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4篇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9K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4篇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1

教 學 設 計

1、讀:讀出語氣、節奏、重音。

說:說說自己爲什麼這樣讀的理由。

議:評議讀法,注意把握節奏、語速、重音。

2、背誦:將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 五、適當拓展向外延

補充閱讀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 第二課時

一、運用舊知巧導入

1、複習《泊船瓜洲》,重溫思鄉情。

2、導入《秋思》《長相思》。

明月千里寄相思,故鄉,不管身處何時何地,你,都是我們心中永恆的家園。這節課,我們又將學習另外兩首表達思鄉情緒的詩詞。 二、初讀全詩明詩意 1、自由讀兩首古詩詞,要求讀得正確、通順。 2、通過看註釋,查資料,試着說說兩首詩詞的大意。

3、初步瞭解兩詩詞異同。

兩詩詞都是表達思鄉之情。其中《長相思》是詞。長相思是詞牌名,內容多寫男女或朋友久別思念之情。 三、品詞析句悟詩情

(一)學習《秋思》

1、品讀: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1)“見”什麼意思?見到什麼?(秋風)看到“秋風”這個詞,你會想到什麼? 秋風是沒有形狀的,難道真的看得見?“見秋風”,其實見到的是一幅怎樣的景象?

(2)“家書”是什麼意思?古人說,家書抵萬金,假如你就是詩人,就是遠離故土思念家鄉的詩人,你還會在家書中寫些什麼呢? (3)這麼多的話想說,真可以說——千言萬語,用詩中的話說,就是什麼?(意萬重)反覆讀“意萬重”。

(簡介:張籍出身寒微。幼年家貧,年紀很小,就遠離故鄉,到二十五、六歲時,已經歷了浪跡天涯的羈旅生活。常年四處奔波、漂泊異鄉。他祖籍吳郡,後客居洛陽。) (4)朗讀這句詩。

2、品讀: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1)這裏的“開封”是什麼意思?(打開封好的信)什麼時候“開封”?爲什麼當信快要送出的時候又“開封”?

(2)“恐”是什麼意思?爲什麼會恐“說不盡”?(意萬重、匆匆)說不盡什麼?

(3)你就是詩人,在這落紅遍地的時節,給家鄉的親人寫了一封家書。臨發前,又將封好的信拆開,你當時心中會說什麼?又會做些什麼? (4)從這個“開”字,你讀懂了什麼?朗讀詩句。

(二)學習《長相思》

1、品讀上闋,感受邊塞軍旅生活之苦。

讀完上闋,你猜作者的“身”可能在什麼地方?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指導朗讀,通過回返復沓的朗讀讀出邊塞軍旅的'千辛萬苦。

2、品讀下闋,體會作者思鄉之情。

讀完下闋,你發現作者的心在哪裏?(故園)“故園”指什麼?“故園無此聲”,故園沒有什麼聲音?故園有什麼?想像說話。

3、作者“身”在征途,心在故園,你有什麼體會?朗讀這首詞。 四、感情朗讀促背誦

1、讀:讀出語氣、節奏、重音。 說:說說自己爲什麼這樣讀的理由。

議:評議讀法,注意把握節奏、語速、重音。

2、背誦:將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

五、適當拓展向外延

1、鴻雁傳書,千言萬語;夜宿邊關,千辛萬苦。山高水長,隔不斷我的思鄉情,歲月流逝,剪不斷我的思鄉情。同學們還知道哪些表達思鄉之情的詩詞? 2、鄉愁,是遊子心中難解的結;故鄉,是遊子心頭永恆的家。多年以後,當我們離開家鄉,遠離故土,我們的心中,會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誦讀《秋思》、《長相思》。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2

【教材簡析】

這篇略讀課文是著名作家葉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憶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闡明讀書的特有感受以及讀書對自己生活的影響,全篇情感真摯,層次分明。作者滿含深情地回憶了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他的讀物由叫做“香菸人”的小畫片到連環畫,到文藝書籍和中外名著,閱讀的範圍與深度在不斷增加。在醉心的閱讀中,由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到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不僅擴展想像力,鍛鍊記憶力,增強了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寫作能力。作者在讀寫的實踐中,逐漸悟出了讀寫間的關係和寫作方法: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些“鮮味”纔好;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鑑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重點回憶了兩次作文的構思與寫作的經歷。

情真意切,真實可感是本文的一大特點。作者開篇便說:“書,被稱爲人類文明的‘長生果’。這個比喻,我覺得特別親切。”然後以一連串美好的影象-蜂蝶飛過花叢,泉水流經山谷,流光溢彩的畫頁,跳躍着歡快音符的樂章,來形容少年時代讀書生活的美好。在對具體讀書生活的回憶中,作者對自己的閱讀及其感受描寫得極爲生動傳神,使人彷彿看到一個如飢似渴地讀書的孩子,沉迷於書中的世界,汲取着營養,在一天天地成長。尤其是兩次作文的實例,有力地印證了閱讀的功效。“我的長生果”的寓意不言自明。在行文中,作者還恰當地運用了大量的成語,和飽含情感的敘述結合起來,增強了話語表現的動感和力度。在結構上,從首段的`點題、總起,到按時間順序的回憶,使得全文線索清晰,完整緊湊。

【學情分析】

大多學生讀了很多課外書,懂得很多知識,但是怎麼運用,還有點困難。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經驗,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12個生字。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悟出的道理。

3.讓學生學習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結合自己的課外閱讀和習作實際體會“長生果”的寓意,並學習作者的讀寫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釋題理解

1.齊讀課題。

2.“長生果”是什麼?爲什麼給它加上引號?

3.莎士比亞曾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作者把書比做“長生果”,與莎士比亞的話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瞭解“閱讀提示”的內容

1.默讀“閱讀提示”。

2.交流:想想作者寫了童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把你感受較深的部分多讀幾遍,並和同學交流體會。

3.“閱讀提示”對我們學習課文有什麼幫助?

下面我們就結合提示中的問題來自學課文,理解感悟。

三、圍繞提示問題,自讀自悟

1.出示自學要求。

(1)讀一讀,看看作者寫了童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

(2)想一想,作者悟出了什麼道理?

(3)寫一寫,在自己感受較深的部分旁邊寫出體會。

2.學生根據要求自主學習。

3.在小組內交流學習收穫。

四、全班交流感悟,體會作者的感情

1.作者寫了童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看:“香菸人”畫片——連環畫——文藝書籍——中外名著

寫:《秋天來了》——《一件不愉快的往事》

2.作者在這些事情中悟出了些什麼道理?(根據學生回答引導朗讀句子。)

(1)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衆不同的“鮮味”纔好。

(2)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鑑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

(板書:構思別出心裁內容與衆不同情感真實細膩借鑑模仿創造)

3.學生朗讀課文中自己感受較深的部分,並簡單談談自己的體會。

(教學建議:不僅要讓學生說說自己感受較深的部分,還要引導學生在文中找出作者描寫自己讀書的句子,體會她是怎樣讀書的,並談談自己的體會。以此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結合學生交流板書:津津有味廢寢忘食囫圇吞棗如醉如癡)

4.有感情地朗讀打動自己的部分。

五、學習和借鑑讀寫方法

1.作者在讀書方面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鑑的嗎?

2.作者在寫作文方面有何經驗可供我們借鑑?

3.交流:談談你在生活中是怎樣讀書的?作者寫作文的經驗對你寫作文有什麼幫助?

