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審美教育如何滲透到語文教學中?

審美教育如何滲透到語文教學中?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一、從教材中挖掘美

審美教育如何滲透到語文教學中?

語文教材中蘊藏着豐富的美育內容,有利於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按美學的觀點,美可以分爲三類: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無論哪一種美,中學各冊語文教材中都有豐富的材料可提供.而且有許多課文是直接描繪自然美、社會美,甚至於藝術美,幾乎篇篇課文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體現.

在描繪自然美的課文裏,既描繪了中華大地的名山秀水攝人心魄的美,如《長江三峽》、 《濟南的冬天》、《春》等等,也描繪了身邊普通景物令人難忘的美,如《荷塘月色》、《海濱仲夏夜》、《紫藤蘿瀑布》等,這裏既有壯麗的美(如《長江三峽》),也有秀麗、明豔的美(如《濟南的冬天》、《紫藤蘿瀑布》、《春》),還有朦朧的美(《荷塘月色》),而且,山水有情,草木知意.《紫藤蘿瀑布》、《長江三峽》、《春》、《濟南的冬天》等作品無不傾注着作者對祖國山川和大自然的熱愛.《紫藤蘿瀑布》寄寓了作者的生活理想.《荷塘月色》抒發了正直知識分子痛恨黑暗現實,企圖超脫現實而又無法超脫的苦悶矛盾的心情.學習這類課文,不但能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逐漸形成其欣賞自然美的能力,豐富其生活,培養其情趣,而且通過欣賞課文描繪的祖國大好河山,感受滲透在字裏行間的作者的深情,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感情,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的目的.

在直接反映社會美的課文裏,有反映中國人民奮起抗擊外來侵略者的《三元里抗英》,有記載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和自然界作鬥爭的典型英雄人物《愚公移山》,有歌頌共產黨人在生死存亡之際,對祖國未來的憧憬的視死如歸和無畏精神的《梅嶺三章》,歌頌爲人類解放而自我犧牲的無私精神的《九根火柴》,有表現愛國主義精神的《最後一課》,表現熱愛和平的《勇氣》,表現國際主義精神的《紀念白求恩》.《菜園小記》記錄了在中國革命最艱苦的時期延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自力更生的一幕.《愛蓮說》、《桃花源記》再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理想的嚮往.《出師表》讚頌了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尚情操.在這些課文中,高尚與卑下、正義與邪惡、真善美與假醜惡,涇謂分明.學習這些課文,能使學生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在理智上得到啓發,使他們認識到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醜惡.課文中正面人物所表現出來的崇高精神品質能淨化學生的靈魂和感情,幫助學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至於藝術美,如上文所說,幾乎篇篇課文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體現.比如《石鐘山記》,寫得有靜(大石側立)、有動(棲鶻驚起),有驚(舟人大恐),有喜(笑謂邁日).其恰到好處的繪形、擬聲和比喻、烘托出了陰森可怖的氣氛,造成了“驚”;而可怖氣氛,又爲意外發現造成的“喜”作了鋪墊.使人如親歷其境的夜遊過程的描繪,又爲“事不目見聞而噫斷其有無可乎?”的結論的引出,鋪就了墊石.縱觀全文,不能不說是件完美的藝術珍品.而且這樣的藝術珍品在教材中琳琅滿目,文言文中有,現代文中也有,比如膾炙人口的《荷塘月色》何嘗不是藝術珍品呢?而且藝術美不但充斥在記敘文中,就是在議論文、說明文中也存在着藝術美.比如《拿來主義》,作者議論的是“如何對待文化遺產”這個文藝理論中常常糾纏不清的重大而生動的比喻論證,在談笑風生中,把這個難題闡述得一清二楚,不但令人信服其道理,而且給人以痛快淋漓的美感.再比如《大自然的語言》、《臥看牽牛織女星》等等,除了給我們以科學知識外,何尚不充滿藝術美呢?綜上所述,中學語文中確實存在着豐富的美育材料.而且還應當指出,許多課文往往同時明顯地體現出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比如《岳陽樓記》,既可以使學生學習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精神,感受到社會美,還可以使學生學習環環相扣的結構,凝鍊優美的語言,領略到藝術美.正如羅丹所說:“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只要我們去發掘,中學語文教材中確實存在着豐富的美育材料.

