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教學反思1

 摘要:教學反思是教師在平時對自己教學行爲和學生學習活動中的成功與失敗、亮點與遺憾以及瞬間的靈感進行總結分析、學習完善的活動,因此,教師通過堅持撰寫教學反思,不僅可以在反思中解難,在反思中完善,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長,還能爲自己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

關鍵詞:教學反思解難完善提高成長

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爲,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並對後繼行爲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專業成長的公式:教師專業成長=經驗+反思。在教學中,我從“一張白紙”到漸漸勾畫成了美妙的圖畫,當然這幅畫還很遜色,還不絢麗多彩,不過就在我教學的這幾年來,“教學反思、反思教學”真的讓我收益匪淺。那麼,我們應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學會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能力呢?

一、要善於自我提問,在質疑中解決難題

我們經常和學生說“學貴有疑,小疑則有小進步,大疑則有大進步”。作爲我們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要多問幾個“爲什麼?”這樣你才能更有效的幫助你鑽研教材、尋求到適合你本人特點的教學方法。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多問一問:“學生已經知道了些什麼?”,“我該怎樣去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學生可能會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出現這些情況後如何處理?”等。備課時,儘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按你的備課思路回答,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爭議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反思“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採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着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着最佳的軌道運行。教學後,教師可以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我的孩子學到了什麼?”,“哪些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

二、要善於總結分析,在反思中完善教學

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我們都有這種感受,一個人同時執教同年級、同學科的兩個班,無任課前怎樣認真地備課,講課時總感覺到天天第

二堂課效果要好一些。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仔細分析,原因主要在於每上完一節課後,不管有意無意大家都會總結課堂中的一些得失,從而在接下來的教學時進行調整,正是由於這些總結和調整使教學效果得到了提高。明白這一點之後,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都靜下心來細細想想:對課堂上的出色之處,不管是教學方法上的創新,還是某個引起了學生濃厚愛好的做法,這節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其內容是否清楚,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爲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進;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還有什麼困惑等。我都堅持較具體地記錄下來,把這些想清楚,作一總結,同時加以完善,等待下次教學時拿來使用。而對於課堂上的疏漏、失誤,我不但認真剖析這些疏漏、失誤的原因,而且還找其他老師交流,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對策和方法,經常性的反思,爲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讓我的教學少走了許多彎路。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可以幫助我們減少血多遺憾。我們不妨從教學問題的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自我反省的方法,收集各種教學“病歷”,多想想我錯在哪?我的教學毛病在哪?然後,歸類分析,找出典型“病歷”,並對“病理”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觀念,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在教學中我診斷出毛病:對說明性的文章教學方法還不到位;有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還缺乏耐心;易激動、少理智等。這些毛病我及時的發現了,我想我也會及時的改正。

三、要善於深入研究,在探究中尋求方法

課堂是我們教師實施教學的主陣地,要讓課堂更好地爲學生的成長服務。在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中,教師首先要了解當前教學的大背景,在此基礎上,通過閱讀、課堂觀察、調查和訪談等收集典型的教學案例,然後對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教師既可以對課堂教學行爲作出技術分析,也可以圍繞案例中體現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進行研討,還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學理論問題進行闡釋。因此,一堂課下來就總結思考,寫好課後反思或教學日記,這對新教師尤其重要。課後反思主要包括對教材的知識點落實如何?或對教材的再創造是否切合學生實際?課堂節奏感、密度大小適當嗎?有沒有讓學生體驗感

悟?有否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學生反響如何?有關細節處理得當嗎?有無改進提高之處?有沒有對學生新的想法或觀點質疑,充分鼓勵並因勢利導?對突發事件有沒有機智應付?產生新的教學靈感沒有?講練結合得好嗎?課堂小結如何?重點、難點突出、突破了嗎?上課有沒有激情?有否感召力?如我在執教《草船借箭》這篇課文的時候,他曾提出了一個非常有研究價值的問題。老師問:“你們平時都看過《三國演義》我們現在不妨通過課文多其中的人物進行評價,到時,我們看誰評的出色。”過一時段,有一個孩子高高地舉起了自己的手,說:“我喜歡周瑜,因爲他有着過人的聰明,是個很好的將軍。”這時,教師不耐煩地用“你覺得周瑜好嗎?他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通過對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對照案例檢查自身的教學行爲,教師們熟悉到,雖然我們天天都在喊“關注學生的發展”,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卻經常我行我素,很少考慮學生的需要,很少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

四、要善於合作溝通,在交流中積累經驗

“三人行,必有我師”每一個人都有着自己獨特的教學經驗、獨特的想法。善於和別人交流、合作是自己提高業務能力的有效途徑。就象“合作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作爲我們教師更要善於與別人討論。我在每次上校、鎮、區公開課時,我都會請很多老師到我的課堂上去聽課,希望他們能給予我指導。他們提出的問題非常有獨到的見解,並且他們的每一個建議都有可能開拓我教學的思路,給予我反思的動力。並我會積極根據實際需要和大家的建議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最後撰寫出研究心得。就這樣,我自我覺得每一次的效果都有點出乎意料。我想,通過別人的幫助、自己的研究,不斷反思,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必將有很大的提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平時應多觀摩其他教師的課,並與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在觀摩中,應分析其他教師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爲什麼這樣組織課堂教學;我上這一課時,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我的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與他們相比,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相同;從他們的教學中我受到了哪些啓發;假如我碰到偶發事件,會如何處理……通過這樣的反思分析,從他人的教學中得到啓發,得到教益。

