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五年級上語文教學反思集合15篇

五年級上語文教學反思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上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上語文教學反思集合15篇

五年級上語文教學反思1

這篇課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作者以優美的語言描寫了三峽的秋景,讓讀者得到一種美的享受。

爲了讓學生得到美的薰陶,我課前佈置學生從網上、圖書、圖片等收集和整理三峽的資料,使他們對三峽先有一些大概的瞭解,上課時讓學生交流收集到的`資料,老師也做些補充。

教師板書課題後,引導學生質疑:看到課題後,你想知道些什麼?學生提到了這些有價值的問題:

★三峽的秋天是怎樣的?

★課文按什麼順序寫?

★作者爲什麼要寫三峽的秋天呢?

★作者寫了三峽秋天的哪些事物?

收集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後,讓學生帶着問題自由度課文。通過讀課文,學生都能回答課文我按時間的順序寫三峽的秋天。然後讓他們分組學習自己最喜歡的部分,彙報時,個小組的表現欲都強。

教學本課,我採用朗讀貫穿全文的方法,以讀觸悟,感受作者巧用擬人、比喻的方法,寫出了三峽早晨、中午、下午、晚上的景色特點。找優美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情感。討論最後一段能不能刪掉,學生由於在讀中有了一定的感悟,所以各抒己見,完成“我的視角”也得心應手。

五年級上語文教學反思2

《三峽之秋》是方紀寫的。 讀後我們覺得他的語言幾乎是盡善盡美,要想把這篇文章中描繪的畫面展現給學生簡直太難了。而且我們也自我安慰說:“寫景的文章就是難講,你看大家都不講寫景的文章。” 可如此美景不把學生帶入其中,作爲老師該有的不僅是愧疚,還會有一種誤人子弟的罪惡感。於是這些天來,我一直在琢磨到底怎樣講這一課

起初我是接連的在網上瀏覽,也找到一些錄像,看了一些課堂實錄。但沒有可以拿過來就用的。沒有讓自己滿意的。

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來,尤其是如此美文。斟酌再三,這兩天終於講完了這一課。有令自己滿意的收穫。

第一課時我通過和學生對詩導入,引入長江三峽。然後就抓住對“峽”字理解,出示三峽圖片,認識三峽。進入課題後,直接就檢查預習情況。

本課就兩個生字,一個“橘”是在第一自然段先出現的,通過聯繫上下文學習“橘”字,從而走進文章的第一自然段。領同學們讀課文,畫出本段都寫了橘柚樹的哪些特點,想象畫,讀出感悟。從而瞭解了三峽秋天成熟的特點。幾篇輪讀,賽讀。學生們幾乎背下了第一自然段。接着我們看第二個生字“冽”,這個字正好出現在文章的最後一個自然段。與第一段同樣的方法:找這個字是寫什麼景物的,畫出這個景物還有哪些特點,讀文字想象畫面,談感受並讀出來。就是這樣我們在欣賞中學習語言文字。

學完這兩個生字,我們來讀課文二至五自然段,思考文章是按什麼順序寫的,並迅速勾畫出標誌性的詞語。

第一課時就要結束了,我們又回顧了一下第一和最後一個自然段的學法:找景物,畫特點,想畫面,讀感悟。

第二課時是學習文章的主體部分。這幾段是按時間順序寫,三峽之秋一天的美景的。每一段都要有讀得設計,早上一段我抓住“明淨和明麗”“閃耀和閃爍”這兩組近義詞指導學生體會,早上三峽秋天的清新明淨之美。中午一段我抓住“熱烈”通過去掉比喻句的方法,讓學生感受方紀語言功夫的精到。孩子們主抓“金鱗巨蟒” “呼嘯奔騰”體會到滔滔長江的雄壯奔放之美。出了熱烈,真的沒有什麼可以形容此時的長江之壯美。黃昏的長江一段,我讓學生讀書通過自己的朗讀去體會它的平靜和輕緩,在與上段對比讀,此時長江的特點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

最讓我得意的就是“夜”這一段的'設計,我說孩子們,此時現在我們就是遊客,終於盼到了夜晚,這是我們很期待的,因爲今天是中秋啊!那麼此時遊江你一定會留影,那麼請讀書,看看你要拍那裏,這張照片你要給誰看,要告訴他什麼。

學生們興致勃勃的遊着,拍着......此時我真覺得時間好短暫,我們還沒有盡興遊玩,下課了。

課結束了,我讓學生會家寫一篇導遊詞。(自己過過遊三峽的癮吧!)

