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品讀梁實秋的散文快樂

品讀梁實秋的散文快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4W 次

梁實秋的人性論批評從人性善惡二元構成、善對惡的適度節制、天才才能洞察絕對真理三方面接受了白璧德的影響,但梁實秋拓展了絕對真理的範疇,強調普遍人性,更偏重實踐理性。小編精心爲你整理了品讀梁實秋的散文快樂,希望對你有所借鑑作用喲。

品讀梁實秋的散文快樂

某國王端居大內抑鬱寡歡,雖極耳目聲色之娛,而王終不樂。左右紛紛獻計,有一位大臣言道:如果找到一位快樂的.人,把他的襯衫脫下來給國王穿上,國王就會快樂。於是使者四處尋找快樂的人。訪遍了朝廷顯要、朱門豪家,人人都有心事,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大家都不快樂。最後找到一位農夫,他耕罷在樹下乘涼,裸着上身,大汗淋漓。使者問他:你快樂麼?農夫說:我自食其力,無憂無慮,快樂極了!使者大喜,便索取他的襯衣。農夫說:哎呀,我沒有襯衣。

國王擁有一切,卻終日鬱悶;農夫沒有襯衫,卻在閒暇之餘快樂無憂,可見快樂是一種心理狀態。內心湛然,則無往而不樂。吃飯睡覺,稀鬆平常之事,可是有人就是晚上睡不着,吃了大餐還一直瘦,可想其中大有道理。很多人都說自己想得開,看得透,但是能修行到心無掛礙,卻不是容易事。常聽人說煩惱即菩提,我們凡人遇到煩惱只是深感煩惱,不見菩提。

這個世界,這個人生,有其光明的一面,也有其醜惡的一面。陳勝吳廣從大澤鄉揭竿而起,登高一呼,應者雲集,一路摧枯拉朽,自己也成了王。可是陳勝卻忘記了自己爲什麼受人愛戴和支持,開始作威作福,可惜快樂的日子沒有多久,就被自己的手下趁着他睡覺時,割了首級獻給秦軍。

趙高設計陷害李斯,弄得忠臣滿門抄斬,又利用指鹿爲馬排除異己,然後又在秦二世危機時刻廢了他的皇位,逼他自殺,又推舉子嬰作爲秦王,可是千算萬算,沒有料到自己卻被子嬰割了腦袋。可見幸福和苦痛只是那過眼雲煙,爲善一生未必長壽,但作惡多端必無好報。

苦痛是積極的、實在的東西,幸福快樂乃消極的、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沒有苦痛便是幸福。再進一步看,沒有苦痛在先,便沒有幸福在後。

所以粱公接着說:有一回我住進醫院裏,僵臥了十幾天,病癒出院,剛邁出大門,陡見日麗中天,陽光普照,照得我睜不開眼,又見市廛熙攘,光怪陸離,我不由得從心裏歡叫起來:“好一個豔麗盛裝的世界!”我想粱公即使不是每天見到陽光燦爛,也無須見到太陽就從心裏歡叫起來,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更是他大病初癒,感慨人生,才懂得快樂的重要和不容易。

其實人生真是有很多快樂,下棋、釣魚、爬山、唱歌等等,讀書更能體味其中的快樂:古聖先賢,成羣的名世的作家,一年四季的排起隊來立在書架上面等候你來點喚,呼之即來揮之即去。行吟澤畔的屈大夫,一邀就到;飯顆山頭的李白、杜甫也會聯袂而來;想看外國戲,環球劇院的拿手好戲都隨時承接堂會;亞里士多德可以把他逍遙廊下的講詞對你重述一遍。

人生如博弈,全副精神去應付,還未必能操勝算。如果沾染上書癖,勢必呆頭呆腦,變成書呆,這樣的人在人生的戰場之上怎能不大敗虧輸?所以我們要鑽書窟,也還要從書窟裏鑽出來。

朱熹有句名言:“書冊埋頭何日了,不知拋卻去尋春。”年輕時讀書是爲了增長知識,工作時讀書是爲了進修需要,提升能力,中晚年再捧起書,則是爲了更好地品味人生,讀懂生活。書能給我們的生活很多啓示,因爲他是前人生活的積澱。書更是激勵人類奮進的號角,且不說晨讀的意境,夜讀的韻律,無不讓人陶醉,有了一定生活經歷後再去讀書,更能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