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古詩及賞析(經典)

古詩及賞析(經典)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67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及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詩及賞析(經典)

古詩及賞析1

原文:

鳧鷖

鳧鷖在涇,公屍來燕來寧。

爾酒既清,爾餚既馨。

公屍燕飲,福祿來成。

鳧鷖在沙,公屍來燕來宜。

爾酒既多,爾餚既嘉。

公屍燕飲,福祿來為。

鳧鷖在渚,公屍來燕來處。

爾酒既湑,爾餚伊脯。

公屍燕飲,福祿來下。

鳧鷖在潀,公屍來燕來宗,既燕於宗,福祿攸降。

公屍燕飲,福祿來崇。

鳧鷖在亹,公屍來止熏熏。

旨酒欣欣,燔炙芬芬。

公屍燕飲,無有後艱。

譯文:

野鴨鷗鳥河中央,公屍赴宴多安詳。你的美酒清又醇,你的菜餚味道香。公屍赴宴來品嚐,福祿大大為你降。

野鴨鷗鳥沙灘上,公屍赴宴來歆享。你的美酒好又多,你的菜餚美又香。公屍赴宴來品嚐,助你福祿長安康。

野鴨鷗鳥在洲諸,公屍赴宴來居住。你的美酒已濾清,你的菜餚有幹脯。公屍赴宴來品嚐,為你降下大福祿。

野鴨鷗鳥港汊中,公屍赴宴位居尊。已在親廟設酒席,福祿降臨你家門。公屍赴宴來品嚐,福祿不斷降你身。

野鴨鷗鳥在峽門,公屍赴宴醉醺醺。美酒飲來欣欣樂,燒肉烤肉香噴噴。公屍赴宴來品嚐,從此太平無艱辛。

註釋:

1.鳧(fú):野鴨。鷖(yī):沙鷗。《詩經集傳》:“鳧,水鳥,如鴨者。鷖,鷗也。”

2.涇:徑直前流之水。

3.屍:神主。燕:通“宴”,宴飲。寧:享安寧。《詩經傳疏》:“燕,燕飲也。”

4.爾:指主祭者,即周王。

5.餚(yáo):古同“餚”,菜餚。馨:香氣。

6.來成:《詩經通釋》:“來成,猶言來崇,成亦重也。”成,成就,成全。

7.沙:水邊沙灘。

8.宜:順,安享。《詩經通釋》:“凡神歆其祀通謂之宜。”

9.為:幫助。《鄭箋》:“為猶助也。助成王也。”

10.渚(zhǔ):河流湖泊中的沙洲。

11.處:安樂。這裏指坐。

12.湑(xū):指酒過濾去滓。酒去滓後則變清,故有清意。《詩經傳疏》:“爾酒既湑,猶云爾酒既清矣。”

13.伊:語助詞。脯(fǔ):肉乾。《説文·肉部》:“脯,乾肉也。”

14.潀(cóng):港汊,水流會合之處。《毛傳》:“潀,水會也。”

15.宗:借為“悰(cóng)”,快樂。一解為尊敬,尊崇。《毛傳》:“宗,尊也。”李樗、黃壎《毛詩集解》:“來居尊位也。”

16.宗:宗廟,祭祀祖先的廟。

17.崇:高,此作動詞,加高,增加。《毛傳》:“崇,重也。”

18.亹(mén):峽中兩岸對峙如門的地方。《詩經集傳》:“亹,水流峽中,兩岸如門也。”

19.熏熏:同“薰薰”,香味四傳。一解為和悦的樣子。何楷《詩經世本古義》:“熏熏,當依《説文》作醺醺,謂屍醉也。”俞樾《古書疑義舉例》以為當與下句之“欣欣”互易,謂“古書多口授,誤倒其文耳”。

20.旨:甘美。欣欣:《毛傳》:“欣欣然,樂也。芬芬,香也。”

21.燔(fán)炙:指燒烤肉。燔,本義是焚燒,引申為燒烤。芬芬:肉味香濃貌。

22.艱:災難,不幸。

賞析:

此詩是《大雅·生民之什》的第四篇。關於此詩的主旨,《毛詩序》在解《生民之什》的第一篇《大雅·生民》為“尊祖也”,解第二篇《大雅·行葦》為“忠厚也”,解第三篇《大雅·既醉》為“大平也”之後,解此篇為“守成也”,雲:“大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神祇祖考安樂之也。”

此詩分五章,,每章四句,除每章的第二句為六言外,其餘均為四言句。其結構有如音樂中的裝飾變奏曲:將一個結構完整的主題進行一系列的變奏,而保持主題的旋律。就詩而言,此歌主題旋律便是:野鴨沙鷗在水澤畔歡快地嬉戲覓食,公屍來到宗廟接受賓屍之禮就像野鴨沙鷗自得其所那樣恬適愉悦,人們答謝公屍,獻給公屍的酒清醇甘甜,獻給公屍的'食香酥鮮美,希望公屍溝通獻祭的人們與受祭的神靈,並祈求神靈賜福。

此詩首句的“在涇”“在沙”“在渚”“在潀”“在亹”,其實都是在水邊。《鄭箋》分別解釋為“水鳥而居水中,猶人為公屍之在宗廟也,故以喻焉”,“水鳥以居水中為常,今出在水旁,喻祭四方百物之屍也”,“水中之有渚,猶平地之有丘也,喻祭地之屍也”,“潀,水外之高者也,有瘞埋之象,喻祭社稷山川之屍”,“亹之言門也,燕七祀之屍於門户之外,故以喻焉”,雖對每章以“鳧鷖”起興而帶有比意看得很透,但卻誤將裝飾變奏看作主題變奏,其説不免穿鑿附會。每章的章首比興,只是喻公屍在適合他所呆的地方接受賓屍之禮而已,用詞的變換,只是音節上的修飾,別無深意。以下寫酒之美,用了“清”“多”“湑”“欣欣”等詞,寫餚之美,用了“馨”“嘉”“芬芬”等詞,從不同角度強化祭品的品質優良,借物寄意,由物見人,充分顯示出主人宴請的虔誠。正因為主人虔誠,所以公屍也顯得特別高興,詩中反覆渲染公屍“來燕來寧”“來燕來宜”“來燕來處”“來燕來宗”“來止熏熏”,正説明了這一點,語異而義同,多次裝飾變奏更突出了主旋律。因為公屍高興,神靈也會不斷降福給主人,這就是詩中反覆強調的“福祿來成”“福祿來為”“福祿來下”“福祿攸降”“福祿來崇”。只有詩的末句“無有後艱”,雖是祝詞,卻提出了預防災害禍殃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説,前引《毛詩序》“大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神祇祖考安樂之也”的發揮倒是值得注意的。居安必須思危,這一點至今能給人以很大的啟發。

