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語錄 > 2023年有關周國平的語錄大合集73句

2023年有關周國平的語錄大合集73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1W 次

爭取受良好的教育,精通一門專業知識或技能,掌握足以維持生存的看家本領。儘量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職業。如果做不到,就以敬業精神對待本職工作,同時在業餘發展自己的興趣。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周國平的語錄73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年有關周國平的語錄大合集73句

1、年輕人沒有什麼可回憶,於是就展望。老年人沒有什麼可展望,於是就回憶。

2、我走在自己的路上了。成功與失敗、幸福與苦難都已經降爲非常次要的東西。最重要的東西是這條路本身。

3、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創造;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4、悲觀主義在理論上是駁不倒的,但生命的實踐能消除它的毒害。

5、世上事了猶未了,又何必了。這種心境,完全不是看破紅塵式的超脫,而更像是一種對人生悲歡的和解和包容。

6、也許,在天國裏沒有黑夜,只有光明,所有的燭光其實並未熄滅,只是回到了那永恆的光明中?

7、西方人文傳統中有一個重要觀念,便是人的尊嚴,其經典表達就是康德所說的"人是目的"。按照這個觀念,每個人都是一個有尊嚴的精神性存在,不可被當做手段使用。對於今天許多國人來說,這個觀念何其陌生,只把自己用做了謀利的手段,互相之間也只把對方用做了謀利的手段,未嘗想到自己和別人都是有尊嚴的精神性存在。

8、有人打了你的右臉,你就一定要回打他嗎?你回打了他,他再回打你,仇讎相生,怨怨相報,何時了結?那打你的人在打你的時候是狹隘的,被胸中的怒氣支配了,你又被他激怒,你們就一齊在狹隘中走不出來了。耶穌要你把左臉也送上去,這也許只是一個比喻,意思是要你絲毫不存計較之心,遠離狹隘。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已經上升得很高,你真正做了被打的你的肉軀的主人。相反,那計較的人只念着自己被打的右臉,他的心才成了他的右臉的奴隸。我開始相信,在右臉被打後把左臉送上去的姿態也可以是充滿尊嚴的。

9、第一種夢,它的內容是實際的,譬如說,夢想升官發財,夢想娶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夢想得諾貝爾獎金,等等。對於這些夢,弗洛伊德的定義是適用的:夢是未實現的願望的替代。未實現不等於不可能實現,世上的確有人升了官發了財,娶了美人,得了諾貝爾獎金。這種夢的價值取決於是否變成現實,如果不能,我們就說它是不切實際的夢想。

10、這種夢不能實現也不需要實現,它的價值在其自身,做這樣的夢本身就是享受,而記載了這類夢的《桃花源記》、《好的故事》、《神曲》本身便成了人類的精神財富。

11、其實,對於人性的這個特點,人們已經談論得很多,而且往往把它看做弱點。的確,人這樣地重難輕易、捨近求遠,是不是太傻了?如果人更珍惜現在已經擁有的東西,更專注於眼下的享受,豈不能夠生活得更加平靜而快樂?

12、所以,花開時節,最重要的是提供和吸取充足的精神營養。

13、現在的問題是,如果你是一個有尊嚴的人,對方卻沒有,你和他還講不講誠信?我的回答是,仍然要講,在這種情況下,你的誠信就表現在明確告訴他:你是一個沒有尊嚴的人,我不和你打交道!決不能用欺詐對付欺詐,而應該形成一種氛圍,使那些不講誠信的人遭到蔑視和孤立,也許這正是走向誠信的第一步。

14、必須知道自己要什麼。一是應該要什麼,人生中什麼重要、真正值得爭取。這是正確的價值觀。二是能夠要什麼,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在哪裏,做什麼事最適合自己。這是準確的自我認識。有這兩條,內心就會寧靜。相反,不知道要什麼,東抓西抓,到頭來仍不滿意,因爲根本不知道什麼能讓自己滿意。

