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七年級語文古詩詞賞析

七年級語文古詩詞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52W 次

  觀滄海·曹操

七年級語文古詩詞賞析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從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

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評析]:曹操的詩詞大都氣魄雄大、情調悲壯。該詩亦如此。寫海景有遠有近,虛實相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在豐富的聯想中表現出博大的胸懷。暗含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1、①詩中統領全篇的一個字是:觀 ;從寫景的虛實上看,這首詩前八句寫實景,後四句寫虛景。②寫大海無風時波浪的一句是水何澹澹,寫大風大浪的一句是:洪波湧起③最能表現作者 博大胸襟的詩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2、詩中描寫實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聳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1)、詩中抒寫想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2)、本詩的感情基調是:蒼涼慷慨

3、從本詩所寫之景可以看出詩人怎樣的胸懷?博大

4.結合本課以及你所學的歷史和課外閲讀,談談你個人對作者曹操的認識。

6、“澹澹”是形容 的樣子,“竦峙”是寫 的形象。“叢生”、“豐茂”給人以 的感受。

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的意思是(日月星辰好像從滄海中升起,最後又落入滄海。)

8、賞析“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秋風刮過,平靜的海面頓時化作洶湧的怒濤。“洪波湧起”,大海有着掀起揭天巨浪的無窮威力,這句詩句有着明顯的旬徵意義。這兩句,體物形象,場景壯大,格調激揚亢奮,表現了一世梟雄的廣大胸襟。

9、賞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日月彷彿是從大海里出來的;燦爛的銀河,彷彿也是從海里出來的!在大海的懷抱中,巨大的日、月、星辰只是它的寵兒而已。這四句淺顯明白,但意境闊大,氣勢豪邁。真是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彷彿大海孕育了宇宙天地,締造了世界萬物,生髮出氣吞山河,囊括宇宙的豪邁氣概。所以沈德潛説:“有吞吐宇宙氣象”。此評確當,洵非過譽。

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評析]:“次”指旅船停泊。頸聯:字面意思是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詩人重在寫景,但景中卻藴含了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對比殘夜,江春對比舊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於舊事物之中,並將取代舊事物,日(旭日東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徵,因此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1、賞析王灣《次北固山下》並答題。

①正 、懸 點示出潮平而無浪,風順而不猛,孤舟揚帆,緩行江上。

②作者從煉意着眼,用“生”“入”字,使之擬人化,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藴含哲理。

2、品讀全詩,發揮聯想和想象,描繪第二聯所展現的畫面。江水浩淼,春潮湧漲,放眼望去,江岸齊平,順和的江風中,一頁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懸在開闊無邊的江天上。

3.“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賞析:“闊”是表現“潮平”的結果,寫得恢弘闊大;下一句是“以小景傳大景之神”,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的大景表現出來了。

4.請寫出“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兩句詩的大意。在殘夜未盡將盡之時,一輪紅日正在從海上升起,舊年將盡未盡之時,春天的氣息已經來到江上。(海日升於殘夜將驅走黑暗,春意闖入舊年將驅走嚴冬。)(大意相近即可)

5、本詩表達了漂泊在外的遊子對家鄉親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認為詩中的哪一處句子最能突出地表達這種思想感情?為什麼?句子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或“江春人舊年")為什麼:運用了”鴻雁傳書”的典故(或“以臨近春節這一家人團聚的特定環境”)突出表現了遊子之思.

6、這首詩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歷來得到人們的好評,請你選擇一個角度談談對這句詩的理解。示例:①詩句含義:這兩句詩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藴含着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來的變化。 ②內容:表現了時光匆匆,光陰荏苒,身在他鄉的遊子頓生思鄉之情。③表現手法:“日”“春”象徵新生的美好事物,表現了作者樂觀進取、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④修辭方法:“生”與“入”用了擬人的手法,富有情趣。⑤修辭方法:這兩句詩用了對偶的修辭方法,“海日”對“江春”“生”對“入”“殘夜”對“舊年”,詞性相同,互相對應,句式工整,形象生動,琅琅上口。

7、中國古典詩詞意藴豐富,字字珠璣。你認為“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中哪幾個詞用得最好?請説出理由。“闊”用得好,因為它直抒胸意地表達了春潮把江岸變得渺遠無際,造成視野十分開闊的強烈感受,生動傳神地表現出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美景,且讀起來與“懸”字相對應,聲調也更為響亮。“懸”用得好,“懸”字是高高直直掛着的樣子。風順風和,帆兒高懸,傳神地表現出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美景。