古詩及賞析2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昨日之日”與“今日之日”,是指許許多多個棄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時光難駐,心煩意亂,憂憤鬱悒。詩人的“煩憂”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煩憂”者也非止一端。

古詩及賞析3

《浣溪沙·丙辰歲不盡五日吳鬆作》

雁怯重雲不肯啼,畫船愁過石塘西。打頭風浪惡禁持。

春浦漸生迎棹綠,小梅應長亞門枝,一年燈火要人歸。

譯文翻譯

重疊的彤雲低壓着,連大雁也嚇得不肯啼叫了。當航船經過石塘西畔時,我心中的愁苦更加濃重。船兒被迎頭打來的風浪惡作劇地擺佈着。

迎着歸棹,春天的河岸上已逐漸生出一層嫩綠;小小的梅樹,新枝該長得壓着門楣了吧?一年一度的燈節已經開始了,彷彿在催促我:快點回來啊!

註釋解釋

浦:水濱。

棹(zhào):划船的'工具,船槳,也指船。

長(zhǎng)亞門:長得靠近門楣。

一年燈火:指春節至元宵節的燈籠、焰火之類。

要:通“邀”。陶淵明《桃花源記》:“便要還家。”

重雲:重重雲層。

石塘:在蘇州的小長橋。

惡(wù):猛,厲害。

禁(jīn)持:“禁”通“今”,擺佈。

創作背景

這首詞寫還家過年之情。姜夔一生布衣,以清客身份依人籬下,輾轉飄泊,除夕不能回家過年,已是常事。宋寧宗慶元二年丙辰除夕前五日,姜夔從無錫乘船歸杭州(當時白石移家杭州,依張鑑門下),途中經過吳鬆,遂作此詞。

詩文賞析

“雁怯重雲不肯啼。”起筆寫向空中。大雁無聲,穿過重雲,飛向南方。南方温暖,對大雁來説,是一温馨的家,用比喻的手法表現作者歸家的情景。長空彤雲重重密佈,雁兒心情緊張,故説“怯”字。但雁兒急於回家,一個勁往南飛,故不肯啼。此一畫面,恰成詞人歸心似箭的寫照。“畫船愁過石塘西”,次句寫出自己,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畫船,是載了滿船清愁而行,又妙。作者既然歸家但是描寫的卻都是慘淡景象,“打頭風浪惡禁持”,作者巧妙的寫出了實情,大風阻擋詞人歸路,人間有風浪猛打船頭。天上有重雲遮攔鳥道,對於思家心切的作者憂愁更深一步。

“春浦漸生迎棹綠”,過片仍寫水面,意境卻已煥然一新。浦者水濱,河水漲綠,漸生春意,輕拍槳櫓。雖雲漸生,可是春之一字,冠於句首,便覺已是春波駘蕩,春意盎然。歇拍與過片,對照極其鮮明。從狂風惡浪過變而為春波盪漾,從風浪打頭緊接便是春波迎槳,畫境轉變之大,筆力幾於迴天。真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詩)的突兀感和欣悦感。筆峯驟轉,卻不顯得生硬,兩相對照,只覺筆意輕靈,意境超逸。時猶臘月,詞人眼中之河水已儼然是一片春色,則此時詞人之心中,自是一片温暖。“小梅應長亞門枝。”下句更翻出想象。離家已久之詞人,揣想此時之家中,門前小梅,新枝生長,幾乎高與門齊了。此一意境,何其馨逸,又何其温柔。小梅之句,頗似有一番喻意,暗示兒女之生長。經年飄泊在外之人,每一還家,乍見兒女又長高如許,其心情之喜慰,可想而知。小梅應長亞門枝,正是這種人生體驗之一呈現。“一年燈火要人歸。”結筆化濃情為淡語。除夕守歲之燈火,一年一度而已矣。燈火催人快回家,歡歡喜喜過個年。一筆寫出家人盼歸之殷切,亦寫出自己歸心之急切。此是全幅詞情發展之必然結穴,於淡語中見深情。

此詞的顯著藝術特色,是以哀景寫歡樂,以淡筆寫濃情。上片以雁怯重雲,畫船載愁,浪打船頭等慘淡景象反襯歸家之歡欣,下片的春浦漸綠,小梅長枝,燈火催歸等熱鬧景象突出了作者歸心似箭的心情。

古詩及賞析4

山中 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山中》名師翻譯:

薄霧散盡。荊溪如一塊越扯越長的銀飄帶,向遠山中淡淡隱去。水很薄、很清,涓涓細流輕輕彈奏着石頭的琴鍵,一路吟唱,蜿蜒而出。

冬躡手躡腳的來了。這位頑皮的孩子,用寒風的十指收集秋天張貼在樹上的五顏六色的卡片,然後,又毫不憐惜地甩在地上。

幾片楓葉躲過了它冷冷的視線,竟勇敢地昂起紅樸樸的臉,如長夜裏的火把,頓時照亮了整個季節。詩人為她們大膽的舉動一陣驚喜,心中盛滿了温暖和激動。

山路似有似無,在青葱蓊鬱的蒼松翠柏中躲躲閃閃。陽光企圖伸長手指溜進來,最後仍讓一層一層的葉片擋住了去路。

空明的山色蒼翠欲滴。這秦嶺的初冬呵,儘管無雨,卻被滿眼的綠色打濕了目光和衣裳,以及心靈深處的那個靜謐的夢。

賞析:

這首小詩以詩人山行時所見所感,描繪了初冬時節的山中景色。

首句寫山中溪水。荊溪,本名長水,又稱滻水,源出陝西藍田縣西南秦嶺山中,北流至長安東北入灞水。這裏寫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時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與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淺,山溪變成涓涓細流,露出磷磷白石,顯得特別清淺可愛。由於抓住了冬寒時山溪的主要特徵,讀者不但可以想見它清澄瑩澈的顏色,蜿蜒穿行的形狀,甚至彷彿可以聽到它潺潺流淌的聲音。

次句寫山中紅葉。絢爛的霜葉紅樹,本是秋山的特點。入冬天寒,紅葉變得稀少了;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對王維這樣一位對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詩人兼畫家來説,在一片濃翠的山色背景上(這從下兩句可以看出),這裏那裏點綴着的幾片紅葉,有時反倒更為顯眼。它們或許會引起詩人對剛剛逝去的絢爛秋色的遐想呢。所以,這裏的“紅葉稀”,並不給人以蕭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對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連。

如果説前兩句所描繪的是山中景色的某一兩個局部,那麼後兩句所展示的卻是它的全貌。儘管冬令天寒,但整個秦嶺山中,仍是蒼松翠柏,蓊鬱青葱,山路就穿行在無邊的.濃翠之中。蒼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像有形的物體那樣可以觸摸得到,所以説“空翠”。“空翠”自然不會“濕衣”,但它是那樣的濃,濃得幾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濃得幾乎使整個空氣裏都充滿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籠罩在一片翠霧之中,整個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潤,而微微感覺到一種細雨濕衣似的涼意,所以儘管“山路元無雨”,卻自然感到“空翠濕人衣”了。這是視覺、觸覺、感覺的複雜作用所產生的一種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種心靈上的快感。“空”字和“濕”字的矛盾,也就在這種心靈上的快感中統一起來了。

張旭的《山中留客》説:“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沾衣”是實寫,展示了雲封霧鎖的深山另一種美的境界;王維這首《山中》的“濕衣”卻是幻覺和錯覺,抒寫了濃翠的山色給人的詩意感受。同樣寫山中景物,同樣寫到了沾衣,卻同工異曲,各臻其妙。真正的藝術是永遠不會重複的。

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鮮豔的紅葉和無邊的濃翠所組成的山中冬景,色澤斑斕鮮明,富於詩情畫意,毫無蕭瑟枯寂的情調。和作者某些專寫靜謐境界而不免帶有清冷虛無色彩的小詩比較,這一首所流露的感情與美學趣味都似乎要更健康一些。

古詩及賞析5

原文:

詠荊軻

燕秦不兩立,太子已為虞。

千金奉短計,匕首荊卿趨。

窮年徇所欲,兵勢且見屠。

微言激幽憤,怒目辭燕都。

朔風動易水,揮爵前長驅。

函首致宿怨,獻田開版圖。

炯然耀電光,掌握罔正夫。

造端何其鋭,臨事竟趑趄。

長虹吐白日,倉卒反受誅。

按劍赫憑怒,風雷助號呼。

慈父斷子首,狂走無容軀。

夷城芟七族,台觀皆焚污。

始期憂患弭,卒動災禍樞。

秦皇本詐力,事與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實謂勇且愚。

世傳故多謬,太史徵無且。

譯文:

燕國秦國勢不兩立,燕太子丹為這塊心病十分憂慮。

決定用樊於期腦袋作信物奉行刺秦王的短淺計謀,讓荊軻帶上匕首趕赴秦地。

整年裏卑詞厚禮,奉養荊軻,恰逢人們將受屠戮,軍事形勢十分危急。

微言大義激起樊氏深怨,獻出人頭,荊卿圓睜雙眼怒氣衝衝辭別燕國首都。

北風裏一曲悲歌,易水送行場面壯烈,灑酒祭祀天地登車揮鞭長驅。

把密封樊於期首級的匣子送給宿敵秦王,當面打開燕國的地圖割讓土地。

突然間閃閃電光,圖窮匕首見,可惜拿匕首的人不是行家,耳熱心悸。

開始行事時鋭氣何等鋒利,到緊要關頭他卻猶豫無計。

突然間似長虹橫貫太陽,匆忙中反而自遭誅殺。

秦王拔劍而起,盛怒伐燕,號呼聲似風雷貫耳,秦軍向燕地進發。

燕王斬下太子丹頭顱討好秦國,仍被追伐得到處奔跑,沒有容身之舍。

秦兵剷平城邑除掉燕王親姻家族,燕國的官署宮觀都被燒燬踐踏。

開始行事時指望消除災禍,最終反而觸動了災禍的機匣。

秦王的兼併靠的是詐力,與講信義的齊桓公大相徑差。

怎能仿效勇士曹沫劫齊桓公的故事呢,實在叫做有勇無謀又愚有加。

世間流傳的史事本來就多有謬誤,太史公已從秦侍醫夏無且那裏早有歎嗟。

註釋:

1.荊軻:戰國時著名俠客。戰國時期衞國人,好讀書擊劍,入燕,燕之處士田光亦善待之,後受燕太子丹所遣,入秦刺秦王嬴政。

2.不兩立:不能同時並存。《戰國策·燕策三》:“燕秦不兩立,願太傅幸而圖之。”