15、我不喜歡和一切角色意識太強烈的人打交道,例如名人意識強烈的名流,權威意識強烈的學者,長官意識強烈的上司等等,那會使我感到太累。我不相信他們自己不累,因爲這類人往往也擺脫不掉別的角色感,在兒女面前會端起父親的架子,在自己的上司面前要表現下屬的謙恭,就像永不卸妝的演員一樣。人之扮演一定的社會角色也許是迫不得已的事,依我的性情,能卸妝時且卸妝,要儘可能自然地生活。

16、人在失去較差的之時,就去創造較好的。進步是逼出來的。

17、"距離說"對藝術家和哲學家是同樣適用的。理解與欣賞一樣,必須同對象保持相當的距離,然後才能觀其大體。不在某種程度上超脫,就決不能對人生有深刻見解。

18、所謂智慧的人生,就是要在執著和超脫之間求得一個平衡。有超脫的一面,看到人生的界限,和人生有距離,反而更能看清楚人生中什麼東西真正有價值。

19、有時候,我們需要站到雲霧上來俯視一下自己和自己周圍的人們,這樣,我們對己對人都不會太苛求了。

20、我對人類的弱點懷有如此溫柔的同情,遠遠超過對優點的欽佩,那些有着明顯弱點的人更使我感到親切。

21、爲什麼活着?由於生命本身並無目的,這個問題必然會悄悄地轉化爲另一個問題:怎樣活着?我們爲生命設置的目的,包括上帝、藝術、事業、愛情等等,實際上都只是我們用以度過無目的的生命的手段而已,而生命本身則成了目的。

22、要活得有意思,應該在敏感與遲鈍之間。

23、他們到了四十歲,於是學着孔夫子的口吻談論起"不惑"之年來。可是,他們連惑也不曾有過,又如何能不惑呢?

24、世上有許多人,你可以說他是隨便什麼東西,例如是一種職業,一種身份,一個角色,唯獨不是他自己。如果一個人總是按照別人的意見生活,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總是爲外在的事務忙碌,沒有自己的內心生活,那麼,說他不是他自己就一點兒也沒有冤枉他。因爲確確實實,從他的頭腦到他的心靈,你在其中已經找不到絲毫真正屬於他自己的東西了,他只是別人的一個影子和事務的一架機器罷了。

25、一是看他有沒有自己的真興趣,亦即自己安身立命的事業,他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並感到內在的愉快和充實。如果有,便表明他正在實現"自我",這個"自我"是指他的個性,每個人獨特的生命價值。

26、我相信,從理論上說,每一個人的稟賦和能力的基本性質是早已確定的,因此,在這個世界上必定有一種最適合他的事業,一個最適合他的領域。當然,在實踐中,他能否找到這個領域,從事這種事業,不免會受客觀情勢的制約。但是,自己應該有一種自覺,儘量縮短尋找的過程。在人生的一定階段上,一個人必須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到底想要什麼了。

27、對於別人的痛苦,我們的同情一開始可能相當活躍,但一旦痛苦持續下去,同情就會消退。我們在這方面的耐心遠遠不如對於別人的罪惡的耐心。一個我們不得不忍受的別人的罪惡彷彿是命運,一個我們不得不忍受的別人的痛苦卻幾乎是罪惡了。

28、人是自然之子,生命遵循自然之道。人類必須在自然的懷抱中生息,無論時代怎樣變遷,春華秋實、生兒育女永遠是生命的基本內核。你從喧鬧的職場裏出來,走在街上,看天際的雲和樹影,回到家裏,坐下來和妻子兒女一起吃晚飯,這時候你重新成爲一個生命。

29、只有一次的生命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但許多人寧願用它來換取那些次寶貴或不甚寶貴的財富,把全部生命耗費在學問、名聲、權力或金錢的積聚上。他們臨終時當如此悔嘆:"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享受生命!"

