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審美自律》教學設計

《審美自律》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3W 次

  教材分析

《審美自律》教學設計

教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1.審美自律現象和個人風格的出現。

2.審美自律在中國書法和文人畫中的體現。

3.歐洲19世紀幾個有代表性的美術流派的創作觀念和風格特徵。

“審美自律”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藝術家不是爲某一個階級、社會團體或者其他人從事創作,而完全從個人的興趣出發,強調一種個性化的表達,同時在作品的視覺形式方面也無需屈從於公衆的審美品位;二是美術的風格發展和演變有着自己的內在規律,不受外界社會因素的干擾。

在中國,這類創作心態主要體現在書法和自北宋中期逐步發展起來的文人畫上。在書法方面,教材列舉了王羲之的作品《蘭亭序》,使學生體會藝術家的情緒對書法創作所產生的影響。也就是說,中國的書法並不是呆板的“寫字”,而是受書法家情緒支配的藝術創作。只有創作者的情緒參與其中,才能夠達到一種酣暢淋漓、一氣呵成的效果。

文人畫,需要注意的是這麼幾個方面:1.美術家的身份。他們不是職業畫家,而是一些具有很高修養的文人、官員。2.創作態度。正因爲他們不是職業畫家,所以創作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業餘的消遣和娛樂,只是爲了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爲了賺錢或者取悅於人。3.風格上強調個性化的語言。教材對北宋畫家郭熙的作品《早春圖》和米芾之子米友仁的作品《瀟湘奇觀圖》進行了比較,大體上可以看出宮廷職業畫家和文人畫家之間的這些差別。這種身份上的差異如果要落實到畫面風格上來,就有必要讓學生理解這樣一些形式特徵:例如郭熙的作品構圖是刻意安排的,樹木山石都比較寫實而米友仁的作品無論是用筆還是構圖都比較隨意自由,而且也不太計較畫得像不像。

在歐洲,藝術家對個人風格的追求主要是從19世紀以來的法國開始的。有一些富於革新精神的藝術家反對當時官方美術學院所規定的繪畫程式,試圖開闢藝術發展的新方向。在這方面,教材講述了安格爾與德拉克洛瓦之間的對立,並且還安排了兩個表格來對比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風格特徵。這種比較要突出的是流派和個人風格的差異。這一部分的另一個內容是印象派,包括它在作畫方式上的變化和主要的創作觀念。

19世紀的法國畫壇風格變化非常劇烈。教材通過這些作品試圖說明的是繪畫越來越貼近個人,例如忠實於自己的眼睛和社會態度,而不計較傳統的規範和程式。這也是“審美自律”的含義之一。

  學生分析

我校高一學生來自全縣各鄉鎮,水平不一,基礎較差,但總體喜歡美術,熱愛繪畫。

學生在分析繪畫作品時不一定能直接得出審美自律的結論,例如當時歐洲的藝術市場逐漸成形,美術家不是接受某些機構或個人的訂件,而是畫好以後掛在畫廊裏等人來買。這樣的交易方式有利於美術家的自由發揮。

  教學思路

由於高中學生對書法興趣較濃,本人計劃用3課時來完成教學。第1課時結合王羲之和米芾等作品來分析中國的書法藝術,第2課時中國美術的發展情況,第3課時分析外國美術的發展情況。

本課教學主要是讓學生理解審美自律這一概念的內涵,並且瞭解這一趨勢在美術領域的反映,對藝術家的創作又產生了哪些方面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將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同時結合校本資源教材,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分析作品,幫助學生理解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和藝術家的個性、情緒以及獨特的審美觀念對作品的重要影響。

教學過程中,主要運用比較鑑賞法,使學生通過直觀的認識來把握教材內容。

學習活動與學生活動計劃:

本課共安排了兩個活動,目的是分別用中國和西方的美術作品來考察形式演變的規律,也就是繼承和創新之間的關係,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我校特點,本人準備結合教材內容以及“思考與交流”來安排三個作業任務。

