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案(集合15篇)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案(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41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案(集合15篇)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進行30以內的物羣計數,説出總數

2、體驗兩個一數計算模式

3、能友好合作,耐心細緻地用新的辦法計數。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教學準備

活動道具:黑白棋子各1筐,空筐兩個(自備)多用插板1個,已插好的29個組塊(如圖)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師“派派麥麥帶來了許多圍棋子,你知道一筐有多少嗎,怎樣才能知道呢?(數一數)“派派和麥麥想請你用一種新的方法數出有多少個棋子,這種方法叫兩個一數,你們知道兩個一數是怎麼數的嗎?大家會數了嗎?”

2、演示規則 教師:“請小朋友每人去找一個好朋友,兩人合作來做數數的遊戲。(請一名幼兒配合,邊説邊演示下面的操作),兩人分工,一個數白棋子,一個數黑棋子,一個數白棋子。數之前先在活動單上的方框先畫出你數的是那種棋子,然後開始兩個兩個數,數完之後在活動單上圈出你的總數,然後兩人交換材料再做一次、最後看看兩人圈出的總數是否一樣。“教師:“這個活動的名字就叫“數的快“。大家會玩了嗎?

3、介紹鞏固活動 出示底紙1(排座號):“今天我們可以接着玩“排座號“的遊戲,還記得是怎麼玩的嗎?“請幼兒複述規則。

4、分組操作

幼兒自選操作活動,教師幫助幼兒理解理解規則,教師重點關注幼兒合作遊戲和兩個一數的表現,並做個別指導。觀察指導教師巡視幼兒的操作,觀察幼兒能否友好合作,能否將兩個數,選擇指導對象,適時提供幫助。

5、提示換組

教師:“做完一個活動的小朋友 請你先把材料還原,然後可以去其他組去玩一玩。

6、交流評價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目標為三點:

1、能進行30以內的物羣計數,説出總數。

2、體驗兩個一數計算模式。

3、能友好合作,耐心細緻地用新的辦法計數。幼兒在活動中,積極參與操作,興趣點很高。但是對於兩個一起數的方式,很多幼兒還是在這節活動中很難掌握,我發現大部分幼兒在操作活動環節還是會一個一個的點數。通過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減少棋子的數量,比如一開始各投放20個黑白棋子,然後通過幼兒的掌握水平,再逐漸增加棋子的數量。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幫助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有感情地大膽表述,體驗閲讀活動的快樂。

2.、理解大、小、鬆、緊、長和高的含義,能用這些詞來表達穿着的感覺。

3、在遊戲中進一步理解穿鞋的感受,享受師生遊戲的快樂。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鞋子多雙,讀本《土土的鞋子》大書。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封面,認讀書名,觀察畫面。

1、師:老師帶來一個謎語,謎面是“人人腳上兩隻船,一次能坐兩隻腳,白天坐船到處走,夜晚船空放牀邊。”請大家猜猜是我們每天穿的什麼?

2、師:謎底就是“鞋子”,(掀開封面書名的一部分漢字“鞋子”,指讀一遍)今天我們的鞋子是誰的呢?

3、師:(出示封面圖畫的一部分,土土)我知道這鞋子是他的,他叫什麼名字呢?

4、師:(出示書名“土土的鞋子”)他有自己的名字,他叫“土土”,我們一起來説説“土土的鞋子”(教師指讀)

5、師:我們來看看土土,他腳上有鞋子嗎?沒鞋子怎麼辦?(出示封面整體圖畫)誰和他在一起,(他也自己的名字叫“未未”)他們去幹什麼?

6、師:星期天早上,土土和末末揹着包,光着腳,親親熱熱地一起走在小路上,他們要去市區裏逛鞋店,買一雙合適的鞋子。

二、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觀察圖畫,結合文字理解圖畫,用完整的語言描述圖畫內容。

1、觀察第一頁,描述畫面,學讀文字,指讀漢字(第一頁到第四頁遮擋文字)

師:土土和未未進了鞋店,土土先試了一雙什麼鞋子?這雙鞋子土土穿起來怎麼樣?出示文字“這雙鞋太大”(在哪裏,教師用紅色筆將圈起來)

師:來到鞋店,土土一眼就看到一雙黃色的大靴子,他拿起來試試,大靴子把他的兩條腳都包住

了,土土笑着説:“不行,不行!這雙鞋太大!”他連忙把大靴子放回鞋架上去。接下來他會去哪裏呢?我們一起來看第二頁。(教師告訴幼兒看完第一頁要看第二頁)

2、觀察第二頁,描述畫面,學讀文字,指讀漢字“小”

師:土土又試了一雙什麼鞋子?這雙鞋子穿起來怎麼樣?出示文字“這雙鞋太小”(“小”在哪裏,教師用紅色筆將“小”圈起來)

師:又坐下來試了試一雙黃色的小不點靴子,這雙鞋子只能穿進他的小腳趾,“不行,不行!這雙鞋太小!”他把小鞋子子放回鞋架。

3、觀察第三頁,描述畫面,學讀文字,指讀漢字“長”(幼兒一起説請翻第三頁)

師:土土接下又會試什麼鞋子?這雙鞋子土土穿起來怎麼樣?出示文字“這雙鞋太長”(“長”在哪裏,教師用紅色筆將“長”下面畫線)

師:走呀走,他看到拖鞋貨架旁邊有一雙黃色的長靴子,連忙穿起來試試,兩隻靴子靠在一起,

比他的兩隻手臂還長,“不行,不行!這雙鞋太長!”他放下長鞋子,發現溜冰鞋架旁邊有一雙紅圓點的漂亮高鞋子。

4、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孩子觀察第四至八頁,描述畫面,學讀文字。

師:(翻到封底)這本書看完了,真好,這本這麼大的書是老師我的寶貝書,我非常喜歡它。我 們再一起一邊看書一邊講故事吧!

三、教師有聲有色地講述讀本故事,講到文字時引導幼兒一起講述,請幼兒欣賞教師對讀本的理解。

師:星期天早上,土土和末末揹着包,光着腳,親親熱熱地一起走在小路上,他們要去市區裏逛鞋店,買一雙合適的黃色鞋子。……

四、遊戲“換鞋樂”

師:“土土終於找到自己合適的、不大不小、不高不長、不鬆不緊的鞋子,多舒服呀!XXX,我也有一雙剛剛好的、合適的鞋子,如果我的鞋子給你穿,你覺得會怎麼樣呢?想試試嗎?穿着太大,大鬆的鞋子,大小大緊的鞋子,我們來比賽跑跑跳跳吧

師:寶貝們,今天有許多爸爸媽媽在和我們一起遊戲,你們去有禮貌地要求和他們換換鞋子,然後一起跑跑跳跳樂樂吧!

