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熱門】高三作文集合10篇

【熱門】高三作文集合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三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高三作文集合10篇

高三作文 篇1

想起“禮讓”,我首先想到了“三先”。“三先”指先慢、先讓、先停,絕對不可搶行爭路,互不先讓,以致形成僵持局面。禮讓,是爲了讓開危險,有時也可避免矛盾、衝突,讓雙方關係融洽、和睦,免除不必要的麻煩。“快快樂樂上路,平平安安回家。”

中國文化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待人處事,以和爲貴。”一團和氣,宛如甘露滋潤心靈的根鬚,享受眼光的暖意,擁抱白雲柔軟的軀體,呼吸幸福的新鮮空氣。聽聽客客氣氣的言語,知人心意,理解他人,品安全之音,爬快樂之山,行穩妥之舟。

“孔融讓梨”,終成大器,名傳天下。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

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此舉感人,讓人佩服,教育了許許多多的孩童。人們應該禮讓,應該懂得謙讓,養成尊老愛幼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重視道德禮儀,讓禮讓如細雨撲向茫茫大地。在匆匆的日子裏,禮讓安撫苦煩的、暴怒的氣氛,得以心平氣和,尊重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讀讓梨故事,獲人生感知,得生存之道,如意開心,暢意日子,獻愛給人,心逐漸在閱讀中成熟。走過樂觀的小路,尋覓心平氣和,“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把喧鬧、吵架和爭鬥遺棄在冷冰冰的角落,撇開冷淡,拋開隔閡,緊跟着“禮讓”的旋律,明理懂道,走在沒有句號的禮之路上。“禮讓”之路無盡頭,堵塞心頭的時間縮短,人生的文明舉止伴隨而行,禮儀之邦玉立不朽。

“管寧禮讓”, 管寧居住的村子裏,人們都聚集在井邊打水,有時男女混雜在一起,有時因爲打井水而爭鬥。管寧擔心這種狀況,就買了很多器具,分開放在井旁,打好水讓人們來取用,又不讓人們知道。來打水的人看到後很奇怪,經過詢問才知道是管寧做的,於是各自批評,不再爭鬥。鄰居家有頭牛糟蹋了管寧的田地,管寧把牛牽到陰涼的地方,親自喂牛,然後送給牛的主人。牛的主人得到牛後,很慚愧,好像觸犯了嚴重的刑法。因此,管寧住的地方再也沒有爭鬥的聲音,人們相互禮讓的美德流傳到各地。

無疑,管寧的行爲爲衆人而想,息事寧人,打敗了隔閡、矛盾及衝突,和諧的風吻遍了衆人的心窩。管寧良好的舉動善待闖禍的牛,不但沒有打牛,反而親自喂牛。這心胸何等寬闊,心靈何等友善。管寧打開了美好的大門,心靈進入了聖潔的勝地。管寧何等的胸懷?何等的氣魄?何等的智慧?

在當今,有人沒有絲毫的理解,沒有點滴的寬容,斤斤計較,不想退讓三分,而是挑起事端,以讓人難以接受的態度,排斥他人善意的規勸,獨斷專行,令人嘆息,也令人搖頭否定。從中,我們是否可以得到一些教訓,受到一些啓迪。何不學學一些“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呢?

我想,靜下心來品讀人生,抹殺衝動這個敵人,事情朝着有序的節奏前進,必將有助於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清除荊棘,甚至從暗淡無光走向光明輝煌,從機關重重裏進入平坦大道。這一切,可以說,有了“禮讓”,就擁有寬容,宅心仁厚崛起,愛心飛向各個地方,“禮讓”走向天涯海角。

“禮讓”之風吹起,和諧之水奔走。每一刻,請想着盡力“禮讓”,記住“禮讓三先”。禮讓,由此引起的遐思綿長、細膩和激烈。站在我們的土地,攜手人生的“禮讓三先”,在交通目光裏,在平常的日子裏,在每一個黑夜,在每一個白天,沿着幸福的、安全的和樂觀的心路,,一直遠行。可以說,我們可以說,堅持“禮讓”,太平的日子不再遙遠,將會一直延續,和美前行,永無止境。

高三作文 篇2

這幾天,支付寶推出了掃福字,集福卡的活動。就是拿着手機可以掃描的地方,對着任意的福字,就可以有機會獲得福卡。福卡共有五張,分別爲富強福,和諧福,愛國福,友善福,敬業福。