30、智慧是達於成熟因而不會失去的童心。一個人在精神上足夠成熟,能夠正視和承受人生的苦難,同時心靈依然單純,對世界仍然懷着兒童般的興致,他就是一個智慧的人。

31、智慧是靈魂的事,博學是頭腦的事,更糟的是舌頭的事。

32、凡心靈空間的被佔據,往往是出於逼迫。如果說窮人和悲慘的人是受了貧窮和苦難的逼迫,那麼,忙人則是受了名利和責任的逼迫。名利也是一種貧窮,慾壑難填的痛苦同樣具有匱乏的特徵,而名利場上的角逐同樣充滿生存鬥爭式的焦慮。所以,一個忙人很可能是一個心靈上的窮人和悲慘的人。

33、光陰似箭,然而只是對於忙人才如此。日程表排得滿滿的,永遠有做不完的事,這時便會覺得時間以逼人之勢驅趕着自己,幾乎沒有喘息的工夫。

34、痛苦和歡樂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最可悲的是生命力的乏弱,既無歡樂,也無痛苦。

35、在兩個有個性的人之間,愛情也許會經歷種種曲折甚至可能終於失敗,可是,在兩個毫無個性的人之間,嚴格意義上的愛情根本就不可能發生。

36、就像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麼地方藏着一口水井,由於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愛的源泉,最荒涼的沙漠也化作了美麗的風景。

37、我一向認爲,只要相愛,無論結不結婚都是好的。我不認爲婚姻能夠保證愛情的穩固。一個愛情的生命取決於它自身的質量和活力,事實上與婚姻無關。既然如此,就不必刻意追求形式了。

38、解除孤獨只能靠相愛相知的人,其餘的人則擾亂了孤獨使你更感孤獨。猶如一種官能,因爲受到刺激而更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

39、平庸就是最大的不嚴肅。

40、聰明者嘲笑自己的失誤。

41、活着的往事——這是靈魂之所以具有孕育力和創造力的祕密所在。

42、自我意識強烈的人本能地把世界看作他的自我產物,因此他無論如何不能設想,他的自我有一天會毀滅,而作爲自我的產物的世界卻將永遠存在。

43、博學家一輩子說別人說過的話,天才則能說出自己的話,哪怕一輩子只說出一句,卻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是非他說不出來的。這是兩者的界限。

44、一切高貴的情感都羞於表白,一切深刻的體驗都拙於言辭。大悲者會以笑虐弄命運,以歡容掩飾哀傷。丑角也許比英雄更知人生的心酸。

45、我唯願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夠安靜聆聽別的生命也使別的生命願意安靜聆聽的純真,此中的快樂遠非浮華功名可比。

46、愛情常常把人抽空,留下一具空軀殼,然後揚長而去。所以,聰明人始終對愛情有戒心,三思而後行,甚至於乾脆不行。

47、生命平靜地逝去,沒有聲響,沒有浪花,甚至連波紋都看不見,無聲無息。我多麼厭惡這平坦的河牀,它吸收了任何感覺。突然,遇到阻礙,礁岩崛起,狂風大作,拋起萬丈浪。我活着嗎?是的,這時候我才覺得我活着。

48、一個人的精神財富是以他的心靈爲倉庫的。不管你曾經有過多麼豐富的經歷、感受和思想,如果你的心靈已經枯寂,這一切對於現在的你就不再有意義。哪怕你著作等身,它們也至多能成爲心靈依然活潑的別人的精神財富,對於你卻已是身外之物了。這是另一些創造者晚年的悲哀。

49、天賦高的人有一種幾乎與生俱來的貴族心理,看不起芸芸衆生,他對羣衆的寬容態度是閱歷和思考的產物。

50、天才往往有點瘋,但瘋子不等於是天才。自命天才的人老在這一點上發生誤解。

51、庸才比天才耐久。庸才是精神作坊裏的工匠,只要體力許可,總能不斷地製作。創造的天才一旦枯竭,就徹底完了。他沒有一點慰藉,在自己眼裏成了廢物。他也的確是一個廢物了。

