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編8篇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編8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02W 次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編8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嘗試運用部分替代的方法仿編兒歌。

瞭解兒歌《歡歡喜喜》的含義。

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小雞、小鴨、小狗、小羊圖片各一張、小動物圖譜、小動物卡片若干張、魔術袋一個、黑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師利用動物的叫聲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出示小雞圖片。

師:這是誰?小雞是怎麼叫的?小雞在幹什麼?仔細觀察它的

心情怎麼樣?(幼兒回答)

二、教師在幼兒回答的情況下示範仿編兒歌。

1.師:老師把你們剛才回答的問題給小雞編成了兒歌:

小雞小雞,嘰嘰嘰嘰,吃到米粒,歡歡喜喜。

2.出示圖譜,與幼兒一起讀兒歌。

三、幼兒嘗試自己仿編兒歌。

1.教師逐一出示小動物圖片:小鴨、小羊、小狗。並提問(可變換出示的方式:如利用魔術袋變出動物)

2.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圖譜仿編兒歌。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譜。

師:你們發現圖譜上那裏一樣?哪裏不一樣?

4.教師小結。

師:這首兒歌的名字叫《歡歡喜喜》,其中動物名稱、叫聲、吃到的食物可以替換,最後的歡歡喜喜不變。

5.完整欣賞兒歌並用動作表演。

四、拓展練習。

教師從魔術袋中變出許多小動物卡片,幼兒人手一張,自己仿編兒歌。(教師個別提問)

五、結束活動:歌曲結束。

師:老師把這首兒歌編成一首好聽的歌曲,大家來聽聽。

下此老師把這首歌教給大家。

六、活動延伸:

帶回家的活動:回去把這首兒歌便給爸爸媽媽聽,再找找看看還能給那些小動物編兒歌。試着編給它們哦。

活動反思:

這節課的設計就是考慮小班孩子對小動物會非常感興趣,仿變其實也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難。只要孩子們感興趣、愛説就可以成功。因此我想盡量形式多樣化一些、有趣一些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這點我想做到了。課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因此我把:“歡歡喜喜”臨時給改成了“樂呵呵”,更易於孩子接受,讓我知道了其實沒必要非讓老師的來,叫聲如果改成孩子們喜歡的三次,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下面我來説説我的課:

優點:1,形式多樣化,抓住了孩子們的興趣,圖片準備充分,吸引幼兒。

2,層次性不錯,由易到難。結尾運用歌曲孩子們喜歡,而且新穎結束自然。

缺點:1,孩子們説的過少,應讓孩子們仿編的時間應多一些,多給他們説的機會。

2,仿編時形式單一,可以增加一些趣味的形式,如把孩子們感興趣的歌曲錄下來邊唱邊學習孩子們更加感興趣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懂得吃午飯的時候要自己吃飯,不要別人喂。

2、學習一些獨立進餐的基本方法:學用小勺,能把飯萊一勺一勺送進嘴裏細嚼慢嚥。

3、培養良好的衞生習慣。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重點與難點:

掌握一些獨立進餐的基本方法,改變進餐依賴的習慣。

活動準備:

生活區角活動:舀小勺

體育遊戲:給小動物餵食

飯廳環境佈置:自己吃飯真能幹、小鏡子若干、小獎品若干

活動過程

感知討論——實踐操作——強化鞏固

1、感知討論

(1)餐廳環境佈置“自己吃飯真能幹”。用環境隱性的教育手段,讓幼兒潛移默化感知,吃飯要自己吃。

(2)演示“學用小勺”。請幾名幼兒演示各自用小勺的方法,然後讓小朋友説説誰拿的方法對或不對。教師再示範講解正確使用小勺的方法:左手扶碗,右手拿小勺,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勺柄,無名指和小指配合抵住,不宜捏得過低或過高。

(3)照鏡子“我們的牙齒真能幹”建議可利用吃點心時,發給每位幼兒一面小鏡子,先張開小嘴照一照,看見嘴巴里有牙齒和咽喉部等,再拿一塊點心放進嘴裏,看看原來的點心怎麼會變得越來越碎?最後是從哪裏嚥下去的?讓幼兒直觀感知一下,自己的牙齒真能幹,吃東西時要咀嚼,一口一口嚥下去,這樣才能吸收營養長身體。

