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關於李君山房記閱讀理解

關於李君山房記閱讀理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悅於人之耳目,而不適於用。金石草木絲麻五穀六材,有適於用,而用之則弊,取之則竭。悅於人之耳目,而適於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賢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見,各隨其分;才分不同,而求無不獲者,惟書乎!

關於李君山房記閱讀理解

自孔子聖人,其學必始於觀書。當是時,惟周之柱下史老聃爲多書。韓宣子適魯,然後見《易象》與《魯春秋》。季札聘於上國,然後得聞《詩》之風、雅、頌。而楚獨有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於是時,得見《六經》者蓋無幾,其學可謂難矣。而皆習於禮樂,深於道德,非後世君子所及。

自秦漢以來,作者益衆,紙與字畫日趨於簡便,而書益多,世莫不有,然學者益以苟簡,何哉?餘猶及見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時,欲求《史記》《漢書》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書,日夜誦讀,惟恐不及。近歲市人轉相摹刻,諸子百家之書,日傳萬紙,學者之於書,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辭學術,當倍蓰於昔人,而後生科舉之士,皆束書不觀,遊談無根,此又何也?

餘友李公擇,少時讀書於廬山五老峯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擇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爲李氏山房。藏書凡九千餘卷。公擇既已涉其流,探其源,採剝其華實,而咀嚼其膏味,以爲己有,發於文詞,見於行事,以聞於當世矣。而書固自如也,未嘗少損。將以遺來者供其無窮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當得是以不藏於家而藏於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餘既衰且病,無所用於世,惟得數年之閒,盡讀其所未見之書。而廬山固所願遊而不得者,蓋將老焉。盡發公擇之藏,拾其餘棄以自補,庶有益乎?而公擇求余文以爲記,乃爲一言,使來者知昔之君子見書之難,而今之學者有書而不讀爲可惜也。

1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組是( )

A.有適於用,而用之則弊 弊:壞

B.然學者益以苟簡,何哉 苟:馬虎

C.公擇既已涉其流,探其源 涉:渡過

D.將以遺來者,供其無窮之求 遺:贈給

12.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有適於用,而用之則弊 ②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B.①季札聘於上國,然後得聞《詩》之風、雅、頌 ②不求聞達於諸侯

C.①賢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 ②相如因持璧卻立

D.①公擇既已涉其流 ②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

13、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將以遺來者/供其無窮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當/得是以不藏於家/而藏於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B、將以遺來者/供其無窮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當得是/以不藏於家而藏於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C、將以遺來者/供其無窮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當得/是以不藏於家/而藏於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D、將以遺來者/供其無窮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當得/是以不藏於家而藏於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14.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分)

①皆習於禮樂,深於道德,非後世君子所及。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餘既衰且病,無所用於世,惟得數年之閒,盡讀其所未見之書。

譯文:

③盡發公擇之藏,拾其餘棄以自補,庶有益乎?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