二、在教學中體現美

語文教材中雖然存在着豐富的美育材料,可是如果不在教學中體現並用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那麼它們還是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就目前語文教學的情況來看,中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教育仍需加強,我覺得以下幾點值得注意:(一)要改變爲了應付考試,孤立地抓字詞句教學,搞字詞句訓練的現象.因爲這樣一來,不但不能使學生感受到美,反而弄得學生暈頭轉向,興趣索然,而且孤立地抓字詞句教學,字詞句也肯定不能真正學好.因爲字詞句只有牢固地植根於作品這一“有機體”中,併成爲作品整體必不可少的成份時,才具有感染力.只有在感受理解整篇文章的過程中,才能真正領悟每個字詞句的作用.就是專門教學語文基礎知識也是這樣,不能總是在一種刻板的理性的教學中,而應運用各種方法將基礎知識融合在語文教學全過程中,靈活的去激發學生,讓學生主動理解,給學生美的享受.比如,有位教師教“比擬”,他先在小黑板上寫了這麼一些短語:小河邊的垂柳、天空中的新月、六月天的驕陽、秋風中的落葉,洞庭湖的波濤.然後他啓發學生:假如這些自然界的事物和我們人類一樣,也有思想感情,那麼,你從這些事物的形態能看出它們的喜怒哀樂嗎?一提問,打破了平時“教師講學生聽”的沉默,學生們爭相發言,有的說小河邊的垂柳是歡快的,有的說是悲哀的;有的說空中的新月是淒涼的憂鬱的,有的說是清新的愉快的:有的說秋天的落葉是歲月的無奈,有的說是年輕的衝動.總之,同學們都沉浸在美麗的遐想中.爾後,老師就告訴他們:大家的發言在漫不經心中已運用了“比擬”.接着就在理論上加以點撥,最後又要學生對周圍的環境用比擬手法進行描繪.結果學生們都躍躍欲試,發言一個接一個.有人對着教室門說:“她是那樣的穩重大方,禮貌地接待着每個來訪者.”有人描繪有點陳舊的辦公桌說:“年年月月,他不卑不亢,從來沒有想到離開講臺這個崗位.”有人指着窗外在風中搖擺的樹枝說:“瞧,她們追逐着,嬉戲着,又歡笑着,累了,才肯安靜地歇歇腳.”一下子,大家都驚異於這個司空見慣的教室竟有如此魅力,覺得自己生活的環境從來沒有這樣美好過,而自己也從來不曾這麼熱愛周圍平平常常的世界.這節課雖然沒有反反覆覆地講比擬的定義,課後的檢查卻表明學生們都掌握得很好,當然更不用說既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培養了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而且還讓學生初步學會去創造美.(二)要改變教師在課堂上分析過於支離破碎,面面俱到,學生在課堂上昏昏欲睡,味同嚼蠟的現象.有的學生說,課文裏的小說,自己看很有味,聽老師課堂上分析反而沒有味了.這意見很值得我們深思.這就需要我們調整教學方法,要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課文,帶領學生“走進”課文中所描繪的情景中去,“經歷”裏面的事,“接觸”裏面的人物, “感受”裏面的情景.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聯繫文章背景,從語言入手,抓住作者的傳神之筆,通過對環境、人物肖像、言行、心理情感活動等具體描寫的分析,把完整的人物形象、優美的意境再現出來,讓學生體會深寓的情感,從而忘掉“自我”,進入作者設置的情景中去,高興時心曠神怡,激動時興奮昂揚,悲傷時甚至掉眼淚,進而去欣賞美,鑑別美,感情了受到陶冶,理智上得到昇華.最後再從語言與內容的結合上,體會語言運用的奧妙與匠心,感覺到語言美.比如教《敕勒川》,就這麼短短的幾句詩,雖然很典型,但與客觀存在的塞北草原的具體豐富的景象相比無疑是十分概括的.這就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想,讓他們彷彿置身在圖畫般的天高地闊的塞北草原之中,神遊於天地合一,茫茫蒼蒼的壯闊境界裏,也才能真正理解詩歌中每個詞語的作用.如果再將《敕勒川》與《憶江南》描繪的意境作比較,一個粗獷恢弘,一個清麗細膩,那麼,更能提高學生欣賞自然美的能力.再比如教《爲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搶救六十一個階級兄弟的現場,在萬分急迫,扣人心絃的情景中,感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階級深情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教《出師表》、《廉頗藺相如列傳》,就要千方百計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有勇有謀、豁達大度的藺相如這些歷史人物活脫脫地“站”起來, “走”出課本,讓學生與之交談,使學生認識到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醜惡,讓課文中人物的崇高精神品質去淨化學生的靈魂,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三)要克服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少了,教師講多了的現象.許多課文特別是那些優秀的散文、詩歌,甚至議論文,唯有有表情的朗讀,才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才能真切地感受其語言美,氣勢美,體會其意境美.如教學《登鶴雀樓》,不讀,如何領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壯麗美?如何感受詩人氣吞山河的氣勢;不讀,怎麼會在學生的腦海裏出現一個引頸遠眺、遊興未盡的詩人形象,不讀,怎麼能深深理解“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個形象化的哲理.反過來,如讀《荷塘月色》,讀着“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呈現在眼前的不僅是文字,而且是一幅朦朧的畫面;響起在你耳畔的,也不僅僅是一組普通的文字,而不更象一支動人的小夜曲?因此,一定要加強朗讀,利用多媒體教學,教師範讀,學生仿讀,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把無聲語言轉換成有聲語言,憑着字正腔圓的語調,抑揚頓挫和輕重疾徐的語言節奏,引導學生體會意境,揣摩構思,感知形象,品評語言.