六、總結全文

七、板書設計

4*我的“長生果”

看:“香菸人”畫片——連環畫——文藝書籍——中外名著

津津有味 → 廢寢忘食 → 囫圇吞棗 → 如醉如癡

寫:《秋天來了》《一件不愉快的往事》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能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地誦讀《長相思》,進一步感受詞的抒情韻律。

2.瞭解“風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詩詞中的特殊情味。

3.通過想象、質疑、情境誦讀,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繫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學重點】

在想象、質疑和情境誦讀中,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繫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學難點】

在移情想象中建構“故園”的豐富意象,體味“故園”的文化意蘊。

【教學準備】

教師製作《長相思》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藉助註釋,讀懂詞意

(一)導入

師:在王安石的眼中,鄉愁是那一片吹綠了江南岸的春風;而到了張籍的筆下,鄉愁又成了一封寫了又拆、拆了又寫的家書。那麼,在納蘭性德的心中,鄉愁又是什麼呢?

(二)讀準《長相思》

結合誦讀穿插討論:

──“更”爲什麼要讀平聲?

──什麼人聽得到打更的聲音?更聲對這些人意味着什麼?

──“風一更,雪一更”是不是“先颳了一更的風,再下了一更的雪”的意思?

師:詞讀到這裏,你們有些什麼印象和感覺?

(三)讀懂《長相思》

師:帶着這些印象和感覺,默讀《長相思》,看看書中的插圖,讀讀書中的註釋,想想這首詞大概講了怎樣的意思。

讀後討論:作者的“身”在哪裏?你們是從哪兒讀出來的?

(指名多位學生回答)

師:這裏站着好多位同學。作者的身在哪兒?這些站着的同學就是作者的身經過的點,他經過了崇山峻嶺,他經過了小河大川,他經過了山海關外,他經過了軍營的帳篷,他還經過了許許多多的地方,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話,作者身在征途上。

(板書:身在征途)

師:作者的“心”又在哪裏?(板書:心繫故園)你們是從哪兒讀懂的?

師:同學們,作者身在征途,心卻在故園。把它們連起來,(在這兩句上畫一個圓圈)你有什麼新的發現、新的體會?

(四)小結

師:身在征途,心繫故園。我們可以想見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懷着這份感情,大家齊讀《長相思》。

二、展開想象,讀出詞情

(一)想象上闋的情境

師:同學們自由朗讀詞的上闋,你們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和情景?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作如下預想)

──你看到了翻山越嶺的畫面。

──你看到了輾轉反側的畫面。

──你看到了眺望家鄉的畫面。

──你看到了風雪交加的畫面。

──你看到了刀光劍影的畫面。

……

(二)自由朗讀詞的下闋

師:如果身在故園,又會出現怎樣的畫面和情景呢?請同學們選擇一個畫面、一種場景,用手中的筆,更用心中的情把它們寫下來。(播放音樂、畫面)

師:那可能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曠的田野上……那可能是幾個志趣相投的朋友圍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暢談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燈光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喝着茶,嘮家常……那還可能是……(學生在音樂聲中寫話)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作如下預想)

──好一幅恬靜安閒的村居圖。

──故鄉就是老母手中那一針針納入寒衣的線啊!

──故鄉就是妻子那一雙含情脈脈的眼睛啊!

──一個多麼寧靜、多麼美好的團圓之夜啊!

──故園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其樂融融的生活。

……

(三)對比引讀

師:但是,這一切現在有嗎?沒有。

故園啊,我的故園,在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去郊外踏青、放飛風箏。可在這裏,有的只是──

(指名學生朗讀詞)

師:故園啊,我朝思暮想的故園,當明月東昇的.時候,我們一起圍坐在庭院裏,數着一顆一顆閃閃的星星。可在這裏,有的只是──

(指名學生朗讀詞)

師:故園啊,我美麗溫馨的故園,當朋友相聚的時候,我們一起暢飲,一起高歌,那時多麼快樂啊!可在這裏,這一切都不復存在,有的只是──

(指名學生朗讀詞)

(四)小結

師:面對此情此境,納蘭情不自禁地在自己的詞中大大地寫下了這個讓人心碎的“碎”字。同學們,什麼碎了?

(學生自由發言)

師:《長相思》讀到這裏,你們感受到了作者一顆怎樣的心?(孤獨、思念、期盼、破碎、煎熬、痛苦、傷感……)

(全班學生齊讀《長相思》)

三、互文印證,讀透詞心

(一)質疑問難

師:詞讀到這裏,你們有什麼問題想問一問納蘭性德?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作如下預想)

──你爲什麼要遠離家鄉去從軍呢?

──既然你這麼思念家鄉,爲什麼不早點回去呢?

──你離開家鄉已經有多長時間了?

──你在行軍途中遇到過哪些困難?

……

(二)互文印證

師:這次出行,納蘭性德寫下了好幾首詩詞。在一首《菩薩蠻》的詞中,他留有這樣的詞句:“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師:還有誰也想這樣問一問詩人?

在回答中穿插情境誦讀:

──長亭外,楊柳依依,哀怨的妻子深情地問他──(齊讀此句)但是,聖旨鐵定、君命難違呀!我只能──(齊讀: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

──古道邊,芳草萋萋,傷感的朋友深情地問他──(齊讀此句)但是,報效朝廷、建功立業是男子漢的理想呀!我只能──(齊讀: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

──月光下,秋風瑟瑟,孤獨的納蘭性德深情地問自己──(齊讀此句)

(三)迴歸課文

師:納蘭性德真的輕離別嗎?再讀《長相思》,用心體會。

(四)小結

師:就這樣,納蘭性德將自己對故園的無限思念和依戀寫進了這首感人肺腑的《長相思》中。

師引: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讀:長相思。

師引:風一更,雪一更,更更喚醒──

生讀:長相思。

師引:愛故園,愛祖國,字字化作──

生讀:長相思。

【設計思路】

一、語文課程具有整體性的特點

遵循這一特點,本課教學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維目標要整合,課程資源要整合,教學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語文課程具有情感性的特點

遵循這一特點,本課教學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讓學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咀嚼品味中悟情,在展開想象中融情,在互文參讀中升情。

三、語文課程具有人文性的特點

遵循這一特點,本課教學努力做到引領價值、傳承文化。古詩詞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而其本身又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本課教學引領學生融入這種文化,從而洗滌心靈,鋪墊精神底子。

【點評】

教師的設計思路雖寥寥幾條,卻既體現了語文學科的特點,又體現了教師對語文教學的認識深度,不愧是居高臨下,站在語文課程最本質的高度進行教學設計。更爲可貴的是,這全新的理念就像一篇文章的“魂”,緊緊地繫住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教學目標抓住了古詩文的情和味,又從小學生實際出發,以移情想象、質疑、情景誦讀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感悟、入境動情。

教學過程紮紮實實,步步爲營。第一個環節,通過藉助註釋、觀看插圖、穿插誦讀、靜心默讀和教師精闢的點撥,引領學生走進作者所處的征程,初步感受作者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之後,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空間,精心設計,通過聲情同構出征程中的艱辛和故園其樂融融的安逸生活,引發學生對作者此刻矛盾心情的進一步感受。再通過教師詩一般的語言和情調,用鮮明對比而又層層遞進的引讀,使學生和作者思鄉到幾近破碎的心靈碰撞,使學生自然走進了作者的心靈,以至心心相印、感悟極深。

充滿詩情畫意的、字字盪漾激情的、敲擊學生心靈的互文印證環節的設計,使課堂教學令學生陶醉。再加上教師精心設計的板書,自然使學生對詩文認識的高度陡然提升,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孰重孰輕就自在言內了。這不僅體現了語文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一,也充分展示了教師深厚的文學底蘊和教學藝術的才華。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能瞭解課文“按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寫作順序;知道課文在寫鯨的形體時所使用的說明方法。

2、能瞭解課文中所介紹的關於鯨的知識,並對此產生興趣,有進行科學探索的願望。

3、能學習第1自然段的說明方法,自選內容寫一段話。可以使用一種方法說明,也可以使用幾種方法來說明。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了鯨的哪些特點和習性,書面填寫課後練習1中的表格,知道課文是怎樣說明鯨是很大的。

教學難點:

學習第1自然段的說明方法,自選內容寫一段話。可以使用一種說明方法,也可以使用幾種方法來說明。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6課《鯨》。上一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大致瞭解了課文所寫的內容。哪位同學來說說這篇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鯨的?

