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子集解》外篇第二十一田子方 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數稱溪工。釋文:李云:‘田子方,魏文侯師,名無擇。溪工。賢人。'司馬本作雞。文侯曰:溪工,子之師邪?子方曰:非也。無擇之裏人也,稱道數當,成云:稱說言道,頻當於理。故無擇稱之。文侯曰:然則子無師邪?子......

  • 道家无为而治是谁大纲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那么无为而治的提出者是谁》下面小编为你解答相关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春秋战国时期,五霸相争、七雄相斗,战争连炜不断,社会动荡不安。面对动荡的社会局面,思想家们纷纷提出......

  • 有关黄老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精髓研究 所谓“无为而治”,并非是禁绝人的一切管理行为,只是禁止“逆其自然”的错误行为。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关于黄老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精髓研究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黄老道家的无为而治与老子的无为而治并不完全雷......

  • 《列子集釋》附錄二重要序論匯錄大纲 一、劉向列子新書目錄劉向列子新書目錄小字夾注者為唐殷敬順釋文以及宋陳景元之釋文補遺,而任大椿之釋文考異則略而未錄。姓列,名禦寇,或名圄寇。先莊子,故莊子稱之。天寶初,奉旨冊為沖虛真人,其書改題曰沖虛真經,名冠八篇之......

  • 《抱朴子内篇》卷一 畅玄 抱朴子曰:"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眇眛乎其深也,故称微焉。绵邈乎其远也,故称妙焉。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光乎日月,迅乎电驰。或倏烁而景逝,或飘滭而星流,或滉漾於渊澄,或雰霏而云浮。因兆类而为有,讬......

  • 《列子集釋》徵引諸家姓氏及其著述表 一、只限於列子八篇集釋校說內所徵引之姓氏。二、略依其生卒年次排列,生卒年有可考者亦為注出。沈括(1030-1094)夢溪筆談王觀國宋人學林顧炎武(1613-1682)唐韻正黃生(1622-?)字詁義府何琇樵香小記惠棟(1697-1785)松崖......

  • 《老子校释》第一章大纲 洪頤烜曰:道德經王輔嗣本,今世所行,俱有分章。此本雖不記章數,然每章皆空一格以別之。其中亦有與今王本不同者,如今王本道沖而用之至象帝之先為三章,天地不仁至不如守中為四章,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為六章,此本皆並為一。故有之......

  • 《文子》守易大纲 子〕曰:古之為道者,理情性,治心術,養以和,持以適,樂道而忘賤,安德而忘貧。性有不欲,無欲而不得;心有不樂,無樂而不為。無益于性者,不以累德;不便于生者,不以滑和。不縱身肆意而制度,可以為天下儀,量腹而食,制形而衣,容身而居,適情而行......

  • 《列子集釋》卷第六 力命篇大纲 〔注〕命者,必然之期,素定之分也。雖此事未驗,而此理已然。若以壽夭存於御養,窮達係於智力,此惑於天理也。〔解〕命者,必定之分,非力不成;力者,進取之力,非命不就。有其命者必資其力,有其力者或副其命。亦有力之不能致者,無命也;......

  • 《列子集釋》卷第三 周穆王篇 〔注〕夫?生受有謂之形,俛仰變異謂之化。神之所交謂之夢,形之所接謂之覺。原其極也,同歸虛偽。何者?生質根滯,百年乃終;化情枝淺,視瞬而滅。神道恍惚,若存若亡;形理顯著,若誠若實。故洞監知生滅之理均,覺夢之塗一;雖萬變交陳,......

  • 《庄子》庄子?外篇?箧第十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

  • 《庄子》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

  • 《列子》力命第六 力谓命曰:若之功奚若我哉?命曰:汝奚功于物,而物欲比朕?力曰:寿夭、穷达、贵贱、贫富,我力之所能也。命曰: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颜渊之才不出众人之下,而寿四八。仲尼之德。不出诸侯之下,而困于陈,蔡;殷纣之行,不出三仁......

