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小學人教版語文5年級下冊第五課課後習題解答?

小學人教版語文5年級下冊第五課課後習題解答?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6W 次

1.有感情地背誦課文.默寫《牧童》.

小學人教版語文5年級下冊第五課課後習題解答?

牧童

草鋪橫野六七裏,

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

不脫蓑衣臥月明.

解釋:綠草如茵,鋪滿廣闊的原野,放眼一望無際,笛聲逗弄晚風悠揚悅耳,時斷時續地從遠處傳來.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月夜的草地裏休息了.

作者:唐代的呂岩.

2.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

(1)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

解釋: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蘢;側耳傾聽,晚風中牧笛聲聲.

(2)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解釋: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爲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

(3)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提示:亡賴同“無賴”,“亡”讀無,這裏指頑皮,淘氣.

解釋:大兒子在溪東的豆田裏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最討人喜愛的是頑皮淘氣的小兒子,他在溪頭趴着,悠閒地剝着蓮蓬玩耍,樣子頑皮,可愛.

3.讀了這三首古詩詞,你眼前浮現出怎樣的情景?體會到怎樣的樂趣?

(1)讀了這三首古詩詞,你眼前浮現出怎樣的情景?

答案:《牧童》一詩使我眼前浮現出牧童晚歸休息的場景,草場,笛聲,月夜,牧童,構成一幅恬淡的水墨畫.《舟過安仁》使我看到兩個孩子以傘做帆,借傘使風讓船前進的稚趣橫生的畫面.《清平樂.村居》則讓我想象出一幅有草,有溪,有茅屋,有人物的江南農村的田園景物畫,畫中一家五口各具情態,充滿了濃郁的人情之美,生活之趣.

(2)體會到怎樣的樂趣?

答案:這三首古詩詞描寫的是古代兒童的有趣生活.讀着這些詩詞,頓覺清新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濃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裏行間.使我感受到古人童年生活的安然與恬淡,天真且活潑,無憂無慮.

小練筆:從本課中選一首自己喜歡的古詩詞,改寫成一篇短文.

答案:夏日裏,幽深的竹林裏透着勃勃的生機,茂密的青草似地毯鋪蓋大地.遠處的山巒隱約可見,一條清亮的.小溪靜靜地流淌.這是一個偏僻而又清新秀麗的江南山村,村邊的小溪旁,有個又低又小的茅草屋,屋裏坐着兩個剛剛飲罷酒的老年夫妻,他們略帶醉意,用吳地的方言談論着,說笑着.只聽那老翁說:“如今的生活多美好啊,我們豐衣足食,頤養天年.”那老嫗笑了笑說:“是啊,我們有三個兒子,老大,老二孝順,老三乖巧懂事!”說罷,望了望在屋外的三個兒子.

雖然夏日炎炎,烈日當頭,可是身爲長子,老大依然在小溪東邊的豆田裏鋤草;二兒子年紀尚小,可他也沒有閒着,正在給雞編織雞籠;三兒子最小他橫臥在溪邊一會兒逗逗水裏的小魚,一會兒又剝食着蓮蓬,那調皮的樣子十分惹人喜愛.

這是一個多麼和睦,美滿的農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