二、填寫表格,回憶課文內容。

1、那麼鯨在形體上有什麼特點?它們又有哪些生活習性呢?上節課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就是了解課文內容後填寫課後的表格,現在就請大家看着自己填寫的表格,我們一起來說一說表格裏所填的內容。

2、大家可以根據我們一起總結出的內容來修改自己填寫的表格。

三、學習體會第一自然段的說明方法。

1、通過讀課文、填寫表格,我們瞭解到鯨是一種形體非常大的動物,那課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來說明鯨的形體很大呢?用這些方法有什麼好處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並適當做批註。

2、一句一句地體會第一自然段中使用的說明方法。

(1)“不少人看到過象,都說象是很大的動物。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

A 這兩句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爲什麼要用鯨和象進行比較呢?

(這兩句運用了“比較”的說明方法,用鯨和我們熟悉的並且形體也很龐大的象進行比較,可以讓我們更加形象地感知到鯨的形體巨大。)

B 我們在動物園中見到過象,覺得象是非常大的動物。而鯨比象要“大得多”,你能通過朗讀這兩句話讓我們感覺到鯨的形體非常大嗎?

C 指名朗讀這兩句話。

過渡:文章還用了什麼說明方法來說明鯨的形體很大呢?

(2)“最大的鯨有16萬多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xx多公斤。”

(這一句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可以讓我們很具體地瞭解到鯨的形體究竟有多大。)

“16萬多公斤”、“ 20xx多公斤”,如果去掉“多”字,不是更具體嗎?再跟原句比一比,你覺得老師說的有道理嗎?

(這種看似模糊的表述其實更準確、更科學、更嚴謹。)

過渡:誰來接着說文章中還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3)“我國捕獲過一頭4萬多公斤重的鯨,它有17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樣重。”

A “4萬多公斤”有多重呢?超市裏賣的大袋的麪粉或大米通常是25公斤一袋,大家估算一下,像這樣的大米或麪粉多少袋可以達到4萬多公斤重呢?(1600多袋)

“17米”有多長呢?我們一間教室,大概長8、9米,那就是說,我國捕獲的這頭鯨有幾個教室這樣長啊?(大概相當於我們2個教室的長度)

這兩個數字,就讓我們非常具體地感受到了鯨是一種又大又重的動物。接着作者又使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呢?

B 用鯨的一條舌頭和十幾頭大肥豬比,有什麼好處呢?

(用鯨的舌頭同十幾頭大肥豬做比較,更讓我們非常形象地感受到鯨的身體又大又重。)

c 這裏又用了“4萬多公斤”、“十幾頭”,同樣有什麼好處啊?

過渡:大家繼續說,在這一段中作者還使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4)“它要是張開嘴,人站在它嘴裏伸手還摸不到它的上齶;4個人圍着桌子坐在它嘴裏看書,還顯得很寬敞。”

這是一種什麼說明方法呢?“它要是張開嘴”,或者是“它如果張開嘴”……

“假設”這種說明方法的運用,可以讓我們想象出一米六幾、七幾的人站在鯨的嘴裏伸手摸不到它的上齶,以及4個人圍坐在它的嘴裏看書還顯得寬寬敞敞的畫面和情景。進而可以想到鯨的嘴都着這麼大,更不用說整個身體有多麼大了。你能想象着這些情景,讀讀這句話,讓我們感受到鯨的身體很大嗎?

(5)“我國捕獲過……”(出示這兩句話),這兩句話還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呢?

3、歸納說明方法,整體感受鯨的形體巨大。

A (出示全段內容)在這一自然段中,作者都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來說明鯨的形體巨大呢?

小結:這一段恰當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了鯨是個龐然大物。

b 再讀讀這段話,讓聽者能從你的朗讀中感受到鯨的確是龐然大物。

過渡:老師知道大家從課文中除了瞭解到鯨的形體巨大以外,還了解到了許多其它關於鯨的知識。剛好我聽三班老師說她帶孩子去參觀自然博物館的時候,發現裏面有像你們這麼大的小學生在做義務講解員,我當時就想我們班一定也有不少同學對這個工作充滿興趣,有機會也想嘗試嘗試,對嗎?誰對這項工作感興趣啊?不過講解員可不是個簡單的工作,它需要你具備多方面的素質,那我們今天就在課堂上來個小小的競聘,怎麼樣?看看哪些同學有能力勝任這項工作,在競聘中脫穎而出的同學,老師會發給你一個講解員的胸卡,讓你模擬上崗。大家不用緊張,一會兒要考察的內容都是課文中的知識,現在大家趕快再瀏覽瀏覽課文第2—6自然段,爭取在一會兒的競聘中有出色的表現。

四、瞭解鯨的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

1、考考口才。

哪位同學能看着圖片給大家講講鯨的進化過程呢?

2、考考記憶力。

“吃食物”這一段,根據課文意思填空。

鬚鯨主要吃( )和( )。它們在海里游泳的時候,張着大嘴,把許多( )連同( )一齊吸進嘴裏,然後( ),把水從( )中間( ),把( )吞進肚子裏,一次就可以吃( )。

齒鯨主要吃( )。他們遇到( ),就兇猛地( ),用( )咬住,很快就( )。齒鯨裏有一種號稱“海中之虎”的( )。有時候,好幾十頭( )圍住一頭( )重的( ),( )就把它吃光了。

3、考考判斷力。

同學們能看着圖片判斷出鯨的種類嗎?

(1)出示第一組圖片(通過是否有牙齒判斷鯨的'種類)

過渡:通過看鯨是否有牙齒可以判斷出鯨的種類。除此之外,看鯨噴潮時的水柱也能判斷出哪個是須鯨,哪個是齒鯨,如何判斷呢?

(2)出示第二組圖片(通過噴潮時的水柱判斷鯨的種類)

a 指名判斷。

B 追問:你的這個答案是從哪裏得來的呢?讀讀書上的句子。

(3)出示判斷題,請大家一起做出判斷。

鯨是哺乳動物,不屬於魚類。( )

鯨總是獨自睡覺的。 ( )

判斷對錯後說說依據和理由。

4、加試(機動)大家讀書讀得都很認真,關於鯨的知識掌握得也很好,水平相當,很難分出上下。我們再來加試一個題目,給大家講講你瞭解的關於鯨的其他知識,好不好?

5、簡單評價評價,發胸卡。

過渡:許多同學還躍躍欲試,彆着急,我們還有機會。想當一名合格的講解員,還要具備一種能力,那就是利用資料合理創編的能力。面對各個年齡階段、各種文化層次的參觀者,有時需要你把掌握的資料重新編排,很多時候還要加入自己的語言,使你的講解更加生動形象,更容易被參觀者接受。比如:我們都知道,鴕鳥是鳥類中形體最大的一種,(出示數字資料)在講解時除了運用這些數字,你還有什麼其它方法沒有?回顧一下《鯨》這篇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爲了說明鯨形體很大,作者用它和大象做比較,假設人在它嘴裏活動的情景……你能仿照這些方法,把鴕鳥得形體很大這個特點介紹給參觀者嗎?