2、實踐操作

(1)生活區角活動:在生活角里投放一些玻璃彈或各類豆粒等材料,讓幼兒練習舀小勺,掌握正確用小勺的方法。

(2)體育遊戲“給小動物餵食”,讓幼兒扮演飼養員,給小動物餵食(要用小勺舀起“食物”送進小動物嘴裏)看哪組飼養員喂得又快又多。

(3)幼兒餐點時,注意督促提醒幼兒要正確使用小勺,一勺一勺把食物舀進嘴裏,要細嚼慢嚥。對特殊幼兒,先要求會嚼會咽,逐步要求自己拿勺吃。

3、強化鞏固

建議可不定期地在午餐時搞一些小獎勵,對那些能獨立吃完自己一份飯萊的幼兒送以小獎品,激發幼兒獨立進餐的積極性,逐步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活動延伸

通過家園之窗,向家長進行幼兒獨立進餐要求的宣傳,要求幼兒在家在園一個樣,父母不要包辦代替,儘可能堅持培養幼兒獨立進餐的習慣,隨時保持家園聯繫,溝通了解幼兒進餐的情況

小百科:午飯是一天之中,中午的飯食,時間一般在中午12點左右。一份營養豐富的午餐為人們提供整個下午的能量,合理搭配的午餐需要有主食:米飯或者面,北方也有以饅頭為主食的;肉類:或者雞蛋等提供蛋白質;蔬菜;湯等。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繪本《棒棒天使》原為大班主題活動“相反國”中的一個教學內容。故事藉助外表完全不一樣的棒棒天使與胖胖天使,以及他們之間發生的種種相反的事情,引領孩子進入一個精彩的相反世界,進而幫助孩子理解相反的概念,感受相反的幽默。小班幼兒已有比較的意識,因此也具有了初步的“相反”意識。例如,運動時,孩子會説:“我跑得快,某某跑得慢。”排隊時,孩子會説:“我排在某某前面,他在後面。”當老師説“多吃飯長得高、力氣大”時,孩子們會馬上説“不吃飯長得矮、力氣小”。在仔細閲讀繪本之後,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已有經驗和認知特點,對繪本內容進行了一定的刪減、調整,將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定位於讓幼兒自主發現和感受閲讀的樂趣上。本活動由四個環節組成,即激趣、精讀、完整欣賞、延伸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我運用PPT(演示文稿)將幼兒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減少了幼兒因翻閲圖書而產生的干擾;設計自制小繪本,則巧妙地為幼兒提供了在擺弄中講述的機會。這些教學手段既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又能有效解決教學難點。

目標:

1.通過閲讀理解反義詞:胖瘦、高矮、上下、多少、長短等,感知相反的概念。

2.通過自主探究,體驗故事幽默的語言風格,樂意大膽講述繪本故事。

準備:

1.大繪本《棒棒天使》一本。

2.選擇繪本第7~8頁、第1O~13頁、第18~19頁製作成PPT。

3.自制小繪本(與PPT畫面內容相同)的背景圖,棒棒天使與胖胖天使圖片每人三套。

4.實物投影儀一台。

5.小繪本《棒棒天使》若干,放於圖書閲覽區。

過程:

一、激趣導入——尋找角色形象上的相反特點

1.觀察PPTl(繪本第7頁),比較棒棒天使與胖胖天使的外形特徵,引出主題。

師:今天,有兩位可愛的天使來到我們這裏。看一看,這兩位天使長得怎麼樣?有什麼不同?

師(小結):這位天使長得瘦瘦的、高高的,像小棒一樣,叫棒棒天使;她的好朋友長得胖胖的、矮矮的,像小球一樣,叫胖胖天使。我們一起來向他們問好。

2.用肢體動作表現相反特徵。

師:這對好朋友可真奇怪,長的樣子正好相反。我們一起來模仿一下他們的樣子,好嗎?