課結束了。反思一下問題還是不少,讀書指導時間分配不均,早晨用時過的,夜晚用時很少。如果時間分配好了,最後的拍照就會讓學生盡情享受其中了,而最後的展示缺沒有時間了。再有並不是所有學生都進入了情景,這是一個長久的課題。如何才能儘可能的讓那些隔岸觀火者,也身臨其境呢!

五年級上語文教學反思3

首先我想感謝教研室精心組織和策劃這次活動,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和共同成長的平臺;其次,我想感謝學校給了我這個可以促使我成長的舞臺,下面,我就今天所授篇目《釀》來談一談我的設計初衷和教學後的一點反思。

《釀》位於s版小學語文五年級第四單元第16課,是這一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個單元主要定位在“真誠”二字上,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學會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因此,我在《釀》的教學設計中,就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懂得做人的道理”作爲這堂課的一個主要學習目標。而在達到這個目標的過程中,主要是讓學生運用“抓住關鍵詞語”的方法來分析人物的心理變化,指導學生認識心理描寫並懂得運用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好處,最後進一步運用心理描寫續寫片段,最終讓學生將“學、思、練、用” 完整的融會貫通起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既學到了“抓住關鍵詞語”品讀語句和“運用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學習方法,又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本堂課基本達到預期目標,教學過程中,也比較順暢的把我校的五步教學法展現在大家面前。但我感覺整堂課自己牽引過多,學生自主學習不夠,沒有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這是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着力思考和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如果大家有良策,希望多多指教。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一定會認真的聽取建議,並在今後的教學中積極改進不當的教學方法。

五年級上語文教學反思4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借鑑了餘映潮老師的一些教學思路,吸收了古詩詞教學的先進理念和方法,通過充分讀,學生實現了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通過合理想象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和情感體驗;通過想象故園的情景對比體會此時的思鄉情。通過課外資料的拓寬,使學生不僅讀懂了古詩,而且更深層地領悟到文本所蘊含的本質意義——遊子對家鄉的思念。使學生的人格素養,語文素養都有了一次提升。

不足之處:

1.教師文化功底太淺,對學生的評價語欠缺高度。如學生在彙報自己課前蒐集到的思鄉詩句的.時候,教師要能順口說出出處。可好多我真的是第一次聽。

2.對學生能力的拔高不夠。如:想象故園的情景及用一個字、一個詞來形容作者的心情時,學生說的淺薄,教師沒有足夠的駕馭能力去拔高學生的回答。

總之,教無定法、學無止境,我會繼續努力,逐步地去完善自己的課堂,真正能提升學生的能力。

五年級上語文教學反思5

教學本課我充分藉助各種教學手段,注重形象感悟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在電視、電影、書包中看到的實例,感悟課文中詩句的意思,而沒有孤立地講句析句;此外是充分地指導學生在感情讀中感悟,這當中教師注意採用了多種讀的方式,如示範讀、男女生接讀、分句讀等,指導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如第一、二行中要讀出紅軍“不怕難”的語氣,語氣要讀得堅決,充滿信心;讀第三、四行時要讀出五嶺的綿延,烏蒙的氣勢磅礴;第五行要讀出紅軍的歡快心情;第六行讀時語氣低沉些,以表示對犧牲戰士的緬懷之情。這樣不僅指導了學生的.感情朗讀,也爲背誦全詩打下基礎,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