昨晚,自己看了下家裏,一時間還真找不到福字可以掃,就自己在紙上寫了個大大的福字,試了試,還掃出個友善福來。

今早起來,卻發現,只要用心,家裏還是可以找到很多福字的,家裏有福臨門大米,大米袋子上就印着福字,雲煙盒上面也有福字,門口的對聯上,甚至連我家小花盆上,也印着福字。真是,家裏處處有福字。

後來,我發現,自己可以從電腦上搜好多的福字圖樣,對着掃啊。就打開電腦,果然看到了各種各樣的福字。

大概是自己的心誠吧。沒多會功夫,就集夠了五福,包括大家都很難集到的敬業福。

據說,集夠五福,可以在年三十的晚上對紅包。其實,自己對紅包的興趣倒是不大,回到家裏信號也不好。只是,感覺集福的過程確實挺好玩的。

看着各種各樣的福,感覺很幸福。

感謝支付寶,讓我體會了一種集福的快樂。

高三作文 篇3

音樂會有休止符,名畫上也會有留白。樂章因有休止符而動人,名畫也因留白而迷人。生活上又何嘗不是如此?爲生活留出一道縫隙,呼吸着新鮮空氣,再投入到奮鬥中,充滿力量。

已步入高三緊張的學習生活中的我天天密鑼緊鼓備戰高考,頭頂的一片天空也是風起雲涌,烏雲密佈。

友人邀我出遊,我無暇驚詫他們如何捨得讓如此珍貴的時間浪費在遊玩之上。寥寥數字婉謝他們,埋首書海,不斷浮沉。

上帝是個灌你喝苦茶的小丑,能讓你哭笑不得。我苦笑:期中考的成績是黑色的,我的臉是白色的。我努力的科目卻無力回報我。早已熟知付出和收穫只是相關並非必然的定律,在此刻我有了更深入的體會。

難道我的今天是瓊瑤阿姨寫下的嗎?屋漏逢夜雨。家裏停電了,千斤重的作業也只好放下,我走出陽臺,涼風習習。

月亮灑下白紗,輕攏着明暗不定的大地。夏風吹拂,遠處的“小蠻腰”顏色光彩變幻,傾訴這都市夜景的繁華美麗。我呷一口茶,長舒一口氣。雙手握杯,低頭看杯中茶葉緩緩起舞,舒展,茶香慢慢溢滿胸腔。輕輕轉動手中的杯子,月光潛入杯中,片片茶葉如在聚光燈下跳着《天鵝湖》的舞者。

凝視這眼前的一杯茶,我是徹底地放鬆和快樂。自從步入高三,我是第一次如此自在平靜。嘴角上揚,我吻風擁月,享受着難得的一刻閒適寧謐。那在頭頂聚攏的密雲已經散去,那山雨欲來的壓抑一掃而空。

電來了。我重新投身書海,不再苦苦掙扎,而是鼓起風帆乘風破浪。

給自己一道縫隙,喘一口氣,朝自己微微一笑。英語中有句話說“take a break”中文解作“休息一下”。這不就是告訴我們,打破壓力建起的厚牆壁,給自己留一道縫隙 ,讓風進來讓陽光進來,讓希望和快樂進駐我們的心間。

高三作文 篇4

大愛無聲,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對於我,那最令人心安,溫暖的不過是那最平淡卻最獨一無二的父母的呼吸聲。

依舊是寧靜無奇的夜晚,靜謐的夜空只有那星星閃耀着,夜已深了,我卻依然思緒不寧,無法入睡,聽着室友的呼吸聲,一股濃濃的思念涌上心頭,驀然間想起了父母。

想爸爸媽媽,才睡不着的?我問自己,心中卻早已給定了答案。是的,我想你們,爸爸媽媽,想你們那呼吸的聲音。想起在家時那安心的睡眠,因爲我知道你們在身邊,想起生病時依偎在你們懷中的舒適,聽着你們那均勻的呼吸聲緩緩入睡。或許已習慣在你們呼吸的濃濃的愛的味道中入睡,離開了,聞不到這香,竟難以入睡。這烙印,打在心上。

想起那個故事。與我何其相似。大一新生入學,同室的人晚上睡覺發覺一人摟着錄音機在那靜靜的聽,默默的流淚,室友好奇,一日偷聽卻發現什麼也聽不到,那人知道後給他們講述了自己的故事,那錄的是其聾啞父母的呼吸聲,一呼一吸,都在他的心中,爲他帶來溫暖與力量。豈是旁人所能體會。

