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推薦】高考語文作文彙編七篇

【推薦】高考語文作文彙編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考語文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高考語文作文彙編七篇

高考語文作文 篇1

仔細比較、思考提高語文素養的三條途徑,我認爲,要真正使其發揮作用,離不了“用心”二字。若不是帶着一顆心,不管是課堂有效教學,還是課外大量閱讀、社會生活實踐,提升語文素養的作用都微乎其微。

若不是帶着一顆心聽講,教學就不可能“有效”。從小學到現在,大家已經學習了十多年的語文,語文課也上了兩千多節。但是,有的人提起筆來,錯別字便一個個翩翩而至;做起文來,簡直是在召集各種類型的病句開會;讀起書來,只要內容稍有點深意,便如墮入五里霧中,不知書中所云爲何。爲什麼?因爲課堂上不用心。因爲不用心,雖然已經讀了寫了十幾年,竟然仍看不出“縣”和“具”的上半部分並不相同;因爲不用心,雖然在課堂上已經修改了無數的病句,自己寫起文章來仍不能做到起碼的文從字順;因爲不用心,雖然已經聽老師分析了近千篇文章,自己拿起一篇文章讀起來仍感老虎吃天無從下手。反之,用心於課堂,語言文字之精妙必能有所體悟,讀寫能力之增強必能得以訓練,語文素養之提升亦必日漸長進。

若不是帶着一顆心閱讀,“大量”就只是量的累積。同樣讀一部小說,有的人讀完,從語言到結構、從人物到主旨、從人生到社會均能產生諸多感悟;有的人讀完,除了小說中幾個人物的名字和一些零散的故事片段,再不會在頭腦中留下任何印記。何也?用心不同。宋儒程頤說:“學者先要會疑。”用心者讀書,會在讀的過程不斷提出疑問:寫的是什麼?爲什麼要寫這個內容?是怎麼寫的?爲什麼要這樣寫?在不斷解決疑問的過程中,他對作品的理解逐漸加深,語文素養不斷提高。不用心者讀書,不僅不會自我設疑、解疑,即使真有地方看不懂,也是囫圇吞棗,不求解決。如此,讀得書再多,也只是量在累積,而不能在語文素養上產生質的提升。

若不是帶着一顆心生活,就無以從生活中發現語文。生活是語文的源泉。對於有心人來說,生活中處處是語文:與人交流時,別人詼諧幽默的談吐;欣賞流行歌曲時,那意境深遠的歌詞;經過樓道時,牆壁上發人哲思的名言;打開電視時,一句構思精巧的廣告語;遊覽名勝古蹟時,嵌在亭閣廊柱上對仗工整含義雋永的楹聯……無一不是語文學習的好素材。對他們來說,生活就是語文學習,生活就是在提升語文素養。無心者則相反,生活中語文學習的素材雖然充斥於眼前、縈繞於耳邊,他卻視若無睹、聽若不聞,如此,要在社會生活實踐中提升語文素養豈非奢望?

綜上所述,“用心”纔可能真正提升語文素養。因此,學習語文時,請務必帶上你的“心”。

高考語文作文 篇2

晨報訊(記者 羅德宏)“無論是滿分作文還是高分作文,今年高考好作文明顯多於去年。”明天本市高考語文閱卷正式結束,部分高考語文閱卷組負責人透露,據不完全統計,今年高考滿分作文至少超過30篇,預計高考滿分作文總數將是去年的一倍。

唐代詩人劉長卿的名句“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成爲今年北京高考作文的主要話題內容,考生將根據自己對這句詩的體會寫一篇文章。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考語文閱卷組負責人介紹,相比去年,今年高考作文題給予了考生更大的空間,不僅爲考生提供四種寫作的角度,題目的省略號意味着考生可以展開豐富的聯想。因此,並不像之前部分專家分析的考生覺得“不好寫、下筆難”,相反,從已經結束的語文初評情況分析,高考優秀作文明顯多於去年。

據介紹,全市11萬份作文答卷,得分超過51分的一類文超過7個百分點,即約爲8000人。在整理高考優秀作文時,去年收入80篇時便覺得比較難找,今年共收進102篇,閱卷老師仍然還爲未選入的優秀作文惋惜。

“優秀作文中,寫記敘文的最多。”有關負責人透露,從那些得分較低的'作文分析,目前語文教學過多強調作文結構、寫作技巧和語文等方面的訓練,而忽略思想深度方面的引導,那些平時受機械訓練比較多的考生得分比較低。

