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自然地理學的名詞解釋

自然地理學的名詞解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理,自轉軸必然繞黃道軸旋進,而黃赤交角不變。當地球自轉軸旋進時,春分點西移,故地球自轉不到一週即可兩次經過春分點。這就是歲差。

自然地理學的名詞解釋

章動:月球每月兩次通過地球赤道面,這就在地軸旋進的平均位置上附加了一個短週期擺動,使地球自轉軸在空間掃過的軌跡成爲荷葉邊形的錐面,而不是一般的圓錐面。附加在圓上的這種短週期擺動叫做章動。

錢德勒章動:由於地球質量分佈不均勻,真正的極點位置(地球的形狀軸與地面的交點)常常發生變化,因此自轉軸又將圍繞新極點旋轉。這一現象稱爲極移,實際上是地球的自由章動,或按發現者的名字稱爲錢德勒章動。(2008)

中太陽沿黃道從天赤道以南向北通過天赤道的那一點,稱爲春分點

緯度:地面點沿鉛垂線對赤道面的夾角。

經度:某一點所在經線平面與本初子午面之間的夾角。

赤道:通過地心並和地軸垂直的平面與地面相交而成的圓即爲赤道。

黃道與黃道面:太陽位於地球的軌道面上,從地球上看來,太陽好像中年在這個平面上運動,這就是太陽的視運動。太陽視運動的路線叫做黃道。黃道所在的黃道面與與地球公轉軌道面是重合的。

黃赤交角:黃道面與赤道面的二面角叫做黃赤交角,爲23°27′。

太陽高度角:太陽光線與地平面間的夾角稱爲太陽高度角。

大地水準面:

地殼: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間由各類岩石構成的殼層稱爲地殼,在大陸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度5km。(2008)

地幔:莫霍面以下,深度爲35——2900km的圈層稱爲地幔。個別缺乏地殼處,如大西洋中部,地幔也可形成地球硬表面。是構成岩石的基本單元。

岩石:造岩礦物按一定的結構集合而成的地質體稱爲岩石。依據成因可分爲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三類。(2006)

岩漿:岩漿是來自上地幔的高溫熔融狀物質,溫度在800——1200℃,具有較強的黏性,主要成分爲硅酸鹽、金屬硫化物、氧化物和部分揮發物。

岩漿岩:是由岩漿冷凝形成的岩石。岩漿的發生、運移、聚集、變化及冷凝成巖的過程稱爲岩漿作用。岩漿作用主要有兩種方式:(1)當其沿岩石圈破裂帶上升侵入地殼時,冷凝結晶形成侵入岩;(2)噴出地面則迅速冷凝形成火山岩。

沉積岩:沉積岩是由成層堆積於陸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膠體和有機物質等疏鬆沉積物固結而成的岩石。

變質岩:固態原巖因溫度、壓力及化學活動性流體的作用而導致礦物成分、化學結構和構造的變化統稱變質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即爲變質岩。

構造運動:構造運動主要是地球內動力引起的機械運動,其基本運動方式包括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構造運動能夠使地殼發生變形與變位,形成各種地質構造,促進岩漿作用與變質作用。

塊體運動:巖體和土體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地下水的影響下沿坡向下運動,稱爲塊體運動。塊體運動大致分爲崩落、滑落和蠕動。

地貌內外營力:內營力指地球內能所產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現爲地殼運動、岩漿活動和地震;外營力指太陽輻射能通過大氣、水和生物作用並以風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風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現的力。地貌的內外營力又稱地貌的內外動力。

地質構造:岩層或巖體經過構造運動發生變形與變位而遺留下來的形態稱爲地質構造。地質構造主要分爲水平構造、傾斜構造、褶皺構造和斷裂構造四大類型。

水平構造:水平岩層雖經垂直運動而沒有發生褶皺,仍然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產狀者,稱爲水平構造。

傾斜構造:岩層經構造運動後層面與水平面形成夾角時,稱爲傾斜構造。

褶皺構造:岩層在側向壓應力作用下發生彎曲的現象稱爲褶皺。(翼:褶皺岩層的兩坡稱爲翼,使兩翼呈近似對稱狀態的假想面爲軸面)。

背斜:褶皺構造中,岩層上凸的爲背斜。

向斜:褶皺構造中,岩層下凹的爲向斜。

直立褶皺:軸面直立,兩翼岩層傾向相反而傾角近似相等者爲直立褶皺。

傾斜褶皺:軸面傾斜,兩翼岩層傾向相反,傾角不等者爲傾斜褶皺。

倒轉褶皺:軸面傾斜,兩翼傾向相同者爲倒轉褶皺

斷裂構造:岩石所受應力強度超過自身強度而發生破裂,使得岩層連續性遭到破壞的現象稱爲斷裂。

節理、斷層:岩石所受應力強度超過自身強度而發生破裂,使得岩層連續性遭到破壞的現象稱爲斷裂。雖有破裂而破裂面兩側巖塊未發生明顯移動稱爲節理,發生明顯位移稱爲斷層(斷層線、斷層面、斷層盤、斷距)

正/逆/衝/逆掩/平移/樞紐/階狀斷層/地壘/地塹:根據斷層盤相對位移分爲:

①正斷層(上盤相對下降);

②逆斷層(上盤相對擡升,其中斷面傾角>40度爲衝斷層,<25度爲逆掩斷層);

③平移斷層(沿斷層走向在水平方向發生位移的是平移斷層);

④樞紐斷層(兩盤沿斷裂面某一點發生旋轉的是樞紐斷層或者?轉斷層)

⑤數條產狀相同的平行正斷層組合爲階狀斷層

⑥正斷層與逆斷層相間分佈時,上升盤形成地壘,下降盤形成地塹

層理構造:

解理:解理是指礦物受外力作用沿一定結晶方向分裂爲解理面的能力,分爲極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極不完全解理五級。

斷口:斷口是礦物受打擊後形成的斷裂面,主要有貝殼狀、參差狀、鋸齒狀、平坦狀四類。

火山噴發:岩漿噴出地表,這種地球內部物質與能量快速猛烈釋放的形式,稱爲火山噴發。

地震:大地的快速震動稱爲地震,是構造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

震源:地震時,地下岩石最先開始破裂的部位叫做震源。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位置叫做震中。

震級:地震釋放能量的大小用震級表示,通常採用美國里克特提出的標準來劃分,目前已知最大地震不超過8.9里氏級。

烈度:地震對地面的`影響和破壞程度稱爲地震烈度,通常分爲12級。烈度的大小與震源深度、震級、距離震中的遠近、地質構造和地面建築物等綜合特性有關。震源越淺,震級越高,距離震中越近,地面建築物抗震性越差,地震烈度越大

海嘯:海嘯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噴發、海底滑坡或氣象變化產生的劇烈破壞性海浪。

泥石流:發生在山區,介於挾沙水流與滑坡之間的土(泛指固體鬆散物質)、水、氣混合流。

崩落(崩塌):陡坡上的巖體與土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稱爲崩落或崩塌。

滑坡:由岩石、土體或碎屑堆積物構成的山坡體在重力作用下沿軟弱面發生整體滑落的過程,稱爲滑坡。(2006)

蠕動: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極緩慢的速度移動的現象,稱爲蠕動。

洪水:河流水位達到某一高度,致使沿岸城市、村莊、農田、建築物受到威脅時,稱爲洪水。

厄爾尼諾:由於亞熱帶環流週期性南移,東南信風偏弱,引起赤道泥流南下,熱帶海水淹沒了較冷的祕魯寒流,導致東太平洋南美洲沿岸海面海水異常增暖,當增溫超過0.5℃並且持續6個月以上時,就稱爲厄爾尼諾現象。(2010)

南方濤動:熱帶太平洋與熱帶印度洋之間氣壓變化呈反相關的振盪現象,稱爲南方濤動。具體爲:當以復活節島爲中心的高壓系統氣壓升高時,盤踞在印度尼西亞與北澳大利亞上空的低壓系統氣壓相應下降。南方濤動與厄爾尼諾現象之間存在內在聯繫,是全球海氣相互作用的強烈信號,故合稱“ENSO”。

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大氣對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較少,但卻強烈吸收地表長波輻射,致使從地表輻射的熱量不易散失到太空中,地表和低層大氣平均溫度升高,這一效

應類似於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二氧化碳、氧化亞氮、甲烷等都強烈吸收地表長波輻射,是主要的溫室氣體。

霧:霧是漂浮在近地面層的乳白色微小水滴或水晶。

霾:空氣中煙塵等微粒較多導致能見度變壞的現象,稱爲霾。

太陽活動:太陽活動是發生在太陽面上的一系列物理過程如黑子、光斑、耀斑、射電等活動過程的總稱。

太陽輻射:太陽向宇宙發射的電磁波和粒子流,其能量主要集中在短於4μm波長範圍內。

太陽總輻射:經大氣削弱後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有兩部分:一是直接輻射;二是經大氣散射後到達地面的部分,稱爲散射輻射。直接輻射和散射輻射之和稱爲是太陽輻射總量,即太陽總輻射。

太陽輻射強度:單位時間內垂直投射在單位面積上的太陽輻射能成爲太陽輻射強度。

太陽常數:在日地平均距離(D=1.496*10^8km)上,大氣頂界垂直於太陽光線的單位面積上每分鐘接受的太陽輻射稱爲太陽常數(So)。

地面有效輻射:地面輻射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氣逆輻射之間的差值稱爲地面有效輻射。

大氣輻射:大氣獲得熱能後依據本身溫度向外輻射,稱爲大氣輻射。

大氣逆輻射:大氣輻射中一部分外逸到宇宙空間,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向下的那一部分,其輻射方向剛好和地面輻射的方向相反,稱爲大氣逆輻射。

輻射平衡(差額):在某一時段內,物體能量收支的差值稱爲輻射差額(輻射平衡)。

大氣:連續包圍地球的氣態物質稱爲大氣。

氣候:氣候是指某一地區多年間大氣的一般狀態及其變化的特徵。

天氣:某一地區短時間內或瞬時的大氣狀態。

氣候系統:氣候系統是一個包括大氣圈、海洋、冰凍圈、陸面(岩石圈)和生物圈在內,能夠決定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