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形貌蒼古的永樂大鐘閱讀題

形貌蒼古的永樂大鐘閱讀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3W 次

⑴多麼令人生敬又令人生畏的一口大鐘。它誕生在歲月的另一端。580多年前,以派遣鄭和下西洋和編纂《永樂大典》而昭彰史冊的明成祖朱棣,爲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併爲遷都北京肇基定鼎,下令鑄造了這口無與倫比的大鐘。它既是朝鐘,又是佛鐘。今天,我們肅然仰望這個形貌蒼古的明代孑遺,仍然彷彿看到一個巨大而蒼莽的驚歎號,沉沉垂掛在天地之間!

形貌蒼古的永樂大鐘閱讀題

⑵對永樂大鐘的關注和考察似乎一直是歷史學家和詩人的事,後來纔有不少科技工作者開始染指其間。誠然,永樂大鐘是明代人文景象的直接映射和重要索引,但卻更是14世紀中國科學技術登峯造極的經典之作,是580年前冶金、鑄造、力學、聲學等各項技術整體水平的真實物證。 通過這口大鐘展示的“謎面”,我們可以猜出5個世紀前科學技術發展狀況的許多“謎底”。

⑶永樂大鐘銅質精良,緻密堅固,合金純度考究。大鐘含銅80.54%,錫16.41%,還有鉛、鋅、鐵、硅、鎂等元素。這種成分配比,與《考工記》中的“六齊”項下的“鐘鼎之齊”的記載極其近似。鐘壁薄而經得起重擊,音質音色馳名天下。通高6.75米,口外徑3.3米,重46.5噸,上下各處厚度變化有致,洋洋23萬字經文鑄滿了鐘體內外。如此巨大的尺寸和重量,如此精美的質地和工藝,即使500年後的當代鑄造技術,面對美侖美奐的永樂大鐘也不能不深深鞠躬。 ⑷經過反覆研究和考證①,科學工作者已經能清晰描述當年鑄造大鐘的方法和過程。這是初創於2000多年前商周時代的陶範法,到了明代能工巧匠手中早巳成爲駕輕就熟、爐火純青的工藝。他們營造了一個壯觀而宏大的場面:在地上挖出10米見方的深坑巨穴,先按設計好的大鐘模型,分七節制出供鑄造使用的外範,低溫陰乾,焙燒成陶。再根據鐘體不同斷面的半徑和厚度設計車刮板模,做出大鐘的內範。當七個陶製外圈依次對接如七級浮屠之狀時,渾然一體的大鐘外範便拼裝成功了。

⑸爲了承受澆鑄的壓力並確保足夠的強度,外範四周無疑是用泥土填滿並層層夯實的。鍾鈕旁邊四處不易覺察的疤痕,泄露了四個澆鑄口的準確位置。我們看到了最典型的雨淋式澆鑄法:幾十座熔爐沿四條槽道排開,爐內大火流金、銅汁鼎沸;地坑裏內外模範同時高溫預熱。當蓄滿爐膛的萬斛金湯相率奔瀉而出後,這口萬鈞大鐘便一氣呵成了。回望此情此景,500年前的手工作坊式生產,分明已經透出了近代大工業的規模和氣概。 ⑹冷卻又是一道致命②的工序。坑內是一團沒有熄滅的地火和流焰,必須控制冷卻速度防止鐘體炸裂。世界著名的俄羅斯大鐘就因冷卻過程中的閃失出現裂紋,結果淪爲一口啞鍾。而孕育永樂大鐘的地坑此時是一個天然的自動冷卻系統。可以想象當年勞苦的工匠們付出了多少精心呵護,才能確保永樂大鐘在平安降溫中平安降生。

⑺最爲舉世罕見和引人驚歎的奇蹟,莫過於將23萬多字的佛教經文和咒語上上下下、裏裏外外鑄滿了大鐘的每一寸表面了。也許③是對奪取皇位中殺伐過多生出了悔意,也許因戰勝所有敵手後反倒厭倦了人間的紛爭而皈依佛門,明成祖晚年潛心撰寫《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凡40卷,20萬言。有學者猜測,明成祖鑄鐘的初始動機便是爲了給自己的嘔心瀝血之作尋找一個永恆的載體,以教化衆生和流傳百世。照這樣看④,經文和鐘體便相當於靈與肉的關係了。也許這是最詰屈聱牙和枯燥乏味的文章,但23萬字的版面,安排得如此勻稱整齊,從頭至尾絕無空白,又一字不多一字不少,真要經過一番精心的運籌和計算。據說是大書法家沈度率京中名士先在宣紙上把經文寫就,然後用硃砂反印到鐘模上,再由工匠雕刻成凹陷的陰文。剩下的`事,便是以火爲筆,以銅爲墨,將這光潔挺秀、見棱見角的23萬金字一揮而就了。

⑻永樂大鐘作爲500年前一個龐大的存在,一定還會攜帶着許多尚未發現的信息,等待後人去詮釋和破譯。它滿載着一個時代蓬勃的生命信號,永遠傳遞着人文的光輝和科學的火星。

1.第(2)段中“謎底”是指 。

2.第(3)段中作者運用了一系列的數據,其作用是

3.對文中幾處劃線的詞或短語分析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①交代下文所描述的有關材料的來源、性質,突出描述的可信性。

B.②強調冷卻這道工序的重要性,與下面介紹的俄羅斯大鐘可悲命運相印證。

C.③表明下文所說沒有事實依據,只是猜測,使說明顯得活潑而有趣味。

D.④提示看問題的角度,體現了說明的嚴密性和科學性。

4.下列解說分析正確的兩項是( )( )

A.明成祖既是一位胸襟開闊的君主,也是一位精通佛法工於書法的君主。

B.對永樂大鐘的關注和考察,既有歷史的文學的角度,也有科學的角度。

C.由永樂大鐘的鑄造情景,可見我國明朝就像近代大工業生產那樣進行製作。

D.永樂大鐘的鑄造既運用了明代初創的陶範法,也運用了最典型的雨淋式澆鑄法。

E.“佶屈聱牙”的意思是文章深奧難懂,它的反義詞是“朗朗上口”。

F.永樂大鐘像“一個巨大而蒼莽的驚歎號”一句表達出作者的敬畏之情。

5.請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