3.太子:即燕太子丹,燕王喜之子。虞(yú):憂患,引申為心病。

4.千金:指代秦將樊於期之首級。短計:淺陋的計謀。

5.荊卿:即荊軻。

6.窮年:整年。徇(xùn):順從。

7.且見屠:將要被屠殺。

8.微言:密謀;暗中進言。

9.燕(yān)都:指燕國首都。

10.朔風:北風,寒風。

11.爵(jué):古代酒器。長驅:向前奔馳不止。

12.函(hán)首:將首級裝入匣子。宿怨:指代秦王。

13.迥(jiǒng)然:明亮貌。電光:指匕首。

14.罔(wǎng):沒有,不是。正夫:這裏指行家。正:一作“匹”。

15.造端:開始;開端。

16.趑(zī)趄(jū):猶豫,不進貌。

17.倉卒(cù):即倉猝,匆忙急迫。

18.“按劍”二句:指秦王發怒攻打燕國事。

19.“慈父”二句:指燕王殺太子丹仍被追逃事。

20.芟(shān):割草,引申為除去。七族:指親姻家族。

21.台:古代官署名。焚污:謂焚燬玷辱。

22.弭(mǐ):消除、停止。

23.樞(shū):樞紐,機關,關鍵。

24.詐力:欺詐與暴力。

25.桓(huán)公:齊桓公,春秋五霸之一,齊桓公以信為號召,與秦之併兼詐力不同。

26.曹子:即曹沫,春秋時期著名刺客。

27.故:通“固”,本來。

28.太史:指太史公司馬遷。徵(zhēng):證明、應驗。無且(jū):指秦王侍醫夏無且。

賞析:

歷史故事“荊軻刺秦王”,歷代都有名人歌詠。晉代左思作有《荊軻飲燕市》,借歌詠荊軻以抒發對豪門權貴的蔑視;晉代陶淵明作《詠荊軻》,以詩的形式不僅再現了當年荊軻刺秦王的悲壯經過,而且以“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表明自己的歎惋頌讚之情;而柳宗元作的這首《詠荊軻》內涵更為豐富,作者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巨大包容性的語言成功地描述了這一重大事件的錯綜複雜的情節,精心製造了一個接一個的高潮。特別是繪聲繪色地描寫了荊軻臨行時的悲壯場面和刺秦王的緊張激烈場面,生動體現出荊軻的勇敢、真誠、剛毅、愚狂的性格特徵,從而使荊軻的.形象躍然於紙上。而此詩的新意更在於詩人對荊軻作出了“勇且愚”的評價。秦國虐待作為人質的燕太子丹,殺戮樊於期的父母宗族,特別是秦軍濫施武力,任意侵凌其他國家的種種暴行,引起了人們的強烈不滿。對於像荊軻那些抵抗強秦,進行自保的人和事,則應給予一定的同情和頌讚;但是,對秦王採取暗殺等恐怖手段,不能不説是一種愚蠢而又危險的行徑。因為這類行徑無論如何不會改變歷史發展的趨勢。詩人對荊軻刺秦王這一愚昧盲動之舉,表示了深深的歎惋。燕太子丹錯誤地將燕國的命運完全寄託在荊軻一人身上,誘使荊軻充當犧牲品,而荊軻卻樂於效法古人,鋌而走險,終於喪命,這是歷史的悲劇。其實,荊軻即使能殺死秦王,也不能迫使秦國退還侵佔各國的土地,從而挽救大勢已去、行將滅亡的六國。

唐代俠風猶盛,安史之亂後,皇室與強藩之間矛盾劇烈,借刺客之手除掉對方陣營中的要人一時成了熱門話題與首選的手段。此詩即反映了柳宗元對這種政治上的短視與盲動的輕蔑,也表達了作者在國家統一上排斥“詐力”的觀念。

古詩及賞析6

《靜夜思》

李白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

詩的前兩句,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牀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淒涼之情。

詩的後兩句,則是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於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

明人胡應麟説:“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詩藪·內編》卷六)王世懋認為:“(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藝圃擷餘》)怎樣才算“自然”,才是“無意於工而無不工”呢?這首《靜夜思》就是個樣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來,説是“妙絕古今”。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敍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着讀者。

一個作客他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詩歌中所經常看到的。例如梁簡文帝蕭綱《玄圃納涼》詩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於李白的唐代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裏,用“空裏流霜不覺飛”來寫空明澄澈的月光,給人以立體感,尤見構思之妙。可是這些都是作為一種修辭的手段而在詩中出現的。這詩的“疑是地上霜”,是敍述,而非摹形擬象的狀物之辭,是詩人在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覺呢?不難想象,這兩句所描寫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夢初回的情景。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户的皎潔月光射到牀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圍的環境告訴他,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頭一看,一輪娟娟素魄正掛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淨!這時,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説,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一切,想到家裏的親人。想着,想着,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於沉思之中。

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它的內容是單純的,但同時卻又是豐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説的比他已經説出來的要多得多。它的構思是細緻而深曲的,但卻又是脱口吟成、渾然無跡的。從這裏,讀者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的“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古詩及賞析7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杜甫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羣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脣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餘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

梨園子弟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賞析:

觀公孫大娘的'弟子舞劍器,卻重筆放在描繪公孫大娘的高超舞技上,再聯想到從開元盛世,到天寶變亂,五十年間,興衰反掌,感時追昔,令人悽然。此詩的一大特色,在於用博喻的手法,來描繪公孫大娘劍器舞的高超。“觀者如山……”以後六句,歷來為人稱賞。

古詩及賞析8

《女冠子·四月十七》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譯文

今天是四月十七,去年這個日子,正是與你離別的時候。忍住淚水假裝着低下臉,含羞皺着眉頭。

自別後我魂銷腸斷,如今只能在夢裏與你相見。我的相思之情,除了天邊的月亮,又有誰知道呢?