活動反思:

讀本中土土每次所選鞋子的樣子和穿着時的感受是圖畫觀察和表述的重點, 藉助幼兒的感受,他們正確運用詞語來進行描述,重點體會大、小、鬆、緊、長、高”等詞彙的詞彙。

在展開教學時,在生活經驗方面,我通過家長收集了各種大小不一、種類不同的鞋子,在生活中讓幼兒試穿,體驗不同種類的鞋子的感受。因為有了生活經驗,所以,小朋友在閲讀圖畫時,對土土試穿鞋子的感受很容易理解,在教學中,自然的豐富幼兒詞彙:大、小、鬆、緊、長、高、剛剛好。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案3

本次講課活動我組織的是一節中班音樂活動“表情歌”。為了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和富有兒童情趣,我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順利完成本次教學活動目標。首先,我用一段非常有趣的變臉視頻,讓幼兒直觀形象地知道了表情的概念,同時也激起了幼兒的興趣。然後,我又利用“變臉娃娃”變魔術的遊戲形式來讓幼兒在玩耍中學習歌曲內容,在整個活動過程,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清晰明瞭。特別是我製作的生動有趣的多媒體課件,以及它的靈活運用。

我覺得本次活動的成功之處除了準備充分之外,主要還是我抓住幼兒最喜愛的遊戲的年齡特點,巧妙利用“變臉娃娃”變魔術這一吸引幼兒的方式貫穿始終,活動中我告訴幼兒變臉娃娃也想和大家一起做“變臉”遊戲,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其次,為了讓幼兒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人,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在你教我學的歌唱活動中,我引導幼兒根據觀察表情圖和感知音樂節奏,由幼兒自由表演、嘗試各種表情的變化,鼓勵幼兒大膽運用表情和肢體語言表現自己在不同心情時做什麼動作,使幼兒的各種感官得到運用的同時,幼兒的創造性也得到了發展。

但我也體會到了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就是我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有所欠缺,缺乏激情,沒有激發出幼兒的主動參與意識,導致在學唱歌曲環節中,課堂氣氛不夠熱烈。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同時也要加強幼兒對音樂的大膽表現能力的培養,提高幼兒在活動中的主動參與意識。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案4

設計意圖:

因我班幼兒好奇心比較強,特別是西遊記中的魔法,是孩子們最為嚮往的,所以我開展了語言《孫悟空打妖怪》這課時,剛開始,教師先以播放《西遊記》片頭曲,激發幼兒對課堂的興趣。教師通過引導幼兒朗讀兒歌,讓幼兒感知人物出場的順序,並進一步幫助幼兒感知兒歌的連鎖調。為了幫助幼兒進一步對兒歌的理解,教師根據幼兒學習的特點進行分角色表演,也給了幼兒一個自我展現的舞台,讓幼兒鍛鍊、並提高自己的膽量。活動目標:

1、理解有情節的兒歌內容,感受中國傳統兒歌連鎖調的形式特點,能學會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2、能用不同的形式朗讀兒歌。

3、能根據兒歌裏不同的角色特點進行創編動作。

活動重點:理解兒歌內容,感受中國傳統兒歌連鎖歌的形式特點。

活動難點:讓幼兒大膽嘗試表演兒歌內容。

活動準備

《西遊記》片頭曲、《三打白骨精》動畫視頻片段、兒歌《孫悟空打妖怪》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妖婆的面具等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及動畫片段,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播放《西遊記》片頭曲音樂片段,引導幼兒認真傾聽,並接着往下唱。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

播放《三打白骨精》動畫片片段,鼓勵幼兒説説這是《西遊記》裏面的哪段故事。提問:

1、《西遊記》裏面有哪些角色呢?

2、你喜歡誰?為什麼?

3、你不喜歡誰?為什麼?

二、學習兒歌,引導幼兒感受兒歌連鎖調的特點。

1、教師朗誦兒歌,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兒歌。

提問: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發現老師今天讀的兒歌跟其他兒歌不同?或者有什麼區別呢?

小結:即前句的最後一個詞是後一句的開頭,引出“連鎖調”。提問:

1、兒歌裏都有誰?

2、誰上當了?為什麼唐僧、豬八戒容易上當受騙?

小結: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等,學會自己保護自己。

2、引導幼兒有節奏地朗讀兒歌。

3、通過角色扮演,鞏固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學會念兒歌。

4、幼兒分組輪流朗讀或以接龍方式朗讀兒歌,感受兒歌連鎖調的特點。並鼓勵幼兒變念兒歌邊做動作。

5、引導幼兒分角色練習,進一步鞏固詩歌內容。

(1)師先請個別表達能力較強的幼兒上來表演一遍,請其他幼兒注意觀看。

(2)教師觀看,並及時糾正錯誤。

(3)幼兒三組,分別帶上面具,分角色邊念兒歌,邊表演。

(4)師幼一起點評。

6、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兒歌名字叫什麼?裏面有哪些角色?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案5

 幼兒園教學活動教案:《小灰老鼠》

設計意圖:

在我和幼兒做《小動物和大灰狼》的遊戲時,我發現幼兒雖小,對不同性質的音樂也有了一些感受,但總是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因此,針對本班幼兒的特點,也為了激發幼兒對自身感受和體驗的有效表達,我設計了《小灰老鼠》這一活動,目的是通過各種表現手段,理解詩歌內容和有關詞語,發展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並引導幼兒體驗詩歌中幾種情感情緒,培養幼兒的有愛協作精神。

活動目標:

1. 通過各種表現手段,理解詩歌內容和有關詞語。

2. 發展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

3. 引導幼兒體驗詩歌中幾種情感情緒,培養幼兒的有愛協作精神。

活動準備:

1.教具一套。

2.錄音磁帶。

3.鼓.雙響筒.沙錘各一件。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引題。

1.教師:“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

“猜猜,是誰來了?”﹙小灰老鼠﹚

2.小灰老鼠又發生了什麼事?

二. 教師邊演示教具邊朗誦詩歌。

提問

1.詩歌的名字叫什麼?

2.詩歌中有誰?

3.小灰老鼠住在哪裏?

三.根據情節,理解詩歌內容和有關詞語。

1.小灰老鼠仔細聽,聽到了什麼樣的聲音?是誰的腳步聲?請幼兒模仿。

2.大象先生的腳步聲聽起來有什麼感覺?

﹙學詞:很重、很響、沉重。﹚

3.白兔小姐的腳步聲聽起來有什麼感覺?

﹙學詞:很輕、很快、輕快。﹚

4小灰老鼠最後聽到了什麼聲音?是誰的腳步聲?有什麼感覺?﹙學詞:快樂、高興、愉快。﹚

四.出示鼓.雙響筒.沙錘,請幼兒分辨想象它們都像誰的腳步聲?並聽樂器聲模仿相應動物的腳步聲。

五.放錄音:教師演示教具,並體會小灰老鼠聽到腳步聲的不同情緒,理解詞:寂寞、愉快。

六.引導幼兒懂得關心同伴,與他人友好相處。

活動延伸:

到小灰老鼠家做客,給它帶去快樂。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案6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早晨的餐點吃餅乾、喝牛奶是幼兒在園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觀察幼兒在這段時間中的表現,發現他們特別喜歡吃我園點心師傅做的不同形狀的餅乾。偶爾提供一些動物形狀、水果形狀的餅乾時,幼兒就會表現出更大的興趣。和幼兒聊起了有關餅乾的話題,發現他們對於各種餅乾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熟悉和經驗,也喜歡品嚐不同類型、不同口味的餅乾,但當問到是否自己親自做過餅乾時,幾乎所有的幼兒都沒有這方面的經驗,這就促使我開展了一節音樂律動活動——《做餅乾舞》。將如何製作餅乾的過程編成一套簡單的舞蹈,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瞭解製作餅乾的過程,體驗製作餅乾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瞭解做餅乾的過程,並説一説,做一做。

2.能跟着音樂旋律做動作,體驗做餅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律動音樂《做餅乾舞》。

2.做餅乾的視頻及流程圖。

3.各種形狀和口味的餅乾。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要到餅乾王國去參觀,你們準備好了嗎寧出發嘍! (隨音樂進場。)

師:餅乾王國到了! (創設情境。)

師:瞧,餅乾王國有這麼多好吃的餅乾!快讓我們坐下來看一看都有哪些餅乾。(有心形、三角形、長方形、圓形、字母、花朵、免子、小熊等等。)

師:小朋友,你喜歡吃餅乾嗎?你吃過的餅乾是什麼樣子的?

