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校释》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嚴可均曰:禦注、河上作跂者不立,王弼作企者不立。羅振玉曰:企,釋文:河上作‘豉'。案豉殆跂字之訛。禦注、廣明二本亦作跂。廣明本此上有喘者不久句。吳雲二百蘭亭齋金石記校廣明本云:諸本皆無喘者不久四字......

  • 《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内篇目录大纲 畅玄卷第一仙药卷第十一论仙卷第二辨问卷第十二对俗卷第三极言卷第十三金丹卷第四勤求卷第十四至理卷第五杂应卷第十五微旨卷第六黄白卷第十六塞难卷第七登涉卷第十七释滞卷第八地真卷第十八道意卷第九遐览卷第十九明......

  • 《抱朴子内篇》卷十五 杂应 或曰:"敢问断穀人可以长生乎?凡有几法,何者最善与?"抱朴子答曰:"断穀人止可息肴粮之费,不能独令人长生也。问诸曾断穀积久者云,差少病痛,胜於食穀时。其服术及饵黄精,又禹馀粮丸,日再服,三日,令人多气力,堪负担远行,身轻不极。其......

  • 《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内篇序 洪体乏超逸晋书作进趣。之才,偶好无为之业。假令奋翅则能凌厉玄霄,骋足则能追风蹑景,犹故晋书无此字。欲戢劲翮於鹪鹩晋书作鷃。之群,藏逸迹於跛驴之伍,岂况大块禀我以寻常之短羽,造化假我於晋书作以。至驽之蹇足,以晋书无此......

  • 关于黄老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精髓研究大纲 所谓“无为而治”,并非是禁绝人的一切管理行为,只是禁止“逆其自然”的错误行为。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关于黄老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精髓研究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黄老道家的无为而治与老子的无为而治并不完全雷......

  • 《莊子集解》雜篇第二十五則陽大纲 則陽游于楚,成云:姓彭名陽,字則陽,魯人。夷節言之于王,王未之見,夷節歸。成云:夷姓,名節,楚臣。王,楚文王也。彭陽見王果曰:夫子何不譚我于王?司馬云:王果,楚賢人。李云:譚,說也。王果曰:我不若公閱休。釋文:公閱休,隱士也。彭陽曰:公閱......

  • 《庄子》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

  • 《庄子》庄子?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一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

  • 《老子校释》第二十章范例 絕學無憂。易順鼎曰:文子引絕學無憂在絕聖棄智之上,疑古本如此。蓋與三絕字意義相同。今在唯之與阿句上,則意似不屬矣。馬敘倫曰:絕學無憂一句,當在上章。又曰:晁氏讀書記引明皇本,亦以絕學無憂屬於舊第十九章之末。蔣錫昌曰......

  • 《老子校释》第七章大纲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嚴可均曰:長久者,河上、王弼長下有且字。謙之案:傅、范本同。遂州碑作天地長久。又天長地久,蓋古有此語,此引而釋之耳。故能長久。謙之案:故字碑本磨滅不明。長久,各本作長生。嚴可均曰......

  • 《抱朴子内篇》卷五 至理大纲 抱朴子曰:微妙难识,疑惑者众。吾聪明岂能过人哉?適偶有所偏解,犹鹤知夜半,燕知戊巳,而未必达於他事也。亦有以校验,知长生之可得,仙人之无种耳。夫道之妙者,不可尽书,而其近者,又不足说。昔庚桑胼胝,文子釐颜,勤苦弥久,及受大诀,谅......

  • 《文子》守易大纲 子〕曰:古之為道者,理情性,治心術,養以和,持以適,樂道而忘賤,安德而忘貧。性有不欲,無欲而不得;心有不樂,無樂而不為。無益于性者,不以累德;不便于生者,不以滑和。不縱身肆意而制度,可以為天下儀,量腹而食,制形而衣,容身而居,適情而行......

  • 《庄子》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

  •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大纲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道家思想无为而治的意义是什么?道家思想:无为而治篇一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治”......

  • 《抱朴子内篇》卷十 明本大纲 或问儒道之先后。抱朴子答曰:"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先以为阴阳之术,众於忌讳,使人拘畏;而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墨者俭而难遵,不可遍循;法者严而少恩,伤破仁义。唯道家之教,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包儒墨之善,总名法之......

  • 《庄子》庄子?外篇?刻意第十五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

  • 《老子校释》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辱為下。嚴可均曰:何謂寵辱?辱為下,王弼、傅奕作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羅振玉曰:河上、景龍、禦注、景福、敦煌丙諸本均無若驚二字。景龍本辱為下,景福本作寵為上,辱為下。李道純曰:寵為上,辱......

  • 道家名言名句及翻译 1)不以物挫志。2)译文: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3)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4)译文: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

  • 《庄子》庄子?外篇?至乐第十八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

  • 《庄子》庄子•外篇•马蹄第九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齕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

  • 《文子》守真大纲 老子〔文子〕曰:夫所謂聖人者,適情而已,量腹而食,度形而衣,節乎己而貪污之心無由生也,故能有天下者,必無以天下為也;能有名譽者,不以越行求之,誠達性命之情仁義因附也。若夫神無所掩,心無所載,通洞條達,澹然無事,勢利不能誘,聲色不......

  • 《庄子》庄子外篇秋水第十七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认识外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庄子》庄子外篇秋水第十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 《庄子》庄子?杂篇?寓言第二十七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重言十七,所以己言也。是为耆艾,年先矣,而无经......

  • 《文子》上仁 老子〔文子〕曰:君子之道,靜以修身,儉以養生。靜即下不擾,下不擾即民不怨;下擾即政亂,民怨即德薄。政亂,賢者不為謀;德薄,勇者不為鬥。亂主則不然,一日有天下之富,處一主之勢,竭百姓之力,以奉耳目之欲,志專于宮室台榭,溝池苑囿,猛獸......

  • 《老子校释》唐易州龍興觀道德經碑本 錢大昕曰:案河上公注本道可道以下為道經卷上,上德不德以下為德經卷下。晁說之跋王弼注本,謂其不析道德而上下之,猶近於古。不知陸德明所撰釋文,正用輔嗣本,題云道經卷上,德經卷下,與河上本不異。晁氏所見者,特宋時轉寫之本,而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