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關於《連加連減》的教學反思(通用12篇)

關於《連加連減》的教學反思(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在辦理事務和工作生活中,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意爲自我反省。那麼優秀的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連加連減》的教學反思(通用12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連加連減》的教學反思(通用12篇)

《連加連減》的教學反思 篇1

上週,我上了《連加連減》這一課,教學目標是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新課標提出:數學教育應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樣的發展目標。因此,如何運用新理念,實踐新教材,成了擺在每位教師面前的一個新課題。下面,就《連加連減》教學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談談我的體會和思考。

1、動態感知,靜態領會

爲了讓學生能更好的體驗連加、連減的意義,本課設計了一開始就設計了“算式接龍”的遊戲。通過情景創設,喚起舊知,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連加連減有了初步的動態感知,接着引導學生觀察靜態的主題圖,讓學生在靜態中再次領會連加的意義;學習連減時,引導學生在“小朋友愛勞動,採摘絲瓜”中初步動態感知連減的意義,再定位觀察靜態圖畫,讓學生在靜態觀察中再次領會連減的意義。

2、重視算法,突破難點

連加、連減是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重要基礎,也是本單元的難點之一。連加、連減,難在計算過程中它們都需要分兩步進行口算才能算出結果,特別是第二步計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數作加數或被減數,學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得數,或者由於看不見第一步得數而造成第二步計算的困難。因此,本課設計時重點通過畫符號確定運算的順序,並記下第一步的得數,然後再接着往後算,從而解決了這一難點。

3、開放應用,凸現價值。

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本課練習環節,我設計了一個具有開放性的問題: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有沒有用連加連減計算的例子?

生舉例:我原來有5支鉛筆,媽媽先買來了3支鉛筆,又買來了1支,現在我一共有幾支鉛筆?可以用5+3+1=9來計算。

生:媽媽給了我10元錢,我買鉛筆用了2元,買本子用了3元,我還剩多少錢?10-2-3=5,引導學生把知識運用於實踐,解決實際問題,對知識有一種實質性的理解,從而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所在。

4、遵循規律,寓教於樂

一年級學生注意力易分散,要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課堂40分鐘是需要很大技巧的。不管是在新知設計環節,還是練習環節都要符合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徵與認知特徵。因此在練習部分設計了智力闖關。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採用遊戲形式來鞏固學生剛學到的新知,重點突出運算順序。

需要改進的地方:

在比較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時,我還可以在放手一些,讓學生去觀察,去表達,儘管學生有時表達得不到位,也給予充分的肯定,因爲這是孩子們思維的萌芽,老師的肯定會使他們覺得自己是個了不起的發明家,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連加連減》的教學反思 篇2

《連加連減》這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展開的。主要教學重點在學生能借助具體情境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以及掌握其計算方法。爲了讓學生順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和方法,教學時,我爲學生設計了這樣幾個層次: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爲了讓學生充分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我將書上靜態的例題,用課件以搬南瓜這一故事情節呈現,變成一個動態的過程,通過先搬來2個南瓜,小女孩又搬來1個南瓜,讓學生感受"添上、再添上"。然後又通過摘絲瓜這一事件,先摘了3條絲瓜,又摘了1條絲瓜,讓學生感受到"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經驗,這樣既讓事情發生的先後次序一目瞭然,展示了知識的連續性,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二、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畫面的意思

在看懂圖的基礎上,我沒有直接讓學生列出算式,而是採用講故事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之間將看到的情景以小故事的形式講出來,既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最主要的是學生在講的過程中對連加、連減的含義理解的更深刻了,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三、教方法,熟記運算順序

爲了解決連加、連減時,學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得數,或者由於看不見第一步得數而造成第二步計算的困難這一難點,在教學時我教給了學生一個好方法,主要是通過在第一步算式下畫橫線來確定運算的順序,然後記下第一步的得數,用第一步的得數再接着往後算,從而解決了這一難點。在讓孩子回答口算答案時也要多強調計算步驟,滲透有序思考的數學方法。