將被子往上拉了拉,忽然又有落淚的感動,嬰兒會在父母身旁香甜入睡,哭泣的孩子會在父母懷中露出笑容,受挫的遊子在家能安然入睡,或許那是與生俱來的對父母呼吸聲的熟悉,當我們還是胎兒時,與母親便是一體,呼吸同在,生死相依,但無論我們多大,始終都抹不去你生命的印跡,那呼吸聲,與我們生命相連着,緩緩的散發着愛的情感與生命相連的震顫,不禁又想起父母那呼吸聲,輕輕的像一曲柔柔的催眠曲,卻又厚重的讓人不敢直視,承載着無聲的愛的聲音,一擊又一擊強勁地敲在心上,溫暖、感動的讓人入睡。愛沒有距離,血脈的相連是永存的。

翻了個身,該睡了,心中一片平和,因爲腦海中抑或是耳邊又響起了這平緩的呼吸聲,散開,散開,靜靜的閉上了眼,嘴角微笑,或許這聲音被風、月光帶來了吧。

高三作文 篇5

孩子,在過去的日子裏,儘管你成長的腳印裏飽含了親情的關愛,但由於你的年少無知,曾經蹉跎了歲月。上中學時,同學們已懂得了“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都在拼命學習,只有你還在虛度美好的光陰,你每天不是打遊戲,就是看小說或是寫小說。成績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當同學們手捧沉甸甸的碩果時,你卻躲在角落裏黯然後悔,沮喪。你進了一所普通高中。

進入高中,當聽到老師說:“業精於勤,荒於嬉。只有付出了,纔有收穫。失敗了,爬起來,做個生活的強者。”你才懂得了這個道理,於是你融入莘莘學子的行列,優異的成績讓你重新贏得自信。

酸甜苦辣,這是你成長的腳印。她伴你走進成熟。

孩子,進入高三,首先,要端正態度。

高三的學習,主要偏重於複習,所以相比高一和高二來說,在學習方法上更加強調系統性和計劃性。因此高三的學習應做到有條有理。爲了讓自己有着持續向上的動力,你要把“考上大學”這個大目標分解爲高三的'每個月、每個星期甚至於每一天的目標與任務,對它們的要求必須是清晰的、具體的,而且是你自己能夠通過努力完成的。

在一輪複習中,學校裏每個學科老師都有自己的安排,都在逐冊逐章節地進行復習,對於老師反覆強調的重點知識,你一定要做熟練,要抓重點;不會的題,要多問。要回歸書本, 迴歸知識點,把每一科在高考範圍內的每個知識點都逐章逐節、逐篇逐段,甚至逐句地複習到,應做到毫無遺漏。在這個階段,你的計劃最好也和老師的計劃能夠步調一致。複習中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這時候循序漸進、查缺補漏、鞏固基礎,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其次,要合理安排常規學習時間和自由學習時間。

常規學習時間主要是用來完成老師當天佈置的學習任務,消化當天所學的新知識。自由學習時間是指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後歸自己支配的時間,這一時間可用來預習、複習功課,查缺補漏和進行課外閱讀、訓練等。我個人認爲睡前和起牀起牀後都可以看一下要背的東西,如果你英語薄弱就加強英語單詞短語的記憶,理解,背誦。

在自由學習時間,要先做數學,數學是決定你成敗的關鍵,“得數學者得天下”。你看歷年來的高考狀元幾乎數學都是滿分。然後再做英語,最後是語文。

關於你的文科綜合,那是你擅長的,但也不能掉以輕心,你要把每冊的知識點都串連起來,做到保持分數在260分以上。語文是你的長項,但是,我發現你的語文比高一退了十幾分,如果是因爲沒背書的原因,那你抓緊時間背吧。

孩子,每天中午的午休時間,你一定要留下至少半小時休息,以保證下半天的學習效率。

晚自習回家後先洗個澡,讓自己保持清醒的狀態再做作業。

高三是一個痛苦並快樂着的一年。你會被題海壓得喘不過氣,你可能會因爲一次又一次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而失望迷茫,你也可能因爲功課,複習而被逼放棄你的興趣,會感到無趣。也可能發現自己好像不如高一高二那樣優秀而感到挫敗。不過這一切只是成功之前的考驗,只要你能堅持,勝利就是屬於你。

