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反思(精選5篇)

語文《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反思(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9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反思(精選5篇)

語文《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反思 篇1

一、成功之處

1.談話導入,以談話方式導入,迅速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

2.品讀賞析,有目的引導學生圍繞主要人物,精彩片段,暢談感受,學習通過細節品味的讀書方法。體會文章的“精彩”之處,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通過朗讀,強化角色體驗,激發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該以老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表達自己對文本的理解。使學生獲得思想的啓迪,享受到了審美的樂趣。也是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一條有效途徑。

3.最後通過拓展延伸和總結提升讓學生在閱讀、感悟、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迴歸整體,激趣引讀,遵循了語文學生規律“整體——部分——整體”的認知規律,同時整體把握既是閱讀的起點,也是閱讀的歸宿,無疑是提高學生閱讀素養的有效做法。推薦讀書方法,爲今後的閱讀作爲鋪墊。

二、不足之處

對書中精彩片段的品讀還不夠深入、透徹,教師的點撥引領作用體現得還不夠充分。

三、改進措施

以上不足都有待於我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地摸索,不斷地改進。

語文《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反思 篇2

《魯濱孫漂流記》是英國作家笛福寫的長篇小說,魯濱孫是書中的主人公,本課是該書的縮寫。課文按魯濱孫歷險的時間順序記敘,寫了魯濱孫“遇險上島”“建房定居”“養牧種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國”。這些故事情節,處處緊扣“險”,塑造了一位不畏艱險、機智堅強、聰明能幹的主人公。在教學時,我主要圍繞“險”字展開教學。

一是用語言創設情境感受險。

在我們的面前有這樣一個荒島:沒有名字,沒有人居住,到處是亂石野草。當你意外地來到這個荒島時,你感受到的是什麼?你最需要的是什麼?這兩個問題使學生的興趣被激發了起來,他們紛紛說出自己的答案。孩子們在各抒己見中感受到荒島的“險”,認識到在荒島上生存下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堅強的意志。

二是抓住重點詞句品讀險。

在教學時,我首先提出問題:文中的主人公———魯濱孫,他在這個荒島上是怎樣解決“居所、食物、安全、孤獨”這四大問題的呢?請孩子們邊讀邊劃邊寫體會。然後通過討論交流,找出重點詞句,藉助“引讀、小組讀、個人讀、集體讀”等多種形式指導學生品讀,在讀中品味其中的險,感受魯濱孫敢於戰勝困難的積極的生活態度。

三是聯繫生活實際談勝險。

爲了使學生感悟魯濱孫面對厄運的積極的人生態度,並從魯濱孫在荒島上獨立生存的非凡經歷中悟出學會生存的道理。我首先組織學生談談從魯濱孫的經歷中想到什麼,從魯濱孫的身上學到什麼。然後引導學生討論: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人們應該如何“學會生存”“學會競爭”?最後總結出遇到困難應該毫不畏懼,利用周圍可以利用的一切,想辦法去克服它,以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戰勝困難。

語文《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反思 篇3

本課是人教版教材十二冊第五組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教材的前四個單元的主題分別爲革命傳統、傑出人物、古典名著、中外名人。本單元的主題是外國名著。根據新課程標準,作爲一篇略讀課文,教學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要體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即學生的主體性。在設計上我將合理的進行多種教法的優化組合,運用啓發式教學法、小組討論法、活動設計法、拓展遷移法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一種愉悅民主的教學氣氛,使學生成爲教學的着眼點和落腳點,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接觸,突出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平等對話,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

而且這學期教材的重點是《注意收集有關的材料》和《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之前幾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已初步把握其方法。因此,對本課的教學,可以滲透,從而把握學生把學習例話的收穫運用於讀寫實踐的情況。而文中魯濱孫在荒島戰勝種種困難的經歷及積極的人生態度,既是學生理解學習上的重點、難點,也是激發學生思維的興奮點。所以在反覆朗讀課文之後,可以從“悟”字出發,着眼於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在試教時,我選用的是五年級的學生,學生在課前也預習了課文,並從各種渠道收集了有關的資料,而且以手抄報的形式整理歸納,所以在交流資料的過程學生也能暢所欲言。學生在再次默讀課文,然後找出最感興趣的情節,寫寫體會和原因,接着交流感悟這個環節上,我發現學生好象總是進不了文本,說的很散,沒什麼理解的方向,好象有點東拉西扯的感覺。而且在複述的環節也因爲時間的關係草草了事,只叫了一個學生彙報起不了什麼作用,學習的氣氛不夠活躍。在最後交流勵志的名言這一環節,學生僅僅是讀出自己收集的一句名言,沒聯繫自己的實際情況理解如何生存,對中心的昇華和能力的拓展發揮不到作用。總之,試教的過程沒很好地達成目標。