數學是民主化、個性化和活動化的課程,因此在教學本課內容時一定要多提供數學活動交流的機會,鼓勵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另外需要改進的地方是在教學過程中,我自己的教學語言有時重複較多,這點還需要注意,語言應當精煉簡短,課堂效率纔能有所提高。

《連加連減》的教學反思 篇3

在教學中確立了以學生“自主閱讀”爲主要學習,以老師開放性設問貫穿始終爲主要教學的教學模式。教學中力求做到三點:

一、抓住新知的生長點,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中自學數學。

在例題教學中讓學生自讀課本,引導學生看什麼,怎樣看,有哪些收穫,存在什麼問題,讓他們在自讀中體驗計算方法,感悟知識再創造、再發現的過程,自讀自悟,自求自得。

二、把握知識的關鍵點,讓學生理解算理。

本節課讓學生依據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弄清算理,有根據地提出多種創見,得出兩種不同的算法。

三、把握能力的發展點,讓學生在練習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精心設計練習,既有與例題程度相當的“保底”題,又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變式題,拓展思維,培養創新意識,展現數學的應用價值,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有用,生活處處離不開數學。

《連加連減》的教學反思 篇4

《連加連減》是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前面所學計算方法的綜合練習。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可以進一步鞏固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提高計算能力。學生對連加、連減運算順序在一年級上、下冊已經學過,因此我將這節課的重點放在教學連加、連減中需要豎式計算的。

我認爲這節課最大的亮點就是讓學生自主探討學習。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爲“教育的宗旨不在於把儘可能多的東西教給學生,取得儘可能大的結果,而首先在於教會學生怎樣學習,學會怎樣發展自己,以及離校後繼續發展”。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什麼,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如何學習,讓學生真正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爲主動獲取知識、主動發展,成爲學習的主人。由於前面已經教學過列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一年級也已經知道連加的運算順序,所以出示了28+34+23這個連加算式後,讓學生根據前面的經驗,列豎式計算,學生交流彙報後,我再針對學生平常容易錯和忽視的地方給與強調,規範寫法,這樣的能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當然,這堂課還存在着很多不足,很多值得我深思的地方:

一、計算教學是否需要情境。教學中創設情境是爲了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但是不是每一個內容都需要情境呢?什麼樣的情境纔是有效的呢?比如在教學《連加連減》時,我是由幫農民伯伯摘西瓜這一情境引入的,到底我的這個情境對學生學習這節課的內容有多大的作用呢?如果改爲由複習前面學的列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引入,這樣讓學生通過知識的遷移,來自主探討列豎式計算連加會更好呢。

二、當課堂上出現多種算法時,不能急於去優化哪一種,而是要學生經過選擇、比較,自己實現算法的優化,讓他們經過自己的切身體會,選擇出最佳方法,這樣的理解才能更深刻。

另外,在教學時要鑽研教材,要有機整合、研讀教材,注意前後知識的滲透,爲以後相關知識的教學埋下伏筆。如,學生知道了三個數連加怎樣列豎式,那加個數,四個數連加,還會做嗎?這樣能幫助學生真正理解用豎式做連加;還有就是我們知道滿十要向前進一,那現在如果是列的三個數字直接相加的豎式,那就有可能滿20,這要怎麼辦呢?這些問題在這裏都可以涉及到,變成是滿幾十就向前進幾,爲後面要學的知識做好鋪墊。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應繼續深入學習課標,研究教材,多瀏覽教育教學書刊,多上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加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步伐,注意積累,讓孩子們都獲得更多的收益。

《連加連減》的教學反思 篇5

《連加、連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我感覺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一、動態感知,靜態領會爲了讓學生通過體驗事情的發生過程,來明白算式的含義,首先把書上的兩個例題變成一個運動的過程,感受“添上、再添上”與“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經驗,使事情發生的先後次序一目瞭然。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畫面的意思,在看懂圖意的基礎上,列出算式。如小雞吃蟲子,可用課件動態展示小雞吃飽後離開的情景,將連加連減這兩個知識點聯繫起來,像動畫片一樣娓娓道來,展示了知識的連續性,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新授環節處理的得心應手,學生一目瞭然很自然的就列出連加、連減的算式。