註釋

佯(yáng羊)低面:假裝着低下臉。

斂眉:皺眉頭。斂(liǎn臉):蹙。

賞析

這首詞在《草堂詩餘別集》中題作《閨情》,寫女子追憶與情人的相別以及別後相思,抒發了閨中少女的相思之情。詞句質樸率真,哀惋動人,是歷來廣為傳誦的名篇。上片憶與郎君相別。“四月十七,正式去年今日。”連用記載日期的二句,在整個詞史上少見。似乎是脱口而出,有似乎是沉醉之中的驚呼。“正是”二字用得傳神,表現出記憶之深,讓人如聞其聲。“別君時”非常直接地點明讓這個少女如此痴迷的`原因。原來是與郎君分別了,痴迷、沉醉於苦苦的相思忘了時間的飛逝,忘了四季的輪迴,忘了身在何處。好像是在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別離已一年,相思也一年了。然而,這一年似快又慢,快是指別離太快,相聚太短,慢是藴涵了無數煎熬,無數牽掛。“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佯”是掩飾,但不是故意做作,是基於感情的真摯。害怕郎君發現臉上的淚水,而牽掛、擔心,而假裝低頭;“含羞”是別時有千言萬語卻有無從説起,欲説還休,難於啟齒。這兩句通過白描手法,生動地再現了送別時女子玲瓏剔透的面部表情,細膩真實的心理活動。

下片抒別後眷念。“不知魂已斷”,是過片。“魂斷”即“魂銷”,江淹《別賦》雲:“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緊扣上片“別君時”,承上;只好“空有夢相隨”,啟下,過渡自然,不留痕跡。“不知”故作糊塗,實指知,但比知更深更悲。知是當時,是如今,還是這一年,卻又不知。事實上,三者已融於一起,無從分別,也無需分別。君去人不隨,也不能隨,只好夢相隨。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但這裏的夢是悽苦的,是在無法選擇的前提下,不得不選擇聊以慰藉的方式,可見相思之深,相思之苦,相思之無奈。“除卻天邊月,無人知。”“天邊月”與首句“四月十七”在時間上相應。“無人知”即是不知,重複上文,加強悽苦。魂銷夢斷都無法派遣相思之苦,那就只有對月傾訴了,這是古人常用的寄託方式,沒有人知道,但明月知道,不僅知,還理解,更會把這一切記住,作為見證。在少女的心目中,月竟成了她在人間的唯一知己,這是十分無奈的選擇,更見其孤獨,寂寞。況且明月的“知“,本是子虛烏有。寄託相思,相思卻更濃,排遣相思,相思卻更深。真是欲哭無淚,欲罷不能。少女受相思折磨,為相思煎熬,楚楚動人,愈發憔悴的形象躍然紙上,讓人為之流淚。

這首詞也可以看成是男子的回憶。劉永濟先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評道:“此二首(包括後一首《女冠子·昨夜夜半》)乃追念其寵姬之詞。前首是回憶臨別時情事,後首則夢中相見之情事也。明言‘四月十七’者,姬人被奪之日,不能忘也。”

古詩及賞析9

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註釋

1、夜光杯:一種白玉製成的杯子。

譯文

新釀成的葡萄美酒,盛滿夜光杯;

正想開懷暢飲,馬上琵琶聲頻催。

即使醉倒沙場,請諸君不要見笑;

自古男兒出征,有幾人活着歸回?

賞析

詩是詠邊寒情景之名曲。全詩寫艱苦荒涼的邊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徵人們開懷痛飲、盡情酣醉的場面。首句用語絢麗優美,音調清越悦耳,顯出盛宴的豪華氣派;一句用欲飲兩字,進一層極寫熱烈場面,酒宴外加音樂,着意渲染氣氛。三、四句極寫徵人互相斟酌勸飲,盡情盡致,樂而忘憂,豪放曠達。這兩句,蘅塘退士評曰:作曠達語,倍覺悲痛。歷來評註家也都以為悲涼感傷,厭惡征戰。清代施補華的.《峴傭説詩》評説: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謔語讀便妙。在學人領悟。從內容看,無厭惡戎馬生涯之語,無哀歎生命不保之意,無非難征戰痛苦之情,謂是悲涼感傷,似乎勉強。施補華的話有其深度。千古名絕,眾論殊多,見仁見智,學人自悟。

古詩及賞析10

 【教例】

師:……看來,同學們都被詩中那偉大的母愛深深打動了,讓我們有感情地把全詩吟誦一遍。

生:老師,我有疑問——孟郊為什麼不帶母親一起出門,讓她老人家享享清福呢?(一生突然站起來發問,還有些語無倫次,顯然他對孟郊很有看法。)

師:多有見解!誰聽懂他的話了?能把他的意思表達得更清楚嗎?

生:他的意思是説,孟郊口口聲聲説“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他明明已考取功名,完全可以讓母親享享清福,卻把老母親扔在家中不管。他的行動和詩句意思不吻合。

師:(轉向提出異議的同學)是這樣的意思嗎?(該生連連點頭稱是)

多會聽話,多會理解呀!看來,這確實是個問題。(師凝神思索起來)

生:我知道孟郊沒帶上母親的原因,那是因為他母親太老了,一路上經不起顛簸。

生:我反對他的意見。在交流資料時,我們知道孟郊的母親為了讓兒子靜心苦讀,把家裏所有的活兒都攬下來,可見她的腿腳仍很靈便。

生:我有補充。從詩句中、插圖中可知,孟郊的母親眼睛還很好使,還能縫製衣服呢!至少可以説明不至於經不起顛簸。

師:這麼説來,這孟郊也確實沒良心。可他的詩倒是寫得句句含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師顯得很困惑)

生:我想孟郊在出門前一定想把母親帶上,但母親不想拖累他,希望他能更好地建功立業。

生:還有,可能是母親習慣了田園生活,不願離開生活了那麼多年的故鄉。而孟郊十分理解母親,不想為難母親。哦,我想他一定會常回家看望母親的。

生:我覺得他倆的推測都成立:母親,不想拖累兒子;兒子,不想為難母親。這是非常高尚的境界,非常偉大的情感!