指導讀中發現學困生在讀的能力比較差,特別是新轉入的學生,對這些同學的朗讀還有待多指導,首先加強對詞句讀的鞏固,再重視對課文的朗讀。

五年級上語文教學反思6

1、簡介作家作品,談話導入新課。結合導學案上的“信息提煉”,課件出示作家、作品圖片,爲學生理解課文做鋪墊。

反思:《我是貓》學生對課文主旨不容易理解,作者借貓的視角來寫人的社會生活,這一環節效果較好,學生容易理解接受。

2、學習生字詞。結合導學案“初讀點撥”,檢測學生生字詞預習情況。2人小組對批字詞完成情況,並糾錯。班班通輔助教學。

反思:讓學生讀字詞、分析字詞時間較長,生字詞處理紮實,但導致課堂結構前鬆後緊。

3、檢查學生讀書情況。學生展示讀書,一人一句。

反思:雖然提前有佈置學生預習課文,但學生預習並不充分,課堂讀書問題較多。但是學生能認真傾聽讀書較好。因爲有些繁瑣,學生沒有讀完課文就下課了,最終教學目標沒有達成。

 4、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寫作思路。結合導學案完成。

5、完成導學案上“達標檢測”。

這節課是不成功的',因爲教學目標沒有達成。課後,雅妮老師一席話讓我茅塞頓開:導學案設計不夠合理,“初讀點撥”中比較字形組詞題量太大,完全可以刪去;解釋詞語有些難度,耽誤時間較多,可以換一種形式,讓學生根據意思寫詞語。歸根究底,導學案設計不夠合理,教學環節時間安排不當,學生預習不夠充分。

我想今後應從以下三方面努力。

1、認真備課,精心編寫導學案。

2、讓學生學會預習,充分預習,才能保證自主學習成功。

3、教師要做好導演,預想好課堂可能出現的問題,力爭做到胸有成竹,努力方向---氣定神閒。

五年級上語文教學反思7

?慈母情深》是部編版第六單元一篇閱讀課文,作者樑曉聲。記敘了家境貧困的“我”喜愛讀書,爲一本《青年近衛軍》失魂落魄。當“我”下定決心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要買書的錢時,才發現母親是在一種極其艱苦的環境中辛苦勞作。在我震驚、痛苦和懊悔之際,母親卻慷慨地把買書的一元五毛錢給了“我”,“我”第一次覺得自己長大了,用一元五毛錢給母親買了一聽水果罐頭,沒想到母親卻數落“我”一頓,又給我湊夠了買書的錢。就這樣“我”有了第一本長篇小說。課文着力要表現的是母親工作的辛苦,賺錢的艱難和爲子女、爲家庭毫無怨言地付出全部。表現了慈母對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敬愛之情。

一、教學效果

名言導入,鋪墊情感。

課前預習環節我佈置孩子們運用四單元學到的查閱資料的方法,蒐集有關母愛的名言和抒發母愛的詩句。課上交流,學生非常積極,他們的情感一下子被調動起來,爲本文的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接着,讓他們對書展開交流:有多少本書?怎麼來的?有哪些收穫?初步拉近文本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爲感受當時環境下買一本書是多麼的`艱難埋下伏筆。

2、潛心閱讀,感知內容。

在引導學生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後接着課件出示主旨性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文中的場景,把你感觸最深的語句畫出來,在旁白處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學生自讀自悟,初步明朗了母愛情深的語句,母親掙錢的艱難的場景烙印在孩子們心中。

3、品詞析句,感悟深情。

課件出示細節描寫:“龜裂的手”“皺皺的毛票”“疲憊的眼神”“塞”“酸”等詞語和兩個表達很特別的句子——“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我的母親”“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陷入手腳並用的機械忙碌狀態”。抓住重點句子,引導去感悟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底,進而讀懂作者的內心那份深情。學生在多次的語言實踐中,逐步感受到母親的偉大,艱辛、寬容、無私與奉獻……母親塞給我的還是錢嗎?那是母親的胸懷,這一細節深深烙在孩子們腦海!真正體會到了母親對我的一片深情!

4、豐富積累,遷移運用。

爲了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我設計讓他們比賽背誦的環節,在背誦中內化語言,培養語感。接着,引導學生寫一寫生活中鼻子酸過的場景,讓課堂更貼近生活!

二、成功之處

雖然年代不同了,但課前的查閱資料小環節一下子解決了時代差,小練筆更讓他們在對比中成長了不少。

三、不足之處

課堂上有聲朗讀預設較少,整堂課顯得冷清,語文味不濃。

四、改進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這篇課文,我會增加朗讀的形式,讓我的教學更圓滿!