二、重視算法,突破難點連加、連減難在計算過程中它們都需要分兩步進行口算才能算出結果,特別是第二步計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數作加數或被減數。這一環節我主要採用學生自主探索,大膽嘗試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建構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提問“這個式子應該先算什麼,再算什麼?”並提問:“要計算這道題,你得把哪個數記住?你是怎麼記的?”強調在先計算的兩個數下面劃一橫線,並把得數記錄在橫線下面,這樣就能記住。本環節我注重學法指導重點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爲以後的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連加連減》的教學反思 篇6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第一次認識幾何圖形,只要求學生能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能夠辨認這些圖形,正確地說出它們的名稱。對於每種圖形的特徵,不需要學生用準確的數學語言來進行描述,只要直觀的感知就可以了。因此,本節課的目標定爲: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徵,會辨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概念;

(2)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我從學生們非常熟悉的生活中的一些物體的圖片導入,讓學生根據他們的形狀進行分類,孩子們分的非常好,分出了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這樣四類。這樣組織教學可以使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小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在課前我讓學生準備了一些物體,這些物體都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經常看到的和用到的,比如藥盒、茶葉筒、牙膏盒、魔方等,把蒐集來的物體擺在一起進行觀察,讓孩子們也分成四類。接着同桌合作把不同的長方體放在一起摸一摸、看一看進行觀察比較,發現什麼?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自主的發現長方體的特徵。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思考的能力。

另外,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辨別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以及接近圓柱體的圓臺體。爲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又設計了“找朋友”的環節,讓學生找出和長方體(圓柱體)作朋友的物體,目的:

(1)鞏固所學知識。

(2)讓學生感受大小不一、形狀不同的長方體。

(3)抓住錯例進行分析提高辨別能力。我找出這兩種形狀的物體讓學生判斷,並說出理由。使學生對這兩種形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整節課我創設了大量的讓學生動手操作、用眼觀察、動口表達、用心思考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活動。學生始終在輕鬆、民主、和諧、愉快的氛圍下探索學習,成爲課堂的主人,有效的提高了問題解決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正如“課標”中所說的,使每一個孩子在數學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連加連減》的教學反思 篇7

《連加、連減》這一課出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72頁。這一知識點經常用來解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我精心備課,採用書上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主題式”教學情境,讓課堂教學成爲整體學生的課堂。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體現了以下教學特點:

1、動態感知,靜態領會

爲了讓學生通過體驗事情的發生過程,來明白算式的含義,我把書上的兩個例題以故事的形式講給學生,並以課件在電腦大屏幕上呈現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例題一目瞭然。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畫面的意思,在看懂圖意的基礎上,將連加連減這兩個知識點聯繫起來,列出算式。這一點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一目瞭然很自然的就列出連加、連減的算式。

2、重視算法,突破難點

連加、連減難在計算過程中它們都需要分兩步進行口算才能算出結果,特別是第二步計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數作加數或被減數。這一環節我主要採用學生自主探索,大膽嘗試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建構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提問“這個式子應該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強調在先計算的兩個數下面劃一橫線,並把得數記錄在橫線下面,這一點是爲了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爲以後的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開放應用,凸現價值。

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本課練習環節,我採用的書上的習題,並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展現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能各抒己見,爭先恐後搶着舉手發言,氣氛非常活躍。真正做到把知識運用於實踐,解決實際問題。

但是在這節課中我也有很多不足之處,經過其他老師的聽課評課,使我覺得從中又收穫很多學習了很多,我會繼續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之處。

《連加連減》的教學反思 篇8

《連加連減》這一課,教學目標是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這節課是本單元的一個難點內容,主要難在計算過程上,要分兩步進行口算才能計算出結果,特別是第二步計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數作加數或被減數。

爲了讓學生通過體驗事情的發生過程,更加直觀地感受連加連減的意義,我利用課件,把書上兩個靜止的圖片變成了動態課件的展示,很形象的向學生展示了小雞兩次走來以及離去的數量,讓學生體驗事情的發生過程,來明白算式的含義。同時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理解、描述圖中的故事。再定位觀察靜態圖畫,讓學生在靜態觀察中再次領會連加連減的意義。在描述時,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和描述事情的能力,並愉快自覺地融入新知識的學習中去,從中自主感悟出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

