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通用12篇)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燭之武退秦師》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通用12篇)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賞析人物形象,提高學生初步鑑賞文言文的能力。

2、學習燭之武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分析燭之武這一人物形象。

教學方法:探究拓展法。

教具:多媒體。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匯入:曹操有句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古往今來,有多少志存高遠之士,哪怕社會、命運對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緊要關頭,依然挺身而出,為國家為蒼生獻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熱。燭之武就是這樣的一個讓我們敬佩不已的人,今天我們來看《燭之武退秦師》。這節課我們重點分析三個人物形象。

二、第一個人物鄭伯。

1、找學生讀鄭伯說的話: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後讓學生說對他的看法。

(大部分同學會說鄭伯是一個禮賢下士、從諫如流的君主。)

啟發學生們是不是還能有別的理解:他平白無故的怎麼禮賢下士起來了呢?

讓學生們想一想鄭伯和勾踐有什麼共同之處。(二人都是事到臨頭才開始求賢。)

2、讓學生們品味他的話: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來幹活,是幫我的忙也是幫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幫忙,對你也沒有好處。

話裡含有威脅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晉攻打鄭的原因當年慢待重耳,可知鄭伯是個目光短淺又自私的人,如今來求燭之武,也不過是臨時抱佛腳罷了。

3、從鄭伯身上可得出什麼教訓?

啟發學生思考,找人回答。

明確:一定要不斷挖掘和重視人才,不要等到危機出現後再重用人才。

三、第二個人物佚之狐。

他真的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嗎?

1、找學生讀佚之狐的那句話: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讓學生談對佚之狐的看法。多數學生會說這是個伯樂。那麼請學生思考如下問題:他真的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嗎?

據史料記載,說服秦伯的初定人選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勸退秦師。但他為什麼自己不去而舉薦了燭之武呢?

引導學生思考、回答。

明確: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隻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說服秦伯誰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惱了秦伯,自己掉了腦袋不算,還可能被牢牢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讓後人指指點點。抬出燭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機率,在成就燭之武的同時自己也落個伯樂的美名。所以說他是一條狡猾的狐狸!

2、通過他的話,我們可知他對燭之武是很瞭解的。那麼既然他知道燭之武這麼能幹,為什麼到現在才舉薦呢?

讓學生分析他這是一種什麼心理。明確:嫉妒、紅眼病。

四、第三個重點人物燭之武

1、關於燭之武

書上的記載:正史上對他的記述除了《左傳》這些文字外,別處似乎很難找到他的名字了。

《史記》裡有簡單的幾句:鄭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於秦、乃間令使謂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燭之武成了無名英雄。

《東周列國志》裡說他鬚髮盡白,佝僂其身,躊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對他的評價是:口懸河漢,舌搖山嶽。從其後來的表現看,此言不虛。

2、請學生思考:

⑴這樣的人為何老不見用?年近七十,也只是個小小的圉正(弼馬溫)?

明確:當權者不注意選拔人才,有權者的嫉妒。

⑵從文中可看出,他對國家大事瞭解得很透徹。既然燭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麼透徹想幹什麼?

啟發:劉備三顧茅廬見到了諸葛亮,諸葛亮對他暢談天下大勢。可以說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著出山的準備。

燭之武也是如此。儘管懷才不遇,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希望。燭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業,他的心始終沒有放棄過一飛沖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關注著天下形勢,思考著安定天下濟蒼生一逞抱負的路徑。你想,一個小小的弼馬溫,怎麼對晉國的歷史、對晉國國君的為人那麼清楚,對秦伯的心理、對秦晉之間的恩怨又是如此瞭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情無疑是後人敬仰他們的主要緣由。

3、讓學生展開想象,想象燭之武在漫長的歲月裡是怎樣渴望為國立功,實現自己的報負的。

可以想象:燭之武向多少人探問過天下的分分合合,路人、行商、政客(其中可能就有佚之狐);可以想象出多少個日夜他翻看竹簡的手勢與眼神;想象出多少次他側耳細聽能從王宮裡傳來徵召自己的聲響時的焦急與渴盼。

4、燭之武的閃光處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趨避之。

讓學生用燭之武的言行來證實這句詩。

教師闡述:這樣一個才華長久沒顯出來的人,當國家有難的時候他還是出來解國家之圍了。

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鬚髮盡白的老者,夜縋而出時是怎樣的一種情形。當他拄著柺杖走進秦營時又是怎樣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

歲月給了燭之武太多的落寞與不甘,同時也磨礪了他的沉穩與敏銳,對鄭國的最樸素的愛又加固了他的沉穩與敏銳。他與秦伯的交鋒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他的勝局,幾十年積蓄的能量終於在瞬間有了釋放和爆發的閃亮時刻。

機會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只是這機遇來得太遲了一點兒,而且是冒著亡國的危險。但如果不是秦晉圍鄭,燭之武恐怕真得駢死於槽櫪之間,湮滅於歷史的風雨之中了。

5、拓展:燭之武這麼能幹,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點呢?

如:燭之武為何不在臣之壯也的時候,也像三百年後的晚生毛遂那樣,大膽地自贊於鄭伯的駕前呢?

在推銷自己這點上,春秋之士遠不如戰國之士放得開。商鞅、馮諼、範睢、蘇秦,哪一個不是在竭力運籌、想方設法(有的甚至不擇手段)去幹謁王侯,以期受到垂青授以大任,創出一番功業而名垂史冊呢?我覺得,在燭之武的心裡,更多的還珍藏著做為士的標誌之一的清高與孤傲。士為知己者死,如果碰不上一個敬賢禮士、思賢若渴的開明君主,寧可老死家中、默默無聞,也絕不涎皮賴臉的去求人家賞給自己一個板凳、彎腰低頭地做一個平庸的官僚。他們人生最年富力強的歲月在磋砣中消磨逝去,我們可以為他們惋惜,但我們必須向他們那高傲的靈魂敬禮!

可以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看法。

五、總結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那些鮮活的身影卻依然存留在人們的心頭。象燭之武這樣的識大體顧大局,臨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說就是國家的脊樑!讓我們以古人為鏡來勉勵自己吧!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欣賞燭之武精彩的論辯藝術。

2、分析燭之武的人物形象。

【學習重難點】學會適當運用論辯技巧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學習過程】

一、奇蹟匯入(設計理念:激發閱讀興趣,瞭解人物身份。)

兩個大國圍困一個弱小的國家,合理的結果是什麼?——當然是效果城破國滅啦!可是一夜之間,奇蹟發生了——一個人用他那三寸不爛之舌不僅挽救了自己的國家,還差點讓兩個強敵反目成仇。

孫子兵法雲:“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謀略的正確運用是達到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劉勰的《文心雕龍》評價口才的作用“一言九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一個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百萬之師嗎?今天我們通過學習《燭之武退秦師》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二、複習檢測(設計理念:只有解決字詞的障礙,文字背後的情感、形象才能紛紛站立起來。)

上節課我們已經對一些重點的詞句做了疏通,接下來檢測大家對課文文言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課件展示)

1—3解釋加點詞,4—6翻譯句子。

1、行李之往來古今異義,外交使節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

3、共其乏困缺乏的物資

4、晉軍函陵,秦軍氾南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南。

5、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

6、夫晉,何厭之有晉國,有什麼滿足呢?

三、整體感知(設計理念:掌握情節,理清思路。以活動增趣味,也為下一環節打下基礎。)

1、《左傳》敘事非常利落,本文四個段落就結束了故事。請大家也學一學這種簡練的風格,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各段內容。(課件展示)

圍鄭→受命→退秦→撤圍

秦晉圍鄭臨危受命說退秦師迫晉撤圍

2、易中天品三國,今天我們也來個圖說三國。當時,秦、晉、鄭三國的關係十分複雜,先了解與此文相關的歷史事實,然後我們研究一下三國的位置。

排兵佈陣,運籌帷幄,需要一圖在手,高明的軍事家都是如此。(課件展示)

這是晉秦圍鄭形勢圖,不過三國位置不明,你能根據第三段的某些句子迅速判斷三國的確切位置嗎?

(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晉隔開秦鄭兩國,居於中。

(2)“若(秦)舍鄭以為東道主,(秦)行李之往來,(鄭)共其乏困。”——秦在西,鄭在東。

(3)(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晉居中,東邊是鄭國,西邊是秦國。(課件展示)

3、交代秦晉圍鄭的形勢有何作用?

(晉師出有名,“以其無理於晉”(晉文公逃亡時鄭國沒有以應有的禮遇接待他),“鄭貳於楚”(鄭從屬於晉的同時又從屬於楚);同時從這兩句話就能發現秦國與鄭國並無什麼矛盾,所以折也是見的是“秦伯”而非晉侯的原因。秦既是友情出演,也為圖霸業,沒有共同利益的聯盟,自然是同床異夢。)為燭之武說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埋下了伏筆。

晉秦聯軍來勢凶猛,兵臨城下,為人物出場鋪墊。所謂“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但分駐兩地,暗示鄭國有機可乘,為下文的成功勸說分化伏筆。

4、我們再來看題目,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訴我們哪些內容?

(1)一人與萬人,力量懸殊,充滿懸念。

(2)核心人物是燭之武:燭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終得不到升官,在鄭國一直擔任“圉正”(yǔ、養馬的長官),大概相當於《西遊記》裡所說的“弼馬溫”吧。被舉薦使秦時,已年過七十,鬚髮皆白,身子傴僂,步履蹣跚。——馮夢龍《東周列國演義》(課件展示)

(3)如果在“退”前加上一個修飾語,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巧施反間計、三寸之舌、妙語、說......

燭之武(說)退秦師(板書題目,重點“說”)

四、互動探究

1、燭之武是怎樣勸說秦伯退兵的呢?(誦讀第三段,注意語氣。)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1)開頭一句“夜,縋而出。”為何“夜出”?何為“縋而出”?為何縋而出?(課件展示)

“夜出”躲開晉軍耳目。“縋而出”指用繩子拴著從城牆上往下吊,這三個字讓我們感受到當時鄭國面臨重病圍困,岌岌可危。燭之武在這種形勢下去勸說秦伯,真可謂敢說。(板書:敢說)

(2)燭之武的這段說辭可以分為哪幾層意思?