三、用作文來表達美

語文教學中不但要讓學生感受美,不但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還要讓學生善於表達美.這樣,既要鞏固學生從學課文中、生活實踐中獲得的審美能力,而且還要讓學生將這種審美能力在表達中得到鞏固.大自然的風光是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涌現出來的人和事是美的.讓學生把這些美人、美事、美景在口頭上或書面上表達出來,不但煅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也昇華了學生對美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在教學中往往存在着這樣一種情況:同一生活素材,在不同的學生中有不同的反映.比如校園,在一些學生眼裏,覺得司空見慣、平淡無奇,在另一些學生的眼裏卻又變得色彩繽紛、千姿百態.爲什麼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原因就在於一個善於發現美,一個卻不能.怎樣才能讓學生善於發現美,善於表達美呢?就目前學生的作文情況來看,我覺得應從以下幾點入手:(一)靈活地借鑑範文.

人非生而知之,不管做什麼事情,掌握什麼技能技巧,總要有一個學習模仿的過程,表達也是這樣.清人劉熙載是這樣評價李白詩歌的: “太白詩以《莊》《騷》爲大源,而於嗣宗之淵放,景純之雋上,明遠之驅邁,玄暉之奇秀,亦各有所取,無遺美焉.”.象李白這樣的詩仙,要表達自如,尚且得借鑑前人的優秀作品,那麼我們就更應當引導學生模仿借鑑範文.從如何觀察體驗生活,到如何構思立意、謀篇佈局;從如何選材剪材,過渡照應,到如何選擇句式,錘鍊詞語等方面,都要時時結合學生作文中的問題加以引導,讓學生靈活地模仿、借鑑,決不能爲讀範文而讀範文,因寫作文而寫作文.特別是範文作者如何在文中表達情感,如何表達美更值得學生們借鑑.例如優秀學生作文《冬天的太陽》,作者借風寫暖,把冬天寫得溫暖宜人,趣味橫生.從他先“記遊”後議論,寫得有靜有動這點來看,象《石鐘山記》的佈局;從觀察點的轉移來看,又有點象《荷塘月色》;以色調的明麗,觀察的入微,描寫的技巧看,又有些《春》的風格;至於哲理性的思考,懸念的設置,結構的巧妙,則不難在《長江三峽》中找到淵源.由此可見我們的學生多借鑑優秀作品,並將其爛熟於心,就能收到潛移默化的功效.古人說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確實是至理名言.(二)精細地觀察生活.

