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諺語 > 立春的習俗諺語大全

立春的習俗諺語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導語: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俗稱“打春”。 這一天,意味着春天的到來。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立春節氣的習俗及相關諺語,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立春的習俗諺語大全

  立春節氣的諺語:

1.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2.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3.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

4.一人心裏沒有計,三人肚裏唱本戲。

5.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

6.人勤地不懶,人懶地起鹼。

7.人勤地不懶,秋後糧倉滿。

8.讀書不離案頭,種田不離田頭。

9.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

10.船到不等客,季節不饒人。

11.人誤地一天,地誤人一年。

12.增產措施千萬條,不誤農時最重要。

13.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

14.要想莊稼好,一年四季早。

15.一場春風對一場秋雨。

16.行下春風望夏雨。

17.春寒夏悶多雨,秋冷冬幹多風。

18.春寒雨颼颼,夏寒雨斷流。

19.春寒有雨夏寒晴。

20.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21.正月十五雪打燈,清明時節雨紛紛。

22.收花不收花,但看正月三個八。

23.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麥子無處放。

24.立春熱過勁,轉冷雪紛紛。

25.兩春加一冬,無被暖烘烘。

26.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現倒春寒。

27.春脖長,回春晚,一般少有倒春寒。

28.打春凍人不凍水。

29.春打六九頭,七九、八九就使牛。

  立春節氣諺語賞析:

1.立春落雨至清明。

寓意:立春那一天如果下雨,預示直到清明前都會多雨。

2.立春打雷,十處豬欄九處空。

離意:立春開始響雷,六畜不安。

3.正月展春流。

窩意:立春以後,潮汐的海流會加大。

4.春天后母面。

窩意:入春以後,天氣就像後母的臉色,陰晴冷暖無常。

5.春霧曝死鬼,夏霧做大水。

寓意:春天降霧說明天會放晴,而夏天降霧則會雨澇成災。

6.立春趕春氣。

寓意:立春之後萬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開始蒸發,明示世人春天已降臨。

7.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

寓意:初一如果下雨,初二就會放晴;初三如果下雨則可能會一直下到十五。

8.雨澆上元燈,日曬清明日。

離意:上元日陰曆正月初一.下雨,清明定會是晴天。

9.早春晚播田。

寓意: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內意爲早春,如果要播種不要過早也不要過遲,要按季節行事。

