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貧困戶幫扶日誌彙總(優秀篇)

貧困戶幫扶日誌彙總(優秀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導語:脫貧致富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需要齊心協力、堅持不懈。以下是貧困戶幫扶日誌彙總,歡迎閱讀與參考。

貧困戶幫扶日誌彙總(優秀篇)

  貧困戶幫扶日誌第一篇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氣:X

x月xx日,我來到xx縣xx鎮xx村深入貧困戶開展聯繫幫扶工作。新橋村屬於較偏遠的村社,由於地理位置導致該村普通農產品無法銷售到縣城,使農民經濟收入較爲拮据,通過對走訪的幾家貧困戶瞭解情況,他們如今生活基本能保持溫飽水平,但是由於缺乏能直接變現經濟作物,家庭其它的開資較爲困難,特別是遇到家庭成員生病或讀書就更加艱難了。

通過走訪,我認識到要根本改變大竹縣柏林鎮新橋村貧困戶的現狀,如果單一的進行資金援助只能起到短暫效果,從長遠角度來看,我們應該從幫護種植經濟作物或飼養家禽方面入手,使他們在經濟收入方面有一個持續經濟來源,從而改變現狀。該村一直以來都有種植花生的傳統,並且當地的土壤也十分適合花生的種植,由於一直以來都種植的普通花生,產量不高,市場售價又低,所以經濟收入也不樂觀。目前,大竹市場上的黑花生價格較高,市場需求量較大,供不應求。如果能將此品種引入到新橋村應該起到較好的效果。

通過與村民交流,種植花生需要的人工比較少,成本也比較低,他們也樂意種植。我想幫助該村聯繫我縣種植黑花生專業種植戶,購買一部分種子,達成種植收購協議,年底將黑花生種子,送到部分貧困戶手中,希望他們來年有個好收成。

  貧困戶幫扶日誌第二篇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氣:X

x月xx日,xx縣教育局全體機關幹部前往xx鎮xx村、xx村等村深入貧困戶家裏開展“二對一”幫扶活動。

經過山路十八彎的乘車顛簸,再下車步行2裏多路,11點多鐘來到了幫扶對象荷葉鎮寒坡村白皮組孫美玉家。同我一起幫扶孫美玉的鄉鎮幹部是荷葉鎮的劉林喜,孫美玉並不在家,在家的是他的老婆王梅秀,她聽了我倆介紹此行的目的後,就開始滔滔不絕地訴說家裏的困難。孫美玉家一家5口人,有一個女兒兩個兒子,最大的女兒已經出嫁,經濟並不寬裕,兩個兒子在外面找事做,但是不聽話,王梅秀說起兩個兒子不住地嘆氣。丈夫身體又不好,家裏兩畝水田還要靠侄兒幫忙才能耕種好,此時的孫美玉正拖着病體在田裏勞動。我特意問了她們的年齡,因爲農村貧困的人外表年齡和實際年齡差異很大,依我的經驗實在是無法從他們的外表來推測其年齡的。王梅秀說她55歲,丈夫孫美玉66歲,我沒見到孫美玉,但從外表看王梅秀根本不像55歲的人,看上去年近70歲的樣子。她說他大兒子30幾歲了還沒成親,說着淚水在眼眶裏打轉。我知道農村家境好的青年20零歲結婚的多,如果家裏富裕,恐怕孫子也能屋裏屋外跑了,我能理解一位母親因爲家裏窮討不上兒媳的苦痛。也是,誰要是看了她家的房屋後,還願意嫁過來,我只能懷疑她神經不正常了。一溜屋有5間,只砌了一層,不,應該說是砌到一層就停工了,在城裏這樣的房子叫做爛尾樓,一層的房子頂上放了一層預製板,既沒有蓋瓦,也沒有做防水處理,今天我去的時候是晴天,仍舊可見沿着預製板縫隙水漏下來的痕跡,到樓上去的水泥梯級上長滿了綠色的.苔蘚,可能是今年雨水充足的緣故吧。王梅秀說外面下雨、屋裏面也下,晚上下雨,她們就不能睡覺,我看了一下,屋裏那張牀上搭掛着塑料薄膜,估計這塑料薄膜主要不是用來擋灰,更重要的功能是用來遮雨的。回想起今年雨連綿不斷地下,特別是那麼多下雨的夜晚,她們該如何東跑西顛滿屋接漏、該如何忐忑不安地度過多少不眠之夜啊!?

眼前的情景,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是不會相信的,我掏出了準備好的200元錢,塞到王梅秀手裏,實在難以找到安慰她的話,只能說你們的情況縣裏、鎮裏知道,這不特意安我倆聯繫你家扶貧,日子會好起來的,特別是你夫婦要督促兩個兒子安守本分、勤奮勞動,在如今的形勢下,還是能掙到錢的;我們會盡量想辦法替你爭取吃低保。離開時,王梅秀送出好遠,我說你回吧,她執意不肯,說:好人啊,能到我家來,我就謝謝你們了!我理解她句樸實真情的話中流露出的淒涼和酸楚,俗話說“貧居鬧事無人問”,更何況他們是“貧居深山”呢!