師:你有跟爸爸媽媽一起做過餅乾嗎?餅乾是怎麼做成的呢?

分析:這一環節通過創設勤餅乾王國參觀的情境,並運用層層深入的提問方式,調動了幼兒B有的關於餅乾的經驗,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

2.欣賞視頻,瞭解做餅乾的過程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餅乾王國的點心師是怎樣做餅乾的!

(1)欣賞製作餅乾的視頻。

(2)幫助幼兒疏理製作餅乾的流程。(見下方步驟圖。)

(3)談話總結

師:好吃的餅乾是怎麼做出來的?

師:首先,要幹什麼?(學一學篩麪粉的動作。)

師:篩好麪粉以後做什麼?(學一學加水的動作。)

師:水加好了,點心師又做什麼了?(學一學揉麪的動作。)

師:這張圖片中點心師傅在幹什麼呢?(學一學壓扁的動作。)

師:壓完後要把它放進烤箱烤一烤。(學一學烤一烤的動作。)

師:嘀嘀嘀,時間到!餅乾做好了。

師:餅乾是怎麼做的,我們一起説一説。

分析:通過欣賞製作餅乾的視頻以及教師梳理出的流程圖,讓幼兒直觀地瞭解製作餅乾的全過程,為後面的學習舞蹈動作做鋪墊。

3.學跳《做餅乾舞》,感受學習的樂趣

(1)完整範跳,熟悉音樂旋律。

師:哇,做餅乾真有趣,老師還會跳《做餅乾舞》呢!

教師示範:跟着音樂旋律邊説兒歌邊表演《做餅乾舞》。

分析:教師通過示範表演,激發幼兒想表演的慾望,為學習《做餅乾舞》作好鋪墊。

(2)分動作學習

師:剛才你們看清楚我是怎麼做的嗎?誰來説説看。(幼兒自由回答。)

遊戲一:小篩子篩麪粉

雙手胸前合抱做成小篩子狀,假裝將麪粉放進去,然後一起扭動身體篩麪粉。左邊篩一篩,右邊篩一篩,上面篩一篩,下面篩一篩,慢慢篩,屁股扭一扭下蹲,再慢慢地扭着站直。

遊戲二:小茶壺加加水

一手插腰,一手向上託舉,做成茶壺樣,側彎腰加水,邊加水嘴巴還發出“咕嚕嚕”的聲音。

遊戲三:捏一捏小麪糰

雙手胸前學做捏一捏的動作。

遊戲四:壓扁扁小麪糰

雙手交替上下擠壓,做壓麪糰的動作。

遊戲五:烤一烤小餅乾

雙手上舉並跟着旋律跳起,正面烤一烤;轉過身,雙手上舉並跟着旋律跳起,反面烤一烤,表現餅乾在烤箱中翻烤的景象。

分析:幼兒在遊戲過程中通過説一説、學一學、動一動、做一做,體驗到了做餅乾的樂趣。教師運用形象的語言、誇張的動作將做餅乾的過程編成幼兒喜歡的舞蹈動作,更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其學習的特點。

(3)幼兒完整表演

①師:我們一起跟着音樂來做餅乾吧! (師幼跟隨音樂邊説兒歌邊跳《做餅乾舞》。)

師:聞一聞我們做的餅乾(做聞的動作),好香哦!讓我們來嘗一口,啊嗚! (吃餅乾的動作)餅乾香不香?嗯,又香又脆。啊嗚啊嗚啊嗚(吃餅乾的動作。)

②師:小朋友真能幹,讓我們多做些餅乾吧i開始嘍。跟我一起邊説邊做,聲音要響亮哦! (師幼再次跟隨音樂邊説兒歌邊跳《做餅乾舞》。)

③師:這次我們要做更多的餅乾。記住我們跟着音樂的旋律做一做,小嘴巴不發出聲音哦! (師幼跟着音樂的旋律做動作,讓幼兒學會傾聽旋律。)

分析:這一環節是完整表演,從讓幼兒跟着音樂旋律邊説邊完整表演《做餅乾舞》,勤提出要求要用響亮的聲音邊説邊表演,到最後不發出聲音只跟着旋律做動作,所提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

4.嘗試造型,拓展經驗

師:咦,你的餅乾是什麼形狀的?是動物餅乾呀,是什麼小動物餅乾?

師:這次我們跟着音樂做一做動物餅乾吧!你喜歡什麼小動物就擺出它的造型,我們開始吧! (造型亮相。)

師:動物餅乾在哪裏呀?你做的是什麼動物餅乾?(幼兒自由回答。)

分析:幼兒嘗試造型,學做動物餅乾,將自己變成小餅乾,擺出各種小動物的樣子,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幼兒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拓展了經驗.學會了本領。

5.活動延伸

師:哇,今天的餅乾王國之旅就要結束了,我們做了這麼多好吃又有趣的餅乾,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哦,想送給誰呀?(幼兒自由回答。)

分析:通過拓展延伸這一環節,讓幼兒體驗與人分享的快樂!

活動反思

《做餅乾舞》這節小班音樂活動,經過反覆的實踐和修改,最終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孩子們在動一動、玩一玩的過程中學會了本領,收穫了知識,拓展了經驗。活動時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較高,課堂的氣氛很活躍。幼兒在這種輕鬆愉快的遊戲氛圍中獲得了經驗和提高。當然我也從一次次的修改過程中收穫了經驗和反思。

1.充分挖掘“趣”的元素,讓幼兒“樂”學。

愛因斯坦説過:對一切來説,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所以説興趣是快樂學習的種子,有了興趣幼兒才會“樂”學。活動一開始,通過創設情境(到餅乾王國去參觀),運用探究式提問,激發了幼兒主動探究和積極學習做餅乾的興趣,從激趣——導趣——延趣過程中尋找切入點。如活動過程中,鼓勵幼兒用雙手做成小篩子,然後設置將麪粉倒進去的情境,孩子們不停地扭動身體篩麪粉,左篩篩,右篩篩,上下篩篩,玩得不亦樂乎,爭先恐後地大膽嘗試和表演,不僅激發了幼兒主動參與和表演,還提高了幼兒的自我表現能力,讓幼兒的學習成為一種快樂學習。

2.積極營造情境氛圍,讓幼兒“會”學。

本次活動把遊戲化、情景化融入教學過程,幼兒在學學、玩玩中感受音樂的旋律和節奏,興趣比較高。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常常因為高興地做動作而忘記了傾聽音樂。作為教師,在積極營造情境氛圍,讓幼兒敢動、能動、會動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所以,當孩子們的活動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以後,教師適時地提出了“我們跟着音樂的旋律做一做,小嘴巴不發出聲音哦”,為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3。適時引起情感共鳴,讓幼兒“享”學。