這段說辭,僅125個字,卻包含了五層意思,①鄭既知亡。(語氣沉著真摯。)欲揚先抑,以退為進;②亡鄭利晉。(語氣平穩、嚴正。)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究竟什麼意思?你懂的!秦晉之間,幾代聯姻,非常友好,留下了“秦晉之好”的佳話,這兩個鄰國的友好關係,在燭之武眼裡卻成了“鄰之厚,君之薄也。”真是赤裸裸的離間,中傷秦晉之好,但也有先見之明,預見了秦晉之爭。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說過: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③存鄭利秦。(語氣高亢、誠懇。)替秦著想,以利相誘;(春秋無義戰!所有的戰爭出發點都為“利”。燭之武抓住了秦伯謀利的心理,口吻比較誠懇。)④回顧過去,晉不講信用。(語氣慷慨激烈。)引史為例,挑撥秦晉;⑤展望未來,晉必將攻秦。勸秦謹慎。(語氣慷慨激烈。)

他的一番說詞(8“君”,6“鄭”),(表面看來)處處為秦著想,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地道出了秦、晉聯盟的虛偽,亡鄭對秦的不利,晉國的貪得無厭和背信棄義,委婉曲折,理由充分,其實呢,句句與鄭無關,句句關鄭興亡。完全是為了儲存鄭,秦晉聯盟也有損害,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離”。這體現了燭之武以“利”抓秦伯心理,體現他會說。(板書:會說)

但是如果燭之武這麼說的話會不會達成此行的目的?“您來打我們鄭國真是太不聰明瞭,我們鄭國滅亡了對你有什麼好處?不要傻乎乎被人家利用了,做出這麼蠢的事。如果你不滅掉鄭國,我們鄭國會給你任何你想要的東西,你就行行好,放過我們鄭國吧。”所以燭之武之所以能夠說退秦師,不僅是因為說清了滅鄭、存鄭對秦國的利弊得失,更因為他高超的語言藝術。

簡單品析燭之武的語言藝術:

鄭亡(言於秦)

亡鄭(害於秦)處處言秦,處處為鄭

舍鄭(利於秦)曉以利害

賜晉(負於秦)明則為秦,暗則圖晉

肆晉(闕於秦)

真可謂:三寸巧舌力挽狂瀾息國難,一番善言情蕩衷腸罷干戈。(板書:巧說)

古人對燭之武說辭的評論——

如此辭令,真無一字不妙,無一著不老靠圓密。——魏禧《左傳經世鈔》

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劉勰《文心雕龍》

(3)如此精彩的論辯內容,大家有什麼收穫、心得、體會呢?(同桌之間討論)

(1)說話要講究技巧,委婉含蓄

(2)語言要有感染力和說服力,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3)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抓住對方的心理。

(4)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

【小結】

燭之武出色的“說”理藝術對於古人和今人的處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一)中國有句古話:“伴君如伴虎。”批“龍鱗”,逆“聖聽”,需要大勇與大智,更要懂得說理的藝術。1、鄒忌與齊威王(正面)鄒忌將自身受矇蔽的事情和國家大事用類比和聯想的方式聯絡起來,規勸君王廣開言路,虛心納諫,從而齊王接受了皺忌的進諫。2、觸龍與趙太后(正面)觸龍抓住趙太后愛子、憐子之心,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誘引,動之以情,申明大義,進而解開太后心結。

(二)對於現代人來說,在給別人提意見和建議時,我們要充分尊重被勸說者,注重對方感受,委婉勸說,文明交流。平時與人溝通要做到敢說、會說、巧說,這樣才能說好。

2、燭之武開始還鬧點小情緒,後來才接受任務,這是否有損於人物形象,是本文的瑕疵?

恰恰相反。一直不被器重,懷才不遇,鬧點情緒更顯真性情,人物形象更顯真實。臨危受命,更顯示出他不計前嫌,以大局為重,是位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不避艱險,為國家利義無反顧,是知難而上的勇士;在秦伯面前口若懸河,最終勸說成功,他更是巧言善辯的辯士。

五、當堂反饋

1、有一項關於家庭教育的調查表明,許多家長對孩子說的最多的三句話是:“聽話”、“好好學習”、“沒出息”針對這三句話,請你也寫三句話來勸說這些家長以改變他們的看法。

讓你的孩子在自我探索中享受獨立的樂趣,讓你的孩子在全面發展中提高綜合素養,

讓你的孩子在正面激勵中形成健康的人格。

《左傳》敘事中人物的行動、對話構成了表現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絕少對人物進行外貌、心理等主觀靜態描寫。通過人物在重大歷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現,形象得以完成。——袁行霈《中國文學史》

你最欣賞的是哪一個人物,理由是什麼?

鄭伯——禮賢下士,從諫如流,知錯能改。

佚之狐——識人才的伯樂。有充分洞察力和預見性(側面寫燭之武)

秦伯——以利為重,亦敵亦友,變化難測,政治手腕了得。

晉侯——以利為重,以”不仁”為藉口,沉著應對,有政治家的風度。

燭之武——官微人輕,懷才不遇,臨危受命,不避艱險,深明大義,才智超群。(一個為紓國難挺身而出的忠臣,一個遠見卓識的傑出的外交家,一個曉理動情的天才式演說家,一個善用矛盾化干戈為玉帛的政治家,一個審時度勢的出色的心理分析大師)

志士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勇士知難而上、義無反顧的勇士

辯士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思考:

1、燭之武能言善辯,才智過人。這樣的人為何老不見用?

2、鄭伯作為當權者做得如何?從中要汲取怎樣的教訓?

3、佚之狐真的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嗎?他自己為什麼不去說秦而舉薦了燭之武呢?他對

燭之武是很瞭解的,為什麼到現在才舉薦呢?他這是一種什麼心理?

【板書】

敢說會說

\/

燭之武(說)退秦師

/\

巧說說好

圍鄭→受命→退秦→撤圍

秦晉圍鄭臨危受命說退秦師迫晉撤圍

補充:

1、《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是我國第一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因為《左傳》和《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為解說《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

《左傳》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240多年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左傳》描寫人物生動細緻,人物語言富有文學色彩,敘寫戰爭時以記敘戰前準備、戰後論戰為主,略寫戰爭經過,記錄了不少外交辭令、議論、諫說,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

2、燭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終得不到升官,在鄭國一直擔任“圉正”(yǔ、養馬

的長官),大概相當於《西遊記》裡所說的“弼馬溫”吧。被舉薦使秦時,已年過七十,鬚髮皆白,身子傴僂,步履蹣跚。——馮夢龍《東周列國演義》

3、背景材料

(1)秦立晉君:公元前651年,晉獻工卒,晉國陷入內亂。晉國大夫裡克殺了晉獻工的庶子夷齊、卓子。並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後又派人迎接獻工次子夷吾。夷吾採納了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以東之地予秦。於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即晉惠公。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君”即秦穆公,“晉君”即晉惠公,“賜”則指“秦立晉君”之事。

(2)惠公背約:公元前650年,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後,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後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指秦穆公,“許君焦、瑕”則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應予秦河東之地一事。秦晉兩國之間的關係從此出現裂痕。

(3)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於晉”一事。

(4)鄭楚結盟:公元前632年4月,晉楚爭霸中原,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出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於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培養文言文語感

3、賞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二、過程與方法

1、反覆誦讀,整體感知,理清文章的結構,概括內容

2、鑑賞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寫作技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1、積累文言常用詞,培養文言文語感

2、在學習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礎上,借鑑寫法

教學方法

誦讀、提問、講解、質疑、探究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1、藉助工具書,通讀全文,讀準字音,斷準句子

2、結合註釋,再讀全文,翻譯課文,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及難點(字、詞、句)

3、初步瞭解故事情節,概括段落大意,把握人物形象

4、閱讀相關資料

(1)作家作品《左傳》及其藝術特色

《左傳》的作者,相傳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但由於文獻不足,迄今尚無定論。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為“十三經”之一。因為《左傳》和《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為解說《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當然,也有人認為《左傳》是一部獨立的自成體系的歷史著作。

《左傳》不僅是我國最早最完備的編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學作品,成為歷代散文的典範。《左傳》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敘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2)背景介紹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向役之三月,鄭伯如楚致其師”)。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為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爭。

晉國為什麼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第一課時

一、新課匯入

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通讀課文

範讀正音,注重重點字的讀音,句子的點讀

學生齊讀一次

三、疏通文意,落實實詞、虛詞、語法等文言基礎知識

1、讓學生讀第一段

明確重點字詞:貳、軍

句子:以其無禮於晉

2、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二段,教師提問題

學生回答、點評,明確重點詞、句子

3、集體朗讀第三段,教師講解,引導背誦

實詞:鄙、厭、說等略

4、學生朗讀第四段,師生共同疏通文意,落實文言知識

5、指導學生誦讀全文,增強語感,進一步熟悉課文,試著背誦

四、佈置作業

1、熟讀、背誦、翻譯全文,歸納語言現象

2、完成“研討與練習”一、二題

3、積累文言知識

4、把握故事情節,注意人物語言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分析匯入

英國政治家帕默斯頓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們沒有永

恆的盟友,也沒有永恆的仇敵,只有永恆的利益。”此語用來詮釋

這篇課文的內涵及其恰當。

二、理清故事情節,進行整體把握

第一段:秦晉圍鄭(指出圍鄭的原因)

第二段:臨危授命

討論探究

1、佚之狐的話對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參考答案:側面表現燭之武的才能

2、鄭伯是如何說服燭之武的?(學生作答)

第三段:說退秦師

分組討論探究:燭之武為什麼能說退秦師?

明確:這篇文章對燭之武的善於辭令,寫得極為出色。他去說服秦伯,雖然目的是求和,但決不露出一點乞憐相。他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頭頭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說辭裡處處為秦著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悅誠服,不僅答應退兵,而且助鄭防晉。

(1)處處為秦著想。

首先,燭之武開門見山說:“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承認鄭國已處於危亡的地步。但作為鄭大夫的燭之武卻沒有半句為鄭國乞求的話,相反,卻以“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來表明為秦著想的立場。先分析了“越國以鄙遠”的難處,接著談了亡鄭實際上是增加了別國(晉)的土地,擴充套件了別國的勢力,而鄰國勢力的增強就意味著秦國勢力的削弱。接下來又分析了存鄭對秦有益無害:“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動心。

(2)充分利用秦晉的矛盾。

正當秦伯在考慮滅鄭、存鄭對自己的利害關係時,燭之武充分利用這一契機,進一步為秦君分析:“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晉之間的離間雙方。這番話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著燭之武又把話題引向未來,預言晉國此後的動向:“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將焉取之?”指出晉國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將進而侵犯秦國,秦晉的矛盾將進一步尖銳化。由於晉國當時已成為中原霸主,秦伯對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燭之武的這篇說辭戳到了他的痛處,終於促使他下定決心,改變主意,退兵助鄭退晉。

第四段:迫晉退兵

三、在把握文字的基礎上,分析討論燭之武人物形象的寫作技巧,分組討論、探究、提問、總結

燭之武的形象:(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四、拓展思考

學生聯絡全文,概括本文寫作上的特點

明確:

(1)伏筆與照應

(2)波瀾起伏

(3)詳略得當

五、課堂小結(學生總結)

六、作業

結合本文的敘事方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任選一個角度,寫一篇記敘文,字數不限。

板書設計

情節發展:秦晉圍鄭臨危授命說退秦師晉軍撤離

寫作特點:伏筆與照應詳略得當波瀾起伏人物形象栩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4

1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

1、總結本文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理解並把握本文第一自然段的作用。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3、鑑賞課文鮮明的人物形象。

2重點難點

學習重難點

1、理解並把握本文第一自然段的作用。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2、鑑賞課文鮮明的人物形象。

3教學過程

3.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活動1【匯入】課文匯入

古往今來,有許多憑一人之力而力挽狂瀾的英雄人物。張飛在長阪坡的一聲嘶吼,斥退了萬千曹軍;諸葛亮的一副古琴,擊退了司馬將軍的上萬精兵;藺相如在澠池之會,憑自己的智慧挽回了趙國顏面,趙王的尊嚴。這樣的事情在中國兵法史上舉不勝舉。兵法曰:“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為戰之上策”,而我們今天學習的主人公,就是一個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力挽狂瀾,讓老百姓免受戰爭之苦的英雄,他就是燭之武。今天我們具體賞析這篇課文蘊藏的文化魅力。