五年級上語文教學反思8

《富饒的海洋》這一篇科普知識性極強的科學小品文,課文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介紹了海洋孕育生命的過程及對人類的貢獻。如果泛泛而談,也能解決課文內容,但是,我選擇了藉助網絡這一現代信息技術給學生創設出一個“探索、瞭解”廣闊的學習平臺。

一進入課堂,我首先緊扣題目,談海洋,藉助形象的圖象,幫助學生感知大海的美麗。並在指導讀課題中,就初步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對海洋的熱愛和讚歎之情,奠定了學文感情基礎,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掌握了生字詞語。同時通過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關鍵語句,幫助學生歸納、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已經重點,理清了文章的條理。

以學生爲主體,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在學生自我感悟的`基礎上,我抓住了關鍵的問題進行引導,讓學生在不斷的反饋、讀文中,逐漸深入感受海洋的富饒以及海洋對人類所作出的具體貢獻,激發了學生對海洋的熱愛、讚歎和感激之情。

課堂是一門藝術,終身學習是一名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爭取在每一次的課堂中,吸取教訓,取長補短。

五年級上語文教學反思9

故事以“借”爲主線,按事情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先寫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寫了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準備;然後重點寫了草船借箭的經過;最後寫了事情的結果——箭如期如數交付周瑜,周瑜自嘆弗如。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敘述得清清楚楚。不僅如此,文中的許多內容還前後呼應,如,結尾與開頭照應。這樣嚴謹的結構,大大增強了故事的.完整性和嚴密性。開頭部分周瑜與諸葛亮軍中議事,周瑜步步緊逼,其毒計可謂蓄謀已久,大有天衣無縫、諸葛亮必死無疑之感。諸葛亮沉着應對,還出乎常理地將造箭時間降至三天,使得周瑜都認爲在開玩笑。借箭時,曹營萬箭齊發,諸葛亮飲酒取樂,完後還大呼謝謝,使故事情節曲折生動。

一、教學時,從題目入手,讓學生圍繞題目質疑,如,“草船借箭是什麼意思?”“爲什麼用草船借箭?”“怎樣用草船借箭?”“結果怎麼樣?”根據質疑,學生自主讀書,讀熟課文,理解文章的脈絡,大體瞭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然後,抓住學生感興趣的地方,如,周瑜爲何設造箭之計來爲難諸葛亮,諸葛亮爲什麼能借箭成功,採用讀、議、演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故事情節。最後,引導學生對文中的幾個人物進行評價,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並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閱讀《三國演義》。

二、感受人物形象,特別是諸葛亮、周瑜的形象,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先概括人物特點,再圍繞初步概括出的人物特點,開展閱讀活動,不斷深化對特點的認識,如,感受諸葛亮的形象。先在學生充分閱讀,熟悉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借課文中周瑜的話概括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然後引導學生緊緊扣住文本,抓住“神機妙算”一詞進行研讀:你從哪兒感受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在學生研讀中穿針引線,通過教師的精當的點撥來深化研讀,比如,諸葛亮在跟周瑜立軍令狀之前,到底想過些什麼?爲什麼選擇在“第三天”?爲什麼把船連起來,“一字擺開”?從諸葛亮的“笑”中可體會到什麼?通過研讀來豐富學生對諸葛亮神機妙算的認識。

三、課文中人物對話較多,特別是第2自然段,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特別能反映兩人的特點,被稱爲經典之筆,對這一段的理解是教學的難點。教學時,讓學生們分角色朗讀爲主,進入情境,揣摩內心,加深理解。先把諸葛亮和周瑜兩人的對話畫出來,再邊讀邊想邊議:他倆每次對話時,各人心裏可能會想些什麼,是什麼表情,可能會怎麼做,還可想象一下當時帳內的情景和旁人的言行。通過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讓文中人物的形象在學生頭腦裏立起來,豐滿起來,鮮活起來。