8、解釋第三聯的意思,並分析其情與景的關係。示例:紅日緊貼尚未退盡的夜色在江面升起,舊年還沒有過完而已經春意盎然。此聯看是寫景,然而晝夜輪迴,季節更替,時光流逝,遊人未歸的情思已經暗寓其中。

9、賞析“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羈旅天涯的漫漫征途遠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綠的江水中逐浪向前。此兩句寫旅途所見的大江兩岸景色。“青山”“綠水”互文見義。

10、賞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此聯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藴含着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於殘夜,將驅盡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美景中雖有缺憾,卻能表現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鼓舞力量。

11、賞析《渡荊門送別》之“隨”、“入”、“下”、“飛”、“生”、“結”等詞

頷聯“隨”字,將靜止的山嶺和原野摹狀出活動的趨向,給人以連續的流動感和空間感。“入”字,寫出了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彷彿流入了遼遠的原野,境界高遠,力透紙背,藴含了詩人喜悦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頸聯“下”、“飛”、和“生”、“結”字的配合使用,不僅寫活了水中月影的變化和江上雲彩變幻成海市蜃樓的過程,而且所寫的動態景象更瑰麗奇妙,更有飛動的氣勢和迷人的情趣。

12、賞析“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一句比喻手法的妙用

此句為神來之筆,寫出了天空中的雲月瞬時變幻的奇景,富有浪漫之思。作者把月亮倒映在水中的樣子比做是天上飛來的一面明鏡(夜晚,近景),把天上堆疊的彩雲比做是海樓(白天,遠景),寫出了平原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變幻莫測的江水、月光、雲彩,讓詩人目不暇接。

13、賞析“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之“從”字妙用

全句意為:長江水遠遠渡出荊門山外,伴隨着自己來到楚地遊覽。一個“從”字,凸顯了詩人的大氣魄。本是詩人乘船順江東下,可在詩人眼裏,意是長江跟着自己遊覽。

14、賞析“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這一名句展現了一幅雄偉壯闊的景象:蒼莽起伏的山巒隨着平原曠野的延伸,漸漸消失得無影無蹤;一瀉千里的`長江奔赴茫茫無際的遼闊平原,依然滔滔不絕。白天行舟,天開地闊,詩人開闊的胸襟、舒暢的心情,都流露在字裏行間,這正是詩人開闊的胸懷、開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氣的形象寫照。

15、詩人已為荊門外的美景所陶醉,為什麼卻“仍憐故鄉水”?

作者雖然難以掩飾自己見到楚地美景的興奮和激動,但也忘不了曾經養育過自己的故鄉。初次離別故鄉,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捨呢?“仍憐”二字飽含遊子的思鄉之情。

16、賞析“萬里送行舟”的妙處

詩句成功地運用了擬人手法,以故鄉的戀子情來烘托詩人的思鄉情。詩人把故鄉看作送別遊子離鄉的母親,其構思之獨到令人稱歎。

17、“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描寫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畫出一幅氣勢磅礴地萬里長江圖,寫的是遠景。 這一聯中的“隨”、“盡”、“入”三個字用得好,想一想好在何處。 ——“隨”字將羣山與原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的表現出來,寫活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 ——“盡”字表達了剛從三峽中出來的詩人頓時喜悦開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貼切,是對前途的展望,大江無阻擋地流向遠方,空間廣闊,打開了詩人眼界,奔騰着詩人的想像,洋溢着詩人青春蓬勃的朝氣。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評析]:妙處:善抓住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水面初平、早鶯、新燕、亂花、淺草)描寫西湖早春景色。“漸”字寫出了詩人是騎在馬上邊走邊看漸入佳境的。

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兩句詩把春的情態描摹得嫵媚動人,生機勃勃,試品一品其妙處。答:例:這兩句詩作者抓住了“亂花”、“淺草”寫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嫵媚動人;又以“淺欲”、“才能”描繪了春的發展變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機。①詩中最能表現早春特點的景物有 早鶯 新燕 淺草 等。②一個“爭”字,妙在形象地寫出了黃鶯爭着擠上向陽之樹的情景,準確地描繪出了初春的獨有風貌;生動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氣;一個“啄”字,美在寫出燕啄泥銜草,營造新巢的情景,從而使得全詩洋溢着春的活力與生機,準確傳達出春的消息的同時,也傳達出人們乍見新燕的愉悦之情。③“湖面初平”寫的是怎樣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與堤平。)為什麼説“雲腳低”?(“雲腳”,指下垂的雲,水位上升,湖面上的雲自然顯得低了,這是早春景象。)