活動2【講授】重點字詞及特殊句式

二、歸納字詞意義和用法

學生代表總結,其它同學集體朗誦課文,最後對總結進行評價。

一、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給。)

3.夫晉,何厭之有 (厭,通“饜”,滿足。)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通“缺”,侵損,削減。)

5.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通“悅”,高興。)

6.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異義

1.貳於楚也 古:從屬二主,動詞; 今:“二”的大寫,數詞。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設宴請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個人; 今:尊稱一般人的妻子。

三、詞類活用(例句)

(一)名詞活用

1.名詞作狀語

①夜縋而出 (表時間,在晚上)

②朝濟而夕設版焉 (表時間,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東封鄭 (表處所,在東邊)

2.名詞作動詞

①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名詞用作動詞,駐紮)

②與鄭人盟 (名詞作動詞,結盟、訂立同盟)

3.名詞的使動與意動

①既東封鄭(封:疆界。名作使動,使……成為疆界)

②闕秦以利晉(利:利益、好處。名詞作使動,使……得利)

③越國以鄙遠(鄙:邊邑。名詞作意動,把……當作邊邑)

(二)動詞的活用

1.動詞作名詞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賜,動詞作名詞,恩惠)

2.動詞的使動

①若不闕秦(使動用法,使……削減)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使動,使……滅亡)

③燭之武退秦師(使動,使……退卻(撤兵))

(三)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作名詞

①越國以鄙遠(遠,遠地)

②臣之壯也(壯,壯年人)

③今老矣(老,老年人)

④鄰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勢力;薄,單薄的力量)

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東西)

2.形容詞作動詞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四)數詞活用

且貳於楚也(數詞“貳”活用為動詞,從屬二主)

四、一詞多義

(一)重要實詞:

1.貳

①“二”的大寫。(例: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左傳·隱公元年》)

②副職(例:其內任卿貳以上。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③不專一(例:貳則疑惑。《荀子·解蔽》)

④離心,背叛(例:夫諸侯之賄,聚於公室,則諸侯貳。《左傳》)

⑤再,重複。(例: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⑥從屬二主。(本文: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2.鄙

①邊邑,邊遠的地方(例:《為學》:“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國以鄙遠”)

②庸俗,鄙陋。(例:《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③看不起,輕視。(例:《左傳·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3.許

①准許 (同現代漢語)

②答應,聽從 (例:本文:“許之”、“許君焦、暇”)

③贊同 (例《愚公移山》:“雜然相許。”)

④約數 (例:《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

⑤表處所 (例: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4.闕

①què古代宮殿前兩邊的高建築物。(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於中闕《史記·扁鵲傳》)

②què城樓

③què皇宮,引申為朝廷(詣闕上書,書久不報《漢書·朱買臣傳》)

④quē通“缺”,缺少,空缺(去年米貴缺軍糧,今年米賤大傷農。杜甫《歲宴行》)

⑤quē,缺點,過錯(有馳慢之闕。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⑥jué侵損,削減。(本文:若不闕秦)

⑦jué挖掘(若闕地及泉《左傳·昭公二十年》)

5.微

①細小,輕微(同現義)

②衰敗(國勢衰微)

③卑賤(例:《史記·曹相國世家》:“參如微時,與蕭何善。”)

④幽微,精妙。微言大義(成語

⑤隱蔽,不顯露。見微知著(成語)

⑥假如沒有。(例:《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壞,破舊。(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屨。”)

②謙詞敝人

③疲憊(例:《資治通鑑》:“曹操之眾,遠來疲敝。”)

④損害,衰敗。(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二)重要虛詞

1.以

①以其無禮於晉(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把,介詞)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於君(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錶轉折,連詞)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啊,句末語氣詞,表感嘆)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代詞,為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代詞,哪裡)

④且焉置土石(疑問代詞,哪裡)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代詞,之)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兼詞,於此)

⑦朝濟而夕設版焉(兼詞,於之)

4.其

①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代詞,指代“行李”)

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代詞,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與,不知(代詞,自己的)

④吾其還也(語氣詞,還是,表商量)

5.之

①子犯請擊之(代詞,他們,指秦軍)

②是寡人之過也(結構助詞,的)

③臣之壯也(主謂間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④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的標誌,不譯)

⑤輟耕之壟上(動詞,往、到)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1.是寡人之過也(用“也”表判斷)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通過語意直接表判斷)

(二)倒裝句

1.賓語前置句

夫晉,何厭之有(“之”作賓語前置的標誌,正常語序:有何厭)

2.狀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

①以其無禮於晉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③佚之狐言於鄭伯

(三)省略句

1.省主語

①(晉惠公)許君焦、瑕

②(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③(燭之武)夜縋而出

④(燭之武)許之

⑤(秦伯)使杞子、逢孫、揚孫戍之

2.省賓語

①敢以(之)煩執事(省略介詞賓語,指滅鄭之事或退兵之事)

②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之:指鄭國)

3.省介詞

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汜南(省略介詞“於”)

六、固定句式

夫晉,何厭之有(何……之有:表反問的句式,譯為:有……的呢)

活動3【活動】課文賞析

三、課文賞析

1、請用四字短語概括每段內容。

明確:第1段:秦晉圍鄭。第2段:臨危受命。第3段:智退秦師。第4段:晉師撤離。

2、《左傳》寫人敘事已經非常成熟,本文首段安排非常巧妙,試分析其作用。

明確:

A、晉秦聯軍來勢凶猛,兵臨城下,為人物出場鋪墊。所謂“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B、但分駐兩地,暗示鄭國有機可乘,為下文的成功分化伏筆。

C、秦晉圍鄭的兩個原因都直接關係到晉國,與秦國無關,為說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為故事發展埋下了伏筆。

3、分析燭之武的遊說藝術。

1、以“利”巧攻心理。

晉國圍攻鄭國,本來不關秦國的事,秦國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秦晉同屬於一個軍事集團的,他們之間有盟約關係,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撈一把,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兩個原因中,第二個原因是主要的,燭之武看準了這一點,緊緊抓住了秦穆公的這一心理,單刀直入:“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燭之武作為鄭國的子民,先講自己國家的處境“既知亡矣”,隱含意思是說鄭國滅亡是既定的事實,所以也無法考慮鄭國的利益了,但鄭國的土地最後被秦國還是晉國得到呢?這還是個未知數。燭之武從這點做文章,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不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還贏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通過讓步假設推理出不攻鄭的好處,以利益來引誘秦伯,讓秦穆公動心;“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希望秦穆公為了秦國的利益不受損害而放棄圍攻鄭國的計劃,言辭懇切,從而堅定秦穆公與晉國毀約的決心。

2、以“害”巧析形勢。

一從現實狀況來看,“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鄭亡後的情況如何呢?如果秦國得到了鄭國的土地,“越國以鄙遠”,是很難辦到的,即使辦到了,也是不好統治的;如果晉國得到了鄭國的土地,“鄰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話,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但沒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鄰之厚”而顯得“君之薄”。二從發展來看,“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以晉的貪得無厭,讓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險的存在,從而快速作出決策,否則貽害無窮。燭之武說辭切中要害,強而有力,且用反問句來加以突出強調,真是氣勢凌厲,銳不可當。

3、以“史”巧施離間。

燭之武挑撥離間的遊說藝術在晉秦圍鄭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場。

燭之武對秦晉兩國關係和矛盾瞭如指掌,他見秦穆公之後,隻字不提鄭國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勢的同時,始終不忘離間兩國關係。如果說在“亡鄭”還是“舍鄭”的利害分析上,燭之武的挑撥離間還是隱性的話,那麼他拿出歷史事實,“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指出晉的過河拆橋、忘恩負義、不可共事,則是赤裸裸地挑撥秦晉關係,以“夫晉,何厭之有?”把火燒得更旺,不僅使秦穆公覺得枉費心機,又頓感危險將至。燭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撥離間了“秦晉之好”,真是妙哉!

四、燭之武退秦師的利弊探究

小組討論,發散思維,合作研究,攻克難關!

活動4【練習】文學小練筆

五、文學小練筆

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拯救了國家,讓老百姓免受了戰爭之苦。在鄭國國家電視臺推舉的感動人選之中,燭之武以高票當選。現在,你作為燭之武的推薦人,寫一段頒獎詞,有幸也會被電視臺採納。

活動5【作業】佈置作業

佈置作業

1.鞏固背誦課文的成果。

2.藉助古漢語詞典進一步理解文中重點詞語的意義。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說理透闢,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2、掌握文章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能正確理解文中詞語的含義,尤其是下列十五個詞語:貳、軍、辭、鄙、陪、行李、共、濟、肆、闕、說、若、夫、微、之。並能歸納其中四個詞語的義項:若、夫、微、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背景、解題

你們知道“秦晉之好”的意思嗎?

晉國是西部的一個古老國家。晉國祖先是唐叔虞。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小兒子,成王幼弟。唐是地名,位於黃河與汾水之間,方圓百里。叔是排行。叔虞出生時手握“虞”字,就以虞為名,字子於。尚在孩提時,成王桐葉封弟,封叔虞於唐。唐叔虞後代於此繁衍生息,就是後來的晉國。到了春秋時代,晉國統治集團內部發生鬥爭,公子重耳被迫流亡,歷經衛國、齊國、曹國、宋國、鄭國、楚國、秦國等諸侯國。重耳在各國遭遇不盡相同。齊國是以厚禮相待,而在經過鄭國時,鄭國大夫叔瞻勸鄭君說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殺了。重耳到了楚國,受到優厚的招待,並許諾楚王,有朝一日兩國交戰先退避九十里。後來秦穆公出於政治投機,派人把重耳請到秦國,並把女兒嫁給重耳,秦晉結下姻親關係,這就歷史上的秦晉之好。今天兩家要聯姻,還說欲結秦晉,當由此而出。再後來,秦穆公派兵把重耳護送回國當了國君,就是晉文公。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導致事情發生的原因有二點。其一,鄭國曾二次得罪過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跑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時晉、楚之戰中,鄭國出兵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告終。後鄭國雖然即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鄭伯甚至與晉侯“盈于衡雍”,但最終沒有感化晉國。其二,晉秦兩國聯合圍攻鄭國,是因為晉秦都要爭奪霸權,均需要向外擴張,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自然要尋找這樣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所以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本文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記公元前630年鄭國燭之武利用秦、晉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儲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說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衛鄭國,迫使晉國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隻身說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了他深明大義和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以及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題目點明瞭本文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二、讀文知字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縋(zhuī)而出

亡鄭以陪(beì)鄰 共(gōng)其乏困 闕(jué)秦

秦伯說(yuè) 逢(páng)孫

三、整體感知,理清層次

第一段:秦、晉圍鄭(形勢/圍鄭原因/駐軍位置/)

第二段:臨危受命

第三段:說退秦師 (①“秦晉圍鄭,鄭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銳氣。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鄭只對晉國有利。③“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說明舍鄭會對秦國有益。④“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至“唯君圖之”,拉攏引誘,挑撥秦晉兩國的關係。然後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讓秦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最終退兵,且留兵助守。 )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6