師(小結):棒棒天使瘦,胖胖天使胖;棒棒天使高,胖胖天使矮。

(析:小班幼兒尚處於直覺行動思維階段,他們的語言有賴於動作、形體的支持。根據這一特點,我創設了故事情景並引導幼兒在做動作的過程中學習語言,理解相反的含義,並初步感受畫面形象的幽默感。)

二、隨機設疑——尋找故事情節中的相反現象

1.緩慢連播PPT2(繪本第8、1O、11、12、13、18、19頁),重複兩遍,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大膽猜測其中藴含的相反的事情。

師:棒棒天使和胖胖天使天天在一起玩,發生了許多有趣的相反的事情。我們一起來找一找、説一説。(幼兒自由交談,教師巡迴指導。)

師:棒棒天使和胖胖天使在哪裏?在幹什麼?

師:棒棒天使和胖胖天使的周圍有什麼東西?一樣多嗎?

師:大象和小烏龜一樣大嗎?

師:他們手裏拿的是什麼東西?一樣嗎?

(析:教師利用簡短的提問引發幼兒關注整個畫面,啟發幼兒積極思考,引導幼兒在觀察比較中大膽講述,在講述中逐步提煉多組反義詞。自動連續播放的課件讓教師有了更多的時間走近幼兒,與他們進行個別交流。)

2.觀看PPT(將PFT2中呈現過的所有畫面放在同一個PPT頁面上),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

師:你發現了這其中哪些相反的事?請告訴大家。

師:誰能把這句話説得完整些?句子中要用上意義相反的詞。

師:我們一起來做做這個意義相反的動作。

(析:幼兒在直觀畫面的`暗示下講述自己的發現,教師則適時提醒幼兒用完整的句子講述,並跟進提問,以幫助幼兒切合主題、準確講述內容。教師在迴應幼兒時有意識地運用故事原句,並用肢體動作幫助幼兒加深理解,同時鼓勵幼兒和教師一起講一講、做一做。這一切相關策略的運用都建立在對小班幼兒語言發展特點把握的基礎上。)

師(小結):他們都會飛。一個在白雲上面飛,一個在白雲下面飛。他們的玩具就是天上的雲。棒棒天使的雲少,胖胖天使的雲多。胖胖天使用一朵大雲,做了一個大象滑梯;棒棒天使用一朵小云,做了一隻小烏龜。他們比賽變魔術。棒棒天使一揮手,變出一條長長的彩虹;胖胖天使也揮了一下手,但變出的彩虹太短,不能用。

3.給自制小繪本貼上相應的天使並自由講述,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棒棒天使應該在哪裏,胖胖天使應該在哪裏,然後把它們貼上去,好嗎?在貼的時候我們可以講一講這裏面的有趣的、相反的故事。

(1)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重點關注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引導幼兒正確使用反義詞組,並用短句講述四件相反的事,同時糾正幼兒的一些不正確的表述。

(2)幼兒分享閲讀,教師在投影儀上呈現1~2名幼兒的操作結果,並引導幼兒講述故事。

(析:對於小班幼兒來説,培養講述的興趣是關鍵,養成大膽表述的習慣是重點。幼兒語言的發展需要反覆刺激、不斷強化,自主的操作和投影儀上的展示都能刺激幼兒的多種感官,營造出一個想表達的氛圍,從而激發幼兒主動表達的願望。)

三、欣賞原著——激發完整閲讀繪本的興趣

師:棒棒天使和胖胖天使在一起還發生了許多相反而有趣的故事,它們都藏在這本大圖書裏,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教師邊慢慢講述邊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講到PPT中的內容時,教師稍作停頓,以暗示幼兒一起講,特別是講到反義詞時,教師適當留出時間,以等待幼兒講出來;當發現幼兒表述有困難時,教師則適當運用肢體動作進行點撥。)

四、拓展延伸——將活動逐步引向深入

師:在剛才的閲讀過程中,你有沒有發現新的相反的事情呀?誰來説一説?(例如:橫着飛,會淋雨;豎着飛,不淋雨……)

師:圖書架上有許多《棒棒天使》的小書,自由活動時你們再去看一看,和同伴説一説這個故事,不懂的地方可以問一問老師,好嗎?