五年級上語文教學反思10

《石榴又紅了》是語文A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片閱讀課,是鄭爾康懷念父親鄭振鐸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通過對故居、以及石榴樹和石榴節的回憶,表達了對父親深切的懷念。文本語言樸實、筆觸細膩、情感真摯濃郁。優美抒情的筆調,溫馨的畫面,生動的細節刻畫把一位熱愛生活,熱愛生命,關愛孩子,積極樂觀,平易童真的可親、可愛、可敬的長者形象展現在讀者眼前,讀來感人、引人深思,給人啓迪。

一、找準切入點,並以之作爲教學主線貫穿教學始終。

文中“啊,充滿着生活的溫馨和詩一般情韻的往事啊!”是作者在回憶往事時發自內心的感嘆,飽含了作者對美好往事的無限眷戀,對父親深摯的思念,有幸福有傷感,快樂、惆悵、懷念交織其中,可以說是作者全部情感的凝集,是貫穿本文的情感主線。所以我把這個句子作爲理解文本,感悟情感的切入點。第二課時新授伊始就把這個句子從文中摘出來,指導學生讀句,理解“溫馨”“情韻”二詞的意思,意在讓學生帶着:那是些怎樣充滿生活的溫馨和詩一般情韻的往事的思考,進入文本的學習。起到統領整個教學過程的作用。然後,在學完關於石榴節的回憶、父親去世兩個內容之後再分別呈現此句,以層層加深學生對文本情感的感悟,同時也是教學過程如一首詩歌,而這個句子就是這首詩歌中反覆詠歎的中心句。

二、展開空白點,引領學生走入文本,走進人物的生活。

文章第二自然段,作者用簡練的筆墨寫了故居一年四季的景色 “舊居的院子不算大,卻栽滿了桃、李、杏、梅、……可說是三季有花,四時常青”如一幅寫意畫,極其概括,給人留下了自由而廣闊的想象空間。這一段是鄭振鐸先生生活環境的描寫,對於展示人物的精神風貌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這一段作者雖是略寫,但在教學中卻不可做簡略的處理。所以在這一段的.教學設計上我做了充分的鋪展,抓住“栽滿”“三季有花” “四時常青”,通過生動的語言描述,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領略小院一年四季的美景,把學生帶入一個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從而感悟主人悠然自得,豐富多彩的生活,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這樣就把學生帶進了小院主人的生活之中。

三、扣住細節刻畫,貼近人物,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

文章三、四自然段用細膩的筆墨描繪了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談舉止,正如一幅工筆細描的人物畫。語言樸實,生動,具有形象性,展示了人物平易、慈愛、童真的心靈,讓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所以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上我採用讓學生找句子,抓刻畫人物的重點詞語,尤其是描寫人動作的詞語,通過讀,把語句化爲形象的方法,感受人物的可親、可愛、可敬,激發學生對人物的熱愛之情。從而使下一教學環節—寫出孩子們心裏想說的話成爲水到渠成,收到言由情發的效果。

五年級上語文教學反思11

20xx年春學期期末檢測已經結束,爲總結經驗教訓,更好地指導今後的教學工作,現結合試題及學生的答卷情況進行如下分析。

一、試卷特點

縱觀此次期末檢測試題,主要是從七個方面設置語境,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進行全面的檢測。

題一:考查的是學生的書寫技能。

題二:考查的是學生聯繫生活、在語境中活用生字詞的能力及語言的運用能力。

題三:分別考查學生:讀準該掌握的多音字以及方言習慣中易讀錯的字;運用字謎等形式分析漢字的結構;分辨常用詞語中的同/近音字、形近字;理解常用詞語的基本意思,包括其中關鍵字的意思。

題四:考查學生對課文題目、作者與詩文等有關文史常識的把握。

題五:考查學生根據語境提示,記憶教材中要求讀、背、述的優美詩句和關鍵詞語。

題六:考查學生獨立閱讀方面的概括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題七:考查學生的習作能力。

整套試題緊扣教材,注重學生實際,設計了許多開放性的題目,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努力在有限的題目中拓寬學生的空間;知識的靈活性適度,題量和難度適中,考查要點準確;題目樣式上杜絕了語文考試試題形式上的花樣翻新和偏題、怪題、難題的設置,且知識的覆蓋面較廣,和以往的試卷相比,更準確地詮釋了課改理念。不失爲一套優秀的綜合檢測試題。

