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望帝愁魂的典故

望帝愁魂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2W 次

典源出處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後有王曰杜宇,教民務農,一號杜主。……七國稱王,杜宇稱帝,號曰望帝,更名蒲卑。……遂禪位於開明,帝升西山隱焉,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文選·左思〈蜀都賦〉》 注引 《蜀記》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號曰望帝。宇死,俗說雲,宇化爲子規。子規,鳥名也。蜀人聞子規鳴,皆曰望帝也。”《太平御覽》卷一六六引 《十三州志》:“望帝使鱉冷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國禪鱉冷,號曰開明,遂自亡去,化爲子規。故蜀人聞鳴曰:‘我望帝也。’”

望帝愁魂的典故

釋義用法蜀國開國君主叫杜宇,戰國時稱帝,號望帝,後把君位禪讓給鱉冷 (即位後號開明),自己入西山隱居。當時正是子鵑鳥鳴的季節,蜀人懷念他,聽見子鵑鳴,就說:“這是我們的望帝啊。”因稱子鵑鳥爲杜鵑或杜宇、 子規,並傳說這種鳥是望帝魂魄變的。後以此典詠杜鵑; 並用來表現悲涼,思歸等心情(傳說杜鵑啼聲像“不如歸去”,並啼至血出方止); 或用以詠蜀地風物。

用典形式

【杜宇】 唐·李商隱:“堪嘆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龍。”清·黃任:“珠襦玉匣出昭陵,杜宇斜陽不可聽。”

【啼鵑】 宋·文天祥:“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宋·開先長老:“歸馬跡漫燕嶠雪,啼鵑血染楚城花。”清·沈宛:“無窮憂怨類啼鵑,總教多血淚,亦徒然。”

【鵑血】 清·陳維崧:“忽聽一聲何滿子,也非關淚溼青衫透。是鵑血,凝羅袖。”

【蜀鳥】 宋·汪元量:“高臺已見胡羊走,喬木惟聞蜀鳥哀。”清·王夫之:“鵑血春啼悲蜀鳥,雞鳴夜亂度秦關。”

【蜀魂】 唐·李商隱:“蜀魂寂寞有伴未?幾夜瘴花開木棉。”

【蜀魄】 唐·李商隱:“湘波無限淚,蜀魄有餘冤。”宋·范成大:“春禽斷不到,惟有蜀魄啼。”

【古帝魂】 唐·杜甫:“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我見常再拜,重是古帝魂。”宋·汪元量:“都人重是古帝魂,敬重此鳥心不輟。”

【杜鵑魂】 唐·張祜:“杜鵑魂厭蜀,蝴蝶夢悲莊。”

【泣杜鵑】 明·陳子龍:“閬苑悲離鶴,人間泣杜鵑。”

【悲蜀帝】 唐·李商隱:“鳥應悲蜀帝,蟬是怨齊王。”

【鵑啼血】 清·陳維崧:“無聊笑捻花枝說,處處鵑啼血。”

【啼成血】 唐·李商隱:“莫學啼成血,從教夢寄魂。”

【蜀天子】 唐·杜甫:“君不見昔日蜀天子,化爲杜鵑似老烏。”

【蜀帝魂】 唐·張祜:“蕭蕭暮雨荊王夢,漠漠春煙蜀帝魂。”

【杜宇啼血】 宋·劉克莊:“枝頭杜宇啼成血,陌頭楊柳吹成雪。”

【杜鵑積恨】 宋·劉筠:“杜鵑積恨花如血,諸葛遺靈柏半燒。”

【杜鵑啼血】 唐·白居易:“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望帝春心】 唐·李商隱:“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望帝啼鵑】 清·張尚瑗:“宋明王孫兩遺種,哀哀望帝啼鵑紅。”

【望帝愁魂】 清·汪宛:“望帝愁魂春樹外,臥龍故壘夕陽間。”

【望帝魂歸】 清·丘逢甲:“望帝魂歸怨海棠,哀歌有客殉潮陽。”

【魂作杜鵑】 唐·杜甫:“古時杜宇稱望帝,魂作杜鵑何微細。”

【蜀王遺魄】 唐·李商隱:“蜀王有遺魄,今在林中啼。”

【蜀道鵑魂】 清·易孺:“蜀道鵑魂環佩雨,胡沙馬背琵琶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