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英語遠程教育研修日誌

英語遠程教育研修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1W 次

英語作爲一門外語, 其重要性已漸漸爲學生們所認同。那麼,如何幫助學生真正地掌握這一重要學科,更好地做好英語教學工作,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努力成爲一名真正合格的英語教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英語遠程教育研修日誌,歡迎閱讀參考!

英語遠程教育研修日誌

  英語遠程教育研修日誌一

我們學校的學生原有的英語基礎和學習英語的習慣都較差,這勢必大大影響了初中英語的學習效果,我從學生實際出發,遵循教學規律,對如何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用心探索。筆者認爲,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整體素質,就是要讓全體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等方面能力的訓練,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爲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以及激發和保持學習動力,培養自學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把優化課堂教學當成落實素質教育的主渠道,盡最大可能爲學生創造運用英語的景,指導學生積極地運用語言,在學中用,在用中學。

一、貫徹課堂教學交際化原則

⑴五分鐘會話。每堂安排五分鐘左右時間進行會話。會話內容有值日生彙報、自我介紹、家庭情況、談論天氣以及熟悉的歌星、影星和運動員等。讓學生自由用英語交談,允許學生模仿課文內容適當增減,自由發揮。也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通過問答形式作簡要的複述。在開展會話中,始終以學生爲主體,引發他們的聯想思維,由單一的討論內容過渡到綜合內容,把幾個不同內容的話題串聯起來,既複習舊知識,又開發了學生的智力。我特別注意,輪到中差生值日生時,鼓勵他們大膽實踐,並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有點滴進步就給予表揚肯定,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⑵注重語感教學。加強聽說訓練,努力做到視、聽、說同步,培養語感和學習興趣。每篇課文的生詞、句型和文章都是朗讀的好材料。朗讀不能老是採用"跟我讀"的形式,而是要注意創造情景,讓學生懂得不同句子的重音有不同的語感,顯示說話者不同的語言的心理。同樣,語調的不同,重音的移動,也體現了說話者不同的心理狀態。經過訓練了沒,學生在以後朗讀中也就注意了正確使用語音、語調和重讀、弱讀及升調,這樣朗讀繪聲繪色,津津有味,整個課堂興趣盎然,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

⑶對話使用,角色表演。結合課文內容,每教授一個情景句型,讓學生用當天所學的自編一個簡短的情景對話,到講臺表演。如學到My family 這課,我

發動學生都帶張"閤家歡"照片,整個課堂就是歡聚一堂,在熱烈氣氛中學會並運用所學的句型,提高了運用語言交際的能力。

⑷運用直觀教具爲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充分利用圖片、圖表實物、錄音機等教具,生動形象地開展教學和交際活動。利用實物和圖片教單詞,學生能更好地記住詞義,並能反覆利用它們複習,其趣味性、直觀性較強。例如,用提問的方式猜物品,讓學生將實物與英語句子連起來,練習聽、說。教師呈現事先準備好的盒子讓學生猜盒子中的物品的形狀提問:Is it round ?如果是"蘋果",教師回答"Yes, it is 。"以下依次:"What color is it? Can I eat it?" 寓教於樂,引導學生多使用教具,結合列出圖表,做到快記、巧記。

二、狠抓基礎,注意密度

一方面突出知識重點,狠抓基礎,一方面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密度,把握節奏,備課先備人,平時注意瞭解和分析每個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有的防矢,合理安排好45分鐘教學內容和進程,課堂上,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學習活動,學生實踐面較廣並在同一水平基礎上對內容從多視角理解,多角度開展操練運用,即在互相理解的基礎上從聽、說、讀、寫不同角度展開,在教學"時態"這個既重點也是難點時,自始至終在情景中進行教學,突出了時間狀態和不同的謂語動詞,讓學生練習理解運用,並設疑釋疑、解惑,讓學生積極思考,改變過去以教師爲中心,滿堂灌的狀態。

三、溫故知新

克服遺忘。運用”張思中英語教學法”中的記憶方法,注意在課堂上經常復現舊知識,讓學生反覆操練,由易而順利地完成一個個學習目標。具體方法是:學習┈複習┈再複習。複習時做到系統性、針對性、綜合性。採用"滾動式",擴大語言輸入。"滾動式"就是重複教材中的重點,用以前學過的詞語操練新句型或採用已學過的句式學習新單詞。以造句競賽的方式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效果較好。

四、當堂鞏固,注重反饋

教學時要處處考慮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以學生的參與程度和教學評價的得失作爲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尺度,所以,在學生經過一段學習活動後,進行歸納分析,以鼓勵表揚爲主,滿腔熱情幫助學生,及時處理反饋信息,

當堂鞏固,如果時間許可的話,還可引導學生對一些易出錯的地方,如人稱變化,謂語動詞的形式變化、某些習慣表達的異同進行歸納分析,讓學生真正地學有所得。

五、注意培養自學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是爲了學生的"學",是要讓學生擁有學習的能力。因此,我重視對學生的課外學習的指導,幫助他們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

⑴早讀課,堅持聽新教材的課文錄音,加強聽力訓練。

⑵指導學生訂出學習英語長期計劃和短期安排,每天堅持搞好課前預習,發動家長幫助督促實施。

⑶擴大學生課外英語的攝入量。並鼓勵他們多讀一些英語小故事,嘗試去讀一些英文原著。

⑷強調作業的獨立完成,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幫助學生認識到,做作業實際上是新舊知識的運用過程,一定要養成自覺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⑸培養學生認真聽課,初步運用英語思維和理解。

