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談高考作文錦集6篇

談高考作文錦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談高考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談高考作文錦集6篇

談高考作文 篇1

1、命題性質:關係命題。要講清感動與出發的關係。

2、主語的補足:可以是大家,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特定的人、特定的羣體、特定的事情。

3、感動與出發的關係。感動是前提,出發是結果;感動是內在的,出發主要是外在的。

4、詞語的推敲:感動是感悟的,也可以是外在引起的。出發,可以是觀念的出發,觀察、處理問題的方法方式的出發,也可以是行動的出發。回報社會、關愛他人、立足本職、健康心理都是它的內涵。帶着,有時時提醒、時時鼓勵的意思。

5、感動與出發的內容比例。學生可能認爲出發是個起始性的詞語,因而這方面的內容少得可憐,大部分內容放在感動上,比例失調。最保險的辦法是感動和出發交替出現,融爲一體,互相作用。其實,出發在這裏已經是行動的代名詞,包括了行動的過程。

6、定勢思維的干擾。平時寫慣了“感恩”之類的話題,結果不動腦筋,生搬硬套。沒有把重點放在出發上,偏題了,也偏離了出題者的意圖。因爲人類任何思想的結果在於行動。

7、表達方式,最好是敘述、議論、抒情有機結合的散文,議論文次之,說明文難度較大。

8、思維方法——收放結合。放,就是聯想。聯想人:家人、友人、師生、各行各業的人;熟人、陌生人;領導、羣衆;健全的人、殘疾人;偉人、凡人;古人、今人;中國人、外國人;大人、孩子;男人、女人……。聯想事:雪災、奧運、震災、一件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卻令人感動的小事……聯想物:天地萬物爲我所用,供我生存,可歌可泣。放,就是所有的段落、所有的文字、所有的材料都要百川歸海,迴歸一箇中心,否則就是一堆磚石的堆積,不等於一座精美的樓房。

9、超凡脫俗難。雪災、震災可寫,寫的人肯定多,但是寫出新意難,如何以小見大或另闢蹊徑,那就要動動腦瓜了。

談高考作文 篇2

摘 要:從高考作文的立意新穎、見解獨到、材料新奇、構思精巧四個方面,簡要闡發了高考作文的創新要領和獲取高分的訣竅。

關鍵詞:立意;見解;材料;構思

作文的創新,是高考要求的一大亮點。它重在考查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體現了現代社會的教育觀,更體現了高考人才選拔的特殊性和必要性。高考作文的創新主要包括立意新穎、見解獨到、材料新奇和構思精巧四個方面,以下逐一闡述。

一、立意新穎

“立意”,就是確立主題(記敘類、抒情類文章的主旨或中心)。立意新穎,也可說是“立意高遠”,即“站得高看得遠”。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摒棄平庸或一般,做到與衆不同。“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這個道理。具體的辦法:或藉助想象,展開聯想,創造新境界;或藉助理性思維,寫出思辨色彩,拓展新視野。做到了這些,文章的立意就顯得境界高,新穎而大氣,這是評價一篇優秀作文的一大亮點所在。

二、見解獨到

“見解”,一般是指議論文中作者所持的觀點或提出的論點(在記敘類或抒情類文章中可理解爲作者對事物、對生活的感悟和體驗)。見解獨到,即有個人的獨特理解和看法。要做到這一點,要麼考慮與衆不同的角度,反彈琵琶(逆向思維),寫出新意;要麼藉助邏輯推理(類推事理),闡明觀點,得出新觀點。這一點,是評價一篇成功議論文的出彩之處。

三、材料新奇

“新奇”,就是新鮮(時間離現在很近)而又特殊(少見)。要獲得這一類材料,重在平時積累。首先要廣泛地閱讀(包括收看影視劇等),其次要精心篩選那些富有時代感、給人眼界開闊的材料(含家庭、學校、社會、藝體、時事等)。擁有了這些有價值的寫作素材,實際上就擁有了寫作資源,甚至擁有了寫作慾望,因爲這些材料本身就涵蓋了學生的人文關懷,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本色寫作是大有裨益的。

四、構思精巧

“構思”,就是對文章思路的構想設計;“精巧”,就是別緻巧妙。文章構思的精巧表現爲:或標題的創新(巧用比喻、擬人、詩句等擬題),或情節的曲折有致(有波瀾、有伏筆等),或結構的出新(開頭、結尾的照應,中間的過渡等);或文章技法上的模仿——創新(在模仿中翻新)。要做到這些,重在平時不斷地訓練和積澱,多讀範文,在讀中體會;在讀中仿寫;在仿寫中創新。做到了這些,其實就已經把握了文章的內在結構(線索和思路)和外在形式(結構和層次)。