五、練習仿寫。

1、指名發言。

2、請一名同學用上幾種說明方法,完整地說一段話。

3、同學們課下可以仿照剛纔的練習,使用一種或幾種說明方法來說明一種事物的某一個特點。老師這裏給大家提供一些資料,大家可以參考。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寫其它內容。注意:無論你使用哪些說明方法,都要圍繞着這個事物的特點去寫。

六、作業。

必做:學習第1自然段的說明方法,自選內容寫一段話。

七、選做。

1、寫倡議書:保護人類的朋友——鯨。

2、給各種鯨設計名片。

3、鯨的自述。

板書設計:

形體 大

比較、數字

舉例、假設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5

太陽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讀懂每個自然段,從而理解課文內容。初步瞭解太陽的特點,太陽和人類的密切的關係,激發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本課生字詞。初步體會數字說明和比較說明的作用和方法。學會使用“如果……就……”造句。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重點難點引導學生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閱讀方法,讀懂課文,瞭解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係。

教學準備1、生字卡片。

2、有關銀河系的圖片。

授課時數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去了解太陽。

二、學生自由讀課文,通過查字典,讀解生字詞,並把不理解的詞語劃下來,再指名按段讀課文,檢查初讀課文的情況,並糾正讀音

1、讀準本課生字讀音,特別注意翹舌音:氏、獸、殖、蔬;

平舌音:存的發音。

2、防止讀錯以下多音字讀音:

chuán(傳說、傳遞)dōu(都有、都是)

傳都

zhuàn(自傳、水滸傳)dū(首都、都市)

chà(差不多)piào(漂亮)

差chā(差錯、差數)漂

chāi(出差)piāo(漂浮)

3、正字:

(1)“抵”字的右半部分下面有一點,“氏”的下面沒有一點,要強調記憶。

(2)“繁”字結構比較複雜,要引導學生分析記憶,注意下面部分不是一個“系”。

(3)“殖”字的右半部“直”中間不要少一橫。

(4)“蔬”字下面的筆畫要讓學生注意,不要少一點。

三、按自然段輕聲讀課文

出示以下句子:

1、太陽離我們一億五千萬公里遠。

2、太陽大的很,一百三十萬個地球才能抵的上一個太陽。

3、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

4、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

5、有了太陽纔有雲、雨、雪。

6、有了太陽纔有風。

7、太陽光有殺菌能力。

8、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

四、引導學生髮現以上句子與段落之間的關係,這是每個段的中心句。

五、指名自由讀報課文,要求讀報得正確,自然段之間和結構段之間要掌握適當的`停頓。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指出課文引用了后羿(上古夏代有個窮國的君主,善於社射箭)射日的傳說做開頭,后羿射日的傳說是真實可信的嗎?(不可信,這是神話傳說。)

3、既然不可信,課文爲什麼引用它做文章的開頭呢?看看不用它做開頭,一上來就說“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可以不可以?(可以)既然可以,課文用后羿射日的傳說做開頭,你覺得有什麼作用?

4、這一小段后羿射日的傳說和“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之間用“其實”過渡,“其實”是什麼意思?不用這個詞可以嗎?

5、接着課文寫了太陽離我們很遠,用什麼寫法說明太陽很遠呢?(用數字)(用數字說明問題,給讀者的印象是具體的、確切的,有較強的說服力。)

二、學習第2、3自然段

1、指名讀第2、3自然段。

2、提問:看看這兩個自然段用什麼寫法說明太陽很大、很熱的?寫太陽很大時,把太陽和什麼作比較?寫太陽很遠時,爲什麼用鋼鐵作比較?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指名讀第4自然段。這一段是寫太陽和人類的關係非常密切的,從哪些事實說明這種密切的關係呢?自然段中有一句話歸納了這段的意思,把它找出來。

這一小段第二句的意思和第三句的意思一致不一致?

第二句用了哪個詞?(如果……就……)

2、你能用“如果……就……”造句嗎?

3、課堂造句練習。

教師提出假設的事實,學生補充可能的結果。

如果明天下雪,。

星期六如果爸爸媽媽都休息,。

村前這條小河如果架起一座橋樑,。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五自然段。

2、根據前面概括,這一段告訴我們:因爲有了太陽,纔有雲、雨和雪,爲什麼?根據下面的問題,畫出段中的答案:

雨和雪是什麼生成的?(雲)

雲是什麼生成的?(無數小水滴)

水蒸氣是哪裏來的?(從地面上的水)

地面上的水怎麼變成水蒸氣?(吸收了太陽的熱變成的)

五、學習第六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6自然段。

2、提問:這一小段是寫有了太陽才產生了風,誰能用一句話歸納:

風是什麼?(風是流動的空氣)

空氣爲什麼會流動?(空氣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熱的緣故)

空氣爲什麼會有冷,有的熱?(有些地區吸收太陽的熱量多空氣就熱,有些地區吸收太陽熱量少,空氣就冷)

教師可以適當補充:空氣也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受熱脹變輕就會上升、移動,隨着冷空氣就會補充,這就形成了流動,也就是形成了風。

六、朗讀第7、8自然段,簡要地說說太陽有殺菌能力,可以利用它防病、治病的實例(師生共舉例)

七、通、讀課文,結合板書總結。、

學習了《太陽》這篇課文,我們獲得了有關太陽的特徵的知識,明確了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係。正因爲太陽很大,很熱,距離我們又很遠,才能給我們送來光明和溫暖,也纔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板書設計: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6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師: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還有比象更大的動物,你們知道嗎?

2.出示鯨的圖片。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鯨》這篇課文,看看通過學習你對鯨有了什麼更深入的瞭解。(板書課題:鯨)

二。初讀課文,抓住要點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

字音重點:哺乳、肺(強調肺字的書寫)

{小組交流、討論,教師進行部分字詞的講解。}

詞語理解難點:通過結合人體部位學習。

3.思考一下:鯨和魚的區別是什麼?並看看課文中每個自然段都向我們介紹了什麼?

4.交流:課文每個自然段都向我們介紹了什麼?用簡潔的詞語來概括。

(相機板書:大小 演變 種類 吃食 呼吸 睡覺 胎生)

三。精讀課文,體會寫法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你從哪兒看出鯨很大,畫出有關語句,然後讀一讀。指名彙報,大家補充,讀出體會。

2.出示句子: 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重。

我國發現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麼重。自己試着讀一讀,想想應該怎樣讀,才能表達出鯨的確很大。

3.課件出示:作者採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介紹鯨?完成下表:

說明方法文中的例句

作比較

列數字

舉例子

打比方

4.教師進行總結。

四。合作學習,發現特點

通過第一自然段的學習,相信學生對說明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分組合作學習研究,爲自己選擇適當的.角色進行演一演、畫一畫、讀一讀、說一說的方法進行學習,進一步深入課文,爲下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五。佈置作業

1.抄寫本課的生字組成的新詞。

2.預習課文,瞭解更多有關鯨的知識。

六。板書設計

9.鯨

大小 演變 種類 吃食 呼吸 睡覺 胎生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7

教學要求:

引導學生做小實踐,揭開自然視象中的謎團。通過學習,啓發學生尊重科學,破除迷信,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反對迷信的意識。重難點:導學生初顯身手,選擇題材寫作。

課時劃分: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圍繞不怕鬼這一主題講故事。教具準備用於實驗的必需品。

教學過程:

一、師講述故事引入。

二、揭示本課教學內容。完成暢所欲言和初顯身手。

三、開故事會

四、做實驗室

1、過渡

2、生自由彙報

3、動手做實驗,請注意安全。

(1)師表演;談觀後感受。

(2)閱讀課文,瞭解奧祕

4、分組做實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指導學生圍繞四個選材進行寫作。

教學過程

一、評講作業

二、出示本次作文要求

1、讀要求。

2、選擇自己的`意向。

3、按選擇的題目分小組討論。

三、寫前輔導

(一)、選擇“報告”的如何寫作。重點彙報“報告”的格式。拓展思路,尋找寫作材料。

(二)、選擇寫“經歷”的如何寫作。

四、習作過程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指導學生欣賞佳作,修改病文,掌握“報告”的寫法,提高敘述、修改能力。

教學過程:

(一)點評此次作文情況

(二)共同欣賞

(三)選擇病文或片斷,指導修改。

(四)課堂活動。分小組修改。各自讀改,進行對比。抄寫習作。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中自主識字,積累詞語。

2、默讀課文,知道課文寫了“登泰山”和“觀日出”兩部分內容;瞭解作者抓景物特點、展開想象,將景物寫清楚、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3、領略五嶽之尊的神秀壯麗,開闊胸襟,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瞭解作者抓景物特點、展開想象,將登泰山、觀日出的過程寫清楚、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2、進一步學習比喻等修辭手法的巧妙作用,從而感悟泰山、日出的特點。並能嘗試着寫幾句。

[教學準備]:

老師:詞語若干,相應的課件。

學生:

1、讀課文,並理解詞語。

2、按課後要求預習課文。

3、查找資料,瞭解泰山的綺麗風光。

[教學設計]:

一、啓發談話,揭示課題

1、學生“課前兩分鐘演講”——以“小導遊”的形式簡單介紹泰山。

播放泰山風景資料,請學生介紹有關泰山的知識。

2、揭示課題。

師:今天,讓我們跟隨小導遊到聞名中外的遊覽勝地——泰山,一起登上泰山觀看日出。出示課題:17登泰山觀日出

說明:查找資料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交流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利用“課前兩分鐘演講”,請一名“小導遊”邊播放泰山風光邊向大家作介紹,讓學生對泰山有一個初步的印象,爲學習課文作一個鋪墊。活潑的形式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讀通課文,理清脈絡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

(1)依據課題,把課文分成兩個部分。(1—6節、7—9節)

(2)請分別用一個詞語概括你讀了“登泰山”和“觀日出”這兩部分內容之後的感受。

2、討論交流。板書:登泰山(千辛萬苦)

觀日出(壯美)

說明:充分開拓課文資源,以詞句爲重點,設計各種語言文字訓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選詞用語的能力。讓學生在初讀課文後分別用一個詞語表達自己讀了“登泰山”和“觀日出”這兩部分內容之後的感受,對於加強學生選用恰當詞語表情達意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研讀課文,品味詞句

學習第一部分內容(1—6小節)——登泰山。

1、指名讀1—6小節,引導學生思考:什麼時候,作者分別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了什麼景物?請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圈出有關詞語。

2、小組討論並填空。(略)

3、師小結:課文1—6節,作者以時間、地點的變化介紹了登泰山時在中天門、對鬆亭、南天門、日觀峯的所見所感。文中運用了許多優美的句子描述了泰山綺麗的景色。

4、指導學生默讀課文1——6小節,用“——”劃出登泰山時感受最深的句子,並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5、交流句子,體會泰山的特點以及“我”由此產生的感受。

(1)高:

“山勢越來越陡,擡頭望去,夜色中的整個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牆頂天而立,給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覺。”板書:雄偉擔心

(2)美:

山勢美:“……山勢依稀可辨,有的如馬鞍俯臥,有的如駝峯聳立。”

指名讀。理解:“依稀可辨”。想象一下“馬鞍俯臥”、“駝峯聳立”。

雲霧美:“雲霧不斷地擴展着,飄動着,升騰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層層疊疊地飄落在山峯中間,有的像長長的綢帶懸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漲潮時的海水濺起無數朵白色的浪花。”

引讀:“雲霧不斷地擴展着,飄動着,升騰着,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板書:變幻莫測迫不及待

小結:作者通過比喻,形象地寫出了山勢的高低起伏、形態各異;又採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描繪了雲霧升騰繚繞、擴展幻化的美景,讓人不禁讚歎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

(3)險:

猛擡頭一看,南天門正在頭頂上,山路寬一丈,像一張瀑布從峭壁上直落而下。我扶住路邊的鐵欄杆,沿着窄窄的石板砌成的臺階,艱難地向上攀登着。

板書:險峻

齊讀。再次體會比喻的生動、貼切。

6、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找出的句子。

說明:把文體知識的教學與課文的理解結合起來,如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更有利於學生有感性上的認識。語言形式是語文教學的核心,上語文課還是要讓學生知道作者使用怎樣的語言形式來表現內容的。

7、學習方法,訓練說寫

(1)做小導遊,帶領大家登上泰山,向大家介紹泰山美麗的景色。

(2)仿照課文第四小節,發揮想象,說說依稀可見的泰山還會有哪些美麗的山勢?美麗的雲海還會有哪些壯麗的景象?嘗試寫幾句比喻句

說明:在閱讀教學中,結合文本特點滲透寫作指導。在體會了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後,在此處舉一反三,達到學以致用之效。

8、師:雄偉壯麗的泰山吸引了無數的遊人,不僅是年輕人,連白髮蒼蒼的老人也被吸引來了,他們登山的快樂讓疲累的我——備受鼓舞。(板書)

過渡:登泰山的快樂是在日觀峯看日出,那壯麗的景象是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現在讓我們去領略一下日出時的美景。

學習第二部分內容(7—9小節)——觀日出。

1、觀看日出音像資料。運用能力遷移,與學過的《火燒雲》比較,掌握寫作方法。

2、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用不同符號劃出文中表示時間、天空顏色變化以及太陽逐漸變化的詞語。

3、交流、板書。

觀日出過了七八分鐘出現魚肚白不斷擴大

一會兒淡紅色加深了

一剎那出現一道弧邊半圓掙脫地面

4、用媒體圖片演示,讓學生複述“日出”過程,進一步感受其美麗與壯觀。

5、配樂朗讀比賽。

說明:語文課上的朗讀指導尤爲重要。文本所展現的是日出的瑰麗景色,因此要讓學生通過讀來感受文本的語言之美,要讓課堂充滿琅琅的書聲。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並配合畫面與音樂的渲染,學生更能感受泰山日出的壯觀景象和磅礴氣勢。

6、師小結:泰山的日出景觀真是太奇妙了,讀了課文,大家一定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在我國古代,有許多詩人也讚美過這座雄偉壯麗的山,下面請同學們把蒐集的有關泰山的詩或詩句進行交流。

四、蒐集詩句,拓展交流。

附板書:17登泰山觀日出

觀日出(壯美)過了七八分鐘出現魚肚白不斷擴大

險峻被受鼓舞一會兒淡紅色加深了

變幻莫測迫不及待一剎那出現一道弧邊半圓掙脫地面

雄偉擔心

登泰山(千辛萬苦)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沁人心脾”、“饞涎欲滴”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使學生了解人與人之間地相互信任是美好的品質,也使學生從文中感受被人信任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體會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從而感悟信任的含義。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劃分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告示質疑導入新課

同學們,春暖花開,人們都願意到郊外去走一走,看一看。有一對夫婦在郊外路邊發現了這樣一則告示(師出示幻燈),一起讀一下。

師:看了這則告示你有什麼疑惑嗎?(學生質疑。可能會提到:真的有桃子嗎?桃子真的可以自己採嗎?桃園真的距離路邊三里路嗎?)(幻燈出示)

師:既然大家有這麼多疑問,想不想去看個究竟?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信任》。(板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三裏之外真的有桃林嗎?這個桃林與其他桃林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呢?