(析:當孩子跟着教師完整閲讀未刪減的繪本故事時,新的內容激發了幼兒再次閲讀的興趣。適時將活動延伸到圖書閲覽區,可引導幼兒自主選擇閲讀,滿足不同能力幼兒的需要。)

反思:

我覺得繪本閲讀應是一個連續的教學過程,可以是多個高、低結構活動交叉進行的過程。在組織高結構的集體活動時,教師應多考慮幼兒接受能力的差異、活動有效時間的設定等綜合因素,對繪本內容進行靈活的選擇,通過有重點的引導,幫助幼兒把握繪本的中心內容和感情基調。在此基礎上再利用自由活動時間等組織低結構的自主閲讀活動,以形成對集體教學的補充。這樣既體現了對原著的尊重,也照顧到了繪本閲讀活動的完整性和幼兒良好閲讀習慣的培養。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懂得摔倒了要自己爬起來。

2.學説短句:××不要怕,自己爬起來。

3.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懂得摔倒了要自己爬起來

  活動難點:

學説短句:××不要怕,自己爬起來

  活動準備:

1.與故事內容相符的背景圖

2.圖片:小朋友、小熊、小羊、小兔、小老鼠3.照片、視頻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一張小熊哭的圖片導入活動。

師:這是誰?小熊怎麼了?猜猜它為什麼會哭呢?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分段欣賞故事。

師:那麼小熊為什麼會哭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①故事第一段問:小熊怎麼啦?小熊摔倒了,那該怎麼辦呢?

②故事第二段可愛的小羊出場了問:誰又來了,它是怎麼做的?

③故事第三段小兔出場"蹦蹦跳"問:

(1)誰又來幫助小羊了?

(2)小兔是來幫助小羊的,但是小兔把小羊拉起來了嗎?結果自己還怎麼樣了?

④故事第四段小老鼠出場:小朋友們好!

問:誰來啦?小老鼠來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教師表演"摔倒"環節(練習説短句"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⑤故事第五段美麗善良的小朋友出場問:小朋友來了,會説些什麼呢?

小結: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做個勇敢的寶貝。

2.師生完整講述故事,請個別幼兒分角色表演。

①交代表演名稱。

②要求幼兒一邊看錶演,一邊可以和老師一起講述故事。

3.遷移運用:

問:如果你摔倒了,你怎麼辦?看見別人摔倒了,你會對他説什麼?

小結:鼓勵幼兒摔倒了不要怕,自己爬起來,做個勇敢的孩子。

(三)結束部分

和孩子一起看開學時候哭鬧的照片,再看看現在勇敢的自己走進幼兒園的視頻,師小結。

  活動反思:

從教師制定的目標來看,還是比較合理的。既有語言活動的要求,練習短句。同時也滲透了德育教育,對幼兒進行勇敢教育。因此,從活動的選材和制定的目標都是非常適合小班年齡階段的幼兒的。對重點的把握也是比較準確的,突出了語言活動的語言性。

從整個活動的過程來看,採用了一張小熊哭的圖片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自然地融入到故事的情節中,幼兒的主動性得到了較好的發揮。教師活動的設計過程中注重了每個環節之間的銜接比較緊湊,過渡較自然。良好的教學形式使幼兒的參與性較好,師生間的呼應體現較好。運用頭飾進行表演的時候,幼兒的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活動達到了高潮。活動結束部分的照片和視頻與幼兒的已有經驗相連,所以幼兒很容易的懂得了"不能哭""勇敢"的道理。

但作為語言活動,總的説來幼兒學的對話量比較少,尤其是需要掌握的短句,可讓更多的幼兒練習講講。此外,從幼兒在活動開始就説出了"自己爬起來",教師沒有給予迴應,過渡顯得稍微生硬些。在活動中教師還缺乏一定的隨機應變能力,根據幼兒的能力及時地調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字,會寫6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學奶奶剪窗花時的喜悦心情。

⊙教學重點

1.認識10個字,寫好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感悟課文內容。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課文朗讀磁帶。

2.各式各樣的窗花圖案。

3.有關窗花的資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

?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展示各式各樣的窗花圖案,學生欣賞:看一看,説一説。

2.誰見過窗花?誰會剪窗花?結合課前查到的資料,你能向大家介紹有關窗花的知識嗎?

3.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奶奶剪窗花。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初悟情感

過渡:小剪刀,手中拿,我學奶奶剪窗花,是件多麼開心的事!聽老師讀課文,請同學們當評委,看看從老師的讀中,你們是否感受到我學奶奶剪窗花的喜悦心情。

1.老師範讀。

2.學生評讀。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不認識的生字用圓圈畫出,反覆練讀,讀準字音。

4.讓我們帶着高興、歡快的心情把課文美美地讀一遍。學生齊讀。

(三)隨文識字

1.(出示生字卡)採用多種方式讓學生認讀。

(1)開火車讀;

(2)請小老師帶讀;

(3)去掉拼音讀生字。

2.交流識字方法:你記住了哪個字?是怎麼記住的?