當然,要想寫好教學反思,併發揮其作用,就必須要有勇於改革創新的精神,積極投身於外語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改革本身就是一種

新事物,每時每刻都有新現象、新動向、新問題。正是在探索新生事物的來龍去脈,把握其發展態勢之中,在深入探索之中,我們才能獲得體驗,才能感到有言可發,並在總結探索中提升出新的規律;要想有所發現,還必須拓寬知識面,增加知識底蘊。要有精深的英語專業知識和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知識,要廣泛涉獵其他學科,要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以及英語教改成果,還要學會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新知識奠定基礎,否則將很難有所爲;要勤於動腦,善於思考。在上完每節課後都要進行反思,反思一節課的成敗得失,並及時做好記錄。課後的反思,雖然點點滴滴,但它來自於我們的教學實踐,出自於我們深刻的思考,是我們的真切感受,因而是非常珍貴的;要善於總結,把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要經常看自己所寫的教後記錄,進一步對其進行深層次的探討,運用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科學方法,拋開膚淺的、表面性的東西,注重對規律的揭示,對真理的發現;寫教學反思記錄,還要做到持之以恆。

總之,重視反思,及時反思,深入反思,有效反思,並持之以恆,堅持反思,提高反思能力,是教師成長的不竭動力,是教師不斷超越自我、提升品味的必由之路。只有經過反思,使原始的經驗不斷地處於被審閱,被修正,被強化,被否定等思維加工中,去粗存精,去僞存真,這樣經驗纔會得到提煉,得到昇華,從而成爲一種開放性的系統和理性的力量,唯其如此,經驗才能成爲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力槓桿。

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教學反思2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有意義的數學學習必須建立在學生的主觀願望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一)在學習比例的意義時,我先讓學生根據要求親自動手寫人以兩個數的比,並求出比值。然後,分析這些比的比值,看發現了什麼?在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揭示比例的意義。在此同時還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比值相等時組成比例的核心,在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時,關鍵看這兩個比的比值是否相等。爲強化理解在這時我安排了兩種形式的練習:

1、判斷。

2、組比例。最後通過小組討論:

比與比例的聯繫與區別,並揭示數學知識不是孤立的,而它們之間都存在着密切的聯繫。

(二)在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過程中我是分三步進行的:

第一步,先由老師說明比例各部分的名稱,同時提示比例還可以寫成分數的形式,並由學生自己標出所寫的內項、外項。

第二步,通過學生自己計算內項的積和外項的積,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並加以概括。

第三步,爲了進一步加深對比例的基本性質的理解,我精心設計了由易到難得三種類型練習。

(三)爲了充分體現數學知識與現實社會的聯繫,在課的最後我安排了一個在今後工作中會遇到、學生又很感興趣的問題:某罪犯作案後逃離現場,只留下一隻長25釐米的腳印。已知腳的長度與人體身高之比是1:7,你能推測罪犯身高大約是多少嗎?這樣滲透了學數學用數學的教學思想,同時也潛移默化的幫助學生樹立了學好文化知識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意識。

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教學反思3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裏面的這樣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寫三年教案不一定能成爲名師,但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爲名師!美國學者波斯納也認爲: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我認爲教學反思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作爲一名年輕的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更應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多反思,多改進,多提高,使自己的教學更富有新意,更能贏得學生的喜愛。那麼對於我們年輕的小學語文教師該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呢,我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養成寫反思日記的習慣。

作爲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要敏銳地提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對之展開調查研究。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要善於積累,課堂上我們經常教育學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們老師也應該如此。不僅要多想還要多寫,最好能堅持每天寫,把它當成日記來寫。養成習慣,長期積累下去,沒事的時候再翻翻。會使自己不斷的反思不斷的進步。從教一年半以來,我堅持每天把課堂上的小問題記下來,沒事的時候我就會翻開邊看邊想。這樣一段時間下來,終於能找到如何去上好一節課的感覺了。

其次,堅持課後教學反思。

伯萊克曾說:“反思是立足於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動及情境的能力。使用這種能力的目的是爲了以職業知識,而不是以習慣、傳統或衝動的簡單作用爲基礎的令人信服的行動。”一堂課下來,教師有必要對本節課的教學進行小結反思,對教學得失做細緻的剖析。課後的反思不僅限於一節課後,而且經常問問:爲什麼學生喜歡語文卻不喜歡語文課?想想我們的閱讀教學,許多時候都是在以教師用書、教師對文本的解讀代替學生對文本的解讀;作文課整個就是用一種模式寫作。這樣的課怎會得到學生喜歡呢?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就是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愛,口能點火,筆能生花”,用我們先進的教育理念去激發學生的潛能,用我們語文的理想和熱情去打動學生,這樣的語文課纔不愧是語文課。作爲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多種渠道,瞭解學生對語文教學的意見,找準教學的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反思,從而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我相信語文教師只有在不斷地自我反思與磨礪中才會永遠在潮頭衝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