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推薦】六年級收穫作文六篇

【推薦】六年級收穫作文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收穫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六年級收穫作文六篇

六年級收穫作文 篇1

也許成功太眷顧我了,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可這不僅讓我變得出類拔萃,還讓我變得十分驕傲自滿,讓我一次次地陶醉在那一次次的高分之中,然而,幸運不會一次次地光顧我的頭頂,一次小測驗徹徹底底地打破了我往日的自信。

以前,我認爲考試不費吹灰之力,但現在,還在做黃粱美夢的我不得不被殘酷的現實拉回到起跑線上。一個我想都想不到的分數活生生地寫在試卷上,當老師唸完我的分數時,所有人都不敢相信,我聽到了一陣唏噓,一瞬間,淚水如錢塘江的潮水一樣一涌而出,勢不可擋。唉!這次丟人丟大發了!

拿了試卷,回到家裏,媽媽狂風暴雨般地批評了我一頓。我無言以對,畢竟是我考砸了,我輸給了其他人,而且輸就輸在了一次又一次地認爲考試不費吹灰之力;輸就輸在了一次又一次地認爲自己冰雪聰明;輸就輸在了一次又一次地認爲自己能考九十九分的僥倖心理!

我總結了教訓,只有四個字——驕傲自滿!儘管只有四個字,但這四個字猶如黑洞一樣吞噬着我的心,使我的成績一落千丈!我一定要衝出重圍;我一定要腳踏實地;我一定要謙虛謹慎。只有這樣我才能做回班上的那個備受老師青睞的好學生!

我終於認識到了一個讓我受益匪淺的人生哲理:在奔向成功的途中,如果被困難絆倒,要頑強地站起繼續向前跑;被挫折這堵高牆困住,要用越挫越勇的地精神衝破它;被自卑籠罩的時候,我們要重新找回自信,從而衝出那自卑的陰霾。凡事不可能一次成功,我們要三番五次地嘗試,從中經歷的失敗會成爲我們前進的動力,失敗不僅會讓你一次次狼狽地摔倒,還會讓你一次次百折不撓地重新站起。所以我們遇到失敗要毫不畏懼,只有闖過一次次的失敗纔會收穫那幸福美滿的成功。

那麼現在,讓我們越過那深不可測的困難,衝破那高不可攀的挫折,逃出那被憂鬱籠罩的自卑陰霾,奔向那看似遙不可及的終點,從而收穫那來之不易的成功吧!

六年級收穫作文 篇2

張海迪說:“快樂是面篩子,只要你去篩,篩去的是煩惱、是沙子,留下的快樂是種子。”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把生活當作一面篩子,篩去的不良行爲是沙子,留下的美好品質便是明天的種子,我們把它播種在今天,收穫在明天。

但是,榮辱觀豈是“榮辱”二字就能概括的?它體現在生活各個方面,從這本書裏我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首先,我們要做的是愛國,如同一個真正的愛國者,並不需要等待什麼特殊機會來“大顯身手”,而只需要在平凡的崗位上,表現出對祖國的一片熱忱之心,哪怕是在升國旗的早晨唱好了國歌,也是一種愛國的表現。但現實生活中我們有哪一次重視過升旗儀式,有哪一次莊嚴肅穆的參加過升旗儀式,甚至有些人像書中漫畫所表現的一樣,紅旗在上升,同學在打鬧,更有無知者將國旗——這中華民族的神物縫成了被子,附在身上,無知的人啊,想想你們今天如此富裕的生活來自哪裏,是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人們用生命換來的。把它縫成被子蓋在身上,難道你們不覺得重嗎?這紅旗正是用他們的頭顱、用他們的鮮血染紅的。換句話說,你們身上蓋的是他們的鮮血啊!一個個鮮亮的逝去的生命,在我們的剪刀下化爲布片,看了這些畫面,我真是既爲紅旗感到嘆息,又對人們的無知而感到啼笑皆非,在學習、生活中,我們不都應該牢記祖國、報答祖國嗎?這正是作爲一個公民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做不好我們的職業,就是褻瀆了“祖國”這個神聖的字眼,就是沒有資格說他是中國人。

可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強扭的瓜不甜。事實上,有很多學生不愛自己作爲學生的一切職責——讀書、寫作業,老師攆一步,他才走一步,回家也是父母強迫時他才肯回到寫字檯前。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他時時刻刻都在影響生活、學習,它讓你堅定不移的玩耍,不聽老師家長的勸告,甚至會毒害你的心靈。所以唯一的途徑只有克服它,用什麼克服它呢?用好習慣,對,用習慣去克服習慣,,我所講的前一個習慣,當然指用好習慣去克服、去代替壞習慣,好習慣是一個人在社交場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飾。雖然世上沒有天生的十全十美的人,但是一個人每年根除一種惡習,那麼他用不了多久,就會成爲一個無瑕疵的人,這並不誇張,要改掉一種陋習固然不易,但要滋生一種惡習卻輕而易舉,所以不管多難,不管要用多久,只要我們向着這個目標不斷進取,那麼惡習也會隨之屏棄,榮辱觀自然也隨之而來。

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培養良好行爲習慣,就是爲明天播下的一顆顆種子,只有種的多,收穫才更多呀!

便是播種明天的真正內涵,也是樹立正確榮辱觀的前提。

六年級收穫作文 篇3

學了本組課文,我可謂是收益多多啊!