幼兒學習的過程其實也是享受的過程,在《做餅乾舞》音樂活動中,孩子們能跟着音樂旋律做動作,體驗做餅乾的過程。當幼兒嘗試動物餅乾造型時,整個活動達到高潮,每一個孩子都融入了情境之中,全情投入表演。在那一刻孩子與孩子之間、孩子與老師之間、孩子與音樂之間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幼兒全身心地享受着學習的樂趣。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大小與數量的關係學習用數字、圖形記錄結果。

2、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3、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過程:

一、為小兔做餅乾

1、出示兔子玩具及餅乾,小兔從點心店買來一盒好吃的餅乾,它們是什麼樣的呢?(有大有小)

2、小兔吃了還想吃,想請我們幫忙再做一些餅乾。

3、引導幼兒用模具在泥塊上壓印餅乾,看看每塊油泥能做幾塊餅乾,並用寫數字或畫圖形(圓點、短線等)的方法記錄。

4、在操作中,教師注意觀察幼兒做餅乾時採用的方法,並引導幼兒探索怎樣壓印才能多做一些餅乾。

5、從幼兒所做餅乾數量的不同,引導幼兒發現在同樣大小的“麪皮”上壓印的餅乾大小與數量的關係:餅乾大,數量少;餅乾小,數量多。

二、誰做的餅乾多

1、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做出的餅乾數量,比一比誰做的餅乾多,為什麼。

2、找出餅乾做得最多的幼兒,請他説説自己是用什麼模具,怎麼做的?為什麼能做那麼多。

3、幼兒再次嘗試做餅乾,將前後2次的操作結果做一比較,發現在同樣大小的面積上壓印的餅乾大小與數量的關係,初步獲得如何有效合理地在有限的麪皮上印製餅乾的經驗和方法。

反思

活動中教師注重既面向全體幼兒讓每個幼兒都參與操作,始終關注每個幼兒的操作情況。又及時鼓勵有創新能力的幼兒,使每個幼兒在參與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獲得心智的發展。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發現只有是鏤空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培養幼兒根據自己的猜想有目的的進行驗證的能力。

3、體驗通過實際操作,獲得知識和本領的愉悦情感。

活動準備

1、音樂:大家一起拍拍手

2、記錄卡 、幼兒用筆 、吸管、筷子、花片、積木、漏勺、勺子、肥皂水 。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在音樂中,一起進入活動室。

師:我們都很喜歡吹泡泡,那可愛的泡泡們在陽光下五顏六色,

大大小小,真漂亮呀!

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吹泡泡吧!

2、出示各種材料,並討論。

(1) 師:平時,我們都是用吹泡器來吹泡泡的,

大家一起來看看,今天我給你們準備了什麼呀?

(2)出示記錄卡,幼兒猜想。

師:老師還帶來了一張記錄卡,並把這些材料畫在了卡上,請大家一起來猜猜,

你覺得可以吹出泡泡的,就在“猜一猜”這一個格子裏打上勾勾,覺得不可以的就打上叉叉。

3、幼兒猜測,教師巡迴指導。

4、討論、介紹幼兒想法。

(1) 師:誰來介紹自己的猜想?

請一到兩名幼兒上台介紹。

(2) 師:你為什麼這麼想呢?有沒有和他不一樣的猜想?

(3) 師生共同討論,並統計在教師的記錄卡上。

師:我們一起來侃侃,你認為吸管可以吹出泡泡的請舉手。(依次統計各個材料)

二、幼兒操作

1、師:小朋友的猜想都不一樣,那到底對不對呢?老師也不知道,

但是我們可以自己去試試!

請大家拿着你的記錄卡,把每一樣材料都去試一試,

並且馬上把結果記錄在“試一試“這一格內。

2、幼兒操作嘗試,教師指導。(重點指導花片和漏勺)

3、比較猜測和嘗試後的結果。

(1) 師:誰願意來和大家分享你操作後的結果?

有沒有不一樣的結果?

請有持不同意見的幼兒上來再次操作比較。

(2)師生再次討論,統計在教師記錄卡上。

師:在我們小朋友操作了過後,你覺得吸管可以吹出泡泡的請舉手。(依次統計各個材料)

三、總結

1、誰來告訴我,你發現在這些材料中,那些可以吹出泡泡呢?他們有什麼特點嗎?

教師總結:這些有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們都有洞洞,

這些有洞洞的材料有個名字,我們叫它“鏤空”。因為它鏤空,所以可以吹出泡泡來。

2、教師:我還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大家看看它們能吹出泡泡嗎?為什麼?

想知道它們吹出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麼?我們一起到户外去試試看吧!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案9

 [教學目標]

1、能發準“蓋、怪、菜”等容易混淆的音。

2、學習集中注意傾聽。

邊念兒歌邊遊戲的形式符合幼兒的學習興趣,此遊戲的關鍵在於合作的人數可以靈活組合,從最初講解,兩人合作玩到最後示範,多人與老師一起玩,要讓幼兒明確鍋蓋只要一人擔任,頂鍋蓋的人數可以不限。

可能出現的情況是鍋蓋把頂的人的手指攥緊不放或不回答“燒的什麼菜?”而導致遊戲停頓,教師應注意觀察幼兒合作遊戲的情況,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

[材料與環境]

1、有鍋蓋的鍋子一個。

2、幼兒對菜餚名有一定的積累。

 [主要環節]

1、老師做炒菜狀,讓幼兒猜猜燒的什麼菜?

2、帶領幼兒一起學念兒歌,注意幫助幼兒發準“蓋、怪、菜”等容易混淆的音。

3、向幼兒講解遊戲玩法和規則。

(1)兩人合作玩遊戲:教師用手掌做鍋蓋,另請一人食指頂着手掌鍋蓋。

(2)必須唸完兒歌,手掌鍋蓋才能去抓頂着鍋蓋的食指,同時食指也要趕緊縮回,不讓鍋蓋抓住。

(3)若被抓住,就問:“燒的什麼菜?”,被抓住者必須説出一道菜名,雙方方能交換角色,繼續遊戲。

4、請3——5名幼兒做頂鍋蓋 的人與教師玩遊戲。進一步講清遊戲規則。

5、幼兒自由結伴,進行遊戲,鼓勵幼兒流暢地講出各種菜餚,迅速敏捷地作出反應。

 附兒歌:頂鍋蓋

頂鍋蓋,油炒菜,辣椒辣了不要怪。

噗!一口風。噗!二口風。噗!三口風。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習用紙箱與樹枝用撕拼貼的方法完成作品。

2.瞭解報紙拓印背景的方法。

3.喜歡用多元化材料展示不同的繪畫風格。

活動準備

黑色卡紙、紙板、樹枝、丙烯顏料、報紙、彩紙、剪刀、黑色馬克筆、膠水。

活動重點

用不同的繪畫方法體現多元化創意美術。

活動難點

鳥窩與撕拼貼的造型。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導入:小朋友們,馬上就要到冬天了,讓我們一起給小鳥搭一個温暖又漂亮的鳥窩吧。

二、開始部分

1.介紹需要用到的材料。

2.開始講解制作鳥窩的方法。

(1)報紙揉團,蘸取顏料在黑色卡紙上玩“跳一跳”的遊戲拓印背景。

(2)紙板撕片,在背景上拼出鳥窩形狀,用樹枝把紙板包起來並用膠水固定。

(3)用彩紙撕出小鳥頭部,畫出眼睛,用剪刀剪出小鳥嘴巴拼貼在嘴巴的位置上。

三、結束部分

把製作完畢的小鳥放在鳥窩裏,作品完成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學習待客禮節,會使用禮貌用語。

2、培養小主人的意識。

3、初步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潛力。

活動準備:

1、到小朋友家做客的經驗。

2、與小龍魚幼兒園陳芸老師相互熟悉、交流,看客人朋友的照片,激發幼兒邀請小龍魚幼兒園小一班小朋友來做客的願望。

活動一、電話邀請。

1、設疑:如何邀請?邀請時説些什麼?客人朋友什麼時候來?怎樣來?怎樣打電話?