本文記述了秦晉聯合攻打鄭國時的一個故事。鄭國被秦晉包圍,危在旦夕,鄭國大夫佚之狐力薦能言善辯的燭之武隻身前往說服秦伯。秦伯不僅撤退走圍鄭的秦軍,而且派兵保衛鄭國,迫使晉軍不得不撤兵,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全文語言淺顯易懂,內容生動有趣,情節波瀾起伏,是一篇以記述行人辭令為主的散文佳作。學生在初中已學過《曹劌論戰》,對《左傳》有一些瞭解。高中文言教學要求比初中要高,一方面要結合課文,根據文言教學的特點,落實文言字詞知識的掌握,另一方面還要提高鑑賞能力,落實到本課教學就是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分析、內心活動和某些細節的分析,探究燭之武高超的勸說藝術。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學習文言誦讀,培養學生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學習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3、學習本文精彩的語言藝術以及起伏跌宕的情節安排。

4、掌握文章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

【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

第一課時

一、舊課匯入,瞭解《左傳》

1、由初中學習過的《曹劌論戰》匯入,學生回顧,教師補充,並齊誦《曹劌論戰》的精彩語句,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複習《左傳》常識,教師補充。

《左傳》相傳為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國第一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為“十三經”之一。因與《公羊傳》《穀梁傳》均為解說《春秋》而作,故並稱“春秋三傳”。《左傳》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

《左傳》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後為序,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起於魯隱公元年,終於魯哀公二十七年,記事比《春秋》詳細而具體,儲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關春秋時期各諸候國間的政治、軍事,外交以及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實都有載述,具體面完整地顯示了時代概貌。

《左傳》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敘事委婉詳盡,情節富於故事性和戲劇性,描寫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鮮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顯示了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能力。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錄音範讀(最好教師範讀),學生標註重點字詞讀音。

2、教師正音並提示文言異讀現象(古音異讀、通假異讀、破讀)

氾(fàn)南佚(yì)之狐夜縋(zhuì)闕(ju)秦朝(zhāo)濟逢(páng)孫戍(shù)之失其所與(yǔ))夫(fú)人之力共(供)(gōng)其乏困不知(智)(zhì)

3、學生自由朗讀後複述故事情節,教師引導學生概括情節並板書。第一段:秦晉圍鄭第二段:臨危受命第三段:說秦退軍第四段:晉侯撤兵

三、賞析課文,質疑探究

㈠賞析第一段

1、誦讀指導:“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是本段關鍵一句,語速要較慢,尤其是“且”處應稍作停頓,“也”字要拖長聲音。此句讀完,稍作停頓,再起後句“晉/軍函陵,秦/軍汜南”。“晉”“秦”之後要略作停頓。因為“軍”在此名詞活用為動詞,當“駐紮”講。

2、學生結合課文註釋理解文句並快速背誦。教師提示“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的句式特點並要求學生翻譯。

3、讀書貴在生疑,重在解疑。第一段只有區區五個分句,語言簡練,但字裡行間隱藏許多內容,引導學生討論。教師補充史料助讀。

提示:“無禮於晉”指的是公元前637年晉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過鄭國,鄭文公不禮之事。“貳於楚也”指的是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前,鄭文公背晉助楚,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又與晉侯結盟之事。

一個弱小的鄭國,同時受到兩個強國的進攻,大軍壓境,國都被圍,氣氛十分緊張。“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說明這次圍鄭主要是晉國為了報復,與秦國並沒有多大的厲害關係,為下文燭之武退秦軍埋下伏筆;“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可見兩國軍隊並沒有駐紮在一起,也就為燭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晉軍”“汜南”均屬鄭國領土,分別為晉秦所佔,一是說明晉秦聯軍來勢凶猛,勢不可擋;二是暗示鄭國有機可乘。

開篇寥寥數語,既點出了戰爭爆發的原因,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又為下文燭之武退秦軍埋下伏筆,可見筆墨之經濟。

㈡賞析第二段

1、教師領讀,學生自由朗讀。

誦讀指導:“國危矣”要讀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要讀得堅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是燭之武對只能虛度人生的無可奈何慨嘆,要讀出傷感的基調,而鄭伯,面對燭之武的牢騷,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滿,而是從諫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鄭伯之言一定要讀得心平氣和。

2、學生翻譯三個人的對話部分,教師適時點評。

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我年輕時尚且不如人,現在老了,做不成什麼了。

②“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過也。”——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是”,這。

③本段重點寫三人對話,語言簡潔,注意省略現象。如“辭曰”前要補“燭之武”,“許之”同樣補主語。

3、本段對話簡潔,內容豐富,言者話中有話,你能說說他們的弦外之音嗎?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引導學生交流。

提示:“師必退”表現了佚之狐對燭之武的瞭解與信任,使讀者未見其人,先知其才,從側面表現了燭之武的才能。當鄭伯準備使燭之武見秦君時,卻遭到拒絕:“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鮮明地流露出對年輕時未被重用而產生的牢騷與不滿。而鄭伯則表現得大度寬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責,動之以情;後以國家大義警之,曉之以理。於是,燭之武只得“許之”。

4、學生試背誦此段。

5、小結:“文似看山不喜平”,這篇文章一開頭就充滿波瀾,顯得生動活潑。如大軍壓境,鄭國危在大旦夕,不禁讓人捏著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絲希望。讀者滿以為燭之武會順利的出使敵營,挽狂瀾於即倒,誰知他卻因長期不得重用而“辭曰”,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

四、作業:

1、熟讀全文,力求背誦。

2、查詞典瞭解“春秋無義戰”、“秦晉之好”、“春秋筆法”、“微言大義”、“皮裡春秋”五個成語的意思。

第二課時

一、溫故知新,檢查作業

1、鞏固《左傳》的文學常識,檢查前兩段的背誦情況。

2、交流查成語的情況。

二、繼續賞析課文,質疑探究

㈢賞析第三段

1、指名學生朗讀後,進行誦讀指導:

①本段是全文的重點段落。燭之武“夜縋而出”,隻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辯說服了秦君。他的義無返顧,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談都需要在誦讀中表現出來,例如“秦、晉國鄭,鄭既知亡矣”一句,要讀得心平氣和,誠懇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達出燭之武欲揚先抑的論辯技巧。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鄭只對晉國有利。但燭之武採用的是以退為攻的論辯技巧,因此要讀得平緩而又委婉。但“言用亡鄭以陪鄰?”這一反問句,語調要略高一些,反問語氣要讀出來;然後緩而較輕地讀出“鄰之厚,君之薄也”。因為這幾句話意在動秦伯之心,點明秦晉聯盟的虛偽性。

③“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句,則是燭之武另換角度,從禮儀上引誘秦伯,態度要更加誠懇,用中速讀,“若”字要拉長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讀音。

④“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句,則是燭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誘之以利益之後更為成功的說服,即職責晉國的背信棄義和貪得無厭,因此讀時要有激憤之感,速度較前要快,尤其是“夫晉,何厭之有?”“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兩句的反問語氣一定要讀出來。接著用平緩、誠懇的語氣讀出“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句。

2、學生結合註釋串通文意,教師巡視解疑。(抓住五個關鍵句指導學生翻譯:留、補、增、換、調。)

3、賞析燭之武的說辭藝術,教師引導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提示:“夜縋而出”說明秦晉完全包圍了鄭國,連城門也打不開了。進一步說明兵臨城下的嚴峻形勢。本段的重點在“說”,說辭雖僅百餘字,卻委婉曲折,開闔跌蕩,步步進逼,層層深入。可分四層:

①“秦晉圍鄭,鄭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銳氣。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鄭只對晉國有利。因為秦、晉目前尚是盟國,燭之武的措辭是委婉而謹慎的,他沒有立即指出秦、晉聯盟的虛偽性,卻巧妙地點明秦、晉畢竟是兩國這一事實。這樣既符合實際,又從根本上動搖了秦、晉聯盟的基礎,這不能不讓秦伯動心。

③“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說明舍鄭會對秦國有益。如果說第三層是分析危害動搖秦伯的話,這一則是引誘秦伯了。假如燭之武繼續挑撥秦、晉關係,很可能引起對方的反感。因此,他換了一個角度,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攻鄭還是友鄭,秦王當然要權衡利弊了。

④“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至“唯君圖之”,在經邊一番拉攏引誘後,燭之武不失時機地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說明晉國曾對秦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赤裸裸地挑撥秦晉兩國的關係。

然後又從歷史說到現實,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讓秦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最終退兵,且留兵助守。

4、多媒體顯示“春秋時期形勢圖”和“秦晉圍鄭形勢圖”,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段精彩的外交辭令。

㈣賞析第四段

1、學生齊讀後,教師誦讀指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後果作停頓,因“微”是連詞,表假設,為“假如沒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詞,為“那”。“因人之力/而取敝之”句“因人之力”後要略作停頓。

2、討論:晉文公為何不願攻秦?如何看待晉文公的撤軍理由。

學生交流。教師引導提示:

“不仁”“不知”“不武”是晉文公的三點撤軍理由,但這只是一個藉口。“不知”才是他對現實的客觀分析,對動武后果的理智判斷。晉文公在盟友敵變的情況下,並沒有感情衝動,而是表現出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這種隱忍不發、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正是晉文公終成霸業的根本原因。

三、拓展探究,遷移運用

結合社會現實和自己的感受,探討燭之武這一人物的意義。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提示:

燭之武的成功就在於他正確把握天下形勢,並且熟知歷史,洞察秦晉之隙,然後憑他的三寸不爛之舌。生活是一塊磨刀石,只有不斷砥礪自己,才能保持永遠銳利的鋒芒。燭之武到了七十多歲的高齡,仍有滿腹牢騷,可見他的銳氣未減;仍能建功立業,可見他的才華依舊。此前,三朝為官,滿腹經綸,卻一直不得重用,其間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燭之武在這種懷才不遇的痛苦中,並沒有自暴自棄,更沒有妄自菲薄,而是以驚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圖強,飽讀經書,關心時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終於在人生的最後時刻,也是最為關鍵的時刻,“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完成人生的最後一擊,為自己一生劃上一個完美的感嘆號。

時代鑄就英雄。燭之武的時代早已過去,但燭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還啟示著今天的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應該愛崗敬業;即使暫處逆境,也應該不斷磨礪自己,以至終成大器!同時昭示我們應該學習古人那種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課堂小結

燭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作者通過他的語言,不管是牢騷,還是說辭,都表現了他不僅能言善辯,而且深明大義,機智勇敢。特別是說秦時的.舉重若輕、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體現了一位出色辯臣的形象。這一點,請同學們認真品味。

五、作業

1、課後整理文言字詞。

2、課外閱讀《晉公子重耳之亡》。

板書設計

第一段:秦晉圍鄭——兩個原因

第二段:臨危受命——三人對話

第三段:說秦退軍——四個層次

第四段:晉侯撤兵——一點明智

【課例分析】

1、本課為人教版必修1第4課,是學生高中階段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如何結合學生初中文言學習的基礎,使學生更好地吸取傳統文化的精髓,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是教學中值得重視的一個問題。因而,本教學設計採取分段教學、安排兩課時、特別強調誦讀,就是為了完成學習出高中文言學習的平穩過渡。

2、根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象力和審美力”,“努力提高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學習多角度多層次地閱讀,對優秀作品能夠常讀常新,獲得新的體驗和發現。學習用歷史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古代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等要求,本教學設計注意了兩個方面:一是繼續加強文言字詞的積累,二是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內心活動及某些細節的賞析,探究燭之武高超的勸說藝術。

【課後反思】

【基礎積累】

1、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通“矣”,了。)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給、供應。讀gōng)