生:小狗帶路

生:沒有人

生:自己摘桃子,自己付款。

師:無人看管自己摘桃子,自己付款,也就是說這個桃林最大的特點是充滿了?

生:信任

2、師:下面就讓我們再次走進桃林去感受一下桃園主人對我們的信任之情。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6自然段,用筆劃出表現桃園主人信任客人的句子。(板書:主人、客人)

現在將找到的句子讀給同桌小夥伴聽聽,再談談自己的感受。

師:我們來聽一聽你們都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主人的信任。

指名生交流。

3、出示幻燈“桃子——自採——三里路”。

師:在課文中只有這一則告示嗎?(生交流其他幾則告示)

師:告示在這兒把我們引向了桃林,可見告示引路是一切信任的開始。(板書:告示引路)

4、生交流出紙條內容。

桃園主人以什麼方式傳遞着自己的信任?(桃園主人還在用什麼方式傳遞着自己的信任呢?)(板書:紙條留言)

師:這位同學從紙條上感受到了桃林主人的信任。你們覺得紙條上哪個地方最能表現主人對客人的信任?

生:放在箱子裏

生:儘管

師:我覺得紙條上還有一個詞也能表現主人對客人的信任,先聽我說兩句話,你比較一下有什麼不同。“然後把錢放在箱子裏。”“一定不要忘記把錢放在箱子裏。”相比之下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一定不要”表示主人擔心別人不放錢。“然後“表示主人很放心。

師:對,一個“然後”不經意間流露出主人的那份毫無疑慮、毫無擔憂的信任之情。在這兒,我們可以自採自付(板書)。

同學們,如果此時你們看到這樣一則留言,心情怎樣?那麼可想而知“我”和先生的心情了。爲什麼我們都會都有這樣的心情呢?(生:因爲主人很相信我們)

我們能再來讀一下嗎?(齊讀)

5、大家看完這張紙條後,現在最想幹什麼?(生交流:採桃子)看來同學們的想法又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了,那還等什麼,去親自體驗一下吧,自己讀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

①、能不能告訴大家讀完後有什麼感覺?

②、將你們的感受通過朗讀展現出來吧!指名讀

③、引導學生理解“沁人心脾”、“饞涎欲滴”的意思。

“沁人心脾”是什麼意思?你能表演一下嗎?

生表演。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沁人心脾”吧!現在再來讀讀這個詞,你理解了嗎?“我”和先生爲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因爲這兒是一片美麗的`桃林)

“饞涎欲滴”是什麼意思?

指名生交流。

師拿出準備好的山楂片,交給這名同學。

師:其他同學想吃嗎?

師:告訴其他同學這是什麼味道?

師:想得都流口水了吧,但是現在你們還不能吃,先讓你們“饞涎欲滴”一會兒。

④、理解了這些詞語,下面每個人都鑽進果林,去美美地享受一下被信任的喜悅吧。再來讀讀這段話。

指名讀、齊讀。

6、引語:這兒不但有使人饞涎欲滴的桃子,還有讓人喜愛的小動物們,在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指名生交流。如:

“我們發現路邊有條大黃狗,它似乎在等着我們的到來。”

“顯然,它們是在爲我們領路哩。”

“我倆提着沉甸甸的籃子跟着小狗們往回走。”

“我掏出錢包,這才發現錢箱旁躺這一隻大花貓。”

師:它們做的這些事本來都應該是誰做的?

而現在主人卻讓貓狗代替他來招待客人,同學們也許會想主人也太沒有禮貌了吧?你們有什麼想法?

指名生交流(因爲主人信任客人)

教師小結:主人讓貓狗替他招待客人,是因爲他充分信任每一位前來採摘的客人。(板書:貓狗待客)

師:同學們,回顧整篇文章,桃園主人從來沒有出現過。在這兒把主人的與人爲善、熱情好客、對客人的信任等,通過對貓狗的描寫充分地展示了再來。

三、點明中心昇華感情

1、這次桃園之行,給“我”和先生深深的觸動,所以當汽車慢慢朝來路駛去時,我不禁回頭,久久地注視着那片果林,那間小屋,那張桌子和那道木柵欄。我爲什麼不禁回頭,又爲什麼久久地注視呢?(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人與人之間地信任和被信任地喜悅”)

2、此時我們回過頭來再來看這則告示,你又有什麼新的收穫嗎?(生齊讀告示一遍)

3、課堂小結:它不僅僅把人們引領到果園,更重要的是把人們引向了互相尊重的崇高境界,使人們得到了人與人之間地信任和被信任地喜悅。

四、語言實踐,內化感悟。

“我”爲什麼禁不住回過頭去,久久地注視着那片果林?這時,“我”心裏會想些什麼?請你根據提示,聯繫課文內容或自己的感受展開想象。

提示:我禁不住回過頭去,久久地注視着那片果林,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板書設計

信任

桃園主人客人

告示引路

紙條留言

自採自付

貓狗待客

人與人之間地信任和被信任地喜悅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能回答課後問題。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2、指導]學生學會本課:疚、胛、頹3個生字。理解部分詞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對頂碗少年的動作神態描寫,瞭解少年是怎樣從失敗到獲得成功的。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耐人尋味的語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一位普通的頂碗少年,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過去了二十多年仍記憶猶新。我想,這位少年同樣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一同回到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劇場,去感受那激動人心的一幕。

二、出示預習提綱:

1、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本課生字和不懂的問題。

2、熟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3、爲什麼說頂碗少年是個強者?並認真體會他是怎樣進行拼博的?

三、彙報展示:

1、學生自主彙報字詞: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3、深入理解:

(1)頂碗少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少年兩次失敗,當時情況如何?觀衆反映怎樣?

少年表現有何變化?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有選擇的朗讀:抓住印象最深的場面,反覆朗讀,想象當時的情景,和同學交流感受。

(2)爲什麼說頂碗少年是個強者?抓住文中描寫少年動作神態的語句體會。

(3)朗讀文中最後一段,體會含義,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背一背。

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談體會:人生會有許多挫折,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不要喪失信心,不要退卻。要看到光明,要以極大的韌性去戰勝困難,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4、有感情通讀全文,進一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課外延伸:

1、學習了這篇課文,對你今後做事有哪些啓發?想一想用一兩句話說一說。

2、你還了解哪些不怕困難,勇於拼搏的人物和事蹟,給大家講一講。

五、反饋檢測:

1、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詞句。

2、選做:寫一寫讀後的.感想。

板書設計:

表演頂碗

19頂碗少年

深愛啓迪

課後反思:

本課教學基本上按預先設計完成,但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在教學少年兩次失敗的時候語句的理解還不夠透徹,寫作上的技法沒有點明,以致後面的相關教學有點模糊。如果能做到位,學生後面的理解會更輕鬆,更到位。最後的環節可以讓學生在“微微激動”上展開想象,這樣或許會更好。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11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口語交際。

教學重點:善於表達,說話有順序,條理清楚,有重點。

教學過程:

一、回憶綜合性學習開展的活動情況。讓學生代表彙報活動情況,引發學生交流的慾望。

二、閱讀17頁口語交際內容提示,說說你通過閱讀明白了什麼?想一想你喜歡選擇什麼內容來和同學交流?