據瞭解,目前高考語文閱卷工作處於複覈檢查、成績錄入以及統計分析階段,全部閱卷工作將於明天結束。

高考語文作文 篇3

夏雨雨人

孟簡子相樑、魏,有罪而走齊。齊相管仲迎而問之曰:“吾子相樑、魏時,門下使者如何?”孟簡子曰:“門下使者約三千餘人。”管仲曰:“今與幾何人來?”對曰:“臣與三人俱。”管仲曰:“是何也?”對曰:“其一人父死無以葬,我爲葬之;一人母死無以葬,亦爲葬之;一人兄有獄,我爲出之。是以得三人來。”管仲曰:“嗟乎!我窮必矣!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譯文]

孟簡子擔任樑國和衛國的丞相,後來犯了事出走齊國。管仲來迎接他,問他:“你當丞相時,你家裏有多少門客?”孟簡子說:“有三千多人。”管仲說: “現在有幾個人跟來了?”回答說:“只有三個人。”管仲問:“爲什麼這樣呢?”回答說:“其中一個人的父親死了沒錢葬,我給他葬了;一個人的母親死了沒錢葬,我也給葬了;一個人的哥哥吃了官司,我幫了他,後來人被放出來了。所以這三個人跟來了。”管仲上了車說:“唉!我一定會衰敗的,我不能像春天的風一樣吹在人身上,我不能像夏天的雨一樣落在人身上(夏雨雨人),我一定會衰敗的。”

【釋讀】雨:前一個“雨”,名詞,雨水;後一個“雨”,動詞,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

比喻及時給人幫助和教育。

【出處】漢·劉向《說苑·貴德》:“吾不能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高考語文作文 篇4

針對20xx年高考可能發生的變化以及命題的基本規律,給大家提出五點建議,希望大家能在關注這五個方面之後,充分備考,調動和發揮自己的潛質,這是科學備考很重要的方面。

建議一:往我們的文化裏看一看

每個人都應該有一些文化的體驗在作文中,特別是中國文化的體驗,有助於我們完成一個高級寫作。

建議二:我們的視野不妨再大一大

很多時候,文章的選題和視野能夠決定文章的高度,凸顯獨到之處。

建議三:往生活的深處去品一品

20xx年的高考作文很希望考生能夠寫出帶着真實的生活體驗的作文,不希望大家在古人堆裏說話,不希望大家說別人的話、現成的話,希望大家能夠自己談好自己的生活。

建議四:將我們慣常的角度換一換

換一下自己平時寫作的角度。比如,通常我們用一個“人”來講一件事,能不能用一顆“樹”來講這件事呢?

建議五:將晦澀抑鬱的文風改一改

任何人都不太喜歡你的晦澀,這會讓別人難以理解。別人也不喜歡你的抑鬱,大家都喜歡能帶來快樂的東西。晦澀抑鬱的文風在考場上會影響你的得分。應該讓文風儘量的明麗、閃耀、蓬勃,能把人帶到一個更快樂、昂然的世界。

總結:以上就是“20xx年高考語文作文備考建議”的全部內容,請大家認真閱讀,鞏固學過的知識,小編祝願同學們在努力的複習後取得優秀的成績!

高考語文作文 篇5

  20xx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考試作文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作。

在暴雨中,100多個孩子站成兩排,手舉雨傘,相向而立,搭起了一座近200米長的遮雨“彩虹橋”。沒帶傘的孩子,可以通過這座“橋”到食堂就餐。近日,這組拍攝於某中學校園內的溫馨照片,在網絡中引發熱議。部分網友的留言如下:

甲:“這是雨中最美的一道風景線。”

乙:“這是不是學校在利用學生作秀?”

丙:“我們爲什麼不能溫情一點看待這件事呢?你沒看見孩子們在歡笑嗎?”

請根據材料,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20xx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考試作文

閱讀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進步是文明的動力,是發展的需要。請以“進步”爲話題寫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題目自擬。不少於600字。

  20xx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考試作文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請結合自己的學習體會或經歷,以“學與思”爲話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高考語文作文 篇6

唯一即拍即播災難大片《高考(微博)》將於六月七日上午九點全國同步上映。國家教育部耗巨資親情打造,直接無視廣電審批,全國百萬演員聚集,更有全國各大教育巨星鼎立加盟!一筆一人命,是天命難料,還是人心叵測? 這段在網上熱傳的戲謔之語充分展示了:在中國,六月份最火熱揪人心肺的事莫過於中高考。

幾乎每年高考第一場下來,語文作文都會成爲公衆熱議的焦點,就像今年,高考第一科考完是11點30分,稍後不到一小時網絡上關於高考作文題目、內容、難易程度的討論早已風生水起,如火如荼。大家關注語文是因爲大家關注高考,相比數學、英語(論壇)、理綜、文綜等科目,語文這門綜合性學科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和包容性,大家關心而且大多都能說上幾句。從今年高考語文的作文,我們可以看到高考改革的一些動向。