在蔡老師的耐心和精心指導下,我對教案進行了修改,特別注意了學生對學法的掌握和運用,如收集和整理資料的途徑和方法,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等,讓學生懂得掌握規律和以法導學的好處。而本班學生一直都是以小組活動學習的形式安排座位的,共六個小組,所以在交流資料和體會課文的環節學生的活動明顯比試教時活躍。這次我緊扣“魯濱孫在荒蕪人煙的島上遇到了什麼困難,是如何戰勝困難的?”這一主線讓學生先整體概括再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環節深入探討,這樣學生的思維也相當清晰了,對文本的學習也更到位。特別是在記者招待會的環節上,臺上的六個“魯濱孫”和臺下各“記者”們的互動環節十分精彩,大家在無拘無束的氣氛下一問一答,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人物生存智慧和生存能力的肯定,又能鍛鍊了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教學環節也化繁爲簡輕鬆活潑,真是一舉三得。如果當時能給這六個“魯濱孫”編上號,大家的交流就更流暢了。最後一個環節的假設填空,學生面對老師設計的幾種在生活中可能出現的生存困境時非常感興趣,能馬上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大膽想象和商討出可行的生存方法,這個拓展思維的設計,可使學生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讓學生從魯濱遜在荒島上獨立生存的非凡經歷中悟出學會生存的道理。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皮亞傑認爲,在教學過程中,兒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意象活動教育就不能成功。專家的引領是指路的明燈,再次衷心感謝蔡老師的指導!

語文《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反思 篇4

第四單元,這組課文是外國名篇名著的閱讀欣賞。選編的四篇文章呈現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們是安徒生和契科夫短篇小說中的名篇;一種是外國名著《魯濱孫漂流記》和《湯姆索亞歷險記》的片段,是採用梗概加精彩的編排方式。作爲單元整組教學中的一節感悟課,我力圖以單元整組教學的理念來指導教學設計。如果說我以前的導讀課是屬於策略型的學習形式,學生通過學習交流補充,達成學法上的共識,爲後面的學習做鋪墊,那麼我今天的感悟課就是實踐和運用這學習的方法。基於此,我的這次教學設計從以下幾點進行落實。

1.以導讀課上的學習計劃展開過程。

上課一開始便回顧出導讀課上制訂的學習計劃,並交流課前學習情況。課中圍繞學習計劃中的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人物情感,關注人物命運開展學習。在課快結束時引導學生關注學習計劃中的學習後策略展開活動。同時,教學過程總注意提醒學生積累學習方法,爲《湯姆?索亞歷險記》、《口語交際》和《習作》積累經驗,以體現教材內容和學習方法的整合。

2.用讀“整本書”的要求進行指導。

本課“作品梗概+精彩片段”的呈現形式,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還沒有出現過,這一形式對於學生來說是全新的。其特點在於,引導學生在瞭解作品全貌的基礎上讀其中的精彩片段,由感知整體到深入部分,讀精彩片段後更想讀整部的作品,驅動學生讀“整本的書”。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梗概把握作品主要內容,通過學習精彩片段體會人物情感,並學會尋找梗概和精彩片段的'連接點。這樣,課上讀梗概,讀片段,課後讀原著,不斷加強對讀“整本的書”的引領力度。這些學習方法將遷移到下一課的學習中。

3.圍繞三維教學目標切入教學重點。

精彩片段中“好處”、“壞處”對照表,是本課最具特色的表達方式。通過這一內容和形式,既體現了魯濱孫在極度困難的條件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又能幫助學生今後用這樣的方法克服困難。通過自讀自悟----對照比較---對讀感悟,落實知識、方法、態度三維目標的整體達成。這個教學重點的突破,也爲學生在口語交際中“學會生存”的話題交流打下基礎。

課堂是活生生的,有靈性的,在實際的操作中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通過今天的教學我覺得幾個大的框架和流程走得比較順利,學生學習狀態還是很棒的,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積極性都很高,發言非常積極活躍,只是自己太在意教案的過程,在精彩片段的預設還不夠精細,在個別環節的連接上,語言不夠流暢簡潔,繞來繞去廢話多了點,原因主要是對教案還不夠熟悉,預設還不夠充分,太依賴教案的流程。今後的教學中還要精心備好每一堂課,紮紮實實鍛鍊自己的課堂教學藝術。

語文《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反思 篇5

對於一篇略讀課文,我們通常會選擇一個課時的教學,我今天也是如此,但上完課之後,我發現,對於這樣一篇篇幅較長的文章,而且要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文章,我原本可以把梗概和精彩片段分成兩個課時來教學。反思整堂課的教學,以下方面有待改進:

1.這篇課文的文題中出現了書名號,課堂上我沒有特意強調這個題目與其他我們學習的課文文題的區別,即使學生也很容易理解,因爲這是要介紹一本書。

2.導入部分用這樣一幅圖片,讓學生無從着手,也許可以換種思路,直接用海明威的話來導入,然後引出課題。

3.有關於梗概部分內容概括的方式有待改進,雖然是六年級學生了,但班級大部分學生的課文概括能力差,或者很多同學不能脫離課本回憶着概括內容,所以在今後的課堂中可以加強這方面的訓練,適當的時候讓學生合上書本來概括內容,在學生不能概括的情況下通過反覆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瞭解。4.關於魯濱孫這個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在課文習文過程中進行,而不用單獨用一個教學環節展開,最後還可以根據板書說說這個人物。

5.還是我教學的瓶頸,課堂上學生朗讀太少了,這是我還需努力突破的,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提高自身的朗讀素養。

6.時間分配不夠恰當,前鬆後緊,導致後面的問題給學生討論思考的時間不夠充足,課堂上的引導也做的不夠好。

從魯濱孫身上我也感受到我們面對困境應具有的人生態度:用平和的心態面對學生犯的錯誤,積極引導也許勝過無盡的責罵。凡事不要過於苛刻,用積極良好的心態面對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