(3)夫晉,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4)秦伯說,與鄭人盟(說,通“悅”,高興。讀yua。)

(5)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明智,聰明。讀zhì)

2、詞類活用:

①燭之武退秦師(退,使動用法,使撤兵。)

②晉軍函陵,秦軍汜南(軍,名詞作動詞,駐軍。)

③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亡,使動用法,使滅亡。)

④越國以鄙遠(鄙,名詞意動,把當作邊邑;遠形容詞作名詞,遠地。)

⑤領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詞作動詞,變雄厚、變薄弱。)

⑥即東封鄭(東,名詞作狀語,向東;封名詞意動用法,使成為疆界。)

⑦若不闕秦(闕,動詞使動用法,使削弱。)

⑧闕秦以利晉(利,名詞使動用法,使獲利。)

⑨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詞用作動詞,損害。

)⑩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詞作名詞,缺少的東西。)

3、古今異義

①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義: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今義:請客的主人。

②行李

行李之往來。古義:出使的人。今義:出門時所帶的包裹等。

③乏困

共其乏困古義:缺少的東西。今義:疲勞。

④夫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義:那人。今義:對已婚女子的尊稱。

4、特殊句式

判斷句

是寡人之過也(“也”表示判斷)

省略句

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汜南(省略介詞“於”)

5、賓語前置句

夫晉,何厭之有?(“有”的賓語“何厭”前置,“之”作為標誌。翻譯時要調整為“有何厭”)

6、狀語後置

以其無禮於晉(介賓短語“於晉”作狀語,後置,翻譯時要調整為“於晉無禮”)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7

教學重點:因聲求氣,通過誦讀把握文章的人物形象,抓住左傳筆法的神韻。

教學難點:誦讀,推究人物心理狀態和情感表達。

教學過程:

一、匯入:秦晉之好: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他的夫人是晉獻公的女兒;晉獻公的兒子晉文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的夫人文嬴,是秦穆公的女兒。由於春秋時期秦、晉兩國世為婚姻,後人稱兩家聯姻,就叫“互結秦晉”,或稱為“秦晉之好”。

二、說背景

1、春秋形勢圖

2、結合課文第一段,學生梳理背景。

時間:九月甲午

事件:晉秦圍趙

原因: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部署: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三、文言學習誦讀法介紹:因聲求氣

1、古人論述朗讀在學習中的重要性: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宋朱熹

“大抵學古文者,必要放聲疾讀,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終身作外行也”清姚鼐《尺牘》。

“如《四書》、《詩》、《書》、《易經》、《左傳》、《昭明文選》,李、杜、韓、蘇之詩,韓、歐、曾、王之文,非高聲朗讀則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趣。二者並進,使古人之聲調拂拂然若與我之喉舌相習,則下筆時必有句調湊赴腕下,自覺琅琅可誦矣”清曾國藩《家訓》

2、氣:

含義之一:指作者發話的口氣聲氣,遣詞造句的特點;作品裡一個個人物說話的口吻。

含義之二:情緒和感情態度、思想、氣質等。

四、三步誦讀法:首正其音,次通其意,再求其氣。

1、齊讀全文,正音、掌握節奏

共gōng通“供”說yuè通“悅”知zhì通“智”

縋zhuì闕quē逢páng孫

2、通其意,誦讀,用一個字概括各個人物之間的關係。

五、求其氣

1、用經典論述引出《左傳》特色,點明本文學習重點:通過個性化語言揣摩人物。

“《左傳》敘事中人物的行動、對話構成了表現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絕少對人物進行外貌、心理等主觀靜態描寫。通過人物在重大歷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現,形象得以完成。”袁行霈《中國文學史》

2、學生三人一組分別揣摩佚之狐、燭之武、鄭文公語言中的語氣、感情。

(1)“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2)學生誦讀,點評

(3)三個句子裡分別寄寓的感情:

於國事之憂心焦慮(“危”),對燭之武的信任(“必”);才不能用,牢騷滿腹(“也”“猶”、“矣”、“也已”);真切自責,指明利害(“是,過”、“不利焉”)

3、誦讀、研討燭之武說退秦穆公的一段話

(1)投影古人總體評價燭之武言辭的評論

如此辭令,真無一字不妙,無一著不老靠圓密。春秋時祖此者甚多,此不特千古辭命之祖,亦千古處難濟變之師也。拜服,拜服!【明】魏禧《左傳經世鈔》卷四

退秦詞令,勢透機圓。【清】浦起龍《古文眉詮》卷三

燭之武為國起見,說秦之詞,句句悚動,有回天之力。其中無限層折,猶短兵接戰,轉鬥無前,不慮秦伯不落其彀中也。【清】林雲銘《古文析義》卷一

(2)依據“無限層折”說,學生誦讀本段,討論本段究竟有幾層意思。(在賞析中解決重要字詞)

明確:第一層:內容上講鄭國必亡,語氣上則體現以退為進的沉著真摯;

第二層:內容上講亡鄭利晉,語氣上則顯出平穩、嚴正;

第三層:內容上講存鄭利秦,語氣上則體現高亢、誠懇;

第四層:內容上挑撥離間秦晉關係,語氣上則顯得慷慨激烈。

(3)引前人具體分析燭之武言辭的評論印證本段的絕妙

篇中前段寫亡鄭乃以陪晉,後段寫亡鄭即以亡秦,中間引晉背秦一證,思之毛骨俱竦。宜乎秦伯之不但去鄭,而且戍鄭也。【清】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卷一

得勢全在秦、晉圍鄭,鄭既知亡二語,先令人氣平了一半;以後紆徐曲折,言言刺入秦伯心窩裡去。詞令之妙,一至於此!其悅而且戍也,固宜。【清】過琪《古文評註全集》卷一

皆從利害上立言,反反覆覆,似深為秦籌者,委婉入情,令人自為心折,極辭令妙品。

【清】餘誠《古文釋義新編》卷二

4、誦讀、賞析晉文公的一段話

(1)“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

(2)藉助“仁”、“知”、“武”三字賞析晉文公形象

明確:在秦軍改而幫助鄭國時,晉文公表現出了清醒的認識和理智的判斷,(知恩能報求仁義、維持盟國展智慧、戰未必勝見謀略),因而語氣上應當讀出晉文公英明睿智的沉穩自如。

六、拓展遷移:(運用對對聯的方式總結人物形象)

1、古人言“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燭之武所言所行是也。誦讀課文,結合文中各個人物的性格、行事,仿照例句自己擬一副對聯。

如:鄭文公誠心悔前過佚之狐慧眼薦英才秦穆公度勢盟鄭

燭之武大義縋虎穴燭之武巧言退秦師晉文侯審時班師

2、“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孫子兵法謀攻》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小結:哲人說:讀史使人明智。那麼學完《燭之武退秦師》,我們又懂得了什麼智慧呢?我想,一是告訴我們外交言辭的重要性,也就是如何說服別人,如孫子所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二是明白在國家大義面前,我們應該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正氣磅礴。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8

教學目標:通過研讀課文,品味語言,體會燭之武辭令之妙,讓學生感悟他語言的力量及其語言背後的那顆愛國憂國之心,同時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材料拓寬寫作思路。

教學重點:燭之武辭令之妙,愛國之深。

教學難點:從不同角度運用所學材料,學以致用,以一當十。

教學方法:互動研討

教學過程:

一、匯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燭之武退秦師靠的不是千軍萬馬,也不是張飛的一聲大吼,更不是楊六郎的一杆長槍,而是靠他的三寸之舌處處為秦著想卻使鄭國轉危為安。他是如何站在秦的立場上為秦著想卻使鄭國轉危為安的呢?

二、齊讀課文第三段,思考燭之武的一番話是站在鄭國的立場上嗎?為什麼?

1、學生回答

2、老師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語言現場,感悟燭之武辭令之妙

把第三段還原成燭之武和秦伯的對話,走進語言現場。

燭之武:“鄭既知亡矣。”

秦伯:“那你來幹什麼?”

燭之武:“為了您呀!”

秦伯:“此話怎講?”

燭之武:“我憂心如焚,我寢食難安,因為亡鄭對您不利呀!”

秦伯:“請講。”

燭之武:“秦晉兩國相距很遠,晉國和鄭國才是近鄰,越國以鄙遠,您該知道管理它的難度,實際上是增加了鄰國的土地,鄰之厚,是不是越發顯得君之薄呀?這不會是您此行的目的吧?”

秦伯:“當然不是,我該怎麼做呢?”

燭之武:“存鄭倒是對您有利呀,您可以把鄭國作為東道主,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物資,累了可以在鄭國歇歇腳,渴了可以在鄭國喝口水,這樣不好嗎?”

秦伯:“是呀,我——”

燭之武:“您也許還記得,應該也不會忘記,晉國曾經做過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的事吧?”

秦伯:“可不是,想想我都來氣,背信棄義的傢伙!”

燭之武:“像這麼一個不靠譜的傢伙,又那麼貪得無厭,您說,他滅鄭後,能善罷甘休嗎?東滅鄭,西呢?西呢?該進犯秦國了吧,您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危險嗎?”

秦伯:“先生您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呀!否則,我還矇在鼓裡呢!來人,退兵!”

秦晉圍鄭為利而來,燭之武退秦為利而來,秦伯退兵為利而退,晉侯退兵為利而退,利是目的,退是手段。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燭之武為鄭而來卻為秦著想,利也;存鄭亡鄭想的還是利;回顧歷史展望未來說的都是利。燭之武用他的三寸之舌,用他的智慧和膽識,巧用一利字讓鄭國轉危為安。

3、假設談話方式,讓學生比較

假如燭之武一開始就挑撥離間,結果會如何?假如燭之武直接求秦退兵,結果又如何?

4、小結燭之武的語言藝術:

以退為進欲擒故縱示之以弊誘之以利

回顧過去晉不可信展望未來晉不可靠

5、教師小結:明明為鄭而來,卻處處替秦著想,這就是語言的藝術性,技巧性,也是語言產生的力量;當時機成熟時再行挑撥離間之計,更容易彰顯語言的力量,退秦也更易成功。危如累卵的鄭國轉危為安,一場危機就這樣在燭之武的三寸之舌下化解了,沒有動一兵一卒,不戰而屈人之兵,語言的技巧語言的魅力呀!

三、燭之武在強秦面前不卑不亢,成竹在胸,這份自信來自哪裡?

1、學生回答

2、師生小結

有勇有謀有膽有識審時度勢辯才十足愛國憂國不計得失

正是:危亡之際挺身行寶刀未老史留名

單憑三寸不爛舌說退秦國虎狼兵

四、如果把這則材料運用到我們的作文中,可從哪些角度來運用呢?