師:(深為學生的見解折服,十分激動)讓我們把這一凝聚着深情的詩句反覆吟誦,永遠記在心間!(生吟得聲情並茂)

 【啟示】

1、教師要善於捕捉、利用課堂教學過程中生成的資源。教學將近尾聲時,學生突然發問:“孟郊為什麼不帶上母親一起出門,讓她老人家享享清福?”教師及時抓住了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充分利用這一稍縱即逝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展開對話,在探究、討論中深化認識,昇華情感,教學層層推進,直至達到最高潮。假如教師對學生所提問題充耳不聞或敷衍塞責,那麼,這堂課也就失去了其精彩之筆。讓可貴的教學資源白白流失,不能不説是莫大的遺憾。當然,課堂上學生的質疑問難並不一定都能作為資源,都能用來點石成金,關鍵在於教師要獨具慧眼,進行甄別,篩選。

2、傾聽,是對話之前提。有了傾聽,對話才能傳達至每位學生的心靈,才能產生巨大能量,真正實現面向全體學生,課堂也才有可能因此而變得厚重。綜觀這一教學片段,“我反對他的意見”,“我有補充”,“我覺得他倆的推測都成立”,從反駁到補充再到總結,可見學生有着良好的傾聽習慣,過硬的傾聽能力。這一切,離不開教師平時有意識的引導。在這一教學片段中,也有一定體現。如“誰聽懂他的'話了?能把他的意思表達得更清楚嗎”再如,“多會聽話,多會理解”,

這些看似多餘的問話及常被教師忽略的肯定,都在不斷強化着學生的傾聽意識。

3、對話,並不僅僅侷限於師生之間。只有讓師生、生生這些個體間互動、互激,課堂才能經緯交錯,渾然一體。然而,傳統的課堂,對話往往只侷限於師生之間,學生缺乏與學習同伴對話的意識。這樣,課堂的單薄勢必導致教學之低效。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對話意識呢?一句話,教師要進行有意識地引導。起始階段,“誰有不同意見?”“誰能進行補充?”“誰能進行總結?”……這些問話可以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語言。當生生對話成為學生的自覺意識與行為時,這些語言就可以從課堂上悄然隱退,生生對話也就“不待教師之謂也”。

古詩及賞析11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姜夔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

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裏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

人間別久不成悲。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姜夔詞作鑑賞

這是一首情詞,與姜夔青年時代的合肥情事有關,詞中懷念和思戀的是合肥的舊日情侶。可以看出,白石是一個至情至性的人,雖往事已矣,但時間的流逝和空間的轉換,加上人事變幻的滄桑,並沒有改變白石對合肥情侶的深深眷戀。所以在長期浪跡江湖中,他寫了一系列深切懷念對方的詞篇。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元夕之夜,他因思成夢,夢中又見到了舊日的情人,夢醒後寫了這首纏綿悱惻的情詞。這一年,上距初遇情人時已經二十多年了。

頭兩句揭示夢的原因,首句以想象中的肥水起興,興中含比。肥水分東、西兩支,這裏指東流經合肥入巢湖的一支。明點肥水,不但交待了這段情緣的發生地,而且將詞人拉入到遙遠的沉思。映現在詞人腦海中的,不僅有肥水悠悠向東流的形象,且有與合肥情事有關的一系列或温馨或痛苦的回憶。東流無盡期的肥水,在這裏既象是悠悠流逝的歲月的`象徵,又象是在漫長歲月中無窮無盡的相思和眷戀的象徵,起興自然而意藴豐富。正因為這段情緣帶來的是無窮無盡的痛苦思念,所以次句筆調一轉翻怨當初不該種下這段相思情緣。種相思的種字用得精妙無比。

相思子是相思樹的果實,故由相思而聯想到相思樹,又由樹引出種字。它不但賦予抽象的相思以形象感,而且暗示出它的與時俱增、無法消除、在心田中種下刻骨鏤心的長恨。正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心頭,又上眉頭。(李清照)不合二字,出語峭勁拗折,貌似悔種前緣,實為更有力地表現這種相思的真摯深沉和它對心靈的長期痛苦折磨。

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裏忽驚山鳥啼。三四兩句切題內有所夢,分寫夢中與夢醒。刻骨相思,遂致入夢,但由於長期睽隔,夢中所見伊人的形象也恍惚迷離,覺得還不如丹青圖畫所顯現的更為真切。細味此句,似是作者藏有舊日情人的畫像,平日相思時每常展玩,但總嫌不如面對伊人之真切,及至夢見伊人,卻又覺得夢中形象不如丹青的鮮明。意思翻進一層形成更深的朦朧意藴。下句在語言上與上句對仗,意思則又翻進一層,説夢境迷濛中,忽然聽到山鳥的啼鳴聲,驚醒幻夢,遂使這未比丹青見的形象也消失無蹤無處尋覓了。如果説,上句是夢中的遺憾,下句便是夢醒後的惆悵。與所思者睽隔時間之長,空間之遠,相見只期於夢中,但連這樣不甚真切的夢也做不長,其情何堪?上片至此煞住,而相思、夢見,意脈不斷,下片從另一角度再深入來寫,抒發夢醒後的感受。

換頭春未綠關合元夕,開春換歲,又過一年,而春郊尚未綠遍,仍是春寒料峭:鬢先絲説自己輾轉江湖,蹉跎歲月雙鬢已斑斑如霜,縱有芳春可賞,其奈老何!兩句為流水對,語取對照,情抱奇悲,造意奇絕。