總的來說,高三這一年是你十多年學習生涯中最苦卻也是最充實的一年,剛進高三,你可能不太習慣,後來你會發現高三其實日子過得飛快。一眨眼,高考就在眼前。所以高三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耽誤不起的,爲了你的大學夢,再累也要堅持。

在未來的一年中,你要堅定信念,努力拼搏,追求夢想。

孩子,不要羨慕那些不學習的學生是何等的輕鬆和快活,也不要去看那些談戀愛的學生是何等的風花和瀟灑。你要用心去努力、去奮鬥。直至飛翔,飛向那美麗的大學校園。

孩子,當你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你就會意識到你在高三的學習中,是緊張讓你悟出生命的可貴,疲憊讓你感到內心的充實,苦澀讓你品出生活的甘甜。你會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高三作文 篇6

生命是一抹平淡的痕跡,在年華里翻轉,在回憶裏低吟,在每個平凡渺小的腦海淺唱,生與死,喜與悲,濃與淡。很早就看過稼軒先生的《採桑子》,總在想那該是一種怎樣的情懷,以至於在多年以後欲說還休,以至於卻道天涼好個秋。在滄桑滿布裏,或許永遠都沒有真正的解脫。這個世上,我們躲不開的,仍舊是塵世之後的翻雲覆雨。在時之洪流中起落跌宕的人心,該是如何的無堅不摧,經受着世事熬煮。其實,生命只是一場變數。我們總是猜得到開頭,卻往往料不到最後的結局,在塵世的飛揚跋扈裏,我們卑微的一如塵埃。

三月,陽光溫熱,在歷經一季涼風寒雪後,開始了風淡風輕的旅程。只是,凡塵繚繞的煙火,總是在不經意間,嗆傷我,眯了眼,困了心。如同,最近的那些人,那些事。

很多時候我都在不由自主的發呆,思緒漫天,心事翻涌。林徽因說過,人只有將寂寞坐斷,纔可以重拾喧鬧,把悲傷過盡,纔可以重見歡顏,把苦澀嚐遍,纔會自然回甘。於是,我想,我現在經歷的一切,也只不過爲了以後,自然回甘的那一天,或許,經年之後,就是晴天白雲。

很感謝這一路相伴的人,走過年華,紅塵陌上,終究沒有獨自清歡。那些難過,無奈的無助的,都將過去,剩下的,無光風月,無關心情,是最深處的相依相伴。最近的瘋狂也不是一筆就能寫完的。好像從回學校開始,我就沒有停歇,馬不停蹄的開始着各種尋歡,從桃源到甘寧,沒有邂逅桃花,到看見了漫天陽光裏一片絢黃,別樣的風景,別樣的心情。喻鳳的到來,更是一種期待,那樣咫尺的幸福,暖暖的靠在一起,順勢的擁抱勝過千言萬語,友情,美好的讓人難以置信。因緣際遇,千里迢迢也只爲遇見你。燕子生日,一羣人相聚,或多或少有着一絲年少氣盛,但是,很珍惜。從欠兒的回來到瘋狂的夜,青春正好,年華未央。而小四,好像是大學尾巴里,上蒼的恩賜,默默地道上一句,友情,真好。

也很感謝這一路的繁瑣,學會了等待,且行且堅。猶記得萬州等待手術的時候,爸媽的溫暖不離,還有老弟,總是嫌棄我不成熟,嫌棄我笨,嫌棄我煩。可是手術的那天六點就到了醫院,二月的重慶,不知道清晨寒風裏他是如何的心情。我記得每一次出手術室,媽媽握我手心的溫度,也記得爸爸抱我的安全感,還記得老弟深情的目光,親情,猶如空氣,一呼一吸都是愛。

繁瑣,不知道爲什麼突然想起了這個詞,其實,整個寒假都在茫然裏,對什麼都是茫然的,不想看書,不想編故事,甚至不想說話,給我一張椅子,我就能坐上一天。而對於未來,我真心沒有一絲希望。倒不是沒有期待,而是不敢期待,這個世界教會我的,就是不要去擁抱希望,絕望無處不在,有了期待,總會有念想。但是,對於某些人,我還是忍不住的報了希望。或許,活着,總得等待點什麼吧,或許,哪怕是等待戈多。可以沒有所等的一切,但是如果沒有等待希望,哪裏還有人生?所以,如果一切只是時間問題,那麼,我想我會一直等下去。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杯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曉得潑茶香。當時直到是尋常。

