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精選高考作文三篇

精選高考作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1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考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高考作文三篇

高考作文 篇1

合作如蘭,揚揚其香;採而佩之,共贏四方。 ——題記

既然僅是一場預賽,微笑合作可以代替廝殺,爲什麼還 要去苦苦相爭?合作,便是那最好的選擇。既然簡單的擁抱,互相換位就可以順利過橋,爲什麼還要去抵角而落?共贏,其實是最好的結果。 所以說,化干戈爲合作,君子之行也。

那“大江東去浪淘盡”的紅牆上印着蜀吳合作的絕唱, 那“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赤壁下刻着孔週二人共贏的華章。本是對立的他們,卻可以拋下競爭,用合作換取共贏。 流芳千古的赤壁之戰,留給後人的不是草船借箭的機智,也 不是敵對形勢的陰謀,化而成爲一場借東風的大戲,羽扇綸巾,風華絕代,笑容中曹軍灰飛煙滅。合作,拋下敵對身份 的合作,換取利益最大化的共贏。若非蜀吳二國拋卻競爭, 又如何見曹軍赤壁下的落荒而逃?倘若孫劉二人不知合作之妙,又怎見振奮後人的赤壁之勝?

傅瑩曾說: “單槍匹馬的時代已經過去,當今時代的主 題無疑是合作。 ”可是反觀當下一些自私自利的年輕人,他 們堅信自己能獨當一面,拒絕合作。在他們的眼中,比賽只 有競爭,結局只能是一方獲勝。可是你可知道馬雲的阿里巴 巴不是一人締造的,陳歐聚美優品的宗旨也絕不是讓對手逃跑。若要走得快,我們可以單人前行;若要走得遠,我們便 只能選擇合作。

高考作文 篇2

APEC讓全世界颳起了“唐裝熱”。看着那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人們着一身相同的唐裝時,我不禁吶喊,我愛唐裝! 曾經,這樣的傳統服裝讓國人排斥,單調乏味,不及洋裝輕便舒適,人們抱怨過,人們責難過,穿着這樣的衣服甚至讓他們羞愧,我不禁要問:一件衣服,有那麼多過錯嗎? 我們明白,錯的不是衣服,而是有些人戴上有色眼鏡去審視它的眼光。

民族落後,讓他們自卑自憐。於是,在他們心目中,一切與祖國的、民族的、傳統的沾邊的東西,都沒了自信:動畫片不及日本的生動,名著不及俄國的有內涵,手機不及美國的先進,甚至覺得連文字也沒有英語簡單。一旦喪失了民族自豪感,一旦蒙上了落後的陰影,人們便陷入“外國的月亮總是圓的”的誤區。

可爲何,唐裝還是那件唐裝,如今卻走上了國際大舞臺,並綻放着最美麗的花朵呢?爲何,唐裝還是那件唐裝,如今卻成爲一種時尚潮流呢? 原來,這是中國經濟騰飛之後,是中國重振泱泱大國雄風之後,是人們足以驕傲地自稱“我是炎黃子孫”之後對民族熱愛最直率的呈現。愛祖國,愛唐裝,愛這個能讓我們揚眉吐氣的國家的一切。我們的“海爾”拒絕了多少想要分一杯甜水的外企,我們的陶瓷驚豔了多少黃頭髮藍眼睛。

因着民族的愛,撒播對唐裝的愛。 人的感情左右着人的判斷力。回想那不屑於唐裝的年代,真的是因爲衣服本身嗎?誰能否認當我們一想到它的傳統就嗤之以鼻的偏激呢?誰又能否認其實我們根本沒心情去看它一眼,就更別提客觀評判它的輕率呢? 唐裝以上等絲綢製成,其上的.刺秀藝術更凝聚着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這樣的認識,難道不是基於我們發自內心的讚歎嗎?這樣的改觀難道不是因爲我們心中充滿的民族之愛嗎? 民族的自立自強拾回了人們久違的判斷力,真愛唐裝也罷,因愛中華民族而愛唐裝也罷,我只想高呼:我愛唐裝!