接下來人間別久不成悲一句,是全詞感情的凝聚點,飽含着深刻的人生體驗和深沉的悲慨。真正深摯的愛情,總是隨着歲月的積累而將記憶的年輪刻得更多更深,但在表面上,這種深入骨髓的相思卻並不常表現為熱烈的爆發和強烈的外在悲痛,而是象在地底運行的巖漿,在平靜甚至是冷漠的外表下潛行着熾熱的激流。又象是地表之下的地下河,深處奔湧激盪,外表卻不易覺察。特別是由於年深歲久,年年重複的相思和傷痛已經逐漸使感覺的神經末梢變得有些遲鈍和麻木,心田中的悲哀也積累沉澱得太多太重,裹上了一層不易觸動的外膜,在這種情況下,就連自己也彷彿意識不到內心深處潛藏的悲哀了。多情卻似總無情(杜牧《贈別二首》),這不成悲的表象正更深刻地反映了內心的深切悲痛。而當作者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時,悲痛的感情不免更進一層。詞人在幾天前寫過的一首同調作品中有少年情事老來悲,正與此同。這是久經感情磨難的中年人更加深沉內含、也更富於悲劇色彩的感情狀態。在這種以近乎麻木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刻骨銘心的傷痛面前,青年男女的卿卿我我、纏綿悱惻便不免顯得浮淺了。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紅蓮夜,指元宵燈節,紅蓮指燈節的花燈。歐陽修《驀山溪·元夕》:剪紅蓮滿城開遍,周邦彥《解語花。元宵》:露浥紅蓮,燈市花相射,均可證。歇拍以兩地相思、心心相知作結。與李清照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相同。歲歲照應首句無盡。這裏特提紅蓮夜,似不僅為切題,也不僅由於元宵佳節容易觸動團圓的聯想,恐怕和往日的情緣有關。古代元宵燈節,士女縱賞,正是青年男女結交定情的良宵,歐陽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柳永的《迎新春》可以幫助理解這一點。

因此年年此夜,遂倍加思念,以至有所夢了。説沉吟而不説相思,不僅為避免重複,更因沉吟一詞帶有低頭沉思默想的感性形象,頗有李商隱月吟應覺月光寒的意境。各自知,既是説彼此都知道雙方在互相懷念,又是説這種兩地相思的況味(無論是温馨甜美的回憶還是長期別離的痛苦)只有彼此心知。兩句用誰教提起,似問似慨,如泣如訴,象是怨恨某種不可知的力量使雙方永遠睽隔,又象是自怨情痴不能泯滅相思。正是人間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歐陽修《玉樓春》)在深沉刻至的人間別久不成悲句之後,用誰教二句作結,這是一句提空描寫,變實為虛、化人為物,詞的韻味顯得悠長深厚,含藴空靈。

情詞的傳統風格偏於柔婉軟媚,這首詞卻以清健之筆來寫刻骨銘心的深情,別具一種峭拔雋永的情韻。全篇除紅蓮一詞由於關合愛情而較豔麗外,都是用經過錘鍊而自然清勁的語言,可謂洗淨鉛華。詞的內容意境也特別空靈藴藉,純粹抒情,絲毫不及這段情緣的具體情事。所謂意愈切而詞愈微,感慨全在虛處,正是此詞的特

古詩及賞析12

“往日出門去,蕭森十里鬆。

梅花因太祖,香水自神龍。

煙雨窯城暗,黴苔輦路封。

興亡無限恨,消得一聲鍾。”

——《靈谷寺》

屈大均生於明清易代的社會鼎革時期。知識分子生活遭際十分複雜,他們的思想觀念變革也是空前的。面對異族統治集團的對本民族的侵略和屠殺,他們只能走向反抗異族侵略,力圖恢復故國河山的鬥爭道路,即使鬥爭失敗,他們也能保持操守,誓死不降。屈大均在順治四年(1647)參與廣東高明陳邦彥的抗清起義鬥爭。失敗後,順治七年(1650)清兵再陷廣州,他便在番禺園岡鄉雷峯海雲寺削髮為僧,法名今種,字一靈。此後,他鬥志不減,以僧人身份,四處奔波,視死而歸,為匡復明朝而戰鬥。

順治十六年(1659),永曆帝被清兵追趕,逃到緬甸;屈大均在江南一帶參加抗清鬥爭也遭到失敗,暫避在靈谷寺。靈谷寺位於南京市東郊紫金山東南坡下,中山陵以東約1.5千米處,靈谷寺初名開善寺,是南朝梁武帝為紀念著名僧人寶誌禪師而興建的“開善精舍”,明初因興建孝陵,將開善寺從獨龍阜遷過來,明太祖朱元璋親自賜名“靈谷禪寺”,並封其為“天下第一禪林”因而改名“靈谷寺”。因為靈谷寺風景幽雅,朱元璋親筆題寫“天下第一叢林”聖匾;自此,靈谷寺與孝陵在明朝曾經是金陵重要景物,人們不時前來參拜。而易代之後,這些景物呈現出荒蕪衰敗之態。詩人屈大均此時面對靈谷寺四周景物,觸景傷情,寫下這首《靈谷寺》詩。

南京曾是朱明王朝開國首都,有明太祖的陵寢,南明弘光朝亦建都於南京。南京無疑是故國的象徵,此處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會引發遺民詩人的興亡之恨。這首詠“靈谷寺”的詩,詩人顯然是借題發揮。

詩的開首兩聯主要寫景。首聯寫自己常常出門所見,靈谷寺周圍古木參天,歷來有“靈谷深鬆”的美譽。近處十里幽深的松林,寧靜之極。

頷聯寫遠處,梅花因為明太祖得決定,花開得特別得絢麗;靈谷寺得泉水潺潺,芬芳香味來自神龍得恩賜。靈谷寺得東邊是孝陵,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皇陵,其附近有三國時孫權的墓地梅花山。起初,興建孝陵時,有大臣提議將孫權墓地搬走,但朱元璋慕孫權威名,沒有同意。所以,梅花山因明太祖朱元璋的決定,在孝陵內的梅花開放得特別茂盛。

詩歌表面寫寺外的靈谷深鬆、梅花山的梅香,實質是抒寫山河變易,景物已非的感慨,從而表現出南明舊都金陵的肅森景象。詩中特別強調“梅花因太祖,香水自神龍。”這是因為靈谷寺的東邊是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皇陵,其附近有三國時孫權的墓地梅花山。起初,興建孝陵時,有大臣提議將孫權墓地搬走,但朱元璋慕孫權威名,沒有同意。所以,梅花山的梅花是因明太祖朱元璋的決定,才開放得如此特別燦爛。