——《浣溪沙》

高三作文 篇7

在急功近利的今天,人們享受喧囂城市的同時卻又嚮往自由和平靜,佛系的追求大抵是來源於此的。

不少人認爲佛系的人代表了不肯堅持,迷失自我,對什麼事情莫不關切、可但實際上也並不盡是如此,需之而不捨之,古往今來的人可也是不少。

比如說那處小茅廬,臺階上長滿了綠油油的青苔,走道旁也佈滿了雜草,可這些並不能擋得住蜂擁而來的客人。在客人們的眼中那青苔似乎像是調皮的孩子,而草兒更是爲了這偏僻的小地方中帶來了一絲春意。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放下功名利祿,放下浮躁喧囂,靜心奏樂,執筆笑談風流。飲一杯清茗在口,與主人相談於心。這樣的樂趣,人間又能有幾處可聞?實乃樂哉也!

門外的字明明並不怎麼奇特,在此刻卻彷彿渡金般閃亮,他們充滿了靈氣,在歡呼、在雀躍。也許就連他們也情不自禁的融入到了客人們的歡愉當中。主人在此刻低聲喃喃,可是一字一句中帶有着灑脫與不羈,也許百年千年後的人們也會爲此而絕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一個故事講完了,這茅廬是否該被大家銘記?屋外的花似乎綻放了,不妨我們也去看看一肯,何如?

菊的隱逸令人嚮往卻又少了一份面對世俗的勇氣,牡丹的富貴令人驚豔卻又多了一份的奢靡,唯有高潔傲岸之花容方纔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世人盡愛華麗之物,盡享奢靡之風,卻也在周先生之後才懂得本心的可貴。凡是不可受外物影響,保持一個本心,擁有正氣,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前面一人,也爲此而吟詩呢!他大概也是佛系中人吧。

“輕輕地,你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

生活既有對功名利祿的贅疣嗎,又有對權力的渴望,更有對愛情的執着。

人生的旅途中所遇到的挫折與困苦,是數不勝數的。若凡事皆欲強求,凡是皆要爭得一個頭破血流,那麼受傷的終歸會是自己。

擁有低慾望的態度,並非是想要淹沒於人海無所事事。那只是一種隨和而又文中的生活方式。在時代的變革中,我們所改變的是一種平和的心態,所需要的也是一種風輕雲淡的心態——佛系。

故事還有很多,佛系之道期待着有你的加入。

高三作文 篇8

採擷了一瓣瓣記憶的落花,浸染了芬芳的情感,我不會忘記高三校園生活串閃光的略帶苦澀的溫馨時刻,它永遠是我人生路上最初的風景,心中溫馨的驛站裏的一串……

如果說人生有三個蛻變的話,那我認爲有初中到高中是一個蛻變,由高二到高三又是一個蛻變,再有高三到大學是第三次蛻變。蛻變不僅是在年齡上,更重要的是在心性上。

剛剛步入高中時,我還好像只是一個懵懂的孩子,然而在步入高三的那一刻起,我發現我長大了。從第一天起,我已不再像高一高二的學弟學妹們一樣,六點了還賴在牀上不起。早早的就進入教室,發現教室裏已經有了好多人,雖然沒有老師佈置的任務,但同學們還是背的朗朗上口。那一刻我頓悟了,高三已不再像以前那樣,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這裏你如果再不努力,面臨的必將是淘汰,於是每個人都奮起直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一個個美麗的夢想像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燈塔,指引着我們的心靈,進入高三後你只會覺得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成功就好像近在咫尺,又好像相隔萬里。朝着那個方向走了很久,纔會發現成功是如此的艱難。爲了自己的夢想,每個人都在努力。籃球場上少了同學們生龍活虎的影子,卻換來了教室裏同學們的努力拼搏,昔日在球場上美麗的弧線和絕妙的傳球,如今也變成了草稿紙上的平拋和自由落體的草圖。幾乎所有的娛樂時間都放棄了,每天奔跑在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從豐富多彩的高一高二升級到高三,正如一張絢麗的圖畫,經過一陣雨水的沖刷,顏色褪去,只剩下幾點灰漬。褪色的高三,真讓人傷腦筋。不過,可能正因爲舊的色彩褪去,纔可以重新添上更絢爛的色彩!