2、幼兒電話邀請。教師帶給小龍魚幼兒園的電話號碼。幼兒通電話。

通話過程中引導幼兒大膽交流。在交流中鼓勵幼兒和小龍魚幼兒園小朋友討論“怎樣才能很快的找到我們的幼兒園?”

活動二、設計路標圖。

1、路標圖上畫些什麼?讓客人朋友很快地找到我們的幼兒園、找到我們的教室?(園標、箭頭、小朋友在走路等)

2、引導幼兒找我們幼兒園的標記。

3、教師指導幼兒畫園標、路標圖。

4、路標圖貼在什麼地方讓客人朋友看得見?

5、幼兒貼路標圖。

活動三、逛超市。

1、激發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客人來,我們怎樣招待客人?我們用什麼來招待客人?

2、逛超市。

引導幼兒觀察超市,超市裏有什麼?物品放在哪裏?怎樣放的?這樣放能給客人帶來什麼方便?

引導幼兒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東西選好後做什麼?收銀員阿姨是怎樣做的?

活動四、招待客人。

1、師生共同佈置教室。

2、招待客人時説些什麼?怎樣招待客人?除了給客人喝水,吃好吃的東西,還能夠做些什麼事情讓客人高興?

3、你的客人朋友叫什麼名字?長的什麼樣?(幼兒看客人朋友的照片)你想了解客人朋友哪些搞笑的事情?

4、找朋友。

5、幼兒相互交流。在活動中激發幼兒熱情招待客人朋友的情感,鼓勵幼兒大膽交流、表現。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案12

設計思路:

1、本活動指向對象為小班上學期的孩子,考慮到“聽辯音的高低”是孩子們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音樂能力之一,所以以此作為本次活動的目標。

2、在活動過程的安排上,本着“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從聽辯一個八度以上音的高低,到聽辯五度、三度等音高相差較小的音,再加進音色的干擾因素,聽辯不同音色的音的高低,最後,通過遊戲,辨別音高的變化,初步感知音的上行與下行。一步一步,環環相扣,引導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對音高的探索。

3、在教育方法的運用上,考慮到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儘量採用直觀形象和遊戲的形式。比如,音的高低對孩子們來説是個非常抽象的概念,有些孩子可能就是不能理解,但是高人、矮人的視覺形象就很容易理解,當視覺形象和聽覺形象相聯繫時,抽象的東西也變得形象了,孩子們很容易就能運用動作把自己感受到的音高表現出來。同時,在活動過程中充分運用遊戲的形式,也有助於延長孩子的注意時間,提高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目標:

學習聽辯音的高低。

準備:

高人、矮人圖片,《小手爬》錄音帶

過程:

一、通過視覺形象,引導幼兒感知聽覺形象,聽辯一個八度以上的音。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高人、矮人的形象。

2、聽高人、矮人唱歌(琴聲),問:你能聽出那句是高人在唱?那句是矮人在唱?高人和矮人唱歌的聲音有什麼不同?

3、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聲音的'高低。

二、練習聽辯音高相差較小的音。

1、聽歌曲《青蛙唱歌》,問:大青蛙和小青蛙誰的聲音高?誰的聲音低?

2、用身體動作表現。

三、練習聽辯不同音色的音的高低。

1、引導幼兒傾聽碰鈴和大鼓的聲音,問:應該用哪種樂器為大青蛙伴奏,用哪種樂器為小青蛙伴奏?為什麼?

2、表演唱《碰鈴和大鼓的歌》,並用動作表現聲音的高低。

四、音樂遊戲《小手爬》,辨別音的高低,初步感知音的上行與下行。

1、邊唱歌詞邊做動作。

2、用“啦”音演唱,並隨音高的變化做出相應的動作。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準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學習把相同數量的實物卡歸放在一起。

2、 讓幼兒練習有規律的交替排列實物。

3、培養幼兒的觀察和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PPT 表格活動過程:

一、 準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1、將水果教具貼在果樹上,引出故事情景:

師:小朋友你們看,小猴家裏有一個果園,它種的水果都熟了,就請小兔、小貓、小狗、小雞、小鴨一起到他的果園做客,現在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小猴家的果園裏都有些什麼水果?(梨、蘋果、桔子等水果)2、引導幼兒點出各種果樹上的水果,説出各水果的總數,並用相應的數字表示。

師: 哎呀!果園裏有這麼多的水果,那你能告訴我,果園的梨樹上有幾個梨子?蘋果樹上有幾個蘋果?桔子樹上有幾個桔子等?

3、師:小猴今天請了很多的客人,那小猴都請了哪些客人?出示小動物,(一起數)有這麼多的小動物,你們知道,每種小動物來了幾隻嗎? 提問: 如:小兔有幾隻?(小兔1只、小貓2只、小狗3只、小雞4只、小鴨5只),請幼兒點數小動物,説出總數,並用數字表示出來。

小結:嗯!小朋友們都數的很對。

二、按量歸類1、今天來了這麼多的客人,小猴有點忙不過來了,它想請你們幫幫忙,一起來招待客人,給動物們送水果,好嗎?(啟發幼兒按數字分水果,在小動物下面1對1地粘貼1個水果。)2、師:你們看,這裏有幾隻小雞?(4只)。那誰知道要給四隻小雞送幾個水果嗎?請小朋友找一找,什麼水果和小雞的數量一樣也是(引導幼兒尋找與4只小雞一樣多的水果並點數驗證。)小結:對了,他們的數量都是4,所以我們就把數量相同的卡片放在一起。而且要邊放邊説:4只小雞和4個橘子放在一起。(老師示範)。

3、師:誰知道小鴨子吃什麼水果呢?你來找一找,把水果送給它吃,好嗎?

師:小朋友真棒!但是還有一些小動物沒有吃到水果,誰能把水果送給它們,你想先送給誰呢?(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其他幼兒驗證。)4、師:他放得對嗎?説説誰和誰放在一起,為什麼把他們放在一起?(引導幼兒大膽的表述)。

三、幼兒操作師:1、小動物們吃了小猴果園裏的水果,都很開心,天快黑了,小動物們想要回家了,它們都住在動物王國裏,動物王國裏的房子呀!它們的門牌號是用點點來表示的。(老師展示房子,並認出與1-5相對應的點點數),第一組:小朋友一起來把它們送回家,好嗎?這隻小兔是單獨的一隻,我們呀就要把她送到門牌號是一的房子裏。(做示範,將這隻蝴蝶插擺在門牌號為一的房子裏)2、第二組:這組遊戲和剛做的遊戲時一樣的,給小動物找水果的時候,小朋友首先要看看卡片上有什麼動物,數一數每種動物有幾隻,再找找什麼水果的數量和它的數量是一樣多的,最後把它們放在同一個格子裏。而且要邊放邊説:把幾的什麼和幾的什麼放在一起。

3、第三組:我這裏還有一些圖片,圖片上印了小動物,這些小動物要去旅行,請小朋友先數數有幾個小動物,有幾輛交通工具,把相同的數量用線連起來。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五、評價幼兒操作情況,六、結束活動。

讓幼兒按照老師的要求收拾整理操作材料。小朋友,我們一起去外面玩吧,和老師説再見。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案14

目標

1、發揮想象,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知道不能多吃冷飲

準備

1、背景圖一幅、太陽、東東、冰激凌活動圖片各一張

2、水粉顏料、水粉筆、抹布等

過程

一、談話引題(陰天)

1、這兩天太陽公公都沒有出來,它怎麼了?