1、學生回答

2、出示課件給學生更多運用角度

語言的力量口才與成功

愛國位卑未敢忘憂國苟利國家生死以

機遇與準備才能與機會發現人才伯樂和千里馬

選擇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國家大我與小我

手段與目的隱忍不發知錯能改雙贏

有志不在年高天生我材必有用如何應對逆境

……

3、出示例文,給學生更好的寫作指導

伯樂不來,我自薦之

毛遂自薦說服楚王,解了邯鄲之圍,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才華;鄒忌主動拜見齊威王,以自身的體悟勸齊威王廣開言路,使齊國不必用兵就可戰勝敵國;曹劌主動請見魯莊公,抓住戰機一鼓作氣,打敗強大的齊國。此三者都是主動推銷自己,展現自己的才華,利國利民利己。而鄭國燭之武是三朝老臣皆不得重用,雖有滿腹經綸卻不懂得毛遂自薦,不懂得給自己尋找更多施展才華的機會,若沒有佚之狐的慧眼識英雄,恐怕要永遠湮沒在歷史風塵中了。伯樂不來,我自薦之。只有主動推銷自我,主動表現自我,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創造人生的輝煌。

機遇與成功

當機遇沒有來臨時,仍要積極準備,完善自己,把自己磨礪成金子,機會一旦來臨,便會閃耀於史冊。燭之武三朝為官,滿腹經綸,卻一直不得重用,這使得他到了七十多歲的高齡,仍有滿腹牢騷。其間忍受的寂寞痛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以驚人的毅力來砥礪自己,飽讀經書,關心時事,終於在人生的最後時刻,“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為自己人生劃上一個完美的感嘆號。燭之武用自己畢生精力、一生的才能等待這樣一個機會,當這個機會出現時,他毅然把握住這個機遇,不僅化解了一場殘酷的戰役和生靈塗炭的悲劇,還為自己的人生揮灑了精彩的一筆,還讓自己成為歷史星空中璀璨的明星。由此觀之,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唯有胸中有竹才能把握機遇,創造成功。

有志不在年高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燭之武就是一匹蓄勢待發的老驥。也許他也曾因人生虛擲而悲哀過感傷過,但他並沒有放棄對國家與人民安危的關心。我們可以想象出多少個日夜他翻看竹簡的手勢與眼神,想像出多少次他側耳細聽,焦急地渴盼著能從王宮中傳來徵召自己的聲響。如果沒有對國家樸實的愛與時刻準備著為國家效力的心,一個小小的“弼馬溫”,一個鬚髮皆白的老者,怎麼能對晉國的歷史、對晉國國君的為人那麼清楚,怎麼能對秦伯的心理、對秦-晉之間的恩怨又是如此瞭然。可見,即使烈士暮年,他依然一刻不停地關注著天下形勢,從沒有放棄過濟天下蒼生的理想。只要國家需要,只要自己一息尚存,不管命運對自己如何不公,仍會挺身而出,為國家為蒼生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熱。真是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

五、小結:

本節課,我們感悟的是語言的力量,傳承的是愛國精神,運用的是語言文字,學到的是說話的藝術,願我們都做中華文化的傳承者。

六、作業:

利用比干、韓愈和魏徵、鄒忌、觸龍等相關事例,寫一篇以“忠言不逆耳”為題的文章。

七、板書設計

燭之武退秦師

以退為進

示之以弊退秦利秦退

誘之以利

挑之以史圍鄭晉退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瞭解《左傳》,及其寫作特色。

2、掌握文中重要實詞、虛詞、文言句式的用法。

3、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賞析人物形象及說服的技巧。

教學重難點:

1、古文中的實詞、虛詞、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字詞、文言句式。

2、燭之武說服的技巧以及《左傳》的寫作特點。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1、匯入: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錢學森嗎?對,他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1950年錢學森開始爭取回歸祖國,當時一位美國高階將領就說:“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能讓他離開。”錢學森抵得上5個師,在這,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一個人,他可不止抵得上5個師呢,他憑著自己的一張巧嘴不僅瓦解了國家的危機,還能化敵為友,這人是誰呢?對了,他就是燭之武。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燭之武退秦師》。(板書)(1分20秒)

2、《左傳》的介紹及文體常識

請同學們翻開書本86頁。我們看到註釋1,課文選自《左傳》。《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何為“編年史”呢?就是指按年月日順序編寫的史書體裁。大家看到裡面有僖公三十年,就說明了燭之武退秦師這件事發生在僖公三十年。比如我們初中學過的《曹劌論戰》選自《左傳、魯莊公十年》。另外還有國別體,是按不同國家來編寫的。如《國語》、《戰國策》大家翻到92頁,我們在初中也學過《鄒忌諷齊王納諫》,大家看註釋1本文選自《戰國策、齊策》,說明鄒忌諷齊王納諫這件事發生在齊國。還有一個是紀傳體,大家看到88頁,裡面列舉了24部紀傳體史書。紀傳體主要是以人物傳記為中心。大家聯絡一下初中學的《陳涉世家》便會明白。其實書本給我們提供了許多的資訊,同學們要學會發現和聯絡。(1分50秒)

《左傳》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後為序,主要記載的是東周前期240多年間各國政治、軍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一些事件。擅長描寫戰爭和記述外交辭令,記事條理清楚,詳略得當;寫人間接生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歷代散文的典範。它與《公羊傳》《穀梁傳》並稱“春秋三傳”。我們學習了《燭之武退秦師》後大家對於《左傳》的寫作特色會有更深刻的理解。(1分)

3、朗讀課文:

現在就請同學們齊聲朗讀全文。晉侯秦伯圍鄭預備讀。(生讀)(1分30秒)

需要注意的字音:

氾(fán)南佚(yì)之狐夜縋(zhuì)而出越國以鄙(bí)遠亡鄭以陪(péì)鄰共(gōng)其乏困朝(zhāo)濟而夕設版焉闕(jué)秦秦伯說(yuè)杞(qǐ)子逢(páng)孫

4、分析課文/整體感知

老師想問一下第一段的最後一句應該怎麼停頓?晉/軍/函陵,秦/軍/氾南。誰能告訴老師為什麼這樣停頓?軍是駐紮的意思,是個動詞,這裡是名詞用作動詞。很好,說明大家預習了。我們回過來看。晉侯、秦伯圍攻鄭國,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以是因為的意思,其是個代詞,代鄭國。無禮於晉是個倒裝句,於晉無禮。介詞結構後置。沒有以應有的禮遇接待晉文公。這裡的無禮是指沒有以應有的禮遇接待他。晉文公當初因為國內的政治原因逃亡在外,路經鄭國時,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貳是從屬二主的意思。大家看地形圖。當時,春秋諸侯國爭霸,鄭國繼從鄭莊公死後,國勢江河日下。然而,它正處在中原地區的中心位置,一旦晉國、楚國動起手來,倒黴的往往是鄭國。因為兩頭受氣,鄭國就練圓滑的夾縫生存技巧。就如兩年前的晉楚之間的城濮之戰,戰爭前期,楚國實力明顯優於晉國,鄭國原先是出兵幫助楚國。但後來晉國使用了謀略最終取得了決定性優勢,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九次出使晉國,與晉國結盟,但是晉國還是心懷芥蒂,同時也是為了爭奪霸權,在兩年後再次向鄭國發動了戰爭。(2分50秒)

這一段主要告訴了我們什麼事情?

生:晉秦圍鄭,以及圍鄭原因和圍鄭的局勢。(板書:晉秦圍鄭)

“春秋無義戰”從課文我們得知秦國與鄭國並無直接的矛盾和衝突,秦國之所以與晉國聯盟就是想從中獲利。而且他們並不駐紮在一塊,這就為燭之武成功說退秦君埋下了伏筆。鄭國士大夫佚之狐也看出了其中的貓膩,向鄭伯推薦了燭之武。我們接著看第二段。請一位同學讀一下第二段,注意節奏和情感。(1分)(生讀)(20秒)文中共出現了幾個人物?

生:三個。佚之狐、鄭伯、燭之武

佚之狐他說了什麼?他的話起到了什麼作用?

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大家注意言於鄭伯曰,與上一段無禮於晉一樣是個介詞結構後置,對鄭伯說。若是假如的意思。國家危急,佚之狐向鄭伯獻上獻上計謀,可以看出佚之狐什麼性格特點?有知人之明和愛國精神。佚之狐推薦燭之武,可見他對燭之武非常瞭解,同時也表現了佚之狐對時事的洞察力和預見性。(板書:佚之狐慧眼識才)鄭伯聽從了佚之狐的意見,從是聽從的意思。那燭之武有何反應?辭曰,辭是推辭的意思。燭之武為什麼要推辭呢?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誰來翻譯一下這句話

生:我年輕力壯的時候,尚且比不上人家,現在老了,不能幹什麼了。

很好,大家注意,也和已都是語氣詞,這裡是兩個語氣詞連用。已同矣。燭之武真是比不上人家嗎啊?如果真是這樣,佚之狐還敢說“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嗎?不是,據馮夢龍編的《東周列國演義》記載,燭之武,是三朝老臣,但始終得不到升官,在鄭國一直擔任“圉(yǔ)正”(養馬的長官),大概相當於《西遊記》裡所說的“弼馬溫”吧。被舉薦使秦時,已年過七十,鬚髮皆白,身子傴僂,步履蹣跚。一個人才長期被淹沒,國家危急了才想起我這個七十多歲的老頭,你說燭之武會沒有怨言嗎?有。對此,鄭伯是如何說服燭之武的呢?(2分30秒)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請一位同學翻譯一下:我不能早些任用您,現在情況危急了才來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你也沒有好處啊。

大家注意,這裡的是,是個代詞,代替前面所說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這件事。這是一個判斷句式。我們現代漢語中也有判斷句,比如說“我是中國人”,常用一個系詞“是”來連線。但是古代漢語中的判斷句不用系詞,大家可能會誤以為“是寡人之過也”這裡的“是”就是系詞,不對,實際上這裡的“是”是個代詞。那什麼是判斷句呢?判斷句是根據謂語的性質給句子分類得出的一種句型,一般是用名詞或名詞性片語作謂語,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即說明某事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理解判斷句需要注意以下兩點:1、動詞謂語句不是判斷句。尤其是用“為”構成的句子有時與判斷句十分相似。如,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這裡的“為”很像現代漢語的的系詞“是”,但在古代漢語裡面“為”是一個意義非常廣泛的動詞。因此這不是判斷句。2、語義上不表示判斷的句子不是判斷句。這主要在於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古代,判斷句的句式有1、……也“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2、……者,……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3、是……也。“是寡人之過也”

可能同學們一時難以明白,沒關係,大家做下筆記,以後我們接觸文言文多了,有了語感就能理解了。面對一個小小的養馬官的抱怨,作為一國之君的鄭伯,他首先承認了自己的過錯,一方面,國家危難,確實需要燭之武出馬,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了鄭伯胸襟開闊,敢於認錯。(板書:鄭伯勇於認錯)同時,他站在燭之武的角度說,國亡了,對你也沒有好處呀。其實,燭之武已經七十多歲了,鄭國滅亡也不會真對燭之武有什麼致命的害處,然而燭之武還是冒著生命危險答應了下來。這也看出了燭之武藝高人膽大。(板書)其實,牢騷歸牢騷,國難當前,愛國之人都不會退縮的。另一方面,作者這樣安排劇情豐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同時,也造成了波瀾起伏的效果,引人入勝。這一段寫燭之武臨危受命(板書)(2分20秒)

結語:國難當前,燭之武又是如何憑著自己三寸不爛之舌說服秦君,化解國家危機的呢?課後請同學們仔細閱讀第三段,試著給燭之武說的話分層次,並且擬個小標題。好,今天的課到這。同學們再見!

