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高中語文科技文解題方法有哪些?

高中語文科技文解題方法有哪些?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高考試題中,第二大題往往是科技文閱讀,意在考察學生對“說明文的閱讀能力”,分值爲九分,佔高考語文總分的近十五分之一。在複習訓練過程中,由於這類文學(特別是自然科學類)屬於前沿科學,充斥着濃厚的職業術語,學生讀起來枯燥乏味,單調平淡,毫無興趣可言,老師不願講,學生不願學,往往是失分所在,但只要認真分析總結,抓住規律,就完全可以將這九分盡收囊中。

高中語文科技文解題方法有哪些?

一、快速瀏覽所給材料,迅速瞭解並獲取有效信息。高考語文試題量大、時間緊,不容我們隻字逐句去讀,要學會速讀。

二、牢記一句話:“提出問題的地方就是答案所在區域”。速讀所給材料後,仔細閱讀題幹,弄清題意。首先找出題幹中提到的問題在原材料的哪一段,就在本段或上下段中找。細讀該範圍中的段落,就能找到與題幹相關的信息,準確篩選出答案。

三、最快捷準確的辦法:排除法

一般來說,科技類說明文後的題不外乎二類,一類是“對相關的內容的說明(表述、推斷)正確(符合文意、屬於)的一項是”,一類是“對相關內容的說明(表述、推斷)不正確(不符合題意、不屬於)的一項,不管哪一類,只要遵循提出問題的地方,就是答案所在的區域”這一規律,就能找到說明(表述、推斷)正確(符合題意、屬於)的一項,或找到說明(表述、推斷)不正確(不符合文意、不屬於)的一項從而排除其他三項。

如2006年全國卷Ⅱ第二大題⑤小題,A、B、C項都可在原文中找到依據,只有D項不符合文意,可排除。

2006全國卷Ⅰ第二大題,只有B項與原文“潛至2000米深處後```````停止下潛。浮標開始在海流中收集信息”相吻合,排除其他三項。

四、抓關鍵詞、找對應點,在比較中篩選答案。

把題幹中提出的問題在原文中找到後,要善於抓關鍵詞,找對應點,在比較中排除干擾。

一般來說,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

1、張冠李戴、偷換概念

2、無中生有、憑空捏造

3、主觀武斷、隨意猜測

4、誇大(縮小)其辭、言過其實

5、因果倒置(包括主次倒置、肯否倒置、源流倒置、古今倒置)

如2006年北京卷⒁題A項中“氣勢高聳,鋪天蓋地”在原文中無依據,屬於無中生有,B項屬於偷換概念,D項縮小其辭,只有C項與原文一致。

出現的詞語有:“許多”變爲“各種”

“或許”變爲“必定”

“可能”變爲“一定”

“和”變爲“或”

“像”變爲“一樣”等等

出現的現象有:“已然”變“未然”

“假設”變“存在”

“或然”變“必然”

“複雜”變“單一”

“普遍”變“特殊”等等

如2006年全國卷Ⅰ第二大題⑥小題B項中的關鍵詞句是“海洋被動而大氣層主動”,而原文是這樣描述的:“在海洋-----大氣層系,海洋是慣性媒質,變化緩慢,大氣層則變化多端,其全球的穩定性依靠海洋事保持。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在全球氣候的形成上。世界洋水域其者重要作用。”與題幹“主動”、“被動”相對應的句子爲“其全球的穩定性依靠海洋保持”、“在全球氣候的形成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抓住這些詞句,誰主動,誰被動,不言而喻。

“提出問題的地方,就是答案所在的區域”。“抓關鍵詞,找對應點”不僅是科技文閱讀得分的法寶。在文言文閱讀和文學作品閱讀中同樣可以贏得高分。

如2006年全國卷Ⅰ第三大題⑩小題中,B項題幹爲“何遠…….爲官有才幹,任始興縣內史時,未再發生過界內盜匪搶掠侵犯的事”。而原文(提出問題的地方)是這樣描述的:“時泉陵侯朗爲桂州,緣道多剽掠,入始興界,草木無所犯”。題幹明顯與原文不符,可排除B項。

2007年全省第一次診斷考試題文言文閱讀⑩題B項題幹爲“其(範譁)父在作廣州刺史時貪贓枉法”,而與題幹相對應的是:熙先父默之爲廣州刺史,以髒貨下廷尉”是非常明顯的張冠李戴。

再如2006年全國卷Ⅱ文學作品閱讀⒁小題“綿之土有哪些特點?”提出這個話題的區域在第五段,細讀第五段以後的段落,就可以找到關鍵詞------“極細柔”、“溫柔”、“暖”、“金黃色”、“淨土”,這不正是綿綿土的特徵嗎?

還有⒂題:從全文看,爲什麼作者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心激盪着近乎重逢”的狂喜?題幹劃定了範圍“全文”,爲何有近乎重逢的狂喜?看全文找到關鍵句子:“我是誕生在沙土上的”,“我現在終於找到了綿綿土的發祥地”。答案就在原文中,就看我們找到找不到。

同樣的例子在歷年各省市的考題中都可以找到,不再一一舉例。

如此說來,我們能掙帶的分數不止9分,而是9+3+4+6=22分,超過了語文總分的十分之一。

“提出問題的地方,就是答案所在的區域”。抓規律,得高分,何樂而不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