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雅在《怎樣教學生作文》中曾尖銳地指出: “在多數情況下,學生們完全不會觀察.可以這樣認爲:他們的眼睛不用作看,他們的耳朵不用作聽.教師的任務就是要教他們學會看、聽、感覺.”學生怕作文,覺得沒有什麼東西可寫,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會精細地觀察生活.進入新世紀,教育得到了發展,在作文的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根據範文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佈置一些觀察練習.如讓學生描寫某人的一顰一笑,刻劃某物的一鱗一爪,描寫市場的一角、校園的一隅,或記下一次有趣的談話,或寫下一個動人的細節,或記下自己一時的心理活動.由此,不少學生的觀察越來越精細,比如有個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在觀察了老年、中年、少年的腳步後道:老年人腿腳沉重,步履艱難,起步不高,走起路來發出“突嚓,突嚓”的腳步聲;中年人身強力壯,腳步有力,舉步高遠,發出“卟噔、卟噔”震動大地的腳步聲;少年人天性好動,活蹦亂跳,時常一蹦一跳地走路,發出“乒嗒、乒嗒”的腳步聲,確實抓住了特徵.以此學生爲例,啓發學生,由此不少學生產生了觀察生活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形成觀察生活的習慣,並把每天所見所聞所感記下來,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解決了沒什麼可寫的問題,改變了對作文畏懼的毛病.有個學生談寫觀察日記時說: “過去怕寫作文,是感到作文難寫,腦子裏空空的,怎麼也擠不出點東西,只好抄抄書報,胡亂湊合一篇交差.從開始寫觀察日記後,腦子裏材料越來越多,一點不愁沒東西可寫,有時還盼作文呢!”確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既存在着真善美,也存在着假醜惡,只要精細、深入的觀察,是不難發現的,寫作文章素材豐富得很,我們一定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這不但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必由途徑,也是進行審美情趣教育的必由途徑.(三)盡情地傾注感覺.

文章本非無情物,記敘性文章尤其如此.魯迅家裏的“百草園”,究其實,只不過是座雜草叢生的廢園,然而在魯迅的筆下,卻顯得如此美好.究其原因,就是作者在筆下傾注了自己獨特的審美感受,無論是“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還是“肥胖的黃蜂”、 “輕捷的叫天子”,或是“低唱”的“油蛉”, “彈琴”的“蟋蟀”,當然, “石井欄”、“皂莢樹”、“黃蜂”、“叫天子”等這些景物是客觀存在的,然而“光滑”、“高大”、“肥胖”、“輕捷”、“低唱”、“彈琴”這些就帶有作者主觀的審美情感,與這種主觀審美感受不合的碎磚爛瓦、枯草敗葉、癩蛤蟆之類,則一律不寫.沒有這種主觀審美感受,客觀景物就不能成爲藝術形象,雜草叢生的廢園,就不能成爲兒童“樂園”.傾注了作者的獨特審美感受,就可以點石成金,化腐朽爲神奇.寫景是這樣,敘事記人同樣如此.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至深,然而究其實,也不過是父親爲兒子送行時給兒子買了一趟桔子.然而,由於作者在記敘中傾注了自己對父親的美好感情,從而深深地打動了讀者.我國長篇鉅著《紅樓夢》也只不過寫了一些生活瑣事,卻能在世界文壇上引起轟動,至今仍有許多人研究它,就是作者在著作中傾注了自己全部的審美感受,正如作者所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遂成千古名著.而我們學生的作文常常不能感動人,除了觀察欠細欠深,表達技巧欠佳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在作文中傾注自己的獨特審美感受.如果傾注了自己的獨特感受,那麼即使平時作文水平一般的同學,也會寫出令人吃驚的好文章.比如優秀作文《姥姥》之所以動人,就因爲字裏行間傾注着作者對童年時誤解姥姥的嚴和愛的無知的懺悔,正如作者自己所說,這篇作文不是寫出來的,而是用“心中的淚和血”哭訴出來的.因此,我們一定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對生活敏銳的審美感受力,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還要培養學生善於將這種審美情趣在作文中加以傾注的能力.

總之,審美教育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隨時隨地都可進行,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滲透,從而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