2、太陽公公怎麼會生病的?

二、講述故事

1、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講述故事

2、提問

1)太陽公公究竟是怎麼生病的啊?

2)太陽公公病好了以後還敢吃冰激凌嗎?吃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3)你喜歡吃冰激凌嗎?你吃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三、給太陽公公打電話

1、太陽公公生病了,你想説句什麼話問候他?

2、給太陽公公打電話

反思:

《太陽感冒了》這個故事切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又符合近段時間的天氣(上週天氣很熱,本週一直是陰雨)。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容易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有話可講。運用談天似的口吻引題,讓幼兒猜猜太陽哪去了?怎麼會生病的?自然地過度到故事內容。用誇張的語言講述故事,抓住了孩子的聽覺,結合孩子的特點,設計了能活動的教具(太陽吃冰激凌),深深的吸引了孩子的視線,整個活動孩子都處於輕鬆、愉快又饒有興趣的學習氛圍中。讓他們有話説,想説,敢説,有機會説,充分調動他們的説話慾望和積極性,大膽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通過故事內容的學習討論,知道不能多吃冷飲。最後讓幼兒打電話問候太陽公公,進行關心他人的情感教育。整個活動效果教好,但是在個別地方還可以組織的更好一些。首先在引題環節中,可以更緊湊一些,教師的語調平緩,狀態可以更好一點;其次在最後一個環節中,可以藉助電話機,讓幼兒給太陽公公打電話。藉助教具,幼兒的興趣能普遍提高。

附故事《太陽感冒了》

今天的天氣可真熱啊,太陽公公熱的的臉通紅通紅的。它想要是能喝些那冰水該多好啊,或者吃個冰激凌也好啊。小朋友們有都熱壞了,東東正和小朋友一起吃冰激凌,太陽公公看見了,好饞啊,口水都快掉下來了,東東看見太陽公公熱成這樣,就大聲的問太陽“太陽公公,你要吃冰激凌嗎?”太陽公公點點頭,東東大聲的對小朋友説“太陽公公要吃冰激凌!”“我家有冰棍!”“我家有冰汽水!”“我去拿棒冰!”小朋友一下子拿來了很多的好東西。太陽公公把嘴巴張大,舌頭一卷,冰激凌、冰汽水都跑到了太陽公公的嘴巴里。突然,小朋友聽見轟隆隆的聲音,“呀,打雷了!”東東抬頭一看,原來是太陽公公打了一個噴嚏,“啊嚏”。“哈哈太陽公公感冒了!”“太陽公公吃冰激凌感冒了!”太陽公公難為情的低下了頭。

太陽公公只好回家休息去了。它説以後再也不能一下子吃那麼多的冷飲了。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蒲公英就小蜜蜂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片內容和排序圖片,用完整的語句大膽地在同伴面前講述圖片內容。學習詞:着急。

2.發展幼兒思維的發散性和獨創性。

(二)情感目標

知道在自己或別人有危險時,要積極勇敢地自救或幫助他人。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蜜蜂木偶,教師用大圖片一套,字卡:着急、錄音機、磁帶。

2.幼兒每人一套小圖片、排序板。

(二)知識經驗準備 瞭解蒲公英的特性與作用。

三、活動過程

1.出示木偶,引出課題。

教師操作小蜜蜂木偶,放錄音:小朋友,我是小蜜蜂。昨天我去採花蜜時遇到了危險,你們想知道我是怎樣脱離危險的嗎?我的同伴將這件事拍了下來,現在將相片帶來給你們看。

2.出示圖1,發展幼兒思維的擴散性及獨創性。

教師出示圖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內容,理解圖意:相片上是什麼地方?有誰?它怎麼了?你知道小蜜蜂為什麼快要掉到湖裏了?(讓幼兒從圖片內容聯想到圖片外的內容)小蜜蜂快要掉進湖裏了,它的心情會怎樣?(學習詞:着急)讓幼兒進行討論:如果你是小蜜蜂,這時候你會怎樣使自己不掉進湖裏?如果你去救小蜜蜂會用什麼方法?怎樣救?啟發幼兒大膽想像,想出與別人不同的方法,然後老師與其他幼兒進行集體分析,分析方法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對於幼兒的獨創性想像給予肯定。出示木偶小蜜蜂:謝謝小朋友們給我想出這麼多的方法。

3.出示圖2、圖3,理解圖意,進行排圖講述。

教師操作小蜜蜂木偶:你們想知道後來我是怎樣脱離危險的嗎?

你們看了這兩張相片就知道了。出示圖2及圖3,請幼兒分別講一講圖中的內容:這兩張相片中又有誰呢?它們在幹什麼?教師:這三張相片裏講了小蜜蜂的故事,但是前後位置弄亂了,請小朋友幫助小蜜蜂將相片排好,並將故事內容講給大家聽,要講清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幼兒操作圖片及排序進行排圖講述。教師巡迴指導,讓幼兒能遵循事情發展的規律進行排圖講述。最後請有代表性的幼兒進行講述,要求幼兒講述時語言完整、連貫。

4.增添新的講述經驗。

教師:除了用這樣的順序排列相片,還可以用什麼方法排這些相片?故事的內容又是怎樣的?讓幼兒再重組圖片進行講述,如有不同的排列,請幼兒講述給大家聽,集體分析這種方法行不行。只要故事的情節合乎客觀規律,有説服力,就給予肯定。

5.引導幼兒知道在自己或別人遇到危險時要積極勇敢地自救和幫助他人。

教師:如果你遇到了危險,但是附近沒有人幫助你,你會怎麼辦?如果你看到別人有危險時,你又會怎樣做?(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意見)

四、各領域滲透

藝術:讓幼兒將自己所想出的救小蜜蜂的方法都畫出來,再結合其他圖片進行講述。

社會:讓幼兒進行“遇到危險怎麼辦”的主題活動,知道遇到危險時應該怎樣自救或幫助別人脱離險境。

五、生活中滲透 引導幼兒知道遇到危險或困難時,首先要考慮怎樣自救擺脱困境:要保持鎮定,不要慌亂;當別人遇到危險或困難時,要積極勇敢地幫助別人擺脱困境。

六、環境中滲透 將圖片投放到語言角,讓幼兒進行排序,創編出與別人不同的故事情節。

七、家庭中滲透 讓幼兒將圖片帶回家,排圖並講述給爸爸媽媽聽。讓家長平時利用身邊的人和事,教幼兒一些自救常識。

八、活動評價

項目

目標實現程度

內容適合程度

活動設計趣味程度

幼兒的“三性”表現

存在問題

等級

評價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附講述內容

蒲公英救小蜜蜂

春天來了,花兒開了,小蜜蜂“嗡嗡嗡”地結伴去採蜜。可是有一隻小蜜蜂一不小心就撞在湖邊的樹枝上,眼看就要掉到湖裏去了。旁邊的小蜜蜂看見了想要拉住它,可是離得太遠了,真着急呀!這時候,正好蒲公英飛到小蜜蜂的身邊,它對小蜜蜂説:“別怕!我來救你!快點兒伸手拉着我吧!”

