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北京一遊

北京一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2W 次
北京一遊
今天我起的很早,因爲我和媽媽要去北京八達嶺長城旅遊。我們做在大巴車上,導遊不停地給我們講解着歷史故事,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山腳下。
  我看見了高高的山,山上就是八達嶺長城。車一停下,我就迫不及待的拉着媽媽去爬長城。長城真雄偉,我用四腳往上爬,不一會兒就爬得很高很高,我向四處望去真美。媽媽告訴我,現在站的地方就是烽火臺,烽火臺是古時的人們傳遞信息用的。我想那時的人們真聰明,能在這麼高的山上修建那麼長的長城,真厲害!
  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我雖然爬上了長城,但是下長城的時候,我很害怕,總是讓媽媽扶着,這的長城太陡了。
  游完了長城,我們又去了十三陵,地下宮殿裏有古代的塑像很逼真,有位漂亮的姐姐在講解明代的歷史故事,我們聽得很入迷。今天的收穫真不少。
【擴展閱讀:小學生寫作指導,段落過渡的方法】
  初學作文時,有的同學雖然學會了分段。但讀起來總感到段與段之間前後脫節,“分段”變成了“分家”,使一篇作文變得前後不連貫,氣不通,意不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問題就出在段落與段落之間缺少了必要的過渡。原來文章從這一段讀到另一段,好比隔着一條河,河上必須有橋,兩段才能連在一塊。這個“橋”就是過渡。
  一般的過渡方法,說起來比較簡單,無非是三種:
  一、詞語過渡法。就是用詞語將相鄰兩層意思連接起來上下連貫。如用“總之”“當然”“然而”“可是”等詞語過渡,也可以用表時間、地點、性質的詞語過渡。這些用來過渡的詞語常常放在新段落的開頭
  二、句子過渡法。就是在兩個段落之間,安排一個句子來承上啓下。如《頤和園》中的“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自然地從寫萬壽山過渡到寫昆明湖。
  三、段落過渡法。就是在文章上下兩層意思間,用一個簡短的自然段過渡,使文章前後連貫。如《偉大的友誼》第四自然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熱忱地幫助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產主義事業上,他們互相關懷,互相幫助,親密地合作。”這短短的一段文字既總結了上文,又提示了下文,起到了很好的“橋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