詩人接着寫靈谷寺旁邊泉水潺潺,其芬芳香味,這是孝陵內神龍的恩賜。接着,詩中借物擬人,表現靈谷寺已呈現出煙雨瀰漫,窯城昏暗;連發黴的苔鮮也將道路封閉了,怪不得皇上的車馬不能來參拜了。這裏詩人以“黴苔輦路封”着意渲染昔日的氣氛,暗示着現實中南明舊都金陵的肅森景象。詩意顯得辛酸含蓄,悲涼悽楚,抒寫了江山易主之際詩人異常悲痛的民族情感。詩歌為了突出詩人自己雖然棄俗從僧,但是仍然不忘記匡復明朝的決心和鬥志,沒有從正面描寫,而是運用逆筆從反面寫“興亡無限恨,消得一聲鍾”,辛酸含蓄地將詩人堅強鬥志表達得更加真切感人,藝術上達到了深邃含蓄的境界。

這裏詩人着意渲染往日的氣氛。從另一側面反映現實中南明舊都金陵的肅森景象。

詩歌的後兩聯則是抒寫詩人內心的深情和感受。頸聯寫詩人遙望四周,窯城煙雨昏暗;皇上的'車子很久沒有來過,道路被髮黴的苔蘚封住了,走不得了。易代之後,靈谷寺已經不再有過去的那種繁華興旺景象了。往日的景物依然歷歷在目,但人的心境卻大不相同。靈谷寺的肅森景象,正是南明舊都金陵肅森景象的真實寫照,也是詩人心境的反映。

尾聯,詩人寫自己棄俗從僧之後,已經不問凡間之事,超脱得很。興亡之恨,在一聲聲晨鐘暮鼓中消失了。鍾,金屬製成品。佛教徒以擊鐘來警悟自我。據《百丈清規。法器章》雲:大鐘“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

然而,興亡之恨真的能夠在這聲聲晨鐘暮鼓中消失掉麼?不可能。詩人其實是運用了逆筆的表現手法。正面不寫,寫反面,使得詩歌顯得更加含蓄,更加深刻。屈大均歸隱空門,並非逃避現實,而是一種保持操守的鬥爭策略。

這首詩表面寫寺外的靈谷深鬆、梅花山的梅香,實質是表現出南明舊都金陵的肅森景象。山河變易,景物已非,顯得悲涼悽楚。辛酸含蓄,反映了江山易主之際詩人異常悲痛的民族情感。詩歌為了突出詩人自己雖然棄俗從僧,但是仍然不忘記匡復明朝的決心和鬥志,沒有從正面描寫,而是運用逆筆從反面寫“興亡無限恨,消得一聲鍾”,辛酸含蓄地將詩人決定鬥志表達得更加真切感人,藝術上達到了深邃含蓄的境界。

錢謙益在論詩時曾經提出易代之際詩歌的美學思想。如他在《馮定遠詩序》中稱,“悲憂窮蹇”之情“詩人以為美”。這首詩正是體現了易代之際“悲憂窮蹇”之情的美學思想。

古詩及賞析13

唐詩《子夜吳歌·秋歌》賞析

《子夜四時歌四首》是唐代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寫秋景,戍婦為徵人織布搗衣之事。

子夜吳歌·秋歌

作者: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户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賞析

《秋歌》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丈夫免於離家去遠征。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着真摯情意;雖沒有高談時局,卻又不離時局。情調用意,都沒有脱離邊塞詩的風韻。

籠統而言,詩人的手法是先景語後情語,而情景始終交融。長安一片月是寫景,同時又是緊扣題面,寫出了秋月揚明輝的季節特點。而見月懷人是古典詩歌傳統的表現方法,加之秋來是趕製征衣的季節,所以寫月也有起興的意義。此外,月明如晝,正好搗衣,而那玉户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婦的相思之情。製衣的布帛須先置砧上,用杵搗平搗軟,是謂搗衣。這明朗的月夜,長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聲中,而這種特殊的秋聲,對於思婦又是一種難耐的挑撥。一片萬户,寫光寫聲,似對非對,措辭天然而得詠歎味。秋風,也是撩人愁緒的,秋風入窗裏,羅帳起飄揚,便是對思婦的第三重挑撥。月朗風清,風送砧聲,聲聲都是懷念玉關征人的深情。用總是二字,情思益見深長。這裏,秋月秋聲與秋風織成渾成的境界,見境不見人,而人物卻好像真的在,玉關情也很濃。此情之濃,不可遏止,於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婦的心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後世的某些人偏愛含蓄,認為刪去末二句作絕句更好,其實未必是這樣。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種吞吞吐吐的用語。而從內容上看,末二句使詩歌思想內容大大深化,更具社會意義,表現出古代勞動人民冀求能過和平生活的善良願望。全詩手法如同電影,有畫面,有畫外音。月照長安萬户、風送砧聲、化入玉門關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這是十分有意味的詩境,這種猶如女聲合唱的插曲決不多餘,它是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畫外也在畫中,它迴腸蕩氣,激動人心。因此,這首詩從正面寫到思情,而有不盡之情。

註釋

①子夜吳歌:六朝樂府吳聲歌曲。《唐書·樂志》:《子夜吳歌》者,晉曲也。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樂府解題》:後人更為四時行樂之詞,謂之《子夜四時歌》。李白的.《子夜吳歌》也是分詠四季,這是第三首《秋歌》。並由原來的五言四句擴展為五言六句。

②一片月:一片皎潔的月光。

③萬户:千家萬户。搗衣:洗衣時將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棒捶打。

④吹不盡:吹不掉之意。

⑤玉關:玉門關。這兩句説颯颯秋風,驅散不了內心的愁思,而是更加勾起了對遠方徵人的懷念。

⑥平胡虜:平定侵擾邊境的敵人。

⑦良人:指駐守邊地的丈夫。罷:結束。

譯文

秋月皎潔長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户户傳來搗衣的聲音。

砧聲任憑秋風吹也吹不盡,

聲聲總是牽繫玉關的親人。

什麼時候才能把敵人平定,

丈夫就可以結束漫長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