第一個活動是針對中國的書法藝術結合課本第37頁的“思考與交流”,安排學生自主欣賞一幅書法作品,並寫成書面材料。

第二個活動主要是讓學生理解中國美術作品中形式和風格的繼承和變化。這個活動計劃和第38頁的“思考與交流”結合起來進行。

第三個活動通過對印象派畫家莫奈的作品、現場照片以及透納作品的比較,讓學生較爲具體和感性地理解繪畫形式的演變現象。兩件作品都只關注純粹的光色現象,尤其是陽光透過霧氣的生動景象,而不太注意物象的立體空間效果,也沒有明確清晰的輪廓,這就跟傳統的繪畫拉開了很大的距離;但是莫奈的作品更注重色彩的準確和生動,筆觸也更加放縱,我們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筆畫痕跡。可以說,透納爲新的繪畫形式打開了一個缺口,而莫奈則充分發揮了透納作品中的可能性。通過這樣的比較,學生就會理解繪畫形式是如何按照自己的邏輯一步演變的。

  教學目標:

1.瞭解“審美自律”的內涵和藝術家對個人風格和形式美的追求;

2.瞭解中國書法和文人畫的一些主要觀念和發展線索;

3.瞭解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印象派的主要觀念和風格。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美術作品中的純形式因素;

2.美術風格發展過程中的繼承和創新。

  教具與學具

教具:自制教學課件、多媒體播放工具、畫冊及王羲之、盧淵林等名家字貼

學具:筆記本(按照比較鑑賞法的思路來設計)、自備賞析資料、筆等。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教學

你喜歡寫字嗎?

班上哪位同學的字寫得最好?

平時我們寫的字屬於什麼字體?

這一字體最突出的代表作品是什麼?

引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王羲之

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藝術家的個性、情緒以及獨特的審美觀念對作品的影響以及中國繪畫多樣的藝術風格。

  二、欣賞作品,導入新課:

1、展示作品:文徵明《蘭亭修稽圖》

2、說明“明四家”:文徵明、唐寅、沈周、仇英

3、介紹:二王:王羲之??王獻之

4、請學生列舉幾個身邊的書法家:

盧淵林(省級書法家,壽寧二中教師),作品展示,字帖展示

劉明程(省級書法家,壽寧斜灘人,現在寧德)作品展示,字帖展示

李培雄(省級書法家,壽寧斜灘人,現在上海)作品展示,字帖展示

吳發辰、繆長鑽(省級書法家,壽寧人,現在壽寧)作品展示

  三、課業重點,作品欣賞:

(一)欣賞王羲之的《蘭亭序》。

1、教師簡單介紹作品的背景和藝術特色。介紹一下這篇文章的具體內容,使學生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情感。

2、完成第一個“思考與交流”:

教師總結:這是大書法家王羲之在他著名的書法作品《蘭亭序》中所寫的一些“之”字。不過他可不是刻意寫出來的,爲什麼呢?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37頁第二段的內容。

教師提出要求:

①能否找到每個“之”字的原始位置。

②如果把這些字在作品中的位置交換一下,會不會影響全篇的效果?

3.學生思考並回答。

書法講究氣韻,蘭亭序一氣呵成,自然隨意,適情適性,達到了絕妙的境界,形成了獨立審美和個人風格,不愧爲“天下第一行書”。

4.教師總結。

這篇作品是即興寫下來的,當時的情緒和感受自然而然地流露在其中;正因爲如此,它是不可重複的。它的創作僅僅是爲了把自己當時的感受表現出來,是一種相對純粹的自我娛樂和情感抒發,沒有外在的目的。

(二)講授知識點:

“審美自律”的含義:

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指藝術家不是爲某一個階級、社會團體或者其他人從事創作,而完全從個人的興趣出發,強調一種個性化的表達,同時在作品的視覺形式方面也無需屈從於公衆的審美品位;

二是美術的風格發展和演變有着自己的內在規律,不受外界社會因素的干擾。這兩個方面是相互聯繫的,因爲只有當藝術家具有獨立的人格和地位,纔有可能自由地探索自己個性化的形式語言。

但是,儘管藝術家想獲得創作上的充分自由,但是他們畢竟不是活在真空中,所以在風格上總是要繼承前人的東西,然後再加以發展。(舉例說明)

(三)教師展示作品:

郭熙的《早春圖》和米友仁的《瀟湘奇觀圖》。

1、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38頁,並依據教材中的分析對這兩幅作品進行比較。

教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適當加以引導,從作者身份、服務對象、創作目的、繪畫形式、創新之處等進行比較。

2、畫家身份?創作態度?風格特點?