多媒體的使用上,我克服了以往的弊端,用大屏幕顯示取代老師的板書,忽略了板書對一年級孩子書寫的示範引導性,我把連加連減的算式及過程都清楚地寫在黑板上,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保證記憶的持久性。

在學習中,注重計算順序的指導,我採用給大量時間讓學生說計算過程,先算什麼,再算什麼。並提問:“要計算這道題,你得把哪個數記住?你是怎麼記的?”強調在先計算的兩個數下面劃一橫線,並把得數記錄在橫線下面,這樣就能記住。使學生對算理掌握得比較紮實。課中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畫面的意思,廣泛提問,以致在後面的練習中,大多學生能看懂題意,會敘述,做題效果好。

在教學連減時,學生根據連加的運算順序自主探究連減的運算順序。學生大膽地去嘗試各種方法,從中體會到數學的樂趣,從而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在觀察、思考、交流、活動中探索新知識,感受數學的作用,經歷了探討“連加連減”的過程。在練習的處理上,注重把握練習的層次性,形式吸引孩子,讓孩子在玩中學,樂中學。

但認真反思後,教學中的不足也是存在的:忽視學生動手操作,如果讓學生“擺一擺,說一說”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在看得見,摸得着的實踐活動中,在做中、玩中愉快地學習,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會更好一些。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應繼續深入學習課標,多瀏覽教育教學書刊,多上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加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步伐,讓孩子們在我的課堂收穫多多。

《連加連減》的教學反思 篇9

《連加、連減》是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的內容,這是本單元的難點內容,主要難在計算過程上,要分兩步計算才能算出結果,第二部計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數作加數或被減數。

製作課件時,我把主題圖做成動畫,演示小雞來和走的過程,讓孩子們能更清楚地瞭解爲什麼這樣列式。在計算過程中,我讓孩子動手擺一擺,用小棒代替小雞,分三部分表示出小雞,再按照小雞來的順序合在一起,這樣孩子就能明白爲什麼列成5+2+1最好,也能理解爲什麼要先算5+2,再算7+1,然後再讓孩子說說計算的過程。減法的教學過程也是這樣。

由於一年級孩子比較小,組織語言的能力有限,所以加法計算過程表達不清楚,我就一步一步帶着孩子去說,但是一起說完之後,我就開始下一教學環節,孩子沒能完整地,獨立地敘述計算過程,所以在教學減法時,孩子同樣不會獨立敘述減法的計算過程。

雖然孩子小,自己敘述起來有些困難,只要教師耐心地引導,孩子一定能說出來的。不光要在教師的引導下說,要讓孩子獨立地說,試着把一起說的過程自己完整地敘述出來,第一個孩子說的時候教師可以再引導,補充,第二個孩子可能就知道該怎麼說了。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不要一味地認爲孩子小,就不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只要我們耐心地引導,反覆地運用,孩子們一定能做到的。

《連加連減》的教學反思 篇10

本節課知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及連加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一節課緊緊張張,很充實,也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本節課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到位,教學效果良好。

一、用學生生活中感興趣的話題引入教學,通過創設情境“摘西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同時,整節課始終使學生置身於情景之中,積極參與學習的過程。

二、本節課還重點培養了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和發現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交流的環節中,通過生活中常見的事情,鼓勵學生在衆多的信息中選擇信息,並利用已有的知識嘗試解決問題。在拓展延伸的環節中,又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聰明才智,鼓勵學生自主編寫題目,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盡情地展示自己。

三、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是和合作學習相輔相成的。本節課教學過程中,在學生合作交流之前,給學生充分的獨立解決問題的時間,不僅有助於養成良好的獨立思考習慣,也有助於合作交流的有效進行。而獨立思考之後把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思路與大家一起交流,一方面,有助於學生對各種個性化的'算法進行比較分析,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學生之間互相幫助、相互接納。