10.立春天氣晴,百事好收成。

寓意:如果立春這一天天氣晴朗,一定會有一個好收成。

11.立春晴,雨水均。

寓意:如果立春這一天天氣晴朗,以後便會風調雨順。

1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

離意:立春是睛天,說明以後的天氣風雨相宜,適合耕田。

13.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

寓意:如果立春這一天下雨,很容易斷斷續續下到清明。

14.雨琳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

寓意:立春之日下雨,將持續很多天,影響種莊稼。

15.吃了立春飯,一天暖一天。

寓意:立春以後,天氣會逐漸援和起來。

16.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

離意:如果立春降霜,這一年的整個春天農作物都長不好。

17}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

寓意:立春開始打雷,驚蟄時會連續下雨。

18.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

寓意:如果在臘月裏立春,雨水會來得早;如果是在正月裏立春,雨水會來得晚一些。

19.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

寓意:春天氣溫低則雨多,冬天氣溫低則雨少。

20.打春凍人不凍水。

寓意:立春之後天氣仍然很冷,但是溫度都在0度以上,水已不結冰了。

21.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

寓意:立春開始下雨,就該起早貪黑種田了。

22.打春下大雪,百日還大雨。

離意:立春了還在下雪,那麼立春之後還會有大雨。

23.春寒雨庵咫,夏寒雨斷流。

寓意:立春天氣寒冷,以後會雨水不斷;立夏天氣寒涼,以後的雨水就不多了。

24.立春熱過勁,轉冷雪紛紛。

窩意:立春如果溫度太高,冷空氣一到就會使天氣驟冷甚至會下雪。

25.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

寓意:立春是一年的開端,要早早安排好地裏的農活。

26.立春北風雨水多,立春東風回暖早,立春西風回暖遲。

寓意:立春刮北風,雨水會降得多;立春刮東風,天氣會暖得快;立春刮西風,天氣還會冷一段時間。

27.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現倒春寒。

寓意:立春後如果天氣轉暖快,人們會覺得很舒適,以至於感覺春天已經到來了,而此時常常會出現冷空氣的入侵,氣溫還會下降。

  立春節氣的習俗:

  一、打春牛

據清嘉慶本《澄海縣誌》載:每年的立春日,官府必須率人馬到郊外舉行迎春大典,然後舉行“鞭春牛”活動。

早在周朝時,就有春日鞭春牛的活動。每年立春節前,各州府事先制好泥塑芒神和土牛。到了立春這一天,官府帶着迎春隊伍,浩浩蕩蕩地來到東郊八里處事先準備好的芒神亭和土牛臺。迎春隊伍中的人一律穿青色衣服,用青色車子、擎青色旗幟,人們吹着牛角號、唱着“青陽曲”,舞動羽毛儀仗,跳着雲翹舞,隆重舉行迎春儀式。這儀式發展到了明清,更是隆重,據清人的《燕京歲時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至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

打春牛意在策勵農耕。潮汕地處韓江三角洲土壤肥沃。農業甚發達,因而與勸農有關的這一習俗得以在潮汕地區保留下來。但具體事像已有所改變,不一定要打牛了。

  二、擡春色

據《粵遊小志》載,清朝時,潮汕地區還有一種稱爲“擡春色”的活動。在立春日的遊行隊伍中,必有裝飾過的臺閣,上坐歌妓,由兩個人擡着走。嘉應梅州地區還有高春、矮春的分別:矮春爲一人坐檯上;高春則用兩人:一人立在臺上,然後扎着一根直木,隱藏在那個人的長衣中,與這人的肩平齊。然後再橫扎一根木棍在直木上端,這橫木隱藏在寬袖中,橫木上再站一個人。爲保險起見,將兩腳牢牢紮在橫木上,兩個人裝扮成某個故事中的人物。另有一個人持纏着布條的長棍子叉支在上面的那個人腋下,隨着迎春隊伍遊行。如路上遇到障礙,則由持長棍子的人用混子撥開障礙物。

  三、吃春餅、春捲

立春這一天,潮汕民間還有吃春餅、春捲一俗。據《四時寶鑑》說:“立春日春餅、生菜,號春盤。”春餅是以麥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餅,以豆芽、韭黃、粉絲等炒成的合菜作餡兒包着食用。春餅的特點是薄而軟,形狀根據各人的喜好可大可小元朝時契丹人耶律楚材曾就此俗作詩一首曰:“昨朝春日偶然忘,試作春盤我一嘗。木案初開銀線亂,砂瓶煮熟藕絲長。和碗豆搡蔥白,細剪萎蒿點韭黃。也與何曾同是飽,區區何必待膏樑。”現在潮汕人立春日吃春餅,配料已是十分講究了除了傳統的豆芽炒韭菜之外,還有肉絲、蛋絲,香菇等等高級佐料,春捲盛行於宋元,宋朝時稱爲“春 ”或“探春 ”,元時稱爲“卷煎餅”。元·韓弈《易牙遺意》栽:“餅與薄餅同,用羊肉二斤,羊脂一斤,或豬肉亦可。大概如饅頭餡,須多以蔥白或筍乾之類,裝在餅內,卷作一條,兩頭以麪糊粘住浮油煎,令紅焦色。“潮汕地區少羊”,故現在人們所吃到的多用豬肉作料,也有一種是甜的,用乾果、芝麻、花生等佐料碾碎作餡,香甜可口。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