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鄉情高一作文示例

鄉情高一作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鄉情高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情高一作文

鄉情高一作文1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那永恆的月色,是你永遠的暖色調。習舊了落木蕭蕭的深秋肅景,飽識了葉紅南北,寒菊傲霜的寒秋韻色,但是當我們正準備要去“唏噓”“談笑”它帷幕下真誠而神趣橫溢的本色之時。而冬卻又在沉寂中趕來了,雖沒有粉妝銀雪前呼後擁,但是空氣中真的寒了一分,叢峻之中多了絲絲晶瑩少的則是枯乏~無味,在初冬的筆下沒有濃妝淡沫,但就是在這寂寞的冬中我們這些異鄉兒啊卻隱隱感受到了一絲溫暖,他彷彿來自遙遠,但卻又是近在咫尺,那是萬千遊子“望月而思”的地方——家鄉。

我的故鄉在遠方啊,煙雨朦朧,如同我那扯不斷思鄉之情。望着簾外如綾煙雨,習慣了在老人膝下聽着他們“落葉歸根”的玄談。“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啊,他們不斷撩動着我思鄉的心,一次次的衝動被壓制,但一次次的衝動又繼續的出現,我知道那是故鄉對我的呼喚。離家五六載了,心中承載了太多的辛酸,那沉疺的思緒似乎只有故鄉那塊堅實的土地才能承載啊。“興時看月,暮時朝;月明通盡,鄉渺渺”。多少異鄉人兒因月而思,多少文人雅客因月而欣,坐看明月詩一首,月下共酌把言歡。月傳承了世間的思鄉之心,思鄉之情啊。人生幾何?浮雲何意?彷彿只有人們心靈中最純真的地方纔是家鄉美景,家鄉一切的安魂之處,在子夜你最爲的寂寞之時照明你異鄉迷途的心。

家鄉縱使遠在天際,但卻又是近在咫尺!無疑時光的飛逝,人生事處的變化萬千,我還是會努力的駕奴着對家鄉的愛,對於在家鄉生活的每一份美好的記憶,不讓他駛出我人生的幹線。家鄉的愛在心頭,我對家鄉的愛無疑而猜,家鄉的蟲魚草木都見證我對她的愛。故鄉的柏,挺俊。形如虯龍,高大蔥綠,渾身散發着美而雅的芬芳,卻又不失穩重,不少一絲青春。家鄉的水,帶着古樸的鄉韻,浸着故鄉黃土地的堅韌與不屈,沉着和樸實深深的鑄進我的血和肉,靈與魂,從那一刻,我和故鄉的靈魂相系相連。

名山大川,小橋流水,可悅人目;蟬吟蟲唱,風雨之聲,可愉人耳。鄉之美,何而棄其陽光,少其木林。詩云;“古之山水,何是明麗?答曰;山不乏木,水不乏魚。’是啊,山少了樹美嗎?水缺了魚靈嗎?我家鄉的山水,夏時的山蔥鬱滿目,到了秋也依舊是不乏其綠啊。“粼波泛壁”,當然少不了“沉鱗竟躍”了,兒時泛波捉魚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啊。兒時家鄉的生活雖說比不上陶弘景的“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但人生生活的樸實無暇也就綽綽有餘了。

如今的我才知家鄉美魅力,不過也算爲時不晚。我還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去愛他,想想在外爲了家鄉,爲了祖國而在人生浪頭奮鬥的弄潮兒啊,我佩服你們,佩服你們的勇毅,佩服你們爲家鄉而披荊斬棘的精神,你們那堅實的背影將同咱們家鄉的一切種植在我這火熱的胸腔,有朝一日我必然讓他們發出勇敢芽孢,開出咱們家鄉美好的明天。

家鄉我將永遠愛你,將自己人生道路上刻下你雄渾的傳奇,刻下我與你的情懷。

鄉情高一作文2

我靜靜地坐在桌前,手裏拿着幾張泛黃的照片,迷人的粉牆黛瓦,小橋流水,吸引着我的眼球。晨曦的光輝照在我的頭上,閉目冥想,使我不禁在一次回憶起家鄉。

熾熱的陽光下,大片大片的綠。爺爺奶奶和鄰里們在田裏辛勤勞作,只見汗珠在他們的額頭上、臉頰上悄無聲息的落下,他們時不時用粗糙的手擦拭着汗水,嘴裏哼着小曲兒,臉上掛着甜甜的微笑,那微笑是多麼的單純質樸。那時的我很貪玩,常常和小夥伴們在田中捉螞蚱,逮蝴蝶,打鬧嬉戲。到中午回家吃飯時,臉上衣服上早已掛滿了彩。媽媽總會拿着毛巾揮打着我身上的灰塵。脫下褲子,時不時還掉着石子。偶爾,我會嚷嚷着要媽媽帶我到院中槐樹下,打下槐花,製成槐花餅,香味四溢,沁人心脾。