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1、在讀圖意時,我還可以再放手一些,讓學生去觀察,去表達,儘管學生有時表達得不到位,也給予充分的肯定,因爲這是孩子們思維的萌芽,老師的肯定會使他們覺得自己是個了不起的發明家,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2、由於個別學生平時對看圖說圖意的表達能力訓練的少,所以對動態課件摘西瓜、運西瓜的過程用語言表述不是很科學規範。以後課堂上我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3、教學機智的培養。

在導入時,學生口算幾道10以內的連加連減題,有生口算“10-8-2”,他說“等於0,因爲8和2組成10,10-10就是0”,在教學例2時有的學生是先算出一共運走了幾個西瓜,再將總數減去運走的,這些都體現了數學算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我沒有好好抓住這些教學資源,進行拓展教學。這一問題的出現說明我在課堂教學中出現問題時的調控能力還有待於加強。

《連加連減》的教學反思 篇11

《連加連減》的教學目標是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

爲了有效達到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我在新授課前安排了一個生活情境導入新課,讓學生明白數學來源於生活,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同時,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也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精心創設情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因此,本堂課我創設了芳芳和她的弟弟去鄉下的奶奶家玩的情境。學生們比較感興趣,能很快地投入到學習的狀態。

爲了讓學生通過體驗事情的發生過程,來明白算式的含義,我把書上的2道例題變成一個運動的過程,通過跑來2只小雞,又跑來1只小雞,讓學生感受“添上、再添上”,通過小雞吃飽了,跑走2只,又跑走2只,讓學生感受到“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經驗。通過將喂小雞這一課件以動態的形式呈現,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事情發生的先後次序一目瞭然。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畫面的意思,在看懂圖意的基礎上,列出算式。再用課件動態展示喂完小雞後的情景,將連加連減這兩個知識點聯繫起來,像動畫片一樣娓娓道來,展示了知識的連續性,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是在理解圖意並說一說時,其實還可以再放手一些,讓學生去觀察,去表達,儘管學生有時表達得不到位,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因爲這是孩子們思維的萌芽,老師的肯定會使他們覺得自己是個了不起的發明家,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連加連減》的教學反思 篇12

在教學《連加連減》時,我設計了開火車進行口算的練習,這裏的口算題應該設計兩道題爲一組,第一道題的結果是第二道題的第一個加數或是被減數。例如:3+4=7,7+2=9;10-4=6,6-3=3,要學生去觀察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進而可以滲透連加連減的運算法則。跟着小火車,我們來到了美麗的大森林,和小動物一起探究數學知識。出示小男孩喂小雞的主題圖,學生觀察圖片中有什麼,他們在做什麼?要學生自己去認真觀察發生了什麼變化,試着要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從而編題,訓練學生口頭編題的能力。

先複習加法題,再進行連加的教學,應該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的時間,真正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學生自己根據題意,列式解決問題。這個時候學生會有不同的解題思路,有的是分步列式,先算出5+2=7,再算7+1=8;有的就列出連加算式5+2+1=8,這兩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正確的,我們今天主要研究連加,然後把加法算式和連加的算式進行比較,說一說加法和連加從意義和形式上的區別,要學生更深刻的去體會連加的含義。理解連加算式的意義之後在進行它的計算法則的探究,學生可以小組討論如何計算連加,從而通過小組彙報的方式來總結出連加的計算法則。

連減的教學就按照連加的進行,接下來我安排了課中休,要學生做數學操,在放鬆的同時又調動了他們第二次投入到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又複習了10的分與合。在鞏固練習中我創設去羊村的情景,到了羊村之後我們先要停車,出示了停車場的問題,進行了動態演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學生通過圖抽象出數學問題,從而去解決。來到羊村之後,小羊們遇到了很多問題,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們。緊接着出示幫助喜洋洋和美羊羊搬南瓜和摘蘋果的問題,學生們積極性都很高,而且編題和列式計算掌握的都很好。

最後,出示看圖列式的題目,要學生自己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把探究的新知進行內化,並要學生當小老師講解這些題,加深學生的理解。整個教學過程相對完整,教學活動安排層次清楚。利用動態演示出數學問題生成的過程,直觀形象利於學生的思維。注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還應注意要多給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時間,要學生自己去探究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