宋?米友仁?瀟湘奇觀圖?紙本,墨筆,縱:19.8釐米,橫:289.5釐米。

米友仁(1074-1153)南宋書畫家。米芾長子,人稱小米。善行書。其山水畫發展了米芾技法,以水墨橫點(米點皴)寫煙巒雲樹,運筆草草,自稱“墨戲”,對後世“文人畫”中筆墨縱放風格有影響。

3、學生思考並回答。

4、教師總結,並點明教學主題“審美自律”。

5、完成第38頁的“思考與交流”。

6、學生閱讀並研究教材:

學生閱讀並分析第39頁元、明、清時期的美術現象。

教師在學生閱讀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從幾個方面來認識:

①作品的題材與內容。

②表現方式。

③這些因素與藝術家的人品以及內心感受之間的關係。

④對美的認識。

⑤創作主體意識(即個性化的增強)帶來繪畫領域中的什麼變化。

7.學生分析,教師總結。並且對文人畫進行介紹、總結。

8.教師與學生一起賞析一些文人畫作品,按照“意象美術”的欣賞方法來進行欣賞。着重要理解藝術家爲什麼創造這些形象,是表白心跡,還是超脫世俗,還是反叛社會等等。

  四、作業佈置:

學生在課後自主完成欣賞書法名家作品一幅,如“二王”作品。

  參考內容:

蘭亭序(東晉)王羲之

被譽爲“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是王羲之51歲風格成熟時的代表之作。它像一盞燦爛的明燈,照耀着我國魏晉以來書法藝術的發展歷程,歷代書家無不奉之爲圭臬。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後移居會稽山陰(今紹興),遂爲浙江人。他是司徒王導的侄兒,初爲祕書郎,累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被尊爲“書聖”。會稽佳山麗水,當時不少名士居於此地,吟詠性情。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節),山陰蘭亭(故址在今紹興城外的蘭渚山下)舉行了一次盛大的風雅集會,參加的名流有東山再起名滿天下的司徒謝安、擲地作金石聲的辭賦家孫綽、名理精湛遊心物外的高僧支遁,以及王羲之和他的兒子等41人。這天風清雲淡,名士們分坐在蜿蜒的溪水兩旁,司令的人將斟滿的酒杯從上游順流漂下,停擱在誰的跟前,誰就得飲酒賦詩。賓主興致盎然,成詩37篇,衆公推王羲之作序以存念。這篇流傳千古的美文妙墨,當時即以蠶繭紙、鼠須筆乘興所作。手稿共28行,324字,前鬆後緊,間有順手塗改數處,極爲自然隨意,達到了“心手雙暢”的圓融境界,加之酒後微醺,如有神助。醒後曾再書,竟不能復得。此帖傳爲唐代馮承素雙鉤廓填本,紙本,故宮博物院藏,素稱“神龍本”。

米芾(公元1051一1107年),中國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字無章,號海嶽外史,任內廷畫學博士。祖籍太原,晚年移居鎮江北固山。他的書法很有名,與蔡襄,蘇軾,黃庭堅並稱“宋四家”。

米芾,善詩,工書法,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初師歐陽詢、柳公權,字體緊結,筆畫挺拔勁健,後轉師王羲之、王獻之,體勢展拓,筆致渾厚爽勁,自謂“刷字”。其繪畫擅長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書法中的點入畫,用大筆觸水墨表現煙雲風雨變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稱米氏雲山,富有創造性。

《珊瑚筆架圖》是米芾在行文當中信筆所及。筆法純用書法筆意,畫柱用筆由上至下,露鋒緩行,畫弧則頓筆蓄意,挑筆出鋒,畫檔是由左至右,顫筆而行,中間略有補筆,以取圓潤和實抱柱之意。下邊底座發筆肆意飄灑,錯落有致。筆架的形狀被生動地勾畫出來了,而輕重緩急,頓挑飛白,裹筆澀筆,使轉縱橫,書法的意義也表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