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一去二三裏課文教學反思

一去二三裏課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9K 次

讀《一去二三裏》的過程中,我又找到了一次很好的機會,與學生共體驗。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去二三裏課文教學反思,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一去二三裏課文教學反思

  一去二三裏課文教學反思1

《一去二三裏》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呈現了一幅郊外的美境: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着幾戶人家。山裏的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着,樹上、路邊盛開着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字鑲嵌其中。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也掌握一到十的數字的寫法。

本課配上了兩幅插圖。圖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現了童謠的意境。圖二用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幫助學生識記十個表示數字的漢字。

在進行《一去二三裏》的教學中,有一個環節值得反思,我這樣設計的:讓學生看書上的圖來認識1至10的漢字寫法,我問學生:“你從圖上看到了什麼?”在學生的回答中,認識了十個字,此時已經基本上完成了預先的任務,我正準備過渡到另一環節時,張真禎說:“老師,我還有,我還想說!”看着她那急着想說話的樣子,我就讓她說了,“我還看到天藍藍的,雲白白的,很美麗。”聽着她奶聲奶氣的話,好像自己也被一種童真童趣所感染,經常能看到的藍天白雲似乎也變得更美了,我表揚了她“嗯,雖然今天天陰沉沉的,可聽你這麼一說,就像看到了藍天白雲一樣,真美,你說得真好,看得很仔細。”其它小朋友見我表揚她,也刷刷地舉起了小小的手,魯燦同學說:“籃球場後面有一片樹林。”她把前面學過的“一片樹林”給用了起來,我就忍不住又表揚了她,沒想到她聽到我的表揚,歪着腦袋笑了一下說:“老師,我可以不可以再說一次啊!”我點點頭,她就開始說了,“籃球場後面有一片樹林,那裏有很多綠油油的小樹,還有許多小動物住在裏面。”真不愧爲我班語文成績很棒的孩子!學生們越說越起勁,說到後面,他們就說到了十個小朋友的表情,不同的姿勢,還說到了他們衣服和鞋子的不同。特別是當他們說到十個小朋友不同的姿勢時,我很意外,沒想到他們觀察得這麼仔細,說實在的,當我看圖時,我沒去注意圖上小朋友的表情和不同的姿勢。

由於同學們說得轟轟烈烈,我不忍心打斷他們,這堂課沒有完成預先設計的教學內容,但是我認爲這一節課的教學任務未完成並不影響學生的整體發展,在課堂教學中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的素質。我忽然意識到自己過去的課堂教學過分強調預設,實在太機械、沉悶,缺乏生氣和樂趣,課堂教學的過程也是按照預先設計好的一步步地進行教學,過於程式化。四十分鐘的課,不拖堂,把需要完成的教學內容講完,這堂課就算完成了任務,這樣的課堂不是太過封閉了呢?新課程不是要求我們開放課堂嗎?

我不敢肯定這節需要延時的課,一節從表面看忽視了學生讀和寫的課,是開放的課堂,但我知道教育不應該用僵化的形式作用於人,這樣會限定和束縛人的自由發展。這堂課我根據學生的學習熱情、思考、靈感改變了原先的教學設計,自認爲效果不錯。

教小學一年級,雖然我是第一次,教學方法也不太懂,今天邁出了第一步,以後我會繼續這樣。因爲今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教學過程其實就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的系統,也不應拘泥於預先設定的程式。以前只聽說了這些理論,應用起來並沒懂。今天算作初步嘗試吧!讓我們用一顆寬容的心允許學生打破我們的預設,讓我們在師生互動中多一些即興的創造,使我們的課堂更充滿生命力吧!

