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鐵鎖沉江歷史典故

鐵鎖沉江歷史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3W 次

典源出處《晉書·王浚傳》:“太康元年正月,浚發自成都,率巴東監軍、廣武將軍唐彬攻吳丹楊、克之,擒其丹楊監盛紀。吳人於江險磧要害之處,並以鐵鎖橫截之,又作鐵錐長丈餘,暗置江中,以逆距船。先是羊枯獲吳間諜,具知情狀。浚乃作大筏數十,亦方百餘步,縛草爲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鐵錐,錐輒著筏去。又作火矩,長十餘丈,大數十圍,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鎖,然炬燒之,須臾,融液斷絕,於是船無所礙。”

鐵鎖沉江歷史典故

釋義用法晉龍驤將軍王浚在蜀修造樓船大艦,從成都發兵順流而下伐吳,吳人在江中設鐵錐,鐵鎖等阻擋浚軍,王浚用火燒斷鐵鎖鏈,一路勢如破竹,直抵石頭城 (今南京)。吳主孫皓出降,吳亡。後以此典表示感懷弔古,慨嘆興亡,多詠江南史事。

用典形式

【鐵鎖】 清·葉燮:“鐵鎖幾人籌異代,布衣終古悔成名。”清·毛世楷:“只今鐵鎖銷沉後,浪打寒潮入穴青。”清·趙維烈:“鐵鎖都應攔不住,滔滔,和雨和風捲六朝。”

【千尋鎖】 宋·范成大:“太平不用千尋鎖,靜聽西城打夜濤。”

【連江鎖】 清·王又旦:“星動連江鎖,旌高隔岸樓。”

【晉龍驤】 唐·杜牧:“孫家兄弟晉龍驤,馳騁功名業帝王。”

【千尋鐵鎖】 宋·陸游:“千尋鐵鎖還堪恨,空鎖長江不鎖愁。”

【王浚樓船】 唐·劉禹錫:“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清·黃景仁:“寄奴宮殿今何在? 王浚樓船萬古愁。”

【鐵索千尋】 宋·汪元量:“因思疇昔,鐵索千尋,謾沉江底。”

【鐵鎖千尋】 元·吳萊:“錦帆十里徒映空,鐵鎖千尋竟然炬。”

【鐵鎖沉江】 清·黃與堅:“雕戈壓陣黃沙斷,鐵鎖沉江赤燒空。”清·孫致彌:“銅駝泣露飛鳴鏑,鐵鎖沉江渡戰船。”

【鐵鎖樓船】 清·錢謙益:“鐵鎖樓船還建業,龍衣御酒自姑胥。”

【鐵鎖橫江】 宋·朱敦儒:“鐵鎖橫江,錦帆衝浪,孫郎良苦。”明·高啓:“黃旗人洛竟何祥,鐵鎖橫江未爲固。”

【益部龍驤】 清·吳偉業:“可堪益部龍驤鼓,獵豬牙旗指石頭。”

【樓船鐵鎖】 清·曹貞吉:“當年處仲東來後,斷江流樓船鐵鎖。”

【龍驤下三蜀】 唐·李白:“我見樓船壯心目,頗似龍驤下三蜀。”

【鐵鎖沉天塹】 清·何焯:“並無鐵鎖沉天塹,遽見金輿出石城。”

【樓船來蜀國】 清·徐夔:“已見樓船來蜀國,豈容帝座設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