有人說高三是殘酷的,撲天蓋地的試卷可以使人窒息;也有人說高三是痛苦的,即使一次小小的考試失利,一道難題的阻擋,同學間不經意的摩擦都會重重打擊高三學生脆弱的心靈。高三對所有的人都是一次考驗,都是一道難關,只有經過這次考驗,你的身心,你的內心纔會更加堅韌,你的意志纔會更加堅強。高三是對人的一次向更堅強方向的塑造,沒有經歷高三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高三的喜與憂,成功與挫折,都將被銘記在我的心中,成爲我一生最難忘的,最珍貴的人生財富。

高三作文 篇9

謹以此文獻給那兩雙在蒼茫夜色中閃爍的眼眸。

——題記

初見那兩雙眼眸,是在一個秋風漸緊的傍晚。那兩雙眼眸裏盪漾着澄澈、清明,彷彿吹不進一絲雜質。忽憶起了那顧城的名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我分明望見了,那清澈的瞳孔中,映出的希冀與光明。

接過那幼嫩的小手遞來的貝殼項鍊,我發現零星的水珠掛在上面,倒映着天空的點點星光。大小不一,形貌參差的海貝,串在一起,別有一種錯落的美感,恍若燦爛星漢中綴着的點點繁星。

她們怯怯地望着我,時而又瞥向我手中的貝殼項鍊,露出希冀的目光。

海風輕拂她們如雪的秀髮,在這深沉的夜幕中,伴着潮來夕往的低吼,她們傾訴說着自己的身世,那雪亮的眼,漆黑的夜,交織在一起,投入我的心海。

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從她們稚嫩的童聲裏,我知道,她們尚不懂得自己身份的尷尬。

她們白天在一所本地的小學上學,晚上,則伴着海風,在岸邊拾貝串鏈,補貼家用。海岸邊破落的棚屋裏,同樣襤褸的父母,雖剛過而立之年,可殘酷的生活已在他們臉上劃下了道道深痕,在鬢上添上縷縷寒霜。

他們將那澄澈的眼神掩在身後,警惕地盯着我,眼中盡是疑懼與防備。

我無奈地聳着肩,嗅着屋中飄來的些許黴味,我被她們羞怯的表情擊中了,買下了這串雖不精緻,卻十分別致的項鍊。

她們跳着,歡呼着,用赤裸的腳丫在溼潤的沙灘上踩出一串深深淺淺的印痕。這是她們的第一筆生意,她們告訴我。

城市的白天是我們的,我們恣意享受着陽光雨露,我們愜意地南來北往,四處奔波。我們用明媚的陽光明媚着自己,用朗朗的晴空揮灑自己……

可是,誰又見到了,那腳手架上淌下的汗水,那下水道中骯髒的身影,那一個個遊走在城市邊緣的人兒,用血與汗築出任我們恣意揮霍的青天白日!

他們用自己的辛苦,托起了城市的浪漫紅日,可自己,卻註定只能沉淪於夜幕中的城市。

只有夜,才能將他們從託舉城市的辛苦中悄悄放出,去吹一吹閒時的海風。

我依舊行走在光明的城市中,享受着陽光的撫慰,穿行在人來人往的鬧市,只是腦中,常出現那低沉的夜,以及那夜空中綴着的,澄澈的眼。

夜,還是一樣的低,一樣的沉,望着牀邊的貝鏈,又憶起那澄澈的眼眸,她們,可還好麼?

循着海岸尋找她們破落的棚戶,海風不同以往的嘯着,捲起的波濤撞擊着岸邊的岩石,發出一聲聲的低吼,又似一聲聲哀鳴,遠處,已依稀望見搖曳在風中的燈光。

從棚屋出來,我的神魄似乎離開了我的身體。海風嘯得更兇,海浪鳴得更沉,似一聲聲低沉的抽泣,拍碎了我的心房。

她們走了,是踏着海浪走的。爲了更美的貝殼,她們走得太遠。她們本是山的女兒,如今,卻跟着海的母親愈行愈遠……

夜,搖搖欲墜。失去了那澄澈的眼,還有什麼可支持這愈加低沉的夜?

我多想將我的白天讓給她們,讓她們在晴空下自由地倘徉,而不是在漆黑的夜幕裏,向一望無垠的大海逐浪。

還記得那痛失愛女的父母,絕望的眼神中竟也充斥着無奈,是的,在黑夜中行走着的他們,要如何給女兒一個光明的未來?