高考作文 篇3

高考語文作文的分量不言而喻。如何不跑題,如何才能“選好角度,不脫離材料的內容及含義的範圍作文”就是作文的重中之重。回顧高三上學期的幾次考試,感到新材料作文的寫作尤其是審題立意方面仍然是很多學生的薄弱環節。現對作文審題和立意兩方面出現的問題做以分析並提出解決方案。

審題問題把握不住材料含義

解決辦法:先用“三W”法,再抓關鍵句

很多學生在考場上總是心浮氣躁,審題時不能認真閱讀所給材料。一段文字材料,不論長短,匆忙中讀了一兩遍就開始隨性理解起材料來了。過後和這類學生溝通發現,他們或是將材料中一些關鍵的信息忽視掉了,或是斷章取義了,有些甚至將材料內容都竄改了。結果就抓不住材料的含義,也就不可能按照寫作要求“選好角度,不脫離材料的內容及含義的範圍作文”。

例如,小魚問大魚道:“媽媽,我的朋友告訴我,釣鉤上的東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點兒危險。要怎樣才能嚐到這種美味而又保證安全呢?”“我的孩子。”大魚說,“這兩者是不能並存的,最安全的辦法就是絕對不去吃它。

”“可它們說,那是最便宜的,因爲它不需要任何代價。”小魚說。“這可完全錯了。”大魚說,“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貴的,因爲希圖別人的東西付出的代價是整個生命。你知道嗎,它裏面裹着一隻釣鉤。

”“要判斷裏面有沒有釣鉤,必須掌握什麼原則呢?”小魚又問。“那原則其實你都說了。

”大魚說,“一種東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出任何代價,釣鉤很可能就藏在裏面。”

很多學生審題時忽視了“釣鉤”這個關鍵詞,材料的含義本是告訴人們:如何判斷生活中那些像“釣鉤上釣餌”一樣的東西,人們該如何面對“釣鉤”。但很多學生卻寫成了“凡事都有代價”、“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樣的立意。這段文字中“釣鉤”反覆出現了四次,可是學生還是忽視了。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抓不住關鍵詞,抓不住材料的限定條件,找不到材料中誰是主角。針對這個現象,給學生的建議就是要靜下心來、沉住氣,每次閱讀材料首先要採用“三W”方法,幫助整理材料信息,即誰(who),幹了什麼(what),爲什麼(why)會這樣;其次一定要會抓關鍵句,對反覆出現的文字一定要重視,反覆揣摩。立意問題投機取巧,將作文含義變成簡單話題

解決辦法:除了用“三W”法和找關鍵句法,還可用由果溯因法

遼寧高考採用新材料作文這種命題形式從20xx年至今已經有六年了。可是,很多考生處理作文的態度仍然停留在過去“話題作文”的時代,或者是停留在初中時代簡單的認知上。懶於思考,投機取巧,用處理話題作文的方法來處理新材料作文,這是大忌,很容易就將自己陷入“套作”中。

例如,這是發生在一家中外合資石化企業的真實故事。新廠區建成後,雙方管理人員討論外牆刷什麼顏色。中方人員的一致意見是刷成灰色,上面淺灰,下面深灰,理由是灰色耐髒。但德方人員堅持刷白色,認爲只要管得好外牆就不會髒。雙方爭執不下,最後中方領導作出讓步,同意刷白色。他想,過一個月你們再看吧。然而,由於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管理規章,每半個月清理一次,加上員工愛護漂亮的外牆,幾年過去了,外牆依然乾淨如新。

考場上學生處理分析這個材料特別不理想:“做事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決定一切”、“堅持”、“規矩”、“素質”??低級的錯誤來源於多年來學生處理作文的懶惰,投機取巧的心理,總是以爲以前寫過的、背過的作文就可以應付一切作文,簡單的兩三個字就是這則材料的含義,就是作文的論點。

這則材料的關鍵是“管理”,利用“三W”法分析——who:中、德方管理人員;what:新廠區的外牆中國人選擇塗灰牆,但德國人選擇塗白色,可塗白後幾年過去,由於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管理規章,每半個月清理一次,加上員工愛護漂亮的外牆,外牆依然乾淨如新;why:中方管理人員從外牆必定會髒的思維定勢出發,缺乏改變現狀的信心,沒有提出改進管理的措施,而是選擇了耐髒的顏色。所以觀點可以表達爲:要想管理有改善、出成績,管理者就要既從主觀上擺脫思維定勢,樹立積極的信心,又要在客觀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學生除了藉助“三W”法和找關鍵句法,還可以用由果溯因的方法來分析,即“爲什麼德國人選擇刷白牆,並且能成功地讓白牆乾淨如新呢?

審題立意的方法除了“三W”法、抓關鍵句法、由果溯因法,還有抓感情傾向法、互補法。再好的方法也只是輔助手段,關鍵還是在於考生能靜下心來,認真閱讀材料,不要有投機取巧的心態,平日有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只有這樣,纔不會被作文難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