二、基本情況

本次期末考試,我班實際參考人數43人,總分3620分,平均84分,最高得94.5分,最低得61分,及格率100%。整體情況較上學期有明顯進步。收穫之餘,倍感欣慰,些許的遺憾將成爲我與孩子們今後學習的動力和目標。

三、答題分析

題一:內容選自練習六《清平樂六盤山》。根據卷面來看,不少學生書寫的不夠整潔,寫錯後用塗改液塗抹的頻率很高,不得不引起重視。

題二:本學期的課文生字,個別學生仍掌握不住;相當一部分學生還缺乏在設置的環境中正確使用教材和生活中詞彙的能力,語言的運用能力有待提高。

題三:內容全部源自課本,且都是突出的重點訓練內容,也是本冊教材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應該是很容易的。從得分來看,學生對字音、字詞的掌握較好。部分學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題時要求未看清,答非所問;二是對字音、字詞掌握得不牢固,似是而非,答題時出現判斷性的錯誤。

題四:個別學生還不能準確把握課文題目、作者與詩文等有關文史的常識。

題五:學生答題的整體情況較好,部分學生丟分的原因是寫了些許錯別字。

題六:閱讀分析。欣喜地看到,通過平時的訓練,不少學生的感悟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在不斷增強,他們能讀懂原文,按要求作答,失分較少。但少數學生在“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而把握人物的特點”方面,做的不夠好。

題七是習作,整體較好:學生能按提示的要求去寫;多數學生寫作內容具體,層次表達清楚,語句通順;結構比較完整……當然,

這要得益於作文題目採用二選一的形式,給學生留下了選擇的餘地,每一道題的設計也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切近,學生比較容易寫出來。但部分學生作文中表現出的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有幾個學生寫離題了,說明審題時不夠認真;少數學生寫得平淡,缺乏表現力,病句也不少;還有一些學生的書寫不規範,字跡不清楚。

四、幾點反思

1、加強字詞教學。今後的教學中,還要繼續以字詞爲基礎,以句子爲關鍵,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和學生共同唱好“認讀——理解——積累——運用”四部曲。

2、強化閱讀訓練。從試卷反映的情況來看,部分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缺乏,說明了學生閱讀分析能力還不強。今後的語文教學一定要重視實踐,強化訓練,重點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提取信息、理解詞語、體會表達方法、把握文本內容等方面的能力,特別是敘事類的課文,要引導學生深入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切實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3、重視語言積累。《教育心理學》指出:“在兒童的記憶倉庫中,豐富的語言材料的儲備,是理解和運用語言能力的必要條件,也是提高思維能力和智能活動水平的基礎。這個‘儲備’的手段,就是背誦。不背誦是不會將規範的書面語言‘植入’記憶的倉庫,內化爲自己的語言的。”下學期起,我打算嘗試採取以掌握祖國的語言爲目的,以熟讀背誦爲手段的語文教學模式,堅持語言積累和語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加強學生的朗讀、背誦訓練,促進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在積累中運用。從而達到拓寬學生視野,豐富知識積累的目的。

4、加強寫作訓練。小學生學語文,作文最棘手。日常學習中,很多學生不願意提筆,習作時也常常無事可寫,無話可說。所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很重要。同時,在作文中表達真情實感比華麗的辭藻更爲重要,一篇優秀的文章離不開真情實感,只有真實的才能打動自己,表達出來的情感才真實可信。總之,今後的作文教學,一定要把學生引入生活中去,讓學生寫身邊的人和事,說心裏的話,講求一個“實”字。

五、兩點建議

1、試題的命制反映着課改的方向,傳遞着課改的理念,彰顯着語文學科的特點,對我們一線教師的課堂教學起着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試題命制的基本指導思想一旦確定,不可隨意變換,常常“翻新”的話,將會搞得我們無所適從。

2、這次中高年級的語文試卷,要求另附作文紙,無端地給我們收卷、裝訂試卷、閱卷(閱後要拆,分數統計後還要裝訂)製造了許多麻煩。多出半頁紙,要給教師們省去多少事啊!

