整個街口。

  三

王家塘開始只有一所學校,市供銷社的職校,在家屬樓西北的不遠處,學校沒有多大,一扇向西的大門,冷冷靜靜的。後來這所學校改頭換面,叫做振興雙語學校,變成了一所民營初中,大門也移到南邊馬路邊上了。

在家屬樓西南方向,開始有一大塊空地,後建了黨校,門朝北對着馬路,進了黨校大門,東邊有一幢不高的教學樓,沿教學樓向南是一幢宿舍樓,兩幢樓西邊是條水泥路,路兩旁是排着的大葉子法國梧桐,濃濃郁鬱的。路西是個小池塘,池塘連着一條小河,通到南邊的大河,小河上面有座小橋,狹狹窄窄的。池塘西北是個籃球場,四個籃框象四個大個子呆呆地立在那兒;池塘的西邊是操場,圓圓地團在那兒;池塘西南是個小樹林,小樹林中有石桌、石凳,你可以坐下來靜靜地體驗林中的味道。小樹林南邊,有一個食堂,隱在樹叢中,安安靜靜的。

黨校,好大的一塊地方,樹林、河塘、小橋、石凳、跑道、籃球場,我閒時總喜歡進去轉轉,聽聽鳥叫,聽聽蟲鳴。早上有人在那兒鍛鍊,跑步的、做操的、打太極的、舞扇子的,一幅晨練圖,挺有詩意的畫面。下午池塘邊還有人釣魚,很少看到釣到魚的,但有時會有一隻龍蝦咬在鉤上。釣魚人好象也不是爲釣魚的,只是爲了打發時間,坐在那兒,靜靜的,一呆就是幾個小時。小樹林裏,松柏之類的較多,也有香樟樹,秋天到了,地下是一層落葉,踩到腳下,鬆鬆軟軟的感覺。後來黨校移走了,這個地方成了一所小學,小池塘填上了,小河沒有了,小橋也折掉了。

  四

吃過晚飯,我喜歡下樓轉轉,從家裏出了樓梯向南,沿着那條東西的路向西,走到十字路口,向北轉到油廠門前,再向西,到城裏老街上晃一趟。後來西邊橋通了,就直向西了。到了西頭,上了長安路,有時延着長安大橋向南,看寬寬的河水,天上的明月和倒映在河裏抖動的光影,看橋上來來往往的人,來來往往的車;有時向北走上一段,隨意看看那些繽紛雜亂的霓虹燈,聞聞雜七雜八的生活氣息。

後來,王家塘砌了防洪牆,晚上我就隨着防洪牆在轉,下了樓,順着小學東邊的小巷子向南走到河邊,沿河的駁岸是個走廊,靠河的一邊是排鐵扶手,鐵扶手上刷着紅漆,看上去象木頭的,摸上去纔有股冰涼。走廊上隔一段距離就有一排長木椅,走累了你可以仰躺在上面數天上的星星,走廊的上面是一道鋪着磚石的堤,彎彎直直。在走廊與堤之間是樹木和花草,影影綽綽的,偶爾有隻野貓從樹叢中竄出來,仰頭盯着你看,嚇你一跳!它倒不緊不慢,看了之後優哉遊哉地走了。走廊和堤之間時不時有段石階,沿着石階拾級而上,就站到磚石路的堤上了。我喜歡在這駁岸的走廊上轉,在走廊上面的堤上轉,一邊是水,一邊是岸。

王家塘越來越變樣了,北邊挖了壩頭建了橋,西邊也通過橋連上了,南邊的一條跨河的大橋正在建,王家塘已不是一個孤島了,早沒有蘆葦,也沒有莊稼了,有了防洪牆,發大水也不用愁了,空下來的土地全砌起了樓,住滿了人家。十字路邊的舊樓,原來的平頂,公家也給加上了人字頂,外面的牆壁刷上了白的石灰,在長安大橋上遠遠地看去似乎越來越美麗了!

那繞着王家塘四周的水仍靜靜地向東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