比如,在第一課中,作者採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使文筆生動活潑,而且,也很好地表達了作者對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情感。還有這篇課文有着是一樣的韻律和情懷,飛揚着作者豐富的想象。在第二課中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繪出雨聲的聲韻美和色彩美,表達出自己對山雨的獨特感受。在第三課中作者把自己看到一隻在草叢中爬行的小蟲,把他想像成了一位“遊俠”;看到花色斑斕的小蟲,把他想像成“南國的少女”;看到震動翅膀的小蟲,把他想像成音樂家;看到推着食物的小蟲,把他們想像成從遠方歸來的“勞動者”……豐富的想象,賦予小甲蟲以勇敢、勤勞和智慧的特質,從而使一隻只小蟲深深印在我們心中。還有第四課,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淋漓盡致的展現了索溪峪的“野”。

除了在課文裏學到的,我還在課外書上學會了許多寫作方法,如:在適當的時候採取想象、擬人、比喻等方法。

總之,學了本組課文,我收益多多啊!

六年級收穫作文 篇4

學習成績好,考試得到高分,我收穫到了快樂,父母的關心、愛護,我收穫到的是幸福,而那個中午,我收穫到的,是刻骨銘心的……

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我和朋友約好去新知圖書城看書,路過濱河公園時,看到兩個小男孩在一課樹下張望,且不時地用羽毛球拍敲打着樹枝,仔細一看,原來是那棵樹上有一個嶄新的羽毛球,想來是羽毛球掛在上面,弄不下來了,兩個男孩看上去很是焦急。

我便走過去幫助他們,我踮起腳用手去夠,可是夠不到,接過他們手中的球拍,像他們一樣用羽毛球拍去敲樹枝,可羽毛球就像長在樹枝上一樣,半天沒一點動靜。

最後,我想了一個笨辦法,脫下自己穿的鞋子扔上去,想要把羽毛球砸下來,幾次之後,羽毛球果然被砸中掉了下來,可那鞋子卻正好從我頭頂落下來,我想躲開,可是沒穿鞋子不習慣,結果拌到了一塊石頭,摔倒在地上。

小孩看到後,沒有去撿羽毛球,而是急忙跑過來扶我,看他們慌亂的樣子,我忍痛笑着對他們說:“沒事的,別擔心。”

“可是,姐姐,你的腳流血了。”

我低頭,發現蹭破皮的地方有血在滲出,其中一個小男孩見了,調頭去不遠處摘了幾片葉子過來按在我的傷口上,那葉子的邊緣弄得我傷口處鑽心地疼,可我忍着,沒有發出痛苦的呻吟聲。

最後,我見他們玩累了,就勸他們回家,兩個小孩在確認我沒事之後,這才放心地離開。

看着他們漸漸遠去的背影,我的心裏暖暖地。

六年級收穫作文 篇5

媽媽總是問我,你最喜歡什麼季節?是春、是夏、是秋還是冬?可我總是回答,我最喜歡秋天了,因爲秋天,一陣涼風拂來,吹在人們身上涼絲絲的,黃葉你追我趕,像雪花似的從樹上飄落下來一樣,美麗極了。而且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每到秋天,媽媽都會帶我去野地裏。

這不,媽媽今年又帶我去野地裏了。媽媽帶着我騎着電動車,一路飛奔。滿野的黃土地,原先種的玉米、花生和紅薯都已收割完了,想來今年又是大豐收呀!我迫不及待地下了電動車,一路小跑找着花生地。正好,有一片是農民伯伯剛剛收穫完的花生地,上面有幾個遺漏的花生和一些花生根,所以我一看就知道這是一片花生地。我拿上工具,一個鈀子和一個鏟子,一下蹦到地裏找花生,要開始工作了。我非常高興,我先拿上鏟子,一個一個的地方找,我一摸,這個地兒好象硬硬的,肯定有花生,我挖的也挖了,找的也找了,可是找到了一塊石頭,真是失望極了!氣死我了,早知道我就不挖這片地了。這時媽媽過來了,說:“挖花生,要有技巧!你看,這種不硬不軟的纔是花生!因爲太硬的話是石頭,軟的話就是小蟲子了!”我也試着找了找,看,還真找到了。一挖開,是一個花生,剝開嚐了一嘗,真好吃呀,我挖一個吃一個,媽媽問我:“你挖到了幾個呀?”我高興地回答:“挖到好多了,但是都已經在我肚子裏待着了。”我和媽媽一起哈哈大笑。

在秋天裏,農民伯伯收穫了沉甸甸的果實,而我收穫了快樂!

六年級收穫作文 篇6

人生路上一切的艱難險阻,都將是我們人生中的一次次歷練。收穫無限至寶,人生道路上有着各種困難在等着你去克服,往往在克服之後,就會收穫很多的東西,使我們受益匪淺。

“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名族之間團結互助,兩族之間的真摯感情從我體內油然而生,真正的體會到老舍先生熱愛名族之情和對草原的無限熱愛。蒙古人民與漢族人民親如一家的那股暖流,此時已浸透讀者的全身。“白楊樹從來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白楊在悠悠大漠之中的那份堅強,早已成爲沙漠之中的英雄。你那堅不可摧的形象,與你相稱的莫過於新疆建設者了,國家之棟樑,祖國之驕傲!“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楊氏之子的話語既巧妙又不失機智,惹人垂愛。感受到中華語言的博大精深,深不可測,語言是巧妙的,我們要學好這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

最讓我難忘的還是《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深刻的話語時刻激勵着我“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人生哲理。就是說每個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會責任感,要用實際行動爲大衆着想,爲社會盡到自己的義務,如果大家都這麼想、這麼做,就必然會換來人人爲我的結果。

現實中,如果我們在社會上也這麼做,就一定會得到我們都想要得到的結果。圖書角里,裝着上百本書籍,如果沒有一個人捐贈一本書,就不會有人接二連三的放更多的書。我從此悟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人人爲我,我爲人人。世界那麼大,只有你向別人付出,別人纔會向你回報。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這個世界就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