五年級上語文教學反思12

今天所執教的《三峽之秋》是五年級上冊“以城鄉美景”爲主題而編排的一篇閱讀課文。

針對“課程總目標”對閱讀的要求:“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具有獨立閱獨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爲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意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第三學段目標”關於閱讀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瞭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爲了落實教學目標,突破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下面,我就圍繞這五個環節,反思一下我的教學特點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激趣導入理解文題環節。

利用語言喚起了學生對以往學習過的寫景散文的回憶,爲學這篇寫景的文章作了鋪墊。通過指導審題,使學生明確了文章的體裁和內容。

★預習檢測、反饋學情環節。

通過檢查,反饋了學生朗讀的預習情況,相機指導了光暈、顯露等生活中易讀錯或難讀的詞。明確了本文的寫作順序、景物內容和三峽不同時段的'特點。爲下文的閱讀掃清了障礙。

★抓住特點,指導朗讀環節。

通過組織學生運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展示彙報的學習方式。運用讀語段、畫語句、品特點、悟寫法的方法。通過教師的點撥、指導、訓練,使學生習得了有順序、抓特點、多修辭、用對比的寫景方法。再通過層層深入的朗讀指導,使學生感受到了山河的壯美。激發了對三峽的熱愛與讚美之情,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點,突破了學習的難點。並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熟讀積累了語言,培養了朗讀,理解了詞句。

在實施本節課時,也存在很多不足:

學生依提示獨立學習,然後合作學習。在展示彙報時,形式單一,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合作的力量。

重建的方案:對中午長江美景的感悟,就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提醒學生要分工明確。在展示彙報時,以小組形式進行,引導學生按提示的要求,把句子是怎樣抓住長江特點,表現這一時段三峽特點,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說具體,然後練習有感情朗讀,並對朗讀作以指導。

五年級上語文教學反思13

週三第一節課講的《珍珠鳥》,講的不是很理想。導師提出了不少意見,都是一語中的,指出了我的不足。導師非常理性客觀指出了我的缺點,這讓我立刻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讓我從剛開始諸多困惑無從下手的迷茫一下子找到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我非常感謝師傅“毫不留情”的批評,這不是對我教學的否定,更不會讓我灰心喪氣,而是助我前行的有力的鞭策。我會認真總結,努力改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向成功邁進。

總結反思一下,我這次講課得失如下:

導師曾說語文意識是很重要的,此外,在上週聽了多位老師的公開講課及評課後,我也仔細查找了《語文課程標準》,重讀了第三學段學生閱讀要求。因此,我在備課時,儘量避免過多涉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輕語文專業知識。在上課時,尤其注重對學生朗讀、默讀和跳讀能力的培養。另外,這節課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課堂紀律也越來越好。

我這節課的不足有很多。首先,在教學定位上出現偏差。《珍珠鳥》是一篇略讀課文,一課時的時間足夠,但是,我在備課時疏忽了這一點,在課文內容方面講解過多,沒能充分的調動學生自學。備課內容繁雜、知識點瑣碎、內容方面糾纏過多,導致了課文最重要的一句話“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沒來得及點出來,讓學生感悟的太少。如果教學時,我先點出本文圍繞一句話來寫的.,讓學生自學作者體現這一主題的幾個方面,效果或許會好點。

其次,思路不夠清晰,講課目的不明確。這一個缺點在上課開始我在講課時就能感覺出來。學生起來回答問題後,我有兩次卡殼的現象,腦子裏找不到下一步講課的頭緒。以後在備課時一定要吃透教材,一定得在教授之前明白自己要學生學什麼。

第三點,對五年級學生的學情不夠了解,沒有弄清五年級知識範圍和深度。在讓學生自學小珍珠鳥“不怕人”的變化這一教學環節時,我着重點出了作者馮驥才的寫作手法及連詞運用。本以爲這是教學亮點,由於對學生知識範圍、程度的忽略使其成爲缺陷。之前在教學中遇到難題困惑,我會給自己找理由:經驗不足。昨天下午“走向專業的聽評課”會議我才明白,除了積累經驗,積累知識,提高理論素養對於一個教師來說同樣重要。缺乏經驗不能成爲我教學不足的萬能藉口!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多讀多聽多反思,提高理論素養。

