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慶祝元宵節手抄報大全

慶祝元宵節手抄報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下是小編帶來慶祝元宵節手抄報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慶祝元宵節手抄報大全

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了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玉漏銀壺且莫催,

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閒坐,

何處聞燈不看來。

元宵佳節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爲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爲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爲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爲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慶祝元宵節手抄報大全 第2張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爲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吃湯圓

民間過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始於宋代,當時的湯圓稱“浮圓子”,亦稱“湯圓子”、“乳糖圓子”、“湯丸”、“湯糰”,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宋元元初時,湯圓已成爲元宵節的應節食品,所以人們又稱它爲“元宵”。

逛燈會

如今,每到元宵佳節,各地總要舉行盛大的遊園燈會。大抵古代元宵燈節時人流如潮,節日活動豐富多姿,而古時男女缺乏交往的機會,所以元宵節很自然就成了古時情人相會之日,如歐陽修亦有詩云“去年元宵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因此,元宵節亦稱爲“中國情人節”。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爲謎語能啓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慶祝元宵節手抄報大全 第3張

舞獅子

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着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

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爲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軍X,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