三、按同學選擇內容分爲三個組找好位置,並確定好交流方法。

四、指導辯論方法和技巧。幫助學生確定好辯論雙方的角色,幫助明白各自的任務。

五、學生開展口語交際活動,要求說話有順序,條理清楚,有重點。教師適當進行點撥。對辯論小組評選出最佳辯手和獲勝方。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習作。

教學過程:

一、閱讀習作要求,讓每一個學生弄明白本次習作的要求。

二、確定自己寫作的`內容範圍。

三、帶領學生再次重溫學過的課文,體會故事怎樣才能表達清楚,怎樣才能吸引讀者,強調真實,有重點,有條理,精彩的地方要善於描寫,寫出自己真實的情感。採訪筆記要注意格式,注意語言的真實,要寫出自己的心得。記一次辯論,要寫清楚辯論的經過,精彩的地方寫具體,寫出辯論雙方的語言、神態、動作等,自己參加過的同學要寫出自己在辯論時的表現,心理活動等。還應該寫出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四、學生交流選材、寫作內容等。

五、學生自己動筆形成初稿,教師隨機指點,個別輔導。

六、學生交流閱讀習作,相互提出鼓勵、幫助和修改意見。

七、講評範文。

八、學生再次修改,謄寫。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並能概括“我”的心情變化的。

3、理解道德只是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爲什麼實踐起來卻很難;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啓示。

重點難點:

1、體會 “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並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提高抵制“魚”的誘惑的能力。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詞句。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在課前尋找、查閱關於魚類生活習性的資料,初步瞭解定時禁捕對保護鱸魚繁衍生長的意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知道詹姆斯·蘭費蒂斯嗎?他是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築師,他爲我國廣大讀者所瞭解,不是因爲他的建築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這究竟是一件什麼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選入課文時題目改爲《釣魚的啓示》(板書課題)我們一起把課文的題目讀一遍。

2、理解題目意思。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糾正生字讀音,指導書寫。

2、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重點指導“乞求”“不容爭辯”“誘惑”“告誡”“抉擇”等詞語)

3、課文內容

課文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三、品讀感悟,體驗情感

從對課文內容的瞭解可以看出,這是一篇寫事的記敘文。讀這樣的課文,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瞭解課文內容。但是,我們還必須讀出課文隱藏的情感。請用心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體會到了課文中的什麼情感。板書(如:得意 依依不捨 感激)

(一)深入體驗“我”的情感。

1、自讀課文並找出有關描寫“我”的情感變化的語句,並用()表示。

2、交流

(1)出示語句

師:課文哪些語句,寫從釣魚到放魚“我”的情感變化?

(學生說完,課件顯示有關語句)

(2)釣到大魚時的心情

指導:在朗讀種體會,聯繫《江上漁者》體會

(3)把魚放回湖裏時的心情。

指導:逐句指導,在朗讀種體會,在想象中體會。

(語句:“爸爸!爲什麼?”我急切地問道。

(當父親再次要我把魚放回湖裏時)

“可是不會再釣到這麼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着,竟然哭出了聲。

我又擡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它任何人的影子時,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脣上取下來,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到湖裏去。

3、指導朗讀。

 (二)父親的情感

1、自讀課文件找出描寫父親情感的句子。

2、交流與指導。

(1)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父親的態度和“我”又什麼不同?在課文的哪些地方?(課件隨機顯示有關語句)

3、逐句指導

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指導:從“得”字你體會到什麼?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父親平靜地說。

指導:從父親平靜的語氣從中體會到什麼?

儘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什麼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是從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

指導:“不容爭辯”什麼意思?(板書:不容爭辯)請看看課文中的插圖,體會體會。

(課件顯示插圖)這是當時的情景。兒子從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領會到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餘地的,正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脣裏取下來。

請展開想象,當兒子向父親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時候,父親不容爭辯地說些什麼?我當兒子,誰來當父親?(師生合作表演)

從父親“不容爭辯”你體會到什麼?

4、討論

父親要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態度爲什麼那麼堅決?父親做得對不對?爲什麼?先在小組裏討論,然後在班上交流。

四、課堂小結,留下懸念

在鱸魚捕撈開禁前的2個小時,我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卻在父親的堅持下,又把它放回湖裏。這一過程並無人看見。小時候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發生的這件事,對我有什麼啓示?會怎樣影響我的成長?我爲什麼對父親滿懷感激之情?這些內容我們下一節課繼續學習。

五、課外作業

1、寫生字詞,要求會寫的生字每個寫3個;帶生字的詞語每個寫2個。

2、朗讀課文。

3、摘錄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

板書設計:

釣魚的啓示

我 父親

釣魚 得意

放魚 依依不捨 不容爭辯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聽寫生字詞。

2、說說“釣魚”部分的體會。

從“我”釣到大鱸魚到把它放回湖裏的心理變化,你體會到什麼?從父親要我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時態度的堅決,你體會到什麼?

二、品讀感悟

(一)默讀思考: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麼啓示?你是從課文什麼地方體會出來的?

(二)學生讀書思考,並畫出有關語句。

(三)交流與指導

1、提問: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麼啓示?誰讀讀課文中的'句子?

(課件出示:“轉眼間34年過去了,……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其中,“但是,……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劃上橫線。)

2、“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卻不止一次的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這“魚”指的是什麼?(“魚”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誘惑,指各種各樣的個人利益。)

3、“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這句話什麼意思?

指導:剛滿11歲那年,“我”在鱸魚捕撈開禁之前2小時釣到一條大鱸魚,是留下來還是放回湖裏,是道德問題嗎?

4、“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從這句話體會到什麼?

5、小結。

用自己的話填空:作者從34年前那個夜晚釣魚的經歷中得到的啓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導朗讀這段話。

三、課外拓展

1、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會經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誘惑,也就是像這位作者所說的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你遇到過誘惑嗎?遇到誘惑時怎麼做的?

比如

在家裏:父母不在家,電視很精采,是完成作業還是看電視?你……

選舉班幹部,看到有的同學找人幫忙,你……

在公共場所: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給你,你……

2、 蒐集有關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如:孟德斯鳩:“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

四、作業:小練筆

生活處處有規則,學了這篇文章,老師心潮起伏,不禁要對所有的人說:“人們啊!請自覺遵守規則吧。”同學們,你們希望人人遵守規則嗎?那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寫一寫注意事項,提醒大家遵守吧,可以爲湖邊的木牌寫一則“釣魚須知”,也可以爲洗手間的水龍頭寫一則“用水須知”等等,只要是你在生活中發現的需要人們遵守規則的地方,都可以寫一寫,做一個善意的提醒。

板書設計:

釣魚的啓示

嚴格教育

道德實踐

勇氣和力量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1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本課新出現的字詞。

2.用“一邊讀,一邊想”的閱讀方法,按自然段讀懂意思,劃分結構段。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我知道你們特別喜歡看動畫片。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後弈射日》)

2、同學們,這個動畫片講了什麼事?誰來說說。

3、天上的太陽到底能不能被射下來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說明太陽的課文。(板書:太陽)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圈出自己不會的字。

2、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長組織本小組同學互相交流不會的生字,互教互學。

(2)小組成員都不會的生字可以一起查字典學習。

(3)小組成員接讀課文,把課文讀通。

3、以小組爲單位彙報交流。

4、出示生字課件,學生讀熟鞏固。

防止讀錯以下多音字讀音:

傳都差漂

重點指導以下字的寫法“嫁、獸、蔬、滴、凝、菌”

三、再讀課文思考

1、這是一篇什麼體裁的課文?是寫人、寫事?還是寫物、寫活動?