2.詩中能夠突出表達詩人情感的一個詞語是:最愛(愛) 直接抒發了作者對錢塘湖春天美景的喜愛之情

3.“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這兩句是如何表現初春的特點的?請作具體分析。(2分) (描寫的景物和表現出的春的特點各1分)這兩句詩寫鶯和燕.是詩人所見。鶯是春的歌手,都爭着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築巢,“幾處”“誰家”“早”“新”突出了初春季節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特點。

4.“亂花漸欲迷人跟,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兩句詩把春的情態描摹得嫵媚動人,生機勃勃,請你從具有表現力的用詞上加以品析。(2分)這兩句詩作者抓住了“亂花”“淺草”寫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嫵媚動人;又以“漸欲”“才能”描繪了春的發展變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機。(只要能分析出其中一點即可)

5. 詩中的錢塘湖指的就是現在的西湖,詩人通過對“水面”、“雲腳”、“早鶯”、“ 暖樹”、 “ 新燕”、 “亂花 ”、 “淺草”、“綠楊”、“白沙堤”等景物的描寫來表現其美麗的早春景色。

6、詩歌第二聯中“幾處”“誰家”用得極其精妙,換作“處處”“家家”就沒有這種效果。聯繫全詩,説説為什麼。(2分)回答:“幾處”“誰家”照應“早鶯”“新燕”,説明早鶯尚少,新燕不多,表達了錢塘湖初春季節的特點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為“處處”“家家”,就沒有這種表達效果.

7、詩的頷聯“幾處早鶯爭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非常精美,請你任選角度(或內容,或煉字,或修辭,或情感)對此聯進行賞析。示例一:內容:從動物的變化,寫出了早春景色。示例二:煉字:A、“爭”、“啄”: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春天的活力。B、“幾處”不是“處處”,“誰家”不是“家家”,準確地表明季節是早春。C、“早”、“新”:準確地表明季節是早春。示例三:修辭方法:A、擬人:這兩句詩中的“爭”、“啄”,用擬人的修辭法法,寫出了春天的活力。B、對偶:這兩句詩用了對偶的修辭方法,“幾處”對“誰家”“早鶯”對“新燕”“爭”對“啄” “曖樹”對“春泥”,詞性相同,互相對應,句式工整,形象生動,琅琅上口。示例4:情感:通過描繪早鶯、新燕在早春的爭春活動,表達了對早春景色的喜愛之情。(2分)

8、找出詩中體現初春特點的詞語(任選兩個),並加以品析。(2分)

“初平”,寫出了春水新漲,幾與岸平的情景。“幾處”“誰家”表現了飛鳥不多,候鳥還未都從南方返回。“早鶯”“新燕”説明剛剛從南方飛回。“漸”寫出了野花漸開漸多的情態。“淺草”“才能”表現了草剛萌發的情形。

9、展開聯想和想象,用簡明形象的語言描繪出“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現的畫面。(2分)鶯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幾隻早鶯爭先恐後地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誰家的新燕已開始啄泥銜草,築建新巢。

10、賞析“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鶯爭暖樹”、“燕啄春泥”寫出了一種充滿活力的動態美,詩人所創造出的美好的意境給人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間,把春天的美寫活了。因為春天乍暖還寒,所以鶯鳥們爭着落向向陽的樹枝,為的是一展春天的歌喉;“新燕啄春泥”剛剛飛來的燕子忙着銜泥築巢。一隻只鶯鳥落上枝頭,一羣羣燕子飛來飛去,一幅多麼美好的春景圖啊!

11、賞析“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此聯寫初春的花草也充分寫出了春天的特色。“亂花”寫出了春花盛開的景象。“迷人眼”則寫出了春天的鮮豔美麗。寫初長的野草,作者不是直接去寫草的碧綠,而是用“淺草才能沒馬蹄”,以形象的筆墨寫出了春草剛剛高過馬蹄,使人聯想到馬踏春草的景象,是不是人們紛紛騎馬踏春來了?