⑹從音、形、義幾方面培養觀察力和記憶力,打好語音基礎。

⑺用聯想對比,歸納演繹等記單詞和語法知識。

  英語遠程教育研修日誌二

初中英語遠程研修心得體會通過這次研修,我對英語教學有了新的認識。

首先,新課程理念標準認爲,課程不是 教材,教學也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或是“知識移植”的過程。

真正的教學過程,應當是學習 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這種教學是一種學生主動參 與的、 尊重學生個性的、 參與教學環境中的教學。

要想有效的實施英語課堂課程資源的開發, 我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明確目標 我們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把“掌握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學目的的首位。

而新制 定的課程標準要求把“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習 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英語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

同時,提倡教 學中要以“口語交際”爲主,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開口說英語,達到學以 致用的目的和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改變英語教學方法 過去的在英語教學中總是老師講,學生記。

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是聽衆,學生自由 練習很少,口語、聽力非常差。

現在我們要轉變這種模式,在課堂上以學生爲主體,把主動 權還給學生。

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處於主體地位, 提高學習效率呢?可以從以下四 方面入手: 1、在教學中應把時間和空間多留給學生 合作學習前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

沒有獨立思考就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將流於 形式,質量不高。

有準備的討論交流,纔可能是高質量的交流。

提出一個探究性的問題,給 學生思維空間。

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在課堂教學中,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

一個教師對時間如何分配,直接反映這個教師的教學觀。

探究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 開放性決定了探究學習必須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否則就是一句空話。

2、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要在於老師的調動。

在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後, 就需要老師精心設計 教學的各個教學環節,設計模仿、會話、口、筆頭操練、提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激活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教學活動中。

雖然我們的教 學條件有限,但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運用實物、自制教具來使課堂形象生動。

3、充分利用學生的差異 在以往的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是整齊劃一,束縛了學生創新潛能的發揮。

教師 要重視尊重學生的個性,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

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僅表現在學生的個體之 間的差異,還表現在獨特的精神世界和興趣特長,這種獨特性是人的個性完善的內在資源。

因此,我們不能用一個模式去塑造和評價學生。

不能用一個水平衡量學生,那是不現實的, 也是不可能的。

要尊重學生的不同理解和認識,讓課堂成爲學生髮揮個性的天地,成爲自我 賞識的樂園。

4、創造性運用教材 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

教材只是書面的東西,而且所載 的信息是有限的'。

傳統的教學與新課程教學有很大的區別, 以往的教學只是要求講解知識點, 而現在的新課程強調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如何學習的能力。

教師與學生的

位置也發生了變化,從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從獨立學習轉 向了合作學習;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了變化,從接受學習轉向探究式學習。

5、要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

怎樣能使學生動起來:(1)激發學生在課前準備階段動起來。

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備 課的時候,要認真地鑽研教材,研究學生,設計教法。

我們在備課時,不僅僅侷限於我們老 師自己備,同時也可要求學生參與。

如我們在準備教具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準備,儘可能 做到自己手裏有什麼,學生手中有什麼。

比如在教 26 個字母時,可以讓學生在上課之前自己 製作一些字母卡片;在教 0——10 的數字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準備一些電話號碼、門牌號、 郵編等卡片。

(2)引導學生在導入新課階段動起來。

是否成功地導入新課直接關係到這堂 課的順利進行。

我通常都是都是通過值日報告來導入,一方面鍛鍊學生的口語,一方面訓練 其他學生的聽力。

這種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每天如此會引起學生的厭倦情緒。

如果教師能 增加一些新花樣,變換一下方式的話,學生的注意力一定會保持集中。

如可以小競賽、講故 事、做遊戲等等。

(3)鼓勵學生在練習中動起來。

在英語課堂上,讓學生充分參與,對學 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幫助。

在操練中我們不但要學生動口, 而且還應讓學生動腦、 動手、 動表情、 甚至可以把教室當作舞臺讓學生去表演。

讓學生在生動、 形象、 直觀的情景下輕鬆、 愉快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英語作爲一門與漢語完全不同的語言學科,它有它自己的詞彙、語 音和語法規則。

只有對這些知識掌握牢固,並達到一定的深度和熟練程度,才能比較自如地 運用英語進行口頭或筆頭交流。

英語有大量的詞彙、複雜的語言規則和時態變化,如果我們 沒有弄懂這些東西,要想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寫出一篇符合文法的文章,那是不可能的。

新 課程改革強調能力,但更應注重基礎。

處於基礎教育階段的初中英語教育,可謂是英語學習 基礎的基礎。

雖然現在從小學三年級開設英語課,但由於各種條件限制,小學英語課在許多 學校可能根本是形同虛設, 名不符實; 所以說初中英語基本上是大部分地區英語教育的啓蒙 教育, 其目的應是學習一些基本知識和培養一些基本技能, 爲學生進一步學習打下較好的基 礎,而不應是重在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在這個階段,過分的強調學生聽說能力,則違 背了英語外語學習的規律, 只能是欲速則不達。

那種完全以聽說能力代替所謂的語言能力的 說法我覺得是不太合理的。

教師以學生的英語學習爲中心,紮實抓好課堂教學,讓學習落到實處。

現在很時髦的提 法就是以“學生爲中心”,認爲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但是對於有些連英語的皮毛都尚 未鬧懂且情緒極易波動的初中學生來說, 他們很少有人知道教學的重難點, 很少有人掌握得 了學習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所以我個人覺得課堂的主動權還是應該屬於老師的, 老師來安排 和調節課堂教學活動,監控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