5、板書設計:

一、晉秦圍鄭人物形象:佚之狐慧眼識人才

二、臨危受命(主機板書)鄭伯勇於認錯

燭之武藝高人膽大

第二課時

1、匯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燭之武退秦師》(板書)我們上一節課學習了文章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同學們都知道當時鄭國被晉國、秦國圍攻,鄭國危在旦夕。在這樣危急的時刻,佚之狐向鄭伯推薦了燭之武。燭之武被推到了拯救國家的風口浪尖上,身負使命的燭之武是如何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秦君,化解國家危機的呢?今天我們接著學習課文最後兩段。

2、分析課文/整體感知

大家看到第三段,夜縋而出,縋是指把人用繩子綁上,從高處放下放。燭之武要去見秦君,得乘著夜色偷偷地讓人從城門把他掉下來,說明了什麼?

生:形勢很危急

對,也從側面寫出了燭之武為了國家做出的英勇表現。四個字寫出了事情經過,點出氛圍,表現人物性格特徵,這樣凝練的手法是《左傳》特色之一。

燭之武見到秦伯說,秦晉圍鄭,鄭既之亡矣。既是已經的意思。秦國、晉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自己就要滅亡了。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若,假如。以,是介詞,拿、用,句子省略了賓語,敢以之煩執事。執事是對對方的尊稱,這句話是說,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的話,就冒昧地用這種方式麻煩您。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倍鄰,鄰之厚,君之薄也。哪位同學翻譯一下。

生:越國別的國家來把遠方的土地當作邊邑,您也知道這樣很難。為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

很好,課文的註釋也很詳細。大家注意,這裡的以是連詞,表目的。鄙,本來是名詞,邊邑,現在活用為動詞,把……當作邊邑。亡是一個使動用法,使……亡。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大家注意,這裡有幾個古今異義詞。以為,古意是把……作為,是兩個詞,以之為。現代漢語則是一個片語,以為。東道主在這裡的意思是東方道路上的主任,現在泛指主人。行李,大家看註釋23,是指出使的人,現代漢語指出門所帶的包裹。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您也沒有什麼壞處。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而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築起防禦工事,這是您知道的。這裡的晉君是晉惠公。這句話是個雙賓語句。為晉君賜,給晉君恩賜。大家學英語也接觸過,雙賓語是指由直接賓語和間接賓語組成。一般是間接賓語緊接在謂語動詞後,如晉君就是間接賓語。朝、夕是極言晉惠公言而無信之快。誰來翻譯一下: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生:晉國,何時才能滿足的呢?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邑,又想往西擴大邊邑。如果不使秦國土地減少,將從哪裡取得取得它所貪求的土地呢?秦國受損而晉國就會受益,希望您考慮這件事!”

何厭之有是個倒裝句,大家以前也見過,應該是有何厭。是賓語前置,之不用翻譯,是用來提賓的。東和西都是方位名詞做狀語。封,原本是名詞,疆界,這裡用做動詞,成為……疆界。肆是擴張的意思。闕,使動用法,使……削弱。圖是考慮的意思。

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說通“悅”高興。還,撤退。

上節課老師佈置大家在課後認真思考怎麼給燭之武的十句話劃分層次,不知道大家都認真思考過了嗎?現在我們集體朗讀燭之武的說辭,從秦晉圍鄭到唯君圖之。秦晉圍鄭,預備讀。(生讀)好,現在分為兩個小組,討論一下燭之武對秦君所說的話可以分為幾個層次,並且擬個小標題?很好,其實同學們都劃分得不錯。這段話也可以分為五個層次。第一層就是第一句話,秦晉圍鄭到敢以煩執事。說的是“坦言亡鄭”(板書),第二層越國以鄙遠到鄰之厚,君之薄也。表明“亡鄭有害”(板書),第三層從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到君亦無所害,擺明“舍鄭有益”(板書),第四段從且君嘗為晉軍賜矣到君之所知也,這是“援引歷史”(板書),剩下的是最後一層,“推測未來”(板書)我們現在就來看看燭之武說辭的精妙之處。

第一層是“坦言亡鄭”。燭之武剛一見面就說這樣的話,有什麼好處呢?

生:使秦君高興

對,燭之武就是要第一時間消除對方的戒備。大家注意關鍵字“秦晉”大家看到第一段,課文在描述事情時說的是“晉侯、秦伯圍鄭”這是因為這場戰爭確實是晉國挑起的,秦國只是從中協助。但是燭之武卻有意把秦國放在了第一位,意在凸顯秦國的優勢,表明鄭國的生死大權全在您秦君手裡了。燭之武這一份尊重和恭維實在讓秦君心裡很受用,也就給了燭之武往下說的條件。其實,這句話還有更深一層作用。大家想文中共涉及了幾個國家?三個,晉、秦、鄭。春秋之戰就是利益之戰,鄭國坦言亡鄭,就表明了我已無力與你爭奪什麼,現在關鍵的是您秦君要考慮的是如何從亡鄭中比晉國奪得更多的利益。燭之武一句話就將秦國的矛頭從鄭國身上轉移到了晉國身上。這是“以退為進”(板書)

就在秦君心裡不由地開始活動時,燭之武不失時機地丟擲了土地問題。大家看示意圖。秦國要想佔有鄭國,得跨過晉國,這很不利於管理,如果放棄,那辛苦打下的江山就只能拱手相讓,秦君會樂意嗎?況且,土地就如西瓜,就只有那麼大,別人佔得多了,你相對就少了。這是“先示其害”(板書)

聽到這,估計秦君心裡也在琢磨著。先示其害後,燭之武接著誘之以利。“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君亦無所害。”您滅了我們鄭國不僅無利還有害,不如留下我們還可以為您出使的人提供住宿和物資。(板書:誘之以利)

秦君動搖得更加厲害了,燭之武引出了歷史上晉國對秦國言而無信的例子。(板書:晉不可信)到最後劈頭直說:“夫晉,何厭之有”並且推測晉國滅了鄭國後為了擴大土地必定轉而對付秦國。(板書:晉無所厭)

短短125個字,燭之武層層深入,從不同角度說服秦君。燭之武似乎處處為秦國著想,從而打動了秦君,最後使秦君不僅放棄了攻打鄭國還與鄭國建立了聯盟關係。這是本文的高潮部分,為燭之武說退秦師(板書)

秦國原本是與晉國結盟攻打鄭國的,突然轉了方向,晉國會有什麼樣的反映呢?我們接著看最後一段。同學們齊聲朗讀最後一段。子犯請擊子,預備讀(生讀)

誰來翻譯一下這一段

生:子犯請求攻打秦國,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散亂代替整編,這是不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

大家注意,微,是表否定的假設。如果沒有。因:依靠。武是指在使用武力時應遵守的道義準則,如現在的成語“勝之不武”。去,是離開的意思。現代漢語往、到。比如說我們去外婆家。

晉國軍隊終於撤離(板書)

結語:這件事情到這裡就告一段落了,整個課文我們也學習完了。在課後同學們試著將文中的古今異義詞和一些詞類活用找出來,寫在作業本上交上了。大部分都在課堂上說過,不會很困難。我們下節課再進行總結。

3、板書設計:

坦言亡鄭——以退為進一、晉秦圍鄭

亡鄭有害——先示其害二、臨危受命

舍鄭有益——誘之以利三、說退秦師

援引歷史——晉不可信四、晉師撤離

推測未來——晉無所厭

第三課時

1、匯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把《燭之武退秦師》課文疏通了字詞,理清了文章脈絡,還著重學習了燭之武巧妙地說辭,今天我們一起來領略《左傳》的寫作特點。

2、學習《左傳》寫作特點

㈠.伏筆與照應

這篇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說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晉軍函陵,秦軍氾南”,為下文燭之武“夜縋而出”,出使並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㈡.波瀾起伏

這篇課文充滿了波瀾,顯得生動活潑。如,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著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為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於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再如,秦國退兵後,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係頓時又緊張起來。晉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課文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㈢.詳略得當

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是怎樣說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後果,只作簡略交代。在燭之武“夜縋而出”的前後,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訊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態度接待這位即將亡國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從而做到繁簡得當,層次井然。

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會對左傳的藝術特色有更深的理解。

現在我們來總結文中一些重要的字詞句。從同學們交上了的作業看,同學們都做得不錯,(看實際的具體情況)現在我們就一起總結一下。

3、總結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文言句式以及重要的虛詞

1、詞類活用

①晉軍函陵(名詞作動詞,同下文“秦軍”)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使鄭亡,動詞使動用法)

③鄰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④越國以鄙遠(鄙,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鄙;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遠地)

⑤朝濟而夕設版焉(“朝”、“夕”,名詞活用作時間副詞)

⑥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東”、“西”均為方位名詞作狀語;封,名詞活用作動詞,作疆界。)

2、通假字

①今老已,無能為也已(已,通“矣”,語氣詞,”了”)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厭之有?(厭,通“饜”)

④秦伯說(說,通“悅”)

⑤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

3、古今異義

①行李之往來(行李,古義:出行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義:那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5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東道主,古意:東方道路上(招待使節的)主人)

4、文言句式

①以其無禮於晉介詞結構後置

②佚之狐言於鄭伯曰介詞結構後置

③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有何厭”。

④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

⑤(燭之武)辭曰省略句

⑥敢以(之)煩執事省略句

⑦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省略句

⑧(晉)許君焦、瑕省略句

⑨子亦有(何)不利焉省略句

5、重要虛詞

1、以

①以其無禮於晉(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把,介詞)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於君(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錶轉折,連詞)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副詞,怎麼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問代詞,哪裡)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代詞,之)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兼詞,於此)

“之”的意義和用法見課後第三題。

4、其

①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代詞,指代“行李”)

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代詞,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與,不知(代詞,自己的)

④吾其還也(證據助詞,還是,表商量)

5、之

①公從之(代詞,代佚之狐的建議)

②是寡人之過也(的)

③行李之往來(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④何厭之有(賓語前置,有何厭之)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 瞭解《左傳》的相關知識,積累文學常識,積累文言文常見的字詞和句式,培養歸納整理字詞的能力和習慣,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

2. 學習概括要點的方法和作品的敘事結構和敘事藝術,挖掘人物深層次的精神品質。

3. 學習燭之武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計個人恩怨,臨危受命,隻身說退秦軍,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精神以及體會他善於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敵人的外交才能。

三. 教學重難點:

1. 積累和歸納常見的文言詞語和句式,學習概括要點的方法。

2. 梳理文章的結構和內容,理解古代戰爭的實質。

四. 知識分析:

1. 整體感知:

本文記述了秦、晉聯合攻打鄭國時的一個故事。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說明了儲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說服秦伯撤走了圍鄭的秦軍,而且派兵保衛鄭國,迫使晉國也不得不撤兵,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

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隻身說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了他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2. 把握結構:

3. 寫作特點:

(1)伏筆與照應

(2)波瀾起伏

(3)詳略得當

4. 分析主要人物:

(1)燭之武:能言善辯,深明大義,有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有高超的外交才能。

(2)佚之狐:有知人之明和愛國精神。

(3)鄭伯:能引咎自責,從諫如流,善做思想工作。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力圖體現“重在自主,重在發現,重在探究”的教學理念。

