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有關醫生的日記三篇

有關醫生的日記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醫生日記篇一:輪轉醫生日記

有關醫生的日記三篇

所謂的輪轉醫生,知道的人都很明白,就是介乎於住院醫生和實習醫生之間的一種醫生類別。其實就是剛招入的大學畢業生,醫院爲了讓他們比實習生更好的學習各科的知識而創立的。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我進的是一家縣級的中醫院,我是學西醫的,剛進醫院的那時候以爲會很不習慣,因爲中醫病歷和西醫病歷有很大的差別,診斷思路也不一樣。誰知道一箇中醫院的中內科已經基本上西化了,要不醫院強調中醫內科必須有中藥治療率,相信中藥會在我們醫院消失。原因很簡單:中藥便宜,沒什麼利潤可圖,政府又這麼沒道理的只給中醫院相當於只有人民醫院1/10的財政撥款,還要求把中醫院建設成爲全省縣級中醫院的模範,要自負盈虧,又要養活醫院裏這麼多人,又要造新的病房(老的病房真的是不堪入目,不造哪會有新的病人來住院),真的不知道那些什麼所謂的領導的腦子是怎麼想的。

現在什麼兩會又把醫院進一步推向風口浪尖,他們只知道站在病人的那邊幫病人想,試問到底有沒有人站在醫院醫生這邊想過呢。一個風險極高的行業,一個月工資又只有那麼一點,平時醫院又什麼福利,每天又要忙死,還要養家餬口,還要這學習那學習的,時不時的交那麼五六千的學費。累啊,我真的覺得很累,雖然我只是一個輪轉醫生。誰不想有個低風險,低工作量,高收入,高福利,休息日極多的生活。誰爲醫生想過了。不管哪個醫生也不會拍着胸脯對一個病人說他能夠百分百的治好他的病,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就象最簡單的感冒,還要分好多種原因,誰能保證能3天治好。這個高風險的行業,現在還成爲了兩會的攻擊對象,真的讓我很傷心。我真不明白,那些提出問題的什麼代表到底自己有沒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一定不會叫我的下一代也學醫,還要叫我所有認識的人的子女都不要學醫。

現在醫患關係極其緊張,前段時間醫院裏又出現了一個患者無理取鬧的事情,勸也不聽,開口要求賠50萬,醫院利導不同意,然後那患者就每天都睡在醫院大門口,對醫院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但是又有誰去管過呢。現在的醫院已經不能死了人,只要是死人了,那就得賠錢,只要去醫院鬧就得賠錢。賠多賠少都要賠。醫院又不能收藥品的回扣,每天還要賠錢,還要創建什麼十強醫院,政府的撥款又這麼的少,請問醫院的出路在哪,特別是縣級醫院。現在醫院裏欠了一屁股的債,誰來幫醫院還,還不是要醫院自己創收,搞的現在工資都發不出來。

當醫生真的是要少活10年啊,每天都要操心,我在西內科ICU的時候,就是看到那的主任每天都上班的,一個40多歲的,將近50歲的人了,還要值夜班,還要每天上班。

一個我認識的主任跟我算了一下:他的一個月工資加獎金3000元多點,年薪就是4萬左右,還要給孩子上學交學費生活費2萬多,買了車以後每年要交的費用不少於2萬(現在車還沒買),還要還房貸每年1萬,還要每個月的開銷加起來每年2萬不能少,算一算還能剩下多少,平時生點小病都是常有的,若是生大病,錢上哪找去啊。罷了,說了這麼久也是白說。

反正就是一點,希望大家都能體諒下我們做醫生的難處。雖然我還是個輪轉醫生,雖然我還處世未深,但是我知道,以後的路會走的很艱難很痛苦。

醫生日記篇二:一個醫生的民情日記

今日是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期,我已經按英山縣中醫院黨總支的安排,開展克服形勢主義教育和實踐活動。

早8點,開朝會、查房看病人、開醫囑、開處方、換藥,9:30上6樓做手術。下午到醫院5樓寫病歷。

今天在醫院,我在工作中,儘量做到了克服形勢主義。我們醫院的部分醫生護士工作作風漂浮,心浮氣躁,急功近利,不能沉下心來學習和工作。不能沉到基層。作爲二級中醫院的醫生,我覺得在工作中要聯繫羣衆,工作要積極主動,不能等醫院院長和主任安排工作,每天的5件事,都有身體力行,在疾病的診療中,醫生起主導作用。病人入院後,主管醫生要早做安排,因爲是外科醫生,其中最主要的是手術,這對病人和病人家庭的影響大,要和病人及家庭充分溝通,要取得病人和家屬的信任和理解。這就要求我們醫生要沉下心來開展工作,要保證大多數時間和精力用在醫院和病房、病人身上。醫生的工作做踏實了,病人放心,醫院領導放心,自己也放心。我們自身的醫療技術也隨之提高。

今天最具體到克服形式主義方面我做了一件事,今天上午到6樓手術,手術很成功,手術後我發現病人比較肥胖,體重比較重,我脫下手術服,幫助麻醉師和護士把病人搬到推車上,和麻醉師護士一起送到病房,並且搬到病牀,協助病人舒適體位。這樣的事,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多做。

