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八年級物理手抄報內容

八年級物理手抄報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導語:物理學(physics)即萬物皆有理,指事物的內在規律,事物的道理,是研究物質(質量)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是一門以實驗和觀察爲基礎的自然科學。指示在科學界中事物的道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物理手抄報,希望能幫到你!

八年級物理手抄報內容

八年級物理手抄報內容 第2張

八年級物理手抄報內容 第3張

八年級物理手抄報內容 第4張

八年級物理手抄報內容 第5張

神奇的物理小實驗

1.神奇的牙籤:把牙籤小心地放在水面上。把方糖放入水盆中離牙籤較遠的地方。牙籤會向方糖方向移動。 換一盆水,把牙籤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現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離牙籤較近的地方,牙籤會遠離肥皂。原因是當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時,方糖會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會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籤也跟着水流移動。但是,當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時,水盆邊的表面張力比較強,所以會把牙籤向外拉。

2.蠟燭吹不滅: 點燃蠟燭,並固定在平盤上。使漏斗的寬口正對着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小口對着火焰用力吹氣。這樣吹氣時,火苗將斜向漏斗的'寬口端,並不容易被吹滅。如果從漏斗的寬口端吹氣,蠟燭將很容易被熄滅。

3.能抓住氣球的杯子:對氣球吹氣並且綁好,將熱水(約70℃)倒入杯中約多半杯,熱水在杯中停留20秒後,把水倒出來 ,立即將杯口緊密地倒扣在氣球上,輕輕把杯子連同氣球一塊提起。因爲用熱水處理過的杯子,因爲杯子內的空氣漸漸冷卻,壓力變小,因此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4.自己會走路的杯子: 用一塊玻璃板,放在水裏浸一下,玻璃一頭放在桌子上,另一頭用幾本書墊起來(高度約5釐米),拿一個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用點燃的蠟燭去燒杯子的底部,玻璃杯會自己緩緩地向下走去。 原因是當燭火燒杯底時,杯內的空氣漸漸變熱膨脹,要往外擠,但是,杯口是倒扣着的,又有一層水將杯口封閉,熱空氣跑不出來,只能把杯子頂起一點兒,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一、與電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1、電飯堡煮飯、電水壺燒開水是利用電能轉化爲內能,都是利用熱傳遞煮飯、燒開水的。

3、電飯煲、電水壺的三腳插頭,插入,防止用電器漏電和觸電事故的發生。

4、微波爐加熱均勻,加熱原理是利用電能轉化爲電磁能,再將電磁能轉化爲內能。

二、與熱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1、使用爐竈燒水或炒菜,要使鍋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讓鍋底壓住火頭,可使鍋的溫度升高快,是因爲火苗的外焰溫度高。

3、往保溫瓶灌開水時,不灌滿能更好地保溫。因爲未灌滿時,瓶口有一層空氣,是,能更好地防止熱量散失。

4、用高壓鍋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鍋內氣壓,提高了水的沸點。

5、夏天自來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徵兆。自來水管“出汗”並不是管內的水滲漏,而是自來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溫度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水管,就會放出熱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說明空氣中水蒸氣含量較高,溼度較大,這正是下雨的前兆。

6、煮食物並不是火越旺越快。因爲水沸騰後溫度不變,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溫,結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鍋內水蒸發變幹,浪費燃料。

三、光學方面

1、汽車旁的觀後鏡,的觀察鏡用的都是凸面鏡,可以開闊視野

2、汽車在夜間行駛時,車內一般不開燈,這樣可防止車內乘客在司機前的上成像,干擾司機正確判斷

3、汽車前的通常都不直立(底盤高大的車除外),這是因爲相當於平面鏡車內物體易通過它成像於司機面前,影響司機的判斷。

民諺俗語中的物理知識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到一些民諺、俗語,這些民諺、俗語蘊含着豐富的物理知識,我們平時如果注意分析、瞭解一些民諺、俗語,就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深化知識,活化知識,這對培養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大有幫助的。

1、摘不着的是鏡中月 撈不着的是水中花——平面鏡成的像爲虛像。

2、人心齊,泰山移——如果各個分力的方向一致,則合力的大小等於各個分力的大小之和。

3、麻繩提豆腐--提不起來——在壓力一定時,如果受力面積小,則壓強就大。

站在高壓線上的小鳥爲什麼不會觸電?

站在高壓線上的小鳥,是站在同一根電線上的,電線的電阻沒有小鳥兩腿之間的電大, 電線會把小鳥短路,在小鳥的兩隻腳之間不會有電壓存在,也就不會有電流從它身上過

所以小鳥不會觸電。不過,如果鳥兒的身體同時接觸到兩根電線,或者站在在不絕緣的電杆或架上磨嘴巴,就會有電流從鳥兒身上流過,使它觸電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