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漂亮的圍棋手抄報圖片

漂亮的圍棋手抄報圖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9W 次

導語:圍棋作爲高雅的腦體操運動,不僅能開發孩子的智力,還能促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品格;下面分享一些關於圍棋的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漂亮的圍棋手抄報圖片

關於圍棋的手抄報設計參考模板01

關於圍棋的手抄報設計參考模板02

關於圍棋的手抄報設計參考模板03

  【關於圍棋的手抄報設計資料】

  1、訓練幼兒集中注意力

下一盤棋,往往要靜坐一兩個小時,爲駕馭一盤棋少失子,幼兒必須長時間集中精力,否則就贏不了對方,而注意力能否集中,是一個人學習、做事高效率的先決條件。

大雄聰明好動,上課時只要他聽懂了就不再認真聽講,不是玩玩手指,就是晃晃椅子。但是自從學習了圍棋,他注意力保持的時間有了明顯變化,有時下起棋來兩小時都不休息。隨着圍棋的學習,他上課時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逐漸延長,學習圍棋使他養成了專注的好習慣,上課時也能保持專注聽講了。

 2、拓寬幼兒注意的廣度

注意的廣度也叫注意的範圍。兒童年齡越小,注意的廣度越差。下棋能訓練幼兒提高注意的廣度。“千古無同局”道出了圍棋創新的真諦。每下一局棋,都需要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每走動一個棋子前幼兒都要看到棋子的落點,周圍幾步棋是否會被對方“吃”掉。當要“吃”對方的棋子時,他要注意到利害得失,當被“吃”時,他要注意調整自己的子力。下棋時每走一步,都不僅要考慮每一個點、每一條戰線發生或將要發生的“戰況”,還要考慮全局,一步出錯就會招來滿盤皆輸的後果。實踐證明,學棋孩子的創新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比較強。

  3.鍛練幼兒的意志力

學習圍棋能使幼兒意志更加堅強,面對困難更加勇敢。幼兒都愛競爭,他們都喜歡爭第一。要想成功,必須腳踏實地有條不紊地學習,把想象力、控制力發揮到最佳境界。還要正確估計自己和對手,正確認識雙方的力量和存在的問題。過高估計對方的實力,會使自己膽怯;低估對方會被殺得片甲不留。膽小者需要提高自信,自大者需要謹慎行事。

現在的幼兒需要經歷一些失敗,鍛鍊堅強的意志,而圍棋就是一個很好的磨練器。要敢於面對成功與失敗,要具備良好的意志力,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要泰然處之,持之以恆,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4、在學棋中學會做人

下棋能培養孩子腳踏實地、深思熟慮、正確估計自己和對待別人的習慣,嚴格的棋規能幫助孩子形成落子無悔、遵守規範的棋風。爲了圍更多的地盤,必須要有很多棋子的配合,有時又必須要舍小取大。圍棋不是一個點或一條線上的活動,而是在一個面上下棋。所以下棋者不能把每個棋子孤立起來,而是要把盤面上所有棋子聯繫起來思考問題,不但要考慮到單個棋子的得失,還要考慮到全局的得失。

下棋與做人同理,現在不少幼兒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都會有自我中心的傾向,參與集體活動時往往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而不顧全局的利害關係。幼兒在多年的圍棋學習、比拼中可以悟出這個道理,懂得團結互助、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孩子在4周至7週歲之間天生是好動的,難以長時間坐下來去思考每一步棋的走法,甚至連坐下來沒幾分鐘小屁股就難以坐住了,心裏就想去玩其它方面的東西。這時,老師、父母不用着急,可用引導的方法去引導孩子對圍棋的興趣。

一般孩子在家看動畫片時對士兵打仗的事都比較感興趣,可叫孩子把圍棋中的黑白子當作小士兵去加以愛護,手中的每一個棋子都是我們要愛護的士兵,把它放在圍棋盤上,贏了就當將軍了。如圍棋中的“扭羊頭”,老師、父母做“羊頭”,小朋友去扭,如果扭到了,就是殺死了羊。如果扭不到,就是扭到了羊尾巴上了,那這頭羊就變成狼了。這樣一步步讓孩子感覺到學圍棋的樂趣和有意思,用樂趣來提高孩子對圍棋的興趣。

其次,父母應成爲孩子學圍棋的啓蒙老師。圍棋是二個人的對弈,圍棋變化多端,幾乎沒有二盤同樣的棋。圍棋有的父母會下,有的父母不一定會,大部分的父母可能都沒有系統地下過圍棋,這時候,父母可以與孩子一同到圍棋學校,父母在聽的過程中理解能力要比孩子強,回來後,練習圍棋中的基本定式與棋譜,讓孩子感覺圍棋、認識圍棋、鍛鍊智力,去當好孩子的啓蒙老師。

第三點:要正確培育孩子對圍棋的樂趣,找到對圍棋的感悟能力。對幼兒圍棋入門,講解什麼是圍棋的氣,圍棋怎樣去連接、怎樣去斷,做眼與破眼以及圍棋對殺等等的基本概念,這些基本概念要在實踐中用有趣的笑話和有趣的故事用簡單的語言描述給孩子聽,以便於孩子在學圍棋中掌握和理解,使孩子在學圍棋的過程中找到自己對圍棋的感悟能力,認知能力。

第四點:讓孩子在學圍棋中找到快樂。對於孩子學圍棋,不但要讓孩子在快樂地學圍棋,而且要孩子在學圍棋中間找到下圍棋的快樂。不能讓孩子感覺到學圍棋是一種負擔,這在學圍棋中很重要,學棋的過程有時是枯燥無味的,長久以後,有的孩子堅持不下來,只要在下圍棋中找到了快樂,孩子在圍棋中才肯去思維、思考,這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就要孩子在磨練中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