醫生日記篇三:20XX年醫院醫生實習日記範文

20xx年xx月x日,星期五,陰轉多雲,又到每週忙碌的週五,有常規王智彪教授查房,下午2點講座學習,5點讀片,6點關於子宮良性疾病的座談會,晚上7:30分yy語音等一系列熟悉而又充滿熱情的期待,累並快樂着。上午8點交班較平時提前20分鐘,會上汪煉院長多次強調我院重點發展的人文關懷服務,現代五星級醫生的發展目標,同時再次規範“一幫一”的負責制度——要求每一名患者由住院期間的主管醫生終身負責制,從醫患關係發展到朋友關係,不管曾經的患者是否疾病與否,應當繼續關注患者現狀,從朋友角度關心患者的健康狀態。這一點得到王智彪教授的充分肯定,再次強調要給廣大患者建立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國際化醫院的宗旨。

接下來是護士長的一番話,這個故事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一名剛從學校畢業的小石護士,她是一名來自印尼的子宮肌瘤患者的責任護士。這位來自印尼的患者由於地域差異,以及重慶地區最近天氣驟冷的緣故,她的衣物不足以保暖,這一點讓小石護士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第二天她就從家裏將自己的衣服,而且是自己很喜歡的衣物帶到醫院親自交給患者,同時將患者不方便清洗的外套帶回家自己洗。一個小小的,不經意的舉動讓我們深感佩服與敬畏。海扶醫院這樣自然流露的點滴感人故事還有很多,比如:主管醫生每天堅持給所負責的患者打回訪電話,醫務工作者們親自到牀旁關心患者衣食住行,每週五王智彪教授耐心詳細地大查房,外地患者離院時醫院派車將之送到火車站或機場??這些已經是海扶醫院的常規作息,我打心眼裏羨慕這裏的患者,因爲在這裏有很多真心關心愛護她們的朋友。

生活在這裏的每一天都會有點滴的細節感動着我,小石護士感動了我,很多就診的患者也感動着我。今天查房時一名子宮肌瘤患者的故事讓我感動,更是震驚。她是來自福建的患者,就診前經過大量的資料收集以及通過99子宮網羣友裏的對話,她及其丈夫堅定了來重慶海扶醫院治療的決心。在這個過程中,患者丈夫瞭解到超聲消融是一個新技術,羣友對話中一些治療過後的患者有對之肯定的,有持保留態度的,有仍然否認這項技術的。經過認真的分析之後,他們毅然做出了決定,堅持來做超聲消融治療。假如這個故事到此爲止了,或許你會說每一名就診的`患者都是感動的。的確,每一名患者都是感動的,因爲她們有一顆敢於接受新事物的心,敢於嘗試新技術與疾病抗爭的決心,她們都很勇敢。

然而這個故事有了新的情節,讓我震驚。這名來自福建的子宮肌瘤患者不僅有很多朋友勸解她不要來重慶治療,甚至她的妹妹,是一名婦產科主任,更是強烈反對她考慮超聲消融治療。談到這裏,我不得不說一說目前一些醫務工作者對於hifu技術的認識是欠清晰的,這裏不細談。我更多的是震驚,假如我是這名患者,遇到這樣的情況,我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決心纔會做出這樣的決定,當身邊所有人都反對我的做法時,我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堅持自我!或許我會向作爲婦產科主任的妹妹妥協,或許我沒有勇氣嘗試新技術,或許我會瞻前顧後考慮許久。然而,我們的患者做到了,她堅持了自己的想法,邁出了堅定的一步,她的堅持和決心令我十分佩服,心生敬畏。在這裏我表示感謝,感謝患者朋友們的支持與信任,你們的信任是我們繼續前進最大的動力與希望。下午5點多這名患者複查mr的片子回來了,大家一起讀片時特別關注了她的結果,從mr上看消融情況不錯,我們爲之感到欣慰,她的不虛此行更是增添了我們勇往直前的信念與信心。此時,心中莫名的感動油然而生,或許作爲海扶醫生就是生活在感動裏,我們需要感動自己,並創造更多的感動送給患者朋友們。

晚上6點關於子宮良性疾病的座談會如期而至,大家敞開心扉的漫談。其中王智彪教授談及傳承與創新時,這個話題吸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王教授在參加一次會議時遇到這樣一段故事:當問及北大校長,北大有什麼值得最爲稱道時,無言以對;當問及某部門每年有什麼新成果時,仍舊鴉雀無聲。北大傳承了歷史,傳承了民族文化,傳承了民族精神,傳承了??然而,創造了什麼呢?創造出了什麼可以在世界科技之林立足的呢?這樣的結果是我們都不想要的,我們都希望中國的每一所大學能夠自主創新,能夠走出一條嶄新的道路,然而,結果總是

事與願違。傳承與創新是並肩作戰的,缺了哪一點都不行,然而,後者在我們的生活中到底有沒有?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