秋 詞 天淨沙 秋思

劉禹錫 馬致遠

自古逢秋悲寂寥, 枯藤老樹昏鴉

我言秋日勝春朝。 小橋流水人家,

晴空一鶴排雲上, 古道西風瘦馬。

便引詩情到碧霄。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評析]:“秋思”“秋天的愁思”之意。開頭四句寫景極力渲染冷清淒涼的氣氛,為下文作鋪墊,景中帶有“悲秋”色彩。以“斷腸人在天涯”點題,表明遊子思鄉之情。

【甲】 鄉愁(節選)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乙】 天淨沙秋思(見前面)

1、“鄉愁”本是一種抽象的情感,但甲、乙兩詩都把它轉化成了具體可感的物象。甲詩寄託在郵票、船票、 墳墓、海峽 等對應物上,乙詩則寄託在枯藤、老樹等對應物上。甲、乙兩首詩都抒發了思鄉之情,但甲詩已將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到了 家國之思。

2、品讀甲、乙兩詩,找出自己最欣賞的詩句,並談談欣賞的理由。

最欣賞的句子:(示例):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欣賞的理由:理由:“淺淺的海峽”和人們渴望早日團聚的願望形成強烈的反差,抒發了濃濃的思鄉思國之情

3、放飛思緒,想像甲詩中的“我”,跪在母親的墳前會想些什麼?乙詩中的“斷腸人”,一旦與“親人”相聚會説些什麼?“我”的心理活動: 示例:媽媽,原諒不孝的兒子,我回來遲了,我多麼想念你呀! “斷腸人”的傾訴:示例:回家的感覺真好!

4、賞析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並答題。①“天淨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曲名(曲的題目)。點明全篇主旨的句子是斷腸人在天涯.②前三句在寫景抒情上的突出特點是用九個細節(景物)構成一幅畫面,極力渲染悲涼氣氛,表現天涯遊子的惆悵之情。③.第1句的景物有什麼特點?明確:此句3個名詞連用,點出一幅淒涼的秋景圖:天色黃昏,夕照下的枯藤攀附在老樹上,樹頭站立幾點寒鴉。秋天本來就容易使旅人產生悲涼之感,特別是在蒼然暮色中,更會惹動旅人的思鄉之情。④.“小橋流水人家”,同思鄉之情有什麼聯繫? 明確:此句亦有3個名詞連用,勾畫出一幅略有“温馨”氣息的“家”的情味,這更會令旅人觸景生情,產生思鄉之愁緒。⑤.體會篇末所寫的“斷腸人”應是怎樣的人?明確:。“斷腸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

5.這首小令在寫作上運用了寓情於景 的寫法,能顯示全篇主旨的一個詞語是斷腸 。

6.小令中“枯藤”“老樹”“昏鴉”“西風”“瘦馬”“夕陽”等詞語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景象?深秋晚景圖

7.這首小令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遊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8、賞析“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個名詞列出深秋的九種景物,構成一幅深秋晚景圖,把漂泊遊子的悽苦愁楚之情,通過自然景物的鮮明形象,濃重的深秋色彩,烘托得淋漓盡致。(此詩表現手法:寄情於物,被稱為“秋思之祖”)

9、賞析“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遊子之悲。“夕陽”一句點出時間,並照應上文的“昏”字。“斷腸”一句直抒胸臆:遊子遠離家鄉,孤獨漂泊,秋景蒼涼,時近黃昏,怎不叫人痛斷肝腸呢?

10、《鄉愁》語言品味“小小的”與下文中“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四個形容詞正語反出,以一種輕描淡寫的形式,使鄉愁濃縮於面積小,程度輕的對象之上,反襯出濃烈的思鄉之情。

11、《鄉愁》的結構美;形式上:寓變化與統一,節與節、句與句均衡對稱;長短句錯落有致,反覆和重疊 交相輝映。內容上:全詩共四節,以時空的隔離與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如油畫的着色, 那色彩便是鄉愁,層層加深。

12、《鄉愁》的音樂美

主要表現在迴旋往復、一唱三歎的旋律,其中的“鄉愁是……”與“在這頭……在那(裏)頭……”的四次重複,加之四段中的“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在同一位置上的疊詞運用,使得全詩低迴掩抑,如怨如訴。而“一枚”“一張”“一方”“一灣”的數量詞的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語言功力,也增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七年級(下冊)

《木蘭詩》(節選)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1、第一段中主要寫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急切操辦 離別父母 走向征途

2、木蘭在戰場上的一個特寫鏡頭是: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3、哪兩句詩寫木蘭不圖榮華富貴?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4、用現代漢語翻譯“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北方的寒氣傳遞着打更的聲音,寒冷的月光照着鐵衣(戰衣)。

5、根據詩意,揣摩畫線的句子。請從下面兩個問題中選擇一個作答。

①“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和“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的敍述,讓你想到什麼? 1)行軍時神速2)出征路線長3)條件艱苦4)木蘭的義無反顧

②“不聞爺孃喚女聲”與“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的敍述,讓你感受到了什麼?1)木蘭的兒女情思2)條件艱苦3)軍情急迫

6、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事情錯綜複雜,不易辨清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