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人生感悟 > 天才是怎樣煉成的人生感悟

天才是怎樣煉成的人生感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教育是爲誰服務的,它的目標是什麼?

天才是怎樣煉成的人生感悟

(一)

對於家長來說,在教育的問題上,只有一個真正尖銳的問題:你是否心甘情願地讓自己的孩子,接受當前的教育?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重新思考教育的邊界和責任,要問自己幾個問題:

教育是爲誰服務的,它的目標是什麼?

教育的目標滿足了什麼,有哪些不足?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接受怎樣的教育?

在現在的條件下,我能做些什麼?

(二)

作爲最偉大的資源,教育爲人服務,主體是學生,它的目標應該是爲人提供兩種基本的社會準備:素質教育和知識教育。

素質教育不是彈鋼琴、學奧數、當體育特長生。這些都是屬於知識教育裏的專才教育。

素質教育是指那些在人的一生的各個時期,都能持續加強的基礎能力: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外語能力、觀察和綜合能力、自學能力、團隊組織能力。

簡單地說,就是一種面對問題,可以自己下手找解決方案的能力。

毫無疑問,現在的學校教育,無論從課程的組織和實施,包括高考的應試方面,都主要偏重知識教育。

顯然,兩種教育層面,要求的東西和內容組織的方式會截然不同。

素質教育要求建立以學生爲中心的課堂,老師組織項目,配合學生分組實施、討論,給以多種可能性的選擇,而非給出標準答案。

在這樣的教育中,對教師來說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挑戰,他必須學習新的知識,不再侷限在自己過去的專業知識領域裏。他自己就必須適應甘當綠葉的方式,而不需要一個人從頭講到尾,唱獨角戲。

或許這是艱難的,但是,並非不可能,而且,一定是未來的方向。

對於現在的知識教育方式,不論是灌輸,還是強制記憶的方式,有一種說法是:這樣做的結果是,基礎會比較紮實。

這種說法,不敢苟同,這要看是哪些方面的知識,如果是學文的,可能是讀老文章的好,如果是學理科,紮實的結果就是笑話:

據說我們高校的計算機教材20年都沒變過了,這也太紮實了。這樣的知識學得越紮實,禍害越大。

我從來就跟學生說,看不懂的東西就不要看,放一邊,以後自然就懂了,完整性、系統性,對初學者,沒有想像得那麼重要。老師從來沒有告訴過你們嗎?知識在變的,昨天的知識,不合理,就被今天的知識給更新了。

你只要理解知識爲什麼要變,想清它變的理由,你就可以自己去梳理出一個關聯的結構,並且可以預言和發現新的改變趨勢。

這樣,你就不會象個跟屁蟲一樣,成天累死累活,剛學了新東西,又來了新東西,學個不停,而自己不但累,而且沒有真正的長進。

不要動不動就先翻書,先動手做做看,自己想,有了實踐基礎,再看書不遲。我從來沒有看見過動手能力強的人,知識學的不紮實的。

學習到最後,不是比知識多,而是是否能綜合應用這些知識和能力,用於創造。

這纔是教育應該到達的一種效果。

(三)

想想我們過去如何受教育,想想我們工作後,如何重新在社會中鍛造,彌補基本能力的不足。

素質教育和知識教育這兩者的鴻溝是非常明顯的。

我們是這樣走過的,我們也看到了問題。但是,作爲家長,好像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可以是教育的主要部分。

且不說情感教育,只是素質教育而言,最好的教育場所,是家庭,而非學校。

就目前而言,窮於應付高考的學校,對升學率感興趣的程度,遠遠大於學生自身的成長。

所以,如果想讓孩子接受更全面的教育,家長們應該自我覺醒。

這種覺悟的心態,在於:看清,而非簡單抱怨外界條件的不足,同時,把孩子教育的問題,當作是自己的問題。

優良的家庭教育,並不在於教育者需要多高的學歷和知識水平,而是在於:建立良好的教育對話環境。

我們可以想到的細節如下:

【1】跟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模式;

任何情況下,向孩子承諾永遠不使用暴力來解決問題;建立相互信任和溝通的親子關係;父母雙方都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

【2】不要把自己的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

愛不是控制,也不是權力。鍛鍊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但不是把自己未能實現的夢想,不顧實際地轉嫁到孩子身上。

自己要給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

【3】象園丁一樣,對孩子的成長,施肥、剪枝、剔除雜草;

用心在孩子身上,就是要對其環境給以注意,幫助他辨識不安全和不健康的因素,保障其順利成長。

在狂風來臨的時候,需要遮擋就要遮擋;當它需要陽光的時候,就不要把它包得太緊;當它有點隨意生長,東倒西歪的時候,需要及時地干預、扶正。

你不能等到問題出來了,就把孩子送行走學校。不要等孩子都已經染上了,才送去戒除網癮。

多一點時間陪伴孩子,你和孩子今後的路都會好很多。

【4】建立長遠的心態,支持孩子的成長,主動放棄那些成功的窄門;

成長的路有千萬條,爲什麼要逼迫孩子去走那些成功的窄門?而且,只要我們想到教育的最後結果和目標,我們更應該變得有耐心和愛心。

當然了,我們也可以什麼都不做,就當什麼都不知道,也不去想,不去心煩。

就按現在這樣?誰又會說你呢?

最後,捫心自問,還是又回到那個尖銳的問題上:你是否心甘情願地讓自己的孩子,接受當前的教育?

(四)

讀完《卡爾威特的教育》,我有一種相見很晚的感覺。也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因爲我自己就是在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

在這本偉大的家庭教育著作裏,強調了一些與衆不同的觀點: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比起學校的教育來,有價值的多。

在整個8月,我讀了這樣一些關於教育孩子的書籍:《英才是怎樣造就的》、《朱成在哈佛》、《我的事業是父親》等等。

在這些中國式精英成才的背後,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只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合理地開發孩子的興趣和潛能。孩子不但發展全面,反而總是能輕鬆越過那些成功的窄門。

這些書的作者,都提到他們的教育理念的來源:卡爾威特的教育。

如果說你只讀一本關於家庭教育的書,那我推薦這本《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本橫跨三個世紀的經典,當之無愧。

在這本書讀完後,我做出了一個決定,今後這類的書不需要再看了。我只需要把這本書,當作實習手冊,反覆地閱讀、理解和消化,最終轉換成一種更加合理的方式,融入到孩子的教育中。

這本書說的是一個家庭如何培養天才的故事:只要有合理的方式,任何孩子都可以成爲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