3.重點指導記住“窗”的字形。

(出示“窗”字)這是個有趣的漢字,請你與同桌交流: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記住它。

老師講解:寶蓋兒好像一個小屋子,中間的“八”像個小人兒,下面的方框表示窗户的邊框,方框裏面的好像窗户上的花紋。

4.遊戲鞏固。

小黑板出示“窗 、梅花、雪花、喜鵲、鴨、尾巴、娃娃”的窗花圖片或簡筆畫,指名在圖片或簡筆畫下貼上相應的生字卡。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面部器官,能準確指出五官的位置。

2、喜歡唱問答歌,能隨歌曲內容做相應動作。

3、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重難點:

認識並能準確指出五官位置。

能與老師配合唱問答歌。

活動準備:

1、小鏡子人手一面。

2、《好寶寶》歌曲磁帶。

3、五官圖片分別藏在教室的角落裏。

活動建議:

一、《指五官》引入

二、出示圖片,認識五官

老師今天帶來了幾樣寶貝,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麼啊?老師已經偷偷的把它們藏在我們的教室裏了,我們一起找找吧!幼兒一起拍手説:“寶貝寶貝在哪裏,出來和我們做遊戲”引起幼兒好奇並把五官圖片一一找出,出示在黑板上,並幼兒説出寶貝的名字,摸一摸自己的寶貝在哪裏,看看你身邊小夥伴的寶貝在哪裏,你能看見自己的嗎?請鏡子來幫助我們吧!

三、請幼兒照鏡子、找五官。

1、幼兒照鏡子,從鏡子中觀察自己的小臉,看看臉上的“寶貝”。

2、指出“寶貝”的位置,認識“寶貝”的名字(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四、問一問,答一答,幫助幼兒熟悉歌詞。

1、教師問幼兒:寶貝我問你,你的鼻子在哪裏?

幼兒答:謝老師,告訴你,我的鼻子在這裏(邊説邊指出鼻子位置)。

2、將“你的鼻子在哪裏?”替換成“你的眼睛、耳朵、嘴巴在哪裏?”繼續回答。

五、完整教唱回答歌,幼兒能隨歌曲做相應動作。

1、教師也彈琴也唱歌向幼兒提問,幼兒也隨着琴聲應答。

2、將:“眼睛、耳朵、嘴巴”分別替換進歌曲,進應答演唱,幼兒能隨音樂做相應動作。

活動延伸:

還有幾樣寶貝藏在花園裏,我們一起找找吧!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把眼睛、鼻子、嘴、耳朵這幾個器官藏到教室的各個角落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找寶貝並認識這幾個寶貝,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過程中認識面部器官,並知道這幾個器官在臉部的位置,老師以一問一答的形式準確指出五官説出名稱,在幼兒掌握問答後,很輕鬆的過度到學唱歌曲,記住歌詞,並在這裏突破本次活動重點。在記住歌詞的前提下,變化歌詞內容,如:把“好寶貝我問你,你的鼻子在哪裏”,變成“XXX我問你,你的鼻子在哪裏”。讓幼兒再一次被歌曲吸引,從而再一次達到本課時的小**,突破難點,最後隨鋼琴伴唱並變換提問眼睛,鼻子,耳朵,嘴巴來加強歌曲的難度,讓幼兒理解歌曲並掌握歌曲。

小百科:五官,特指人的外貌長相。人們常説的“五官”,指的就是“眉、眼、耳、鼻、口”五種影響容貌面部特徵。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練習有控制的畫線條;

2、激發幼兒的愛心,鼓勵幼兒不輕易放棄;

3、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1、故事【小蝸牛找家】

2、水彩筆、貼有彩色房子、草地、石頭,樹叢、的畫紙(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1、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幼兒

師:老師聲情並茂的講故事【小蝸牛找家】(故事大致內容,蝸牛媽媽帶小蝸牛出門玩耍,天黑前趕回家的過程中有一隻小蝸牛迷路了,它面前看到的都是樹叢、石頭、小山坡,他很着急,天快黑了,誰來幫助他)

