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雜詩閱讀題

雜詩閱讀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爾從山中來,早晚發天目?我居南窗下,今生幾叢菊?

雜詩閱讀題

——陶淵明《問來使》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維《雜詩》

道人北山來,問鬆我東岡。舉手指屋脊,雲今如許長。

——王安石《道人北山來》

試題

(1)故鄉來人,有所問詢,三位詩人縈繫於心的各是什麼?試簡釋其中蘊含的共同人格特點

(2)從風格和語言兩個方面簡要說說這三首詩的共同特點。

閱讀答案

(1)三位詩人縈繫於心的分別是菊、梅、鬆,體現了他們高潔堅貞的人格情操。

2.風格平易(風格平淡),語言淺近(語言質樸)。(意思正確即可)

對比賞析

相同:三首都是絕句、都是思鄉之作。都是通過問故鄉來人來表達思念和關切家鄉的真摯感情。語言質樸自然、沒有雕飾。

不同:三都和寄情之物不同分別人鬆、梅、菊。陶淵明獨愛象徵隱逸孤傲的菊花,所以問“今生幾叢菊?”;王安石喜歡高風亮節的松樹,故問“問鬆我東崗。”;王維則欣賞冰肌玉骨的梅花,故問:“寒梅著花未?”。很顯然三位詩人在問的.內容上,都有着深刻的含意,都象徵着他們高潔的品格和情操。

但是在問的語言上,則有精煉和繁冗之分。王維的詩寫得自然親切、含蓄蘊藉,給讀者留有馳騁想象的廣闊空間耐人玩味。陶淵明、王安石的詩則顯得有點言盡意止,給人以複製生活的感覺。因此,清人趙殿成在《王右丞集箋註》的按語中說:“三詩同一杼軸,皆情到之辭,不假修飾而自工者也。然淵明、介甫二作,下文綴墜語稍多,趣意便覺不遠,右丞只爲短句,一吟一詠更有悠揚不盡之致,欲於此下復贅一語不得。”

這樣比較一下我們就會發現,王維的高明之處就在於用最精煉的語言,表達了詩人蘊含豐富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