重視理性思維,考察考生的知識面

從全國卷2的材料作文(如何處理代購彩票中獎)誠信問題,到新課標卷材料作文中國崛起的特點;從上海卷的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不會過去這兩句話引發的思考到福建卷的根據袁隆平的一段話寫文章;從湖南卷的大家好,我來了謝謝大家,你們來了,到江西卷的以孟子三樂。我們可以看到這些高考作文題目都傾向於理性思維,不僅需要考生擁有清晰的邏輯思維,靈敏的思辨能力,還需要較淵博的知識面。面對這樣的作文題目,那些平時涉獵較廣,對時事政治和現實生活了解較多的考生寫起來會比較得心應手,對那些按照應試教育模式來培訓考試技能、疲於題海戰術的考生來說,平時所準備的萬能作文模板可能會派不上用場,一籌莫展。

語文作文歷來重視修辭和文采,華麗的辭藻和對仗工整的修辭容易給人文采好的印象.實際上,語文是語言的文學,更是人的文學。如果文章只是空有華麗的框架和外殼而沒有思維和思想,這樣的文章終究是沒有靈魂的死物。應試教育的環境下,語文教學偏重作文的辭藻華美,用辭藻華麗的堆砌來遮蓋思想的空洞,歷年的高考作文重視理性思維這一點來說,算是高考改革的一個大動向。

緊跟時代脈搏 廣大的發揮空間

北京卷要求學生闡述對中國包攬鹿特丹世乒賽全部金牌的看法,在材料的末尾提到有些道理不僅體現在乒乓球運動上,也適用於其他社會生活領域。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語文特級教師肖遠騎說:北京的作文題是有所突破的,既緊連時代脈搏,又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肖遠騎老師說,《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使我們的學生學會此次高考改革路線圖: 1.實施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職業教育入學考試分開的人才選拔方式;2.完善高中學業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引導學生學好各門課程,克服文理偏科現象;3.部分科目實行一年多考,減輕學生高考壓力;4.完善高考招生名額分配辦法,清理規範升學加分政策,維護考試招生公平公正;5.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學和學習立交橋,爲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多次選拔機會。

高考語文作文 篇7

如何提升一個人的語文素養?文題材料給出了三條途徑:課堂有效教學,課外大量閱讀,社會生活實踐。這似乎千真萬確、無可厚非,但仔細考究、認真體味,我倒覺得能夠真正“提升”語文素養、或者說提升語文素養的關鍵,還在於社會生活實踐。

課堂的有效教學,無疑是我們語文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或是讀文識字、記憶詞彙,或是研究語法、學習修辭,或是誦讀詩詞、探究美文,或是依從範文,進行“照葫蘆畫瓢”式的習作練筆……不過,這些只能是語文學習的初級階段,雖必須卻只是基礎。不是麼,校園裏朗朗讀書,是可以見證着我們對語文知識的渴求、對掌握語言技巧的企盼;寫寫日記、學學演講,也能夠體現我們試圖把口頭語言,提升爲書面所做出的努力。然而,課本知識終究是有限的,課堂上的語文學習,畢竟是重在知識積累,打造基礎設施,僅僅是“登堂”而已,離“入室”還遠着呢!要真正培養語文功力,加大智慧內存,就不能不走出課堂、走出校園的小舞臺,投身生活的“大天地”,日新月異、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實踐,才真正是“大有作爲”的“廣闊天地”,只有在哪裏,語文素養才能得以根本的提升。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話不假,多讀書是可以知道天下事。讀書是種捷徑,不用親歷,就能輕易地得到前人的經驗,讓我們迅速地獲得知識、瞭解社會、適應生活。但課外閱讀還僅僅是對閱歷的豐富、視野的拓展,畢竟還屬於學習、積累、模仿體驗的間接階段;須知:別人嚼過的饅,不會有自己的味道;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須親口來嘗一嘗。只有投身到火熱的生活當中,去感受、去體驗、去磨鍊,才能達到所追求的境界。否則,就永遠只能停留於別人和前人的水平,又怎能有所突破、有所進步,有所發展?因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提升語文素養,最關鍵的途徑還是投身於社會生活。

語文小天地,生活大舞臺。語文的範疇就是生活的範疇,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素養來自生活的累積,生活永遠是語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要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認識生活。愛生活,我們的語文水平纔不至於貧乏、乾癟;愛生活,我們的表達和創造慾望才更強烈、多維;愛生活,我們也纔會真正體味到語文素養帶給我們的種種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