  • 《文子》守虛大纲 老子〔文子〕曰:所謂聖人者,因時而安其位,當世而樂其業。夫哀樂者,德之邪;好憎者,心之累;喜怒者,道之過: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即與陰合德,動即與陽同波。故心者,形之主也;神者,心之寶也。形勞而不休即蹶,精用而不已則竭,是......

  • 《抱朴子内篇》校刊抱朴子内篇序大纲 道家宗旨,清净冲虚而已。其弊或流为权谋,或流为放诞,无所谓金丹仙药、黄白玄素、吐纳导引、禁咒符箓之术也。秦汉方士,绝不附会老子。即依讬黄帝,亦非道家之说。汉书艺文志以黄帝诸篇,分属道家神仙,盖本七略。七略又本於别录......

  •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大纲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道家思想无为而治的意义是什么?道家思想:无为而治篇一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治”......

  • 《老子校释》第十八章 大道癈,有人義。智惠出,有大偽。嚴可均曰:有人義,各本作仁義。智惠出,王弼作智能,或作慧知,非。洪頤烜曰:智惠出,有大偽,烜案惠當作慧。釋文本作知慧。說文:惠,仁也,從心從□。慧,儇也,從心,彗聲。惠慧不同。論語衛靈公好行小慧,釋文魯......

  • 《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内篇佚文大纲 余手校抱朴子,因繙检群书所引见,往往有今本所无者。随见随录,省并複重,得百四十五事。辄依本书大例,以其言神仙黄白事者,为内篇佚文。其馀駮难通释,为外篇佚文。各一卷。长白继昌。(明案此录系严可均代辑,见铁桥漫稿卷六,参全......

  • 《文子》上仁大纲 老子〔文子〕曰:君子之道,靜以修身,儉以養生。靜即下不擾,下不擾即民不怨;下擾即政亂,民怨即德薄。政亂,賢者不為謀;德薄,勇者不為鬥。亂主則不然,一日有天下之富,處一主之勢,竭百姓之力,以奉耳目之欲,志專于宮室台榭,溝池苑囿,猛獸......

  • 《庄子》庄子?杂篇?则阳第二十五 则阳游于楚,夷节言之于王,王未之见。夷节归。彭阳见王果曰:夫子何不谭我于王?王果曰:我不若公阅休。彭阳曰:公阅休奚为者邪?曰:冬则戳鳖于江,夏则休乎山樊。有过而问者,曰:‘此予宅也。’夫夷节已不能,而况我乎!吾又......

  • 《老子校释》第十五章大纲 古之善為士者,俞樾曰:河上公注曰:謂得道之君也。則善為士者,當作善為上者,故以得道之君釋之。上與士形似而誤耳。謙之案:俞說非也。依河上公注,善為士者,當作善為道者。傅奕本士作道,即其證。畢沅曰:‘道',河上公、王弼......

  • 《抱朴子内篇》卷十 明本大纲 或问儒道之先后。抱朴子答曰:"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先以为阴阳之术,众於忌讳,使人拘畏;而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墨者俭而难遵,不可遍循;法者严而少恩,伤破仁义。唯道家之教,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包儒墨之善,总名法之......

  •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四天運大纲 天其運乎?郭云:不運而自行。地其處乎?郭云:不處而自止。日月其爭於所乎?郭云:不爭而自代謝。孰主張是?孰維綱是?孰居無事推而行是?三句分承天地日月。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得已邪?成云:機,關。緘,閉也。謂有主司關閉,事不得已。......

  • 《老子校释》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陳注:(篤)謙之案:致字,景福本、河上本作至。篤字,景龍本、景福本、趙孟俯本均作□。字鑒曰:篤,說文:‘馬行頓遲,從馬,竹聲。'俗作□。又室町本極字篤字下有也字。謙之案:老子言虛共五見,惟五章虛而不屈,與......

  • 《抱朴子内篇》卷五 至理大纲 抱朴子曰:微妙难识,疑惑者众。吾聪明岂能过人哉?適偶有所偏解,犹鹤知夜半,燕知戊巳,而未必达於他事也。亦有以校验,知长生之可得,仙人之无种耳。夫道之妙者,不可尽书,而其近者,又不足说。昔庚桑胼胝,文子釐颜,勤苦弥久,及受大诀,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