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物態變化過程中的放熱過程教學設計

物態變化過程中的放熱過程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2W 次

  教學目標

物態變化過程中的放熱過程教學設計

(1)學習通過對生活、自然現象的觀察思考。通過實驗探究、經過分析、總結,初步認識到凝固、液化、凝華分別是熔化、汽化、昇華的相反過程,認識到凝固、液化、凝華的放熱過程。

(2)從與生活、自然現象有關的實例中引出物理問題,使學生覺得物理就在身邊,對物理產生親近感。

(3)培養學生利用手邊常用物品進行簡單物理實驗的品質和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

(4)初步認識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對科學探究的意義。

  教與學的方法

探究實驗、觀察交流。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物態變化過程的吸熱、放熱規律。

教學難點:難點是對物態變化過程中物質放熱現象的理解。

  教具學具

教具:鐵架臺、燒杯、酒精燈、石蠟、冰塊、杯子、掛圖、食鹽、發黑的白熾燈、固態碘、玻璃片、保溫瓶、熱水等

學具:學生自帶自制的蠟燭和飾物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利用石蠟製成各種各樣的玩具或飾物或小動物。

2、收集有關有氟冰箱、無氟冰箱的資料。

  二、探究活動:

1、冰與凝固

(1)活動討論:

展示冰塊,以及同學親手製作的蠟塑、蠟制的小動物,請同學們講述製作過程,並說明凝固過程中是吸熱還是放熱。

(2)歸納:

①凝固(solidification):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

②凝固點(solidifyingpoint):晶體凝固時的溫度。

③凝固過程是一個放熱過程。

提出問題:

①生活中還有哪一些凝固現象?(如鋼鐵廠鐵水出爐後的過程,冬天背陽的屋檐下懸掛的冰柱等)

②0℃的水放到0℃的房間裏,會不會凝固成冰?爲什麼?(不會,因爲水和外界沒有溫度差,水不能向外界放熱,無法凝固。)

③凝固的條件是什麼?(A、達到凝固點;B、能夠放熱)

2、霧與液化

(1)活動與實驗:

展示乾燥的杯子給同學們,將冰塊放入杯中,請同學們觀察杯子外面出現的現象,杯子外的水哪裏來的?它經歷了什麼樣的物態變化?

②將盛有熱水的保溫瓶打開,讓同學們將手放在瓶口上,感受水蒸氣在手上液化,及液化放熱過程。

(2)學生歸納:

①液化:物質從氣態變爲液態的過程。

②液化是一個放熱過程。

(3)提出問題:

①生活中還有哪些液化現象?(如:林中霧、草上露的形成)

②爲什麼即將下雨的'夏天的早晨,自來水管上掛有許多小水滴?

③爲什麼戴眼鏡的同學從空調房間出來時,眼鏡會模糊而看不見眼前的景象?

④爲什麼進行飛行表演時,飛機會拖出一條長長的白色尾巴?

⑤爲什麼撥開冰棒的包裝紙時,冰棒上會冒出白氣?

3.霜和凝華

(1)實驗與探究

把少量的碘放入燒瓶,上面蓋上玻璃片,然後微微加熱,請同學們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燒瓶中會有紫紅色的碘蒸氣出現,屬於碘的昇華現象。)停止加熱後,繼續觀察有和現象發生?並取下玻璃片,請同學們觀察出現了什麼?玻璃片上出現的碘的小顆粒哪兒來的,經歷了什麼樣的物態變化?它在這個過程中,是放熱還是吸熱的?

(2)學生歸納:

①凝華:物質直接由氣態變爲固態的過程。

②凝華是一個放熱過程。

(2)提出問題:

①生活中還有哪些昇華現象?

②霜和霧凇是怎樣形成的?它們的形成需要什麼樣的天氣條件

③爲什麼在嚴寒的冬天,即使氣溫低於0℃,冰凍的衣服仍然會變幹?

④冬天,北方的窗戶上會出現晶瑩的窗花?它出現室內還是室外的玻璃上?

5、物態變化過程中的吸熱和放熱過程

(1)學生歸納:吸熱過程有熔化(固態變爲液態的過程)、汽化(液態變爲氣態的過程)、昇華(固態直接變爲氣態的過程);放熱過程有凝固(液態變爲固態的過程)、液化(氣態變爲液態的過程)、凝華(氣態直接變爲固態的過程)。

(2)交流與討論:

根據圖10-33的晶體的熔化與凝固過程,討論AB、BC、CD、DE、EF、FG各段的含義,以及晶體的熔點與凝固點。

  三、討論與交流

通過對下列問題的討論,鞏固所學知識:

(1)爲什麼冬季貯菜,人們常在地窖裏放幾桶水,以防止地窖的菜被凍壞?

(2)根據圖10-35討論電冰箱的工作過程和製冷原理?交流有關有氟冰箱、無氟冰箱的資料。

  四、佈置作業

(1)課本作業。

(2)實踐活動:收集生活中的各種物態變化,並初步加以解釋;動手做一做冰的熔化、和凝固,用方格紙繪製它的熔化和凝固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