這篇是寫物——太陽(屬天體)的說明文,但不是自然課。學習這一課,除了解有關太陽的知識,還要學習介紹有關太陽知識的語言和表現方法。

2、按自然段輕聲讀課文,畫出每個自然段的中心句,明確每一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如果沒有中心句,自己概括擬寫。投影幻燈出示:

1.太陽離我們一億五千萬公里遠。

2.太陽大得很,一百三十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

3.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

4.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第一句是第二段的總括句,如畫了這一句也不算錯誤。)

5.有了太陽纔有雲、雨、雪。

6.有了太陽纔有風。

7.太陽光有殺菌能力(或利用太陽光預防和治療疾病)。

8.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或地球上的光明和溫暖,都是太陽送來的)。

3、引導學生用歸併自然段的方法,劃分出兩個結構段。

第1~3自然段爲第一段:太陽離我們很遠,它很大,很熱。

第4~8自然段爲第二段:太陽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

提醒學生:第一段寫太陽的特點,第二段寫太陽和人類的關係。第二段開頭的一句話即第4自然段開頭的一句話,既是兩段之間的過渡,也是第二段的總括。

4、指名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自然段之間和結構段之間要掌握適當的停頓。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一邊讀,一邊想”,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太陽的特點;明確“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

2.體會數字說明和比較說明的作用,並初步學習用數字說明問題的方法。

3.學習用“如果……就……”造句。

教學過程

一、影像導入,激發興趣。

1、早晨,當紅通通的`太陽從東方升起,把它那金燦燦的光芒灑向大地的時候,你可曾想過,是太陽給我們帶來了這個可愛的世界。(播放太陽升起的錄像)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齊讀課題――太陽。

2、質疑梳疑:

太陽是怎樣一個星球?

太陽與我們有着怎樣的關係?

二、抓詞理解,品讀課文。

1、討論:太陽是怎樣的一個星球?

(1)根據學生選擇來學習

①遠:重點詞句:三萬萬里遠

日夜不停的走走三千五百年;坐飛機飛二十幾年;從地球上看只有盤子那麼大。

②大:重點詞句:大得很一百三十萬個地球抵得上

③熱:重點詞句:大火球很高

表面六千度鋼鐵碰到變成氣中心溫度估計是表面溫度三千倍

(看課件體會理解“熱”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理解。)

(2)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

(3)在你讀出的這些句子中,有什麼發現?(引導生體會列數字、舉例子等說明方法)

這段不僅用了數字說明的方法,表現太陽很大、很遠,還用一百三十萬個地球才抵得上一個太陽作比較,進一步說明太陽很大,就更加具體、鮮明瞭。鋼鐵是堅硬的金屬,碰到太陽表面六千度的溫度,竟變成汽。這就把太陽很熱,形象具體地告訴了我們。

(4)課堂練習:

①用數字說明天氣很冷或很熱,火車行駛很快,塔樓很高,樹幹很粗,等等。

②有一位籃球運動員身材很高,用數字或比較的方法,具體說明很高。

③公園有一棵老槐樹,樹幹很粗,用數字或比較的寫法,說明它很粗。

(5)用你的朗讀來再現一下太陽的特點吧!

2、太陽離我們那麼遠,那麼大,還那麼熱,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討論:太陽與我們有着怎樣的關係?

(1)學生自讀課文。自由發言。

(2)太陽與人類的關係真是很密切。請你找出最能表現太陽與人類關係密切的一句話。(學生練讀)

(3)看錄像:有關太陽與地球的關係。聯繫錄像及生活實際談太陽與我們的關係。

(4)這一小段的第二句的意思和第三句的意思一致不一致?這兩句話在說法上相同不相同?

(意思是一致的,都說明太陽和地球上的動、植物的關係非常密切。說法上不相同:第一句是從正面說的,是事實;第二句是從反面說的,不是事實。

第二句雖不是事實,可是當作事實說的,從哪個詞看出來?(如果……就……)

“如果……就……”通常用在表示假設的句子裏。“如果”後面提出的事實“沒有太陽”是假設的,“就”的後面是假設的事實所產生的結果:地球上“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

(5)課堂造句練習:教師提出假設的事實,學生補充可能產生的結果。

如果明天下雪,________________

星期六如果爸爸媽媽都休息,________________

村前這條小河如果架起一座橋樑,________________

(6)太陽與人類有這麼密切的關係,你有什麼想說的話嗎?

三、朗讀展示,讀出體會

同學們瞭解了太陽的特點,知道了太陽與動植物、人類生活、雨雪形成、風的形成、人類健康等都有密切的關係,下面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用自己的朗讀來表現這些密切的關係吧!

四、小結昇華

人們說太陽是光輝燦爛的,不僅僅指它的光彩奪目,還有對它無私精神的讚美,讓我們也做一個小太陽,無私的把光和熱撒向身邊的每一個人。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堂皇、渺小、附庸、養尊處優等詞語。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瞭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瞭解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

3、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五根手指有什麼特點,作者運用什麼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

教學難點:領悟其中的道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預習課文

教法學法:

自讀自悟,抓住重點句段進行研讀,體會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伸出你們的手,看看你們的手指,你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

你們說,這五根手指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

同學們的.說法各一,今天我們就來讀讀豐子愷的文章《手指》,看作者是怎麼說的。(板書:手指)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已讀一遍課文,讀不準的字問問周圍的同學,把字音讀準。

搔癢穢物堂皇窈窕渺小鼻涕愛憎養尊處優

2、邊讀邊思考,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三、細讀課文,瞭解特點

1、師談話過渡:文章開門見山指出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那麼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哪些長處和短處呢?現在請大家再讀讀課文,找出能夠說明這一問題的句子讀一讀,再經過你的理解,在小組內討論後,填入表格內。(課件出示表格)

2、小組討論,完成表格

手指名稱長處短處

拇指

食指

中指

無名指、小指

四、品讀課文,感悟寫法

感悟描寫手指的方法

師談話過渡:手指是自己的,同學們再熟悉不過了,現在請大家對照自己的手指,讀讀自己覺得有意思的部分,想想這些句子是用什麼修辭手法描寫手指的。體會這些手法的好處。

五、緊抓重點,深化主題

師談話過渡:本單元的文章作者都通過日常生活中平常的事物表達了自己的感悟和啓示,那麼本文表達作者感悟的句子在哪呢?請同學們找一找。

課件出示:最後一自然段(齊讀)

談談自己對這段話的理解。(重點體會團結就是力量)

六、拓展延伸,遷移運用

1、課件出示“閱讀鏈接”和一則有關手指的歌謠,學生自己讀一讀。

2、大家肯定都聽過馬季的相聲“五官爭功”,那麼咱們這五根手指之間會不會也發生一些很好玩的事情呢,請發揮你的想象,小組合作,編一個短短的課本劇,呆會表演給大家看。

七、總結

小小的手指會讓作者有如此的人生感悟,那麼平常生活中有沒有哪些事物讓你有所感悟,有所啓發呢?課後試着去寫一寫。

八、板書設計:

各有所長

手指{}團結一致

各有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