首先,學生的鑑賞活動貫穿教學的始終,無論是對文字意義的讀解,還是對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師傳遞、告知的,而是由主體通過探究發現的。在課堂上,鑑賞主體擁有比較充分的鑑賞權、思考權、發言權,這就為主體“發現”提供了保證,學生不再是名義上的、形式上的主體,而是實質性主體——成為學習過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重視對學生資訊蒐集和篩選能力的培養。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課外的分組、結合話題指導材料蒐集、篩選,對於改變學生原來被動的接受和教師教什麼我聽什麼的學習方式會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第三,強調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改變教師原來單一的講解傳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學生小組的合作、探究和競爭,變知識的接受為生成。利用現代媒體,利用網路,利用發放的資料,利用生生之間思維的碰撞,打開了克服重難點的大門。我覺得,這對於古文學習方式的改變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第四,將滲透古文化的精髓,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學中,原本深奧的人生哲理,遙遠的古文常識和古人思想,通過研究學習的形式,通過互相間的探討,通過閱讀他人的解讀,化為簡單的切合學生實際生活的話題,得到了落實,符合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了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

值得探討改進的地方:學生的課外預習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掌握,畢竟學生的學習大多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接受型上,習慣很頑固。閱讀大量的資料,對於教學進度的完成是一個挑戰。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11

設計思想

《燭之武退秦師》是人教課標版必修1第二單元第一篇文言課文,是《左傳》中的一篇優秀敘事作品。《左傳》描寫人物,以極少的筆墨,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內心活動和某些細節的描寫,展示出不同人物的鮮明性格。因之,本文的學習,欣賞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領略人物性格之美、辭令之美。便是教學的主要任務。

課文情節相對簡單,但涉及到鄭、秦、晉三國曆史上的恩怨與利益,涉及到人物稱謂和外交辭令,當然,更涉及到許多古漢語特殊詞句。掃除這些障礙,要讓學生課下充分預習,教師針對性進行點撥。

同時,作為一篇文言短文,理解、把握常用實詞,辨析常見虛詞,亦是教學重點之一。

褚樹榮老師認為,閱讀、鑑賞文言文要有三個層面,即文句——文章——文化,很有道理。學習古代文章,不僅是掌握詞句,瞭解文意,還要和學生的生活聯絡起來,藉此觀照我們的現實生活,給我們提供一個歷史的借鑑。本篇教學設計,力求準、穩、實,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情有所獲。

故本課教學設想是:學生充分預習,自主合作探究。

(1)課前,佈置學生預習,以發現問題;課堂上提出問題,師生擇要解決問題。

(2)課堂上解決疑難字句,在詞句積累過程中複習成語,打通古今漢語聯絡,學以致用。

(3)嘗試用填空的方法,概括文意,表達觀點。

(4)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感受人物,領略文章理性之美、辭令之美。

(5)讀寫結合,融理解鑑賞與表達交流於一體,提升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古為今用的意識。

設計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A、知識與能力目標:積累文言實詞、虛詞、一些常見的特殊句式。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整體把握文章大意,培養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B、過程與方法:合作探究方式,誦讀課文,填空概括文意。分角色朗讀,賞析人物的語言和性格。讀寫結合,融理解鑑賞與表達交流於一體。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機,置個人安危於不顧、勇於擔當的愛國主義精神。

方法設計

1、朗讀法 運用誦讀、自讀和領讀等多種形式,力求做到熟讀成誦。

2、情景設疑法 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巧設疑問激發學生的思維。

3、探究、討論的方法,培養學生深入學習、結合文字語境合理推理詞語意思的語文能力。

預習設計

1、你對《左傳》瞭解多少?收集相關的材料。

2、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詞,熟讀課文,思考:你覺得課文那個地方精彩?為什麼?

教學流程

一、激趣匯入:

由學生的預習匯入:投影課題——《燭之武退秦師》,問:這個“退”字給如何理解?請學生回答。

孫子兵法雲:“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燭之武何能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就解除了秦晉兩國對鄭國的圍困?這裡面有著怎樣的大智大勇,讓我們一起走進那段歷史,感受一下春秋時期的刀光劍影;走近這位古代的英雄,欣賞那驚心動魄的脣槍舌劍吧!

二、熟悉文字,積累字詞

1、學生介紹《左傳》,教師根據情況適當補充。

2、讓學生提出在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師生共同選擇學生難以解決的問題作為重點。

3、學生齊讀課文。

(1) 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2)師生一起糾正字音、句讀。(投影顯示)

4、積累字詞(投影顯示,學生在語境中推測,教師相機點撥)

(1)解釋下列詞語,說說與現代漢語意義上區別

越國以鄙遠 且貳於也 焉用亡鄭以陪鄰 行李之往來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解釋下列黑體詞,瞭解其活用型別

夜縋而出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既東封鄭 若亡鄭而有益於秦

(3)比較辨析下列虛詞意思

其:以其無禮於晉 君知其難也 吾其還也

以:以其無禮於晉 越國以鄙遠 焉用亡鄭以陪鄰

焉:焉用亡鄭以陪鄰 將焉取之 朝濟而夕設版焉

(4)指出下列句式的特點

以其無禮於晉 晉軍函陵 是寡人之過也 夫晉,何厭之有

5、字詞訓練(投影顯示,請以下列黑體詞在本句中的意思填寫成語。)

且貳於楚也(忠貞不貳)

因人之力而弊之(因人成事)

以亂易整,不武(勝之不武)

朝濟而夕設版焉(朝令夕改)

夫晉,何厭之有(學而不厭)

是寡人之過也(聞過則喜)

(積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和學生的知識經驗聯絡起來,現代成語脫胎於古代文言,學生掌握一些,此舉舉一反三,既活學活用,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三、深入文字 ,把握內容

(一)學生分別讀四段內容,然後請學生思考討論,教師相機點撥。

1)“晉侯、秦伯圍鄭”的原因?(原話回答)

2)兩國駐軍有何特點?(原話回答),為何詳細寫出駐軍位置?

3)雖有不被重用的牢騷,卻答應臨危出使,你如何看燭之武?

4)以危國之臣的身份說服對手,燭之武找的出發點是什麼?

5)你如何看晉國退兵的原因?

(二)根據文意,在空格處填寫一個恰當的字進行評價。(投影顯示)

秦、晉征討鄭國,其理可謂( )矣;強敵大軍壓境,其勢可謂( )矣;

燭之武臨危受命,其情可謂( )矣;一番說辭力挽狂瀾,其言可謂( )矣;秦伯背盟結盟,其行可謂( )矣;晉文果斷撤軍,其人可謂( )矣。翻雲覆雨敵我互換,其因皆為( )矣。

參考答案:謬,危,義,妙,滑,智,利(意思對即可)。

(激盪學生的思維永遠是語文課的一個任務,用文言思維如何?這是一個嘗試。)

四、感受文字,把握形象

分角色朗讀課文,感知文字內容、節奏,感知人物形象。

1、教師點撥:

1)注意每段的語意,注意語調、停頓、重音的處理。

2)要求——讀出人物的心理,讀出個性,讀出情韻,讀出理趣。

3)方法——先在組內自主分角色朗讀,然後小組展示。教師相機進行點撥。

2、請學生思考、討論:

⑴燭之武有哪些可愛之處?用林則徐的哪兩句詩可以概括他的精神?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趨避之。”

(對人物形象的把握,不應該抽象分析,在學生自己的誦讀感悟中,他已經習得了。)

五、探究文字,把握說理藝術

學生合作探討燭之武說辭一段,把握高超的說理藝術。

1、點撥——

①“秦晉圍鄭,鄭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銳氣。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鄭只對晉國有利。措辭委婉而謹慎,他沒有立即指出秦、晉聯盟的虛偽性,而是從地理位置入手,巧妙地點明秦、晉之間的厲害關係。既符合實際,又從根本上動搖了秦、晉聯盟的基礎。

③“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說明舍鄭會對秦國有益。如果說第二層是分析危害動搖秦伯的話,這一層則是引誘秦伯了。他換了一個角度,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

④“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至“唯君圖之”,有了前面的鋪墊,燭之武不失時機地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說明晉國曾對秦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然後又從歷史說到現實,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讓秦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

2、你認為燭之武說服秦伯,他抓住最關鍵的那一點? (彼此之間的利益關係)

3、學生朗讀燭之武說辭一段文字。

六、課外拓展(選作)

(一)情景訓練:假如你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位隨地吐痰的年輕人,你如何去說服他注意公共衛生?課下準備一段說辭,準備在下次的演講會上表演。

(二)課外延伸:課下收集相關資料,進行專題研究:我看《左傳》人物說辭的藝術特色。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歸納、整理並檢測本文出現的文言現象,提升古文閱讀能力。

2.過程與方法:認識燭之武善於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敵人的外交才能;

通過誦讀、因聲求氣,體會文言文的精妙所在;

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說服秦君,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準確流利、符合人物性格與處境的文言文誦讀;

2、對燭之武說辭藝術性的鑑賞。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曹操有詩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古往今來,有多少志存高遠之士,無論社會、命運對他有多麼不公平,但到了緊要關頭,依然會挺身而出,為國家、為蒼生獻出自己的一份光與熱。燭之武就是這樣一個讓我們敬佩不已的人。今天,讓我們繼續學習選自《左傳》的《燭之武退秦師》。

二、檢測文言知識 PPT2-3

三、回顧文字、梳理結構 (板書)

四、鑑賞說辭

從文章的標題可以看出,“說退秦師”是故事的高潮部分。請大家先自讀第三小節說辭部分,思考:燭之武說了什麼?又是怎麼說的?

明確:以退為進、曉之以弊、誘之以利、巧施離間。

善於利用矛盾(秦晉聯盟的虛偽性);善於分析利弊(為對方著想,誠懇可信);善於揣摩心理(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講求語言藝術(敬辭、反問句、判斷句)。

附板書:

燭 秦晉圍鄭

之 以退為進

深明大義 武 臨危受命 曉之以弊

能言善辯 退 誘之以利

秦 說退秦師 巧施離間

晉師撤離

小結:孔子說“春秋無義戰”,秦國參戰無非也是利益所趨。燭之武正是深刻而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彷彿置身鄭國之外,處處為秦國著想,放低姿態、不卑不亢,委婉曲折,層層深入,句句在理,聲聲入耳,直抵秦伯內心深處。

五、因聲求氣

如此一段精妙絕倫的說辭,希望大家自由朗讀,深入其中,讀出興味。

2-3生讀,互評。師相機指點。師範讀,再齊讀。

小結:唯有抓住文章外在之“聲”,才能把握其內在之“氣”。因聲求氣,才能更好地品味文章的精妙所在。

六、分析人物形象

1、通過學習,你覺得燭之武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由說辭——能言善辯;

由牢騷(不僅無損人物形象,而使其更加豐滿、有血有肉)、臨危受命——深明大義。(板書)

2、再來看看歷史上對他的記載PPT5

《史記》裡有簡單的幾句:“鄭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於秦”“乃間令使謂秦穆公”。“人”“使”二字讓燭之武成了“無名英雄”。

《東周列國志》裡說:燭之武“鬚眉盡白,佝僂其身,蹣跚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無不含笑”。

佚之狐對他的評價是“口懸河漢,舌搖山嶽”。

你有什麼想說的嗎?(生暢所欲言)

小結:其貌不揚、懷才不遇的燭之武卻是這樣一位深明大義、能言善辯的人。散落在各種史書裡的記載也豐滿了人物形象,讓我們更加客觀、全面、公正地認識真正的燭之武。

七、結束語: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那些鮮活的身影依然留在我們心頭。像燭之武這樣識大體、顧大局,臨危受命而又不辱使命的勇士,是國家的脊樑!讓我們以古人為鏡,勉勵自己吧!

八、作業佈置:課本96頁1-3中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