52、有時候,天才與普通人的區別僅在於是否養成了嚴格的工作習慣。

53、可是,一切精神上的偉人之誕生與本鄉何干?他們之所以偉大,正是因爲他們從來就不屬於本鄉,他們是以全民族或者全人類爲自己的舞臺的。所以,如果要論光榮,這光榮只屬於民族或者人類。這一點對於文明人來說應該是不言而喻的,譬如說,倘若一個法蘭克福人以歌德的同鄉自炫,他就一定會遭到全體德國人的嘲笑。

54、人要做成一點事情,第一靠熱情,第二靠毅力。我在各領域一切有大作爲的人身上,都發現了這兩種品質。

55、首先要有熱情,對所做的事情真正喜歡,以之爲樂,全力以赴。但是,單有熱情還不夠,因爲即使是喜歡做的事情,只要它足夠大,其中必包含艱苦、困難乃至枯燥,沒有毅力是堅持不下去的。何況在人生之中,人還經常要面對自己不喜歡但必須做的事情,那時候就完全要靠毅力了。

56、我的野心是要證明一個沒有野心的人也能得到所謂成功。

57、對於文人來說,許多時候,讀書和寫作也只是一種消遣或一種事務,比起鬥雞走狗之輩,誠然有雅俗之別,但逃避自我的實質則爲一。

58、對於獨處的愛好與一個人的性格完全無關,愛好獨處的人同樣可能是一個性格活潑、喜歡朋友的人,只是無論他怎麼樂於與別人交往,獨處始終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來,一種缺乏交往的生活當然是一種缺陷,一種缺乏獨處的生活則簡直是一種災難了。

59、目光如水,但比水更清徹透明;目光如海,但比海更寬廣無極。彷彿他眼內的世界,要比眼外的世界深邃得多,幽遠得多。

60、一個簡單的道理是,兩個人無論多麼相愛,仍然是兩個不同的個體,不可能變成同一個人。

61、癡男怨女一旦翻臉,就斥舊情爲假,討回情書"都扯做紙條兒",原來自古已然。

62、人們常說,愛情使人喪失自我。但還有相反的情形:愛情使人發現自我。在愛人面前,誰不是突然驚喜地發現,他自己原來還有這麼多平時疏忽的好東西?他渴望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獻給愛人,於是他尋找,他果然找到了。呈獻的願望導致了發現。沒有呈獻的願望,也許一輩子發現不了。

63、健康的全體價值是使咱們高興地享受人生。其最重要的享受方法就是做我們真正愛好做的事。

64、由此可見,無聊生於目標與進程的分別,乃是一種對過程疏遠和隔閡的心境。

65、關於好女人,我提過兩個標準——靈性和彈性。靈性是心靈的理解力,有靈性的女人天生慧質,善解人意,善悟飾物的真諦,她極其單純,在單純中卻有一種驚人的深刻。

66、要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我從五歲開始寫作,說的是五歲開始寫日記,留下了很多美好的滋味,而發表文章是在[xx]歲時。日記就是和自己談話,養成獨處的習慣,寫日記的人生活中更敏銳,會讓你更投入地認真生活。靈魂是更高的自我。

67、一個人看到怎樣的美景奇觀,如果他沒有機會向人講述,他就絕不會感到快樂。人終究離不開同類的。一個無人分享的快樂絕非真正的快樂。

68、被人理解是幸運的,但不被理解未必不幸。一個把自己的價值,完全寄託於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並無價值。

69、太喧囂的事業和一切太張揚的感情都值得懷疑,它們充滿了太多聲音和狂熱,是否還留得下安靜與豐富。

70、人生唯一有把握不會落空的等待是那必然到來的死亡。但是,人們都似乎忘了這一點而等着別的什麼,甚至死到臨頭仍執迷不悟。我對這種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滿意。

71、人人都知道死是必然的,它是一個我們一出生就通報要來訪的客人,現正日夜兼程,一步步靠近我們。可是,當它敲響我們的門時,我們卻感到突然,怪它是最唐突的不速之客。

72、一個人有自己真正喜歡的事,他在這個世界上就有了自己的園地,就不會東張西望看別人在幹什麼,就會安靜。

73、閱讀本質上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充滿驚喜和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