2、請一名幼兒上前操作嘗試,以瞭解方法。

幼兒拿筆畫線讓小蝸牛跟着走,要繞過草叢、繞過石頭、前面還有草叢,鼓勵幼兒休息再走,最後繞過很多障礙,終於在天黑前把小蝸牛送回了家。為幼兒鼓掌以獲得成功感。

3、大家用手指來空畫(看看小蝸牛回家了沒)做練習

4、提出要求

a:線條(路)不能斷開,否則到不了家

B、鼓勵幼兒勇於嘗試,這兒不行再繞哪兒,其過程中練習手腕轉動、熟練畫線條。一定要把小蝸牛送回家,激發幼兒愛心不放棄。

5、幼兒動手,教師觀察輔導,對較好完成的幼兒鼓勵他看看還有那些路可以把小蝸牛送回去,多做練習。對於動手較差的幼兒教師可鼓勵他走一走、歇一歇,先嚐試走較短的路來練習。

6、評價交流

幼兒可以相互觀看、評價,看看其他小朋友把小蝸牛送回家了嗎,在其過程中可用手指做練習繞畫。也可看看誰找到的路最多來鼓勵較好的幼兒。

活動延伸

1、將類似的圖紙放於活動區供幼兒練習,以送其他小動物去遊樂園或上學貫穿;

2、在活動中發現幼兒就拿一支筆作畫不會換筆的現象,在活動區又增加了幫小動物找彩色的路或一條彩虹路,鼓勵幼兒多換色嘗試。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幫助幼兒認識動物腳印的不同形狀,學習分辨它們的不同特徵,培養思維的嚴謹性。

2.通過畫面內容的提示,啟發幼兒學習續編故事情節,培養幼兒大膽想像、完整説話的能力。

3.豐富詞語:腳印、蛋糕、可口的。

(二)情感與人格目標 培養幼兒的好奇心,發展探索性和獨創性。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教學掛圖:“蛋糕失竊案”中小鴨、小雞、小貓及三種相應的動物腳印圖片。(可自己畫)

2.幼兒腳印圖一幅;故事操作卡片每人1套。

(二)知識經驗準備 嘗試用不同材料印不同腳印。

三、活動過程

1.遊戲“印腳印”,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玩“印腳印”遊戲後,出示鴨、雞、貓等動物腳印圖片,讓幼兒知道不同的動物有不同形狀的腳印,並學習分辨它們的特徵。(豐富詞語:腳印)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故事畫面內容,並啟發幼兒根據提示續編故事。教師用提問的形式幫助幼兒瞭解故事內容:圖上有誰?為什麼它會這麼高興? (幼兒回答後,教師再有表情地講述圖一內容。)豐富詞語:蛋糕、可口的。出示圖二,教師繼續講述故事,講到蛋糕沒有了一半時,停下引導幼兒觀察圖畫,啟發幼兒大膽續編故事情節:“蛋糕怎麼沒了一半?地下還有許多腳印,這是怎麼――回事?”

3.教師講述故事後,幼兒學習完整講述故事。

①幼兒續編故事後,教師根據幼兒續編的情況,有表情地把故事完整地講述一遍。

②幼兒邊操作圖卡邊根據自己的想像練習完整地講述故事,教師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學習較完整地講述故事。

③請個別能力強的幼兒在集體前,講述自己續編的故事。

4.教師小結。

表揚大膽想像和積極發言的幼兒,並教育幼兒凡事都要多動腦筋想一想。此外,根據幼兒續編的情況,教育幼兒不拿別人的東西,讓幼兒知道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四、各領域滲透 社會:教師根據本班情況,引導幼兒討論一些事情的對錯。通過討論,讓幼兒學習辨別事情的是非,並教育幼兒做事前要先想一想,再去做。

五、生活中滲透 通過自由的、有目的的語言活動,培養幼兒大膽説話,樂意與同伴交往,共同合作的習慣。

六、環境中滲透 教師在牆角上粘貼若干不同內容的圖片,讓幼兒在自由的情況下,通過觀察圖片,想像不同的故事情節,從而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七、家庭中滲透 讓幼兒把自編的故事講給父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