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體驗與思考

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體驗與思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語文《課程標準》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課程目標;第三部分:實施建議;第四部分:附錄。這個標準,是九年一貫的,把小學到初中畢業的九年分成了四個學段。

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體驗與思考

第一部分:前言。

前言的總論部分,首先論述了現代社會對公民的要求,這也就是語文教學所要承擔的責任。“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是要向着這個方向努力。

總論部分還論述了《課程標準》的制定原則。一個最根本的原則,就是“以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爲指導”。

前言部分第一節,論述了語文的“課程性質與地位”。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這裏要強調一個問題,語文是交際工具,交際的內容就屬於文化範疇。所以說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要對學生的情感態度進行薰陶感染,要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這其中,要強調文學教育,只靠語言、文字,實用文的閱讀和寫作,無法全面完成語文課程的任務。文學教育在對學生的情感態度進行薰陶感染方面,在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方面,在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作用。

再談一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爭議問題。“工具性”的基本內涵和19世紀末、20世紀初興起的科學主義思潮相通,這一思潮是以追求實用的唯功利主義的科學觀爲基礎的。關於語文學科的性質,當年提出“工具性”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在今天看來,仍然有它的現實意義。但是片面強調“工具性”,的確產生了相當程度的消極影響,於是語文界對此進行了反思,提出了“人文性”的口號。放眼世界範圍的'教育領域,20世紀的大半個世紀裏,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兩大思潮的論爭始終沒有停止過。國外兩大思潮的論爭和我國語文教育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爭議,是社會及教育發展到一定時期必然產生的現象。“工具性”着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語文課程的實踐性的特點,“人文性”着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薰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實際上,語文課程這兩個方面的特點是統一的,科學與人文的統一,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可以成爲人們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