小蜜蜂頭上撞了一個大包,疼得“嗡嗡嗡”地直叫。蒲公英安慰它説:“小蜜蜂,你不要哭,我送你回家去!”蒲公英將小蜜蜂送到蜜蜂媽媽身邊。蜜蜂媽媽説:“孩子們,快過來!蒲公英救了小蜜蜂,還把它送回來,我們大家唱支歌謝謝蒲公英吧!”蒲公英笑着説:“不用謝!”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有趣的臉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高興”、“傷心”、“生氣”等詞意。

2.啟發幼兒根據三種表情聯想相應的事情,並説一句完整的話。

(二)人格目標

培養幼兒大膽發言和自信。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教具:“高興”、“傷心”、“生氣”三種表情的圖片各1張,與三種表情相應的掛圖各1幅,佈置一面牆。

2.學具:與三種表情相應的圖卡每人1張。

(二)知識經驗準備 談話活動中瞭解幼兒高興、傷心、生氣的情況。

三、活動過程

(一)進一步理解“高興”、“傷心”、“生氣”等詞的含義。

教師以遊戲的口吻分別出示三種表情的圖卡與文字卡,請幼兒説一説,學一學。

(二)引導幼兒根據各種表情聯想相應的事情,並學説話。

1.分別出示與三種表情相應的圖畫,請幼兒看圖上有誰,他們在幹什麼,他們的表情是怎樣的。最後,引導幼兒運用相應的表情,把圖畫上的事情用一句話講出來。

2.啟發幼兒根據三種不同表情,自由聯想與表情相應的事情,要求能用一句話説出來。

(三)幼兒操作

1.請幼兒仔細觀察自己桌上的圖畫,要求邊看邊講述圖畫的內容。

然後,根據圖中人物的表情,用一句完整的話説出來。(幫助語言能力差的幼兒學説話)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前,把自己圖畫的內容用一句話説出來。

(四)教師小結:表揚大膽想像和發言的幼兒,並教育幼兒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學習做事之前要先動腦筋想一想。

(五)延伸活動:請幼兒把手上的圖畫貼在與圖上表情一樣的娃娃下面。

四、各領域滲透 社會:利用日常談話時間,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在本班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鼓勵幼兒説出自己的想法。通過練習,培養幼兒大膽完整地發言與説話。

五、生活中滲透 家長鼓勵幼兒學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引導幼兒説出做事的想法,培養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

六、環境中滲透 在活動室內張貼各種表情的頭像。

七、家庭中滲透 要求家長給孩子講一些高興和傷心的事情,教育孩子要保持好心情。

八、活動評價

項目

目標實現程度

內容適合程度

活動設計趣味程度

幼兒的“三性”表現

存在問題

等級

幼兒用普通話表達時較困難

評價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簡單講述圖片內容,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學習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臉”、“自己吃飯”等,初步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

(二)情感與人格目標

1.通過講述內容,激發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培養幼兒的獨立性、自信心。

2.通過穿衣比賽,初步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

二、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能做的事,鼓勵幼兒自己做。

(二)環境準備 把活動室佈置成娃娃家。

(三)材料準備 實物投影機、圖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帶扣的衣服三件。

三、活動過程

(一)複習兒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引入課題。

1.邊讀兒歌邊做動作。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説出圖中有誰,她在做什麼。(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師: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一個新朋友,她叫旺旺,她可能幹了。看,她來了。

(二)讓幼兒根據問題仔細觀察圖片的內容,並説一説。

1.出示圖片一:“旺旺在幹什麼呢?”(穿衣服)“看,她好像在説些什麼,我們猜一猜。”(我會自己穿衣服)(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並勇敢地説出來)

2.出示圖片二、三:“旺旺可講衞生了,你看,她在幹什麼?”(自己刷牙、自己洗臉)

3.出示圖片四:“旺旺多能幹,會自己做這麼多的事情。看,她現在在幹什麼?”(自己吃飯)“她自己吃飯吃得真乾淨!”

(三)啟發幼兒用“我會自己……”的句子説説自己會做些什麼。

1.“旺旺小朋友這麼能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們會自己做什麼呀?”(我會自己洗手,我會自己上幼兒園等,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2.遊戲“穿衣釦鈕釦比賽”。

“原來小班的小朋友也這麼能幹。好,現在我們來比賽穿衣釦鈕釦,看誰穿得又快又好。

四、各領域滲透

健康:通過理解圖片內容,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形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藝術:通過兒歌表演《小小手》,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五、生活中滲透 在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鼓勵幼兒自己做。

六、環境中滲透 在活動區放置布娃娃、衣服、鞋子等,在分區活動時,進行遊戲“幫布娃娃穿衣比賽”。

七、家庭中滲透 請家長配合,幼兒在家時,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中設紅花表,由家長給予表揚。

八、活動評價

項目

目標實現程度

內容適合程度

活動設計趣味程度

幼兒的“三性”表現

存在問題

等級

評價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小河馬吃飯

活動目標:

1.能安安靜靜地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知道吃飯要自己吃,不要大人喂。

活動準備:

小河馬和小青蛙的手偶各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裏有誰?

2.藉助手偶再講述一遍故事。

提問:每天吃飯時,小河馬等着媽媽來幹什麼?

提問:小青蛙笑話小河馬,説了什麼?小青蛙為什麼要笑話小河馬?

提問:有一天,媽媽有事出門了,有沒有回來喂小河馬?小河馬怎麼樣了?

提問:小青蛙來幫忙,喂小河馬吃飯,飯喂完了嗎?

提問:小青蛙問小河馬:“你的手呢?”這是要小河馬乾什麼,而小河馬又是怎麼樣做的?

你喜歡要媽媽餵飯的小河馬還是喜歡自己吃飯的小河馬?

3.討論:小朋友吃飯要不要大人喂。

建議:

1.在幼兒園吃午飯時,鼓勵幼兒自己吃飯,不要老師喂。

2.與家長聯繫,鼓勵幼兒自己吃飯,不要家長喂。

評價:

1.能理解故事主要情節。

2.能自己吃飯。

(附) 故事

小河馬吃飯

每天吃飯時,小河馬就圍好飯兜兜,等着媽媽來餵飯。小青蛙看見了,就笑話小河馬:“呱呱呱,小河馬,難為情,吃飯還要媽媽喂。”小河馬聽了,頭一歪,嘴巴一噘;“就要媽媽喂。”

有一天早晨,媽媽把飯做好了,有事要出門,就讓小河馬自己吃。可小河馬就等媽媽回來喂他,太陽老高了,媽媽還沒回來,小河馬餓得直哭。

小青蛙只好來幫忙,可是他個子太小了,小河馬嘴巴又大,餵了半天才餵了一口,累極了。小河馬不停地大哭:“媽媽快回來呀,餵我吃飯呀!”小青蛙着急地説:“小河馬你的手呢,你快自己吃飯呀!”