以上四個方面涵蓋了作文創新的基本內容,高考作文的創新亮點加分也莫過如此。只要掌握了作文創新寫作的基本要領和規律,平時加以練習,持之以恆,我想考生在高考場上一定會奪取高分的。

談高考作文 篇3

如果說雛鷹騰飛蒼穹要經歷風雨的擊打,那麼那搏擊長空的意氣就是它那犀利的雙眼;如果說駿馬奔馳於曠野要經歷千萬裏奔跑的錘鍊,那麼那奔騰萬里爲夙願的意氣就是助其翻越千山萬水的鐵蹄;人,欲傲立於世,成爲一代雄主立一世偉業,那捨我其誰,勇戰萬方的意氣就是其成功的基石。

捨我其誰的意氣,使人奮起。

看慣了凡人的庸庸碌碌,聽厭了庸人的自怨自艾,一句“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使我們心中重燃建功立業的激情;聽厭了對命運的感傷,想破了身世的無濟,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振臂一呼,使我們重生改變命運的豪氣。捨我其誰,使我們重新審視自己,重新找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重新樹立起一個全新的自我形象。捨我其誰的意氣,使我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價值與能力,使我們爲了自己身上所擔負的重任而勇猛作戰。——捨我其誰的意氣,是人們騰飛的起點。

獻身理想的.意氣,使人勇敢。

凡人慾成大事者,皆需受盡千磨萬礪。也許上天就是喜歡捉弄那矢志於成功的人們,他總是要爲孜孜於輝煌的人們設置障礙。那障礙,可能是羅馬宗教裁判所前的熊熊烈火,可能是哥倫布遠航新大陸中連天風雷,可能是紅軍長征中的雪山草地。然而,幸運的人們呵,他們還有理想,在獻身理想的意氣的指引下,他們如布魯諾一般投身於火海,爲捍衛真理而與烈火永生;他們在獻身理想的意氣指引下,如哥倫布一般義無反顧地踏上征途爲探尋未知世界而披肝瀝膽;在獻身理想的意氣的指引下,他們如紅軍戰士一般豪氣頓生征服千山萬水爲拯救民族而抗爭,獻身理想的意氣,是成功的精神動力。

勇於探索的意氣,是人們發揮潛能的金鑰匙。

科學,充滿了未知的美。好奇的人類站在自然與社會聖殿的門口,不時的規探其中的奧妙,而只有勇於探索的人勇敢地踏入了上帝設置的禁區,徜佯於科學的無盡美妙。於是我們看見楊振寧李政道勇於質疑前人,看見吳劍雄勤於實驗破解謎雲,看見一代大師王淦昌在極其惡劣的科研條件下爲物理學發展獻計獻策。——勇於探索的意氣,是成功之眼。

……

望盡人類千載悠悠的歷史,凡成大事者,皆爲意氣風發,慷慨激越之人。讓我們以捨我其誰的意氣爲帆,以獻身理想的意氣爲指引,以勇於探索,勇於挑戰的意氣爲漿,駕起人生的巨輪,向着成功的彼岸遠航!

談高考作文 篇4

與往年一樣,昨天高考(高考)語文考試結束,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目迅速揭開面紗,走進公衆視野,成爲人們最熱烈的議論對象。高考作文的命題,從某種意義上反映了一個時代的價值理念和思想情懷。

今年高考作文命題,從整體來看,普遍選擇材料作文,寫作要求也更加開放,除了詩歌依舊不受待見,對文體並沒有太多強調,並且通過“題目自擬”來避免主題先行,讓考生擁有更多觀點自主表達的空間。可以說,今年的高考作文,已經將“開放性”這三個字演繹到極致。

太過開放,當然不容易聚焦。話題不聚焦,也容易產生極大的爭議性。只要看看網上對今年高考作文題的評判,就能感受到什麼纔是莫衷一是,衆說紛紜。相較於以前有些年份各地高考作文或是“一片詩意”,或是在表達某種“共同價值”,今年各地高考作文堪稱風格各異,視角不一。即便是在同題作文中,不同人面對材料,也都會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也正是因爲這種不同,網上看待今年高考作文的聲音有着強烈的紛亂感。

舉例來說,被全國卷、陝西卷以及海南卷選用的材料作文“舉手之勞”,講的是船主讓漆工給船塗漆,漆工順便將漏洞補好,後來船主給漆工一大筆錢,感謝他順便補漏洞。並稱他在家人出海後,纔想起來船上有個漏洞,以爲家人回不來了,現在家人卻平安歸來,所以才感謝漆工。無疑,這樣有限的材料,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責任、人性、善良、陰謀,不同的人,都可以從中找到不同的思考向度與價值角度。