故鄉的雨,潤物細無聲。雨如萬條銀絲從天上飄下來,屋檐下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麗的珠簾。我拿着小板凳坐在窗前,定睛着窗外的雨打在槐樹上,雨也飄飄,花也飄飄,勾勒出一幅美麗的畫卷。待到我看得不耐煩時,我便穿着雨衣、雨靴在巷中跳來跳去。不單單是我,大街小巷的孩子們和我一樣。他們在雨裏你追我趕,歡笑聲在雨中徘徊。笑聲是多麼乾淨明亮,此時,完美地笑聲和雨天的雨聲成了世間最好的交響樂。雨過天晴之際,我會和夥伴們去田裏捉蚯蚓,去池塘裏捉泥鰍。剛剛下完雨,用手翻開土地,一股新番泥土的氣息迎面而來,刺激着我的嗅覺。再看看田裏的莊稼,個個又肥又壯。使我不禁感嘆故鄉的雨,潤物細無聲。情深深,雨濛濛,是我難以忘懷故鄉的雨。

故鄉的年,熱鬧非凡。每逢除夕,家家戶戶一大早就起來掃院子、掃屋、貼對聯······屋檐下掛着火紅的燈籠在向我們微笑,他們又好似火精靈爲我們驅除黑暗。傍晚,大家聚在一起吃飯、聊天、看春晚,暢聊一宿。笑聲連綿不斷。小孩子們在吃過飯後跑到院子裏放煙花、點燈籠。他們個個臉上紅通通的,像極了會笑的柿子。煙花聲不斷,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才欲漸停止。早上,大家相互拜年,年齡大的長輩會給年幼的孩子們發壓歲錢。他們拿着一張張紅色大鈔跑到街上買各種美食、玩具、衣服·······街上人山人海,到處都是買東西的。烘托出過年的熱念氛圍。故鄉的年,使我難以忘懷。

時隔多年,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個個化工廠、加工廠。我們住上了高樓大廈,屋子裏設備齊全,裝修精美。但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僅僅是往日的故鄉。昔日的景象消失在我的視野中,但縱然海可枯、石可爛、天可崩、地可裂,我與故鄉依然肩並肩、手牽手,我對故鄉之情如磐石無轉移。

睜開雙眼,打開門窗,仰望天空,片片白雲交織起來繪出那年,繪出我的故鄉!

鄉情高一作文3

《鬆的香》用以小見大的手法,用凝練而質樸的文字,表達對往事的追憶,對故鄉的眷戀。“我”把所有的情愫都寄託在松香和馬尾松裏。那麼,在這背後,“我”要寄託哪些情愫,我們又該如何去解讀這些情愫呢?這就需要我們抓住三個關鍵詞:童年、遊子、故鄉。

童年:松香是“我”童年記憶的一份承載物,“我”因爲喜歡松香的味道而零距離接觸松香:“我禁不住那芬芳的誘惑,伸出自己的無名指蘸了一滴眼淚。眼淚在我的手指上晶瑩了許多日子。”“我”由香味而動心,由動心而接觸。文章沒有對這次接觸的感受直接陳說,只說“眼淚在我的手指上晶瑩了許多日子”。“晶瑩”是描繪松香的色澤,也是理解“我”感情的外化詞語。松香,是“我”童年生活的一份美好記憶和溫情回憶。從心理學角度而言,人有一種對過去經歷美化提煉的習慣,即對過去的經歷,在歷經時間的篩選後,會自動存放下那些溫情而美好的記憶和情愫。這種兒時的快樂事件隨着時間的積澱、情感的美化,已經變成一份唯美的情愫。

遊子:從文章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到,“我”是一個離開家鄉的成年遊子,在異鄉有了新的住處,現在爲了生活又在各地行走。文章儘管未直接寫出“我”的境況,但是作爲讀者的我們,可以藉助想象得知,“我”在異鄉的打拼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是要想回到童年,回到故鄉,就只能夠像馬尾松那樣做“一個不願意長大的孩子”。“我”無力讓自己回去,於是對故鄉的馬尾松有一種豔羨的情感。馬尾松的矮小,本是一種生理上的不足,卻被“我”故意美化。這豔羨和美化的背後,恰恰是“我”對自己遊子身份、遊子生活的刻意強調。

故鄉:對故鄉的記憶和眷戀,是中國文學作品裏常見的寫作題材。在寫作中,有一個通行的做法,那就是摒棄直接抒情,採用借物寄託的方式。在文章中,“我”對故鄉的依戀之情寄託在故鄉的松香和馬尾松上。爲了讓讀者讀出含蓄表達背後的情愫,文章特意用小興安嶺“高聳的紅松”,花園裏被人工精心照料的松樹,來和故鄉的馬尾松對比。如果只從外形上比較,前面兩種松樹更能夠激發起我們的美好感情,只是故鄉那“矮小”的馬尾松作爲物的形體特徵已經弱化,而直接進入“我”的情感世界。所以,無論是高聳的紅松,還是被精心照料的松樹,都只能夠以客觀的外化方式存在,與“我”的情感不能夠發生任何碰撞和對接,故鄉那矮小的馬尾松和它散發出的香味,纔是“我”心目中獨一無二的故鄉記憶。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在寫作中,以松香的味道、故鄉的馬尾松爲情感的寄託體,把“我”的思鄉情愫寄託其中,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