小河馬聽了小青蛙的話,拿起了勺子,一口一口地把飯全吃完了。

小青蛙高興地説:“小河馬真能幹。”

媽媽回來了,看到小河馬吃飽了飯,和小青蛙一起玩得那麼開心,媽媽也高興地笑了。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打電話

一、遊戲目標

(一)認知目標

1.發展幼兒思維的發散性、想像的豐富性和靈活性。

2.讓幼兒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別、年齡,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人格目標

引導幼兒向靈活性和興奮性等創造性人格特徵方向發展,培養幼兒傾聽別人説話的習慣。

二、遊戲準備

(一)物質準備

電話三個,紅花,黃花。

(二)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初步瞭解了電話的問答形式,對自己的年齡也基本瞭解。

三、遊戲方法

1.引入課題。

2.遊戲玩法和規則。

兩幼兒分別拿着話筒進行對話,―方問,另一方答,內容可以是一方問另一方的姓名、性別、年齡。回答對的獎給小紅花。

3.幼兒熟悉遊戲玩法後,教師鼓勵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對話,如媽媽、爸爸等。

4.獎給語言連貫的幼兒小紅花,對能基本符合要求的幼兒獎給小黃花。

四、遊戲評價

項目

目標實現程度

內容適合程度

活動設計趣味程度

幼兒的“三性”表現

存在問題

等級

評價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案15

一、設計思路:

樹是兒童生活中熟知的事物,本課以此為題材,對兒童進行初步的立體造型練習。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為小鳥建新家”的生動情境導入新課,並以此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與豐富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作慾望。學生在生動有趣、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充分體驗美術創作活動的樂趣與成功感。學生不僅學會了用廢棄物品做“小樹”的方法,而且培養了他們愛護樹木、愛護大自然,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

二、教學目標:

1、利用廢棄材料(舊掛曆紙、捲筒紙芯、礦泉水瓶等)製作立體的樹。

2、瞭解樹的基本結構,以及幾種常見樹的外形特點。

3、激發學生愛護樹木、愛護環境的美好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利用廢棄物品製作各種立體造型的小樹。

四、課前準備:

學生: 1 、觀察各種樹的外形特點。

2 、收集生活中的廢棄物品(舊掛曆紙、捲筒紙芯、礦泉水瓶等)。

3 、剪刀、雙面膠、竹籤。

4 、用紙袋裝好的“小鳥”(課前發給學生,每人一隻,評價時用。)

教師: 1 、多媒體課件

2 、廢棄物品(舊掛曆紙、捲筒紙芯、礦泉水瓶等)。

3 、製作好的示範作品(不同立體造型的“小樹”)

4 、用泡沫塑料製作的場景(展示作品用)

5 、竹籤、剪刀、雙面膠

五、座位設計: 六人一小組,共六組。

六、教學時間: 一課時( 40 分鐘)

七、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1 、師:小朋友,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地方,請看,(伴隨優美的音樂,展示課件。)在一片美麗的小樹林裏,住着許多快樂的小鳥……

2 、課件演示動畫:一片美麗的小樹林,許多小鳥在林間飛舞、歌唱……(鏡頭推近,特寫:一棵大樹上有一個鳥窩,裏面住着鳥媽媽和三隻小鳥。)鳥媽媽對小鳥們説:“孩子們,你們都已經長大了,該有自己的家了!”小鳥們聽了説:“媽媽,我們要建自己的新家,一定要找一個比這裏還要美的地方。”

3 、師:小朋友,你們都聽見了嗎?你們願意讓這些可愛的小鳥到我們這兒來建新家嗎?

4 、師:咦!我們這不是有一大片空地嗎,(走到課前準備好的場景前)哎呀!怎麼是這個樣子,到處是人們扔掉的廢品,一棵小樹也沒有,小鳥會來嗎?我們該怎麼辦呢?(種樹)

5 、師:對,我們要種樹,把這片荒地變成一片小樹林,小朋友,那你們準備種些什麼樹呢?它們長得什麼樣子?先在小組裏跟小夥伴們説一説。

6 、學生在小組裏進行交流。

7 、師:誰來説給大家聽。

8 、請幾位學生説説自己想種什麼樹?它們都長得什麼樣子?並用肢體語言學一學。

9 、根據學生的回答,利用課件逐個展示出各種造型的樹。

製作小樹

1 、(指着場景上的廢棄物品)師:小朋友,讓我們來想想,這些廢棄物品能變成一棵棵小樹嗎?

2 、師:(舉起一個礦泉水瓶)這個能變成小樹的什麼?(樹幹)

3 、師:有了樹幹,小樹還缺什麼?(樹枝、樹葉)

4 、師:樹幹上部的樹枝和樹葉叫做樹寇,我們用什麼來做樹寇呢?(拿起一張掛歷紙)這個行嗎?讓我們來試一試。

5 、把掛曆紙剪成條狀,用雙面膠貼在“樹幹”上。

6 、(舉起做好的“小樹”)師:瞧,在小朋友的指導下,一棵小樹就做好了!老師這兒還有幾棵小樹,讓我們來看看,它們是用什麼做的。

7 、出示用不同的廢棄材料製作的幾種造型各異的小樹,讓學生欣賞、觀察。(教師可做提示)

8 、師:現在,老師把這幾棵小樹種好,(把做好的幾棵小樹用竹籤固定在場景上,讓學生觀察“種”小樹的方法。)

9 、師:小朋友,你們願意用身邊的這些廢棄物品(指着每個小組的桌上準備好的一袋廢棄物品)變各種各樣的小樹,在這塊空地上為小鳥們種上嗎?

10 、師:小朋友,現在我們來齊動手,讓小樹快快長起來吧!(課件出示課題-“小樹快快長”)

11 、伴隨着“小松樹”的伴奏音樂,師生同共製作小樹。(鼓勵學生製作出與老師做的不一樣的“樹”。)

組織評價

1 、(課件播放鳥鳴聲)師:小朋友聽見了什麼聲音?小鳥們快飛到我們這兒來了!小朋友,趕緊把你們的小樹種好,合成一片大樹林,讓更多的小鳥到我們這來建新家!

2 、師:看,小鳥來了!讓他們看看我們種的這片樹林。

3 、課件展示動畫:許多小鳥在空中飛,突然,他們睜大了眼睛説:“哇!這片樹林太美了!我們就到這兒安家吧!”,小鳥們伴隨着歡快的音樂,高興地在空中跳起了舞。

4 、師:看,鳥兒們高興得跳起了舞,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鳥兒們的快樂,也跳起來吧!

5 、師生共舞

6 、(樂聲止)師:好,現在請小朋友打開老師課前發給你們的小紙袋,看看裏面有什麼?(小鳥)假如你是一隻可愛的小鳥,你想在哪棵小樹上安家(手指師生共建的“樹林”),就把小鳥貼在這棵小樹上。

7 、學生把“小鳥”貼到自己喜歡的小樹上。

8 、請學生説一説:你為什麼選這棵小樹?它哪裏漂亮?

9 、教師對有特色的小樹給予表揚,對沒有小鳥的小樹給予鼓勵。

總結

1、師:小朋友真棒!你們用自己的巧手,變廢品為寶貝,這“寶貝”就是這一棵棵小樹。樹不僅是小鳥的家,而且可以美化環境,這片草地現在不是變得更美了嗎?小朋友,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小樹呢?(愛護樹木)

2、師:愛護樹木,不但是愛護了小鳥的家,更是愛護了我們自己的家,小朋友,你們説對嗎?!

3、師:現在正是春天,樹木抽出了嫩嫩的枝,長出了綠綠的葉,小朋友,讓我們象小鳥一樣,飛到校園裏,飛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它們吧!

4、老師帶着學生“飛”出了教室…… (南昌市羊子巷小學 郭晨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