類似這樣的材料作文,今年可以說俯拾皆是。比如,重慶卷的“拯救冷庫工人”,講的就是肉類加工廠一名工人被困在冷庫室,在死亡邊緣掙扎了5個小時,被一名保安給救了。這個在企業做了35年的保安,僅因爲那名被困工人是唯一每天早上向他問好並下午跟他道別的人,那天,他因爲沒聽到他說“明天見”,才尋找並最終救了他。同樣,這個事情讓人看到的生活,或是一面鏡子,你笑它就笑;或是一種偶然,只看到人生的不確定。

橫看成嶺側成峯。面對今年高考作文材料鋪陳的種種社會情態,社會不同人羣很難形成某種趨同的觀點視角,這本身就是對這個價值多元與文化多樣時代的最好印證。而高考作文,就是一種可以聚攏整個社會不同人羣進行觀念表達的文化載體。

從這個意義上講,你怎麼看待高考作文,要遠比別人怎麼看待更重要。在這樣文化價值多元的時代,看待高考作文,也並不在於一定要從中梳理出某一種符合所有人口味的“大同價值”,越是個體的,往往就越是獨立的;越是獨立的,其實才是真正權威的。那麼,現在,不論你是考生、家長(高考)、老師、學者,如何評判今年高考作文,都得尊重自己真實內心,也只有更加精神自由與人格獨立的文化判斷,才能讓這個時代因爲開放而更有活力。

談高考作文 篇5

雖說鄙人煞費苦心跳槽已是飢渴已久之事,然未見初曉。如此下去,亦難逃書寫高考作文之命運。便智鳥先飛了一段。

涉獵高考作文,鄙人內心洶涌。原來高考作文很簡單。你無需思考此話真假如同你可以無需思考高考作文怎麼寫。高考作文,無需發動你不靈光的腦袋創造俏麗駢文、唯妙比喻、波濤排比、真假擬人之類佳句。你亦無需擁有海量想象、前衛認識、另類觀點。高考作文,可以無需你寫,學會用就OK了!

關於抒情。抒喜情用“漫卷詩書喜欲狂”、“採菊東籬下”……抒悲情用“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抒報國用“會挽碉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信念用“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抒抱負用“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關於描寫。寫景用“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寫人用“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花,目若秋波”……

……

關於議論。正如我要證明“高考作文,可以無需你寫,學會用就OK了!”這一觀點而把歷史的結晶拿出來作論據一樣。你也可以用“用”來議論!到這裏,足以證明“用”的可能性。

上面的結晶大都產於教材。由此可證明“用”的可操作性。

《也無風雨也無情》,xx年山東高考作文,頗具“用”之模樣。《太白突圍》,xx安徽高考作文,頗具“用”之肌膚。此兩篇產於《最新高考模版示範作文》!《猶記書香》,xx高考滿分作文,全國卷,遺址“用”之血肉。《是夢境與我爲鄰》,xx高考滿分作文,廣東卷,深入“用”之骨髓。由此可證用之實用性。

上述事實證明,你確可以不“寫”高考作文,學會“用”就OK了。

如果你想增強實用性,在作文中脫穎而出,就用外國結晶。例如用拿破崙“‘不可能’這三個字在我的字典裏是沒有的”談自信;用諾桑。麥克伊斯文“我們賺錢只爲了討生活,我們施捨是爲了過生活”談美德;用加謬“文學不能使我們活得更好,但能使我們活的”談文學……當然,對於整天啃教科書都難啃動的我們而言,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學會“用”,高考作文可信手拈來。但有一大禁區萬不可涉足。像我這篇文章,要是出現在高考場上,絕對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我倒不認爲是競爭之火將之化爲灰燼……

談高考作文 篇6

一提起高考作文,無論是高三的老師,還是高三的學生。頭腦裏立馬浮現出的,大多是如何使審題更加準確無誤,如何使立意更加積極正確,如何使結構更加合理完整,如何使引用的材料符合論點的需要,等等。這些東西,當然是重要的,是高考作文必須直面的。但是整個高三,這些問題週週講,月月講,已經到了讓師生雙方都心生厭煩的地步。清醒的老師或學生也許會發問:是不是具備了以上這幾條,就是一篇優秀的高考作文了呢?如果讓我來回答,我將堅決地說:不!因爲,成全一篇優秀高考作文,除了上述幾個條件外,還有一點必不可少,那就是,還須有一個好的語言表達。其實,文章之道雖然千頭萬緒,但關鍵就是兩條:一,有一個好的內容;二,有一個好的表達。高考作文也不例外,在審題不出差錯的前提下,有了一個好的題材或觀點,再加上一個好的表達,一篇比較像樣的文章就出來了。