第四,語言囉嗦,語言藝術性不強。這一點與平時教學的言語密不可分,這次經歷真正讓我體會到導師所說的“語言能力靠平日積累與鍛鍊”。平時上課教師不注重語言的藝術,就不能指望公開課時語言能力能夠飛躍。我在課堂講課時能聽出來有些問題問的囉嗦或評價的重複,再比較一下徐豔的授課語言,更感覺到自己的不足。語言風格雖然是與個人性格有關,但是,在今後的生活學習中,我要盡力向別人學習,注重語言積累,加強鍛鍊,儘量使自己的語言風格變得利索、幹練,不拖泥帶水、優柔寡斷。

此外,導師在昨天下午的會議上還指出“聽課者要進入三種聽課角色:學生、教師和指導者”,由此,我想,這同樣適用於授課人。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始終要思考:我要我的學生這節課學會什麼?學生能讀懂什麼?如果是比自己優秀的教師來講同樣一節課,他會怎麼做?這樣,站在三種角度上比較分析,會使得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更能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以上就是我的教學總結與反思,在以後的時間裏,我會努力學習,我會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提高綜合素質。成爲一名優秀的“專業性”教師,是我不懈的追求!努力!

五年級上語文教學反思14

從學情來看,學生跟以往相比語文能力較弱,雖然已具有了初步的閱讀方法如:抓重點詞、聯繫生活實際等,但方法的靈活運用和表達能力都有所欠缺,對文本的深入理解更多需要老師進行思維的引導和方法的指導,意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進行加以重視,使學生的能力得以提高。因此本節課的設計和以往相比有如下特點。

1、“以學定教”。

根據學生實際:課文不難懂,能感知到了小姑娘的樂於助人,但對“我”的做法和感受缺乏理解。另外文本很有特色,其寫作特點也值得學生體會,以學生的學習經驗讀書感受爲基礎,根據教材特點,確定好教學目標,做好充分的設計,旨在依學而教、順學而導,上課更能遊刃有餘。

2、以語言爲立足點,引導學生讀中感悟、層層深入,理解人物的.表現、走進主人公的內心世界、體驗作者的情感、感悟人與人互相關愛的真情。

從學生對小姑娘的印象入手,引導學生把視角轉向“我”。從“我”爲小姑娘考慮的角度抓住“我”的做法上鉤下聯,從探尋“我”做法的原因,回溯到“我” 的心理活動----抓住“恍然大悟”—結合小姑娘的表現理解“我”的情感----回扣對做法的理解,感受互相關愛的一幕。使學生在老師適時引導中層層深入,從而感悟到“我”和小姑娘的互相關愛之情,領悟文章的主旨。

3、能結合課文,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學語言、學表達,使學生學有所得。

理解人物做法、把握文章主旨之後,我設計了討論的環節:題目好在哪兒;同是“讓座”有什麼不同?在交流與適時的引導中使學生關注課文的寫作目的和選材,爲學生習作提供借鑑。

五年級上語文教學反思15

《大拇指湯姆》選自《英國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善良纔會帶來幸福的道理。童話故事中農夫與妻子因多年前款待了一位素不相識的乞丐,最終得到了兒子,也得到了幸福。故事內容比較長,但是所選的事例卻較清晰,學生通過閱讀和教師的引導後,一起總結出了本課所寫的幾個小故事標題:掉進麪糊的.奇遇;牛口脫險;魚肚裏的發現和受寵。通過師生的一起分析歸納,我們深刻感到了童話中的每個人物、每個角色都是善良的,他們的心都存在善良誠實的一面,所以我在課文教學總結的時候說:“同學們,只有善良誠實的人,才能夠得到快樂和幸福!本課最成功的地方是我引發學生產生積極的思考,並且通過課件的製作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板書設計新穎。

這節課欠缺的地方是:寓言故事與童話故事的概念沒有說清楚,朗讀的時間掌握的不好,並且沒有變換朗讀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