離開時,我的腳步和我的心情一樣沉重,我只恨我袋裏的錢少,更恨自己賺錢的能力不強。聯想到自己,2001年,在“國企”工作十多年的妻子,被打發8000多元錢,叫她“不找市長找市場”,自謀生路至今的苦楚,想起現在正在讀大學的兒子高額的費用,自己教書育人25年,至今還沒有能力購買一套自己的住房------“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正因爲我自己家的日子過得緊緊巴巴,我對“貧窮夫妻百事哀”這句話有切身的感受,我對孫美玉家的幫扶絕對不是居高臨下的施捨,而是同病相憐的理解安慰和患難之中的互幫互助,這也是我們民族雖然苦難深重卻能頑強挺住並且生生不息的原因吧。

  貧困戶幫扶日誌第三篇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氣:X

我所屬單位xx辦事處今年幫扶xx鄉xx村,既然是扶貧就要了解他們的情況,爲什麼貧困?拿什麼來脫貧?怎麼幫扶?不進村入戶瞭解那都只是紙上談兵。爲了更好的瞭解情況,制定有效可行的幫扶計劃,8月27日我與單位主任科員殷遠鳳乘班車來到幫扶村鐵爐鄉泉峪村,決定去最偏遠的貧困戶曾召愛家。我沒有什麼下鄉經驗,站在山腳下昂頭朝着叢山峻嶺--我們的目的地望去,心裏滿懷忐忑,崎嶇的機耕路只能靠小“麻木”車進入,(“麻木”是鶴峯有名的代步交通工具,只能坐下兩三人,農民家庭條件好的基本家裏都會有一輛,進城購物、運送生產資料等)。坐上麻木車,司機特意裝了兩袋沙土,她說山路不好走,前面有一段路面有太深的坑過不了,拉點沙填一下,在那蜿蜒崎嶇的小路上顛簸着慢慢的向目的地駛去,看着“公路”兩邊陡峭山崖和深不見底的溝壑,心裏咚咚直跳。因爲用力抓着麻木擋板以防自己簸下來,下車時緊張的心裏一鬆懈,頓時感覺自己渾身都癱軟了。面對此情此景不由得感嘆生活在這上面的農戶是多麼的不容易!

來到貧困戶曾xx家,映入眼簾的是陳舊破爛的木房。屋前的空地上曬着剛採回的黃豆,堂屋裏沒有像其它人家那樣倒了水泥地板,就是一個黃泥巴屋。屋裏雜物很多,原始的火坑,老式的黑白電視,沒有一樣像樣的傢俱。曾召愛全家三口人,老伴五十多歲,兒子快三十多歲了還沒有成家立業。我們詳細的詢問了他們的經濟收入,農作物的生長,什麼原因致貧等一系列情況。曾xx說,以前這裏人戶多,到現在低山發展的快,加上高山交通不便,好多都已搬遷,有的舉家出去打工了。我們不想搬遷,我在這裏有500多畝的山林,5畝多耕地,兩畝多茶園,怎麼捨得扔下。我明年還準備發展幾畝茶葉的,這上面主要的就是交通不便,種的農作物要變成錢就要上坡下嶺往集鎮背,來回三四個小時。其實我們這裏生產資料豐富,我們多想政府能幫我們把公路修好!那樣出去打工的農民也會樂意回家創業,帶動村裏的經濟發展。經過了解溝通,結合泉峪村情和他家的條件,我們和曾召愛夫妻兩人商量着制定了幫扶計劃,初步確定了三條措施:一是按照他家山林面積地理優勢發展養殖業、種植,在現有的8只山羊基礎上再增加30只種羊,同時今冬明春再發展密植茶5畝;二是結合鄉里危房改造項目,幫助其翻修房屋3間;三是扶貧搬遷,通過政府、村委爭取幫扶資金,改善其居住環境。殷主任鼓勵他說:“從今以後,咱們就是親戚,要常聯繫,有困難就打電話,我們盡最大努力幫助你們。要有信心,要鼓足勇氣,相信經過幾年努力,你們定會過上好日子的。發展養殖、種植,技術上需要幫助的我們盡最大的努力幫你們爭取幫扶,也會向上級部門反應情況爭取把公路擴寬”。

從曾xx家往下走來到三組黃xx家,簡陋的兩層平頂房,家裏只有他老婆和80歲的老父親在家。他們家屬於低保戶,兩口子都是殘疾,住在兒子家,聽說兒子很勤快,出去打工十幾年回來修了這棟房子,一年回來不到一兩次,現在三十好幾了還沒有成家。黃文鬆老婆又聾又啞根本無法交流,老父親看見我們到家裏來非常的熱情,估計是怕自己家裏凌亂,步履蹣跚的把我們帶到隔壁的叔叔家給我們一人倒了一杯水。他坐下說現在的政策好啊,我兒兩口子都是殘疾,田裏的活做不了,吃飯都快不能自理了,你們看我那兒媳一天除了幫忙看傢什麼都不會做,能解決溫飽已經很不錯了,談不上什麼生活質量,今年多虧政府給我們幫扶了3000多塊。看着眼前的老爺爺已是滿臉皺紋,白髮蒼蒼 ,心裏涌現出一股心酸:本應頤養天年享享清福了這般年紀卻還要爲子女操心。離開時,我們對老人表示一定會想辦法幫扶他。

後面陸續走訪了幾戶貧困戶,從山上回到住處已是下午六點,和殷主任一人炒了份雞蛋飯,也許是太餓了吃了個精光,到住處洗了個澡,躺在牀上想着白天走訪的貧困戶,心中泛起無限的感慨:山裏人貧困,那種貧困的狀況絕非你坐在辦公室裏能夠想象,不親臨現場你怎能感覺到山裏人那種淳樸、厚道,那種淳樸會讓在商場、職場激烈競爭中的越來越世故的城裏人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