思想內容問題,限於篇幅,此文不贅述,下面專門來探討一下語言表達問題。

對語言表達,可作兩個層面的探究。第一個層面是表達得“對不對”,第二個層面是表達得“好不好”。所謂表達得“對不對”,就是指你想說的意思說明白了沒有,語言是否簡潔,有沒有語病。所謂表達得“好不好”,就是你的語言有沒有文采,有沒有感染力。

讓我們來看下面這三句意思相同而表達有異的話:

(一)研究歷史無疑對於我們是很重要的,我們無論從古代歷史到現代歷史,都應該研究。

(二)研究歷史很重要,從古代史到現代史,我們都應該研究。

(三)研究歷史很重要,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都應該研究。

第一句話,語言拖沓、噦嗦,且有語病。第二句話,應該說表達得已經正確和簡潔,但談不上有文采。而第三句話,則表達得生動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這三句話,已經清楚地顯示了表達的兩個不同層面的要求。如果我們進一步探究,會發現:“對不對”的層面,涉及的主要是語法問題;“好不好”的層面,涉及的主要是修辭問題。高考考生情況各異,語言表達能力也參差不齊。每一個考生首先要對自己作一個清醒準確的判斷。如果原來就表達比較差,那麼首先要設法解決“對不對”的問題;如果原來語言基礎就比較好,那麼就應該在“好不好”的層面作進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下面,我們就分兩個不同的表達層面,或者說,從兩類語言能力有別的學生出發,來探討一下如何在高考前這段有限的時間裏,努力提高和改善自己的語言表達水平。

對於語言表達較差的那部分同學來說,總的原則是要樹立“想好再說,謹慎落筆”的意識。除此之外,以下幾條具體的建議,或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多用短句

病句常常出現在長句中。因爲句子長,所以前不搭後,顧此失彼。多用短句,不僅可以避免語病,而且可以使語言顯得幹練、利索。

去掉可有可無的虛詞綴語

這一條的作用,還是使語言簡潔,並減少語病。虛詞贅語多了,疊牀架屋,不但無助於表意,反而容易造成病句。比如,說“他是很聰明的”,不如說“他很聰明”。再比如,“對於青少年來說,應該自覺遵守‘七不’規範。”這是病句,去掉“對於……來說”,句子就通順簡潔了。

實話實說,不要繞彎子講話

有的同學爲了追求表達效果,有意拐彎抹角,故弄玄虛,結果反而弄巧成拙。要記住,一切精彩的表達都是以準確簡潔爲前提的。表達能力本來就不是很好的同學,首要的還是“返其本”,先做到準確、通順。

換一種說法

學生作文中的不少病句,其實作者在落筆時就感到彆扭,而想要修改又覺得比較困難。

這時候不如棄之重來,換一句話來說,反而能收到柳暗花明之功效

下面我們再來探討一下如何使自己表達得“好”。

什麼樣的表達算是“好”?其標準也許有一定的模糊性,很難一刀切,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一一這個標準不在作者那裏,而在讀者那裏同一個意思,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表達,哪一種表達讓讀者印象深刻,過O難忘,就是好的表達。(當然,實用文體例外。)而要讓讀者印象深刻,你的語言就必須生動形象,富有文采,富有感染力。

那麼,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寫作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呢。這裏面除了一個人天長日久積澱下來的語言素養外,有沒有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要訣呢?

讓我們來看下面兩段文字:

(一)

中年是一個繁雜豐富的人生階段。它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平庸的一面,我現在是身兼多職,既要照顧年邁的老人,又要照顧自己的孩子,學校裏的事要忙,家務事也不能不管,自己還得進修 生活就是這樣有苦有樂地進行着一有時候頗爲感慨:生命就這麼不知不覺地流逝了。

(二)

中年是一塊色彩斑駁的畫布,亮麗的色調和平庸的線條在這裏交織中年的行囊裝着一生最多的面具:我現在既要扮演孝順兒子,又要扮演慈祥父親;既要爭當模範丈夫,又要爭當優秀教師。中年的目光不能遺漏生活的任何一個角落:我既要關心妻子的血壓是高還是低,兒子的考分是兩位數還是三位數,又要關心文壇上最近有什麼新名字,教育界近來有什麼新花樣。生活就是這樣在人民幣和粉筆灰之間,在教師節的賀卡和廚房間的抹布之間,雜然展開。有時候難免感慨:生命就這樣,在一根根多起來的白髮和一張張少下去的日曆中,悄然流逝了。

兩段話意思基本相同,表達效果卻大相徑庭。第二段話顯然更有文采,不僅生動形象,而且意蘊豐富。其實,如果我們細緻地揣摩第二段話,會發現它並沒有任何花裏胡哨、美輪美奐的詞語。以“生活就是這樣在人民幣和粉筆灰之間,在教師節的賀卡和廚房間的抹布之間,雜然展開”這句話爲例,人民幣、粉筆灰、賀卡、抹布,這是十來歲的孩子嘴裏都有的詞語,爲什麼放在一起就能顯出文采呢?