夜,是那麼深,那麼沉,它載着這城市中千千萬萬在黑夜裏行走的目光。

夜,早已沒了星,只掛着那兩雙澄澈的眼,似在對我呼喚,呼喚那渴盼已久的黎明……

高三作文 篇10

我只想回到那個對自己是那樣親切那樣熟悉的環境中去,在和自己極爲相似的人羣中停留下來,才能安心地生活,安心地愛與被愛。

——題記

——回老家了。

從我打開車門的一剎那起,鄉村特有的土香、草香便將我團團圍住。煙花三月,莊稼也長得正盛,棵棵貝母如直入蒼穹的利刃,垂直嵌入泥土。而承載着它們的土地正似被切割得整整齊齊的拼圖,胡亂擺放在有些枯死的地平面上。

放眼一片蔥蘢,而遠處的那塊早已荒蕪了的小田,是否還 記得?年少時常常裝模作樣掄起鋤頭幫爺爺幹活,卻在動了兩三下後嫌棄太累而丟下鋤頭去周遭汩汩小溪中捉魚;也記得常常光着腳丫在鬆軟鄉間泥土中奔跑,即使偶然間跌倒,也如落在鬆軟的蛋糕上,無一絲痛感……

荒蕪了?荒蕪了。那我幼時的記憶是不是也枯竭了,那我是不是再也不能像從前一般無憂無慮了?

剎那間,我的心已朦朧。

近來爺爺的聽力越來越不好了,以至於我們都要以喊叫的方式跟他說話。給爺爺介紹完我們帶回來的東西,爸爸便開始問爺爺一些家常問題。“最近身體有什麼不舒服嗎?”“想啊……當然想啊。”這一組前言不搭後語的對話時常發生。我不理解,覺得爺爺都已如此,幹嘛這麼辛苦地與他交流呢?後來想想爺爺年事已高,又獨自一人,空閒時候發發呆,想想往事,時間也便過去了,但是這十幾年來的孤苦又怎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他總是想着我們,每天盼望着我們出現在他面前。而我們這種擁有勞碌生活的人又怎能感受到呢?

郭敬明說過,“有時會在紙上算着我們還 剩餘的時間,算着算着眼淚吧嗒吧嗒落了下來,把總以爲很長的一輩子,放到無限綿延的宇宙中去,那個時候,纔會覺得這僅僅是短暫的一個小時。而且一旦過去,就永遠不再來。”於我,也是如此相像,再也吃不到爺爺給我的零食,再也看不到佝僂的背影,再也聽不到一身呼喚:“家雨。”

我的眼朦朧了。

走出爺爺家,門前是沙土堆積的道路。路的盡頭是一位老人。

他不高,與爺爺年齡相仿,一張被陽光炙烤過的臉上不經意流露出歲月的崢嶸。被世間沖刷過的皺紋像是被刻刀劃過,深深嵌進黝黑的額頭上,上下兩瓣經歷滄桑的嘴抿着,本就寬大的蓑衣完全覆蓋住他瘦弱的身軀,像刺蝟,又如他的心,毅然不屈。

他看到了我們。

愣了一秒鐘才上揚嘴角,寒暄了一句:“家雨,回來了。”我一愣,沒認出是誰,無奈尷尬笑笑,低下頭,從邊上繞過了他,擦過他肩時,我彷彿聞到了一種味道,是孤獨,是寂寞,是對兒女的深深牽掛。

後頭依舊傳來深沉的腳步——軍綠色布鞋踏在青石板上的 “——沓——沓” 聲。那有節奏般的聲音越來越模糊。我猛地回頭,仍舊是那個瘦弱的背影,一步步顫巍巍地向前。我沒上前,任由他在蒸融過花草的嫋嫋青煙裏朦朧、消失。

轉過身快步向前走去,我彷彿要逃離這遺忘之地,彌補內心的愧疚。

——那麼,再見了。

車窗外的雨幕彷彿要擊穿大地,雨珠不時砸到車窗上,令我的視野漸漸模糊,漸漸朦朧。

所有事情都改變了,所有事情如流水,離我遠去。

突然想着我們這一生如行車,一步一步不可回頭,我們總會記住一些事,然後在歲月的沉澱中慢慢遺忘。忘記了的事不要再想吧,翻落灰塵會迷失雙眼,有心足矣。

——那麼,再見了。

——我要去往更好的明天了。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