這裏,我就交給你使語言表達變“好”的第一把鑰匙——形象思維出文採。

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語言表達的認識存在一個誤區,以爲自己作文語言平淡是因爲缺乏優美新奇的詞彙。其實,表達的背後是思維,兩者是表與裏的關係。表達得好不好,本質上取決於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思維方式一變,語言面貌全變,表達效果也大不一樣。所謂形象思維,就是儘可能運用具體可感的語言材料來組織思維。

深奧的定義要轉化爲可操作的程序。

上面曾說過:表達好不好,涉及的主要是修辭問題。第二段話中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其中之一,就是比喻。比如其中第一句話裏的“畫布”和“線條”。比喻是修辭的核心。比喻要靠聯想和想象,這就是形象思維。形容詞用得多,不一定能使表達生動形象,反容易落個堆砌辭藻的惡名;而一個精彩的比喻抵得上一打形容詞。“這人長着一個難看的大鼻子”,這是最一般的表達; “這人的鼻子,體積龐大,線條模糊,表面粗糙”,這是較好的表達; “這人的鼻子,就像一團被雕塑家剛剛按上去還沒來得及雕刻的泥巴”,這纔是最形象、最容易被讀者記住的表達。所以,我給出的第一個建議是:

用比喻、比擬、誇張等手法來替代形容詞。

我給出的第二個建議是:

用借代的手法,使籠統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可感。

再看“雜然展開”一句。這句話的文采完全來自於修辭中的借代。人民幣、粉筆灰、賀卡、抹布,都是借代。它用一箇中年教師生活中接觸最多、也最典型的具體事物,簡潔而又生動地描述了其瑣碎、現實、既有辛勞又有樂趣、既有壓力又有意義的生活況味。

借代是最典型的形象思維,無論是局部代整體,個體代羣體,還是特徵代本體,具體代抽象,都能起到使表達生動可感的作用。比如,當你想表達“我最討厭文言文,與其讀文言文還不如學英語”這個意思時,你可以想一想,換成形象思維的表達,應該怎樣說?我想你不難悟出,應該是“我最討厭文言文,與其瀆之乎者也,還不如瀆ABCD呢”:這一個小小的轉換,就讓這句話平添了一分文采,是不是?

修辭手法五花八門,但大體可分爲兩類:一類是針對內容的,如上面所說;一類是針對形式的,主要是句式。下面,我就要交給你使語言表達變“好”的第二把鑰匙——變換句式出文採。

一篇作文,如果從頭到尾都是陳述句,或者都是散句,讀起來肯定單調乏味。因此,變換句式的作用不可小看,它可以使作文語言活潑多變,錯落有致。

具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條。

一、多用整句,比如排比、對偶等等

再回看關於中年生活的第二段話,就大量運用了整句。它們和散句一起,構成一種參差相間、錯落有致的語言美。如果你在你的高考作文中,尤其在關鍵處,比如開頭、結尾、中心論點句,組織一些工整而精彩的話,常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多用問句

問句可以分爲i種:疑問句、反問句、設問句。疑問句司以引起讀者思考,設問句可以引起讀者興趣,反問句可以加強語氣,增加表達的力度。多用問句,就能打破全文單一乏味的語言面貌;有時候,還能使文章具有親切感和回味的餘地。

三、適當地運用特殊語序句

比如: “她輕輕地走過來了。”這是一般語序;“她走過來了,輕輕地,”或“輕輕地,她走過來了。”這是特殊語序。三句話意思和用字完全一樣,但後兩句由於把狀語移到了特殊的位置上,強調和突出了人物的情態,讀起來就別有意味。

距離高考已經時日不多,但臨陣磨槍依然是有必要、有價值的。所以最後,我再給你兩個如何去練習和實踐的建議。一,當然是在今後寫作文時,有意識地去運用上述的種種方法。儘量全面地用,反覆地用,並漸漸養成習慣。二、把過去寫的作文找出來,用上述方法將它改寫一遍。相信只要有了得當的方法,並持之以恆地付諸實踐,你一定會嚐到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