  一去二三裏課文教學反思2

《識字一》這個單元,是繼學習拼音之後,第一個識字單元。本課《一去二三裏》是這個識字單元的第一篇課文。《一去二三裏》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呈現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着幾戶人家。山裏的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着,樹上、路邊盛開着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字鑲嵌其中。本課是一首意境優美的古詩,課文內容大多學生在學齡前已經接觸甚至已經會背誦,重在學習最簡單的十個漢字,和“去”和“裏”這兩個漢字。新教材重視識字教學,採用多種方法使低年級學生儘早、儘快、儘可能多地認字。在識字的編排上,又注意採取韻語這種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學生在語言環境中,在有滋有味的誦讀中認字,受到美的薰陶。

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爲學生的學習提供輕鬆的學習氛圍,鼓勵他們大膽地學習新知識。引導學生誦讀詩歌,在詩歌中學習生字,教學時我設計了“戴帽子”的活動及時複習鞏固本堂課所學的十個數字生字。通過有趣的遊戲激發孩子們識字的興趣,使學習氣氛活躍起來;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採用新字複習舊字,舊字鞏固新字的方法擴大識字量,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記得牢固、紮實。利用插圖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圖習慣,培養說話能力,感受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樂。

重視自主研讀,自讀自悟。在教學設計上我非常重視孩子們的基礎學習,將認讀生字,讀熟課文放在第一位考慮,在指導生字學習時注意學生的學習方法的訓練,同時又重點指導難讀的字音區分,使識字教學達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在指導讀文時,重視圖文對比讀書,這在低段教學中,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邊朗讀邊想象的良好習慣,不要把書讀成“小和尚唸經”。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田字格,學寫漢字。在寫字教學時,我着力做到仔細觀察,動手實踐,示範指導三結合來紮實地完成孩子們第一次書寫漢字,重視了學生基本功的學習。由於新教材對認字、寫字的要求不同,識寫分開、多認少寫,減輕學生學習寫字的負擔,又儘可能讓學生多識字,儘早地進行閱讀,所以我本節課只涉及了寫其中的一個字“一”。我們組的小課題研究內容爲培低年級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所以在動筆寫字之前,我對學生的寫字姿勢進行了指導。希望能使學生在動筆前先把姿勢擺好,有了這個正確的“架子”再開始寫字。

  一去二三裏課文教學反思3

在教學古童謠《一去二三裏》的過程中,我又找到了一次很好的機會,與學生共體驗。當學生能對詞語進行解釋並理解之後,我出示教學掛圖,並要求學生:“找一找文中的句子在圖中的什麼地方體現?”這是相當簡單的問題,學生個個能講。趁他們講得正歡時,我馬上把思維角度一轉,說:“原來,這篇文章就是一幅畫呀!這畫美嗎?美在哪裏?”因爲有過美術欣賞的基礎,學生的回答體現了一定的美術功底。清清說:“色彩很美,有綠的樹,紅的花,五顏六色的!”聽到這裏,還有人補充道:“五彩繽紛的!”陸明偉說:“造型很多,亭子的屋尖是翹翹的,小山的背彎彎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大樹和小草小花。”許可說:“擺得很好看,有的亭子高,有的亭子矮,房子也是這兒一家,那兒一家,還到處開滿了鮮花!”還有的學生甚至講到了如果圖中再畫幾座小橋,天空畫上飛翔的小鳥就更美了。我小結道:“啊!如此美麗的畫,你喜歡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我:“喜歡!”從學生的回答來看,我成功地引導他們站在畫外人的角度欣賞了童謠所描繪的美麗地方,實現了感官上的初步體驗。這一客觀存在的形象概念,爲下一環節抽象的想象體驗做下了鋪墊。

現在學生的思維都侷限在了這幅畫上,緊接着我就要帶領他們走進這幅畫,走進這個世外桃源。於是我再次扭轉思維,教室裏迴旋起輕柔的小提琴曲,我用極富感染力的聲音娓娓道來:“閉上眼睛你能想象這樣一個地方嗎?就在不遠處,冒着炊煙的幾戶人家錯落地掩映於綠樹紅花之中,讓人感覺到了一股溫暖涌入心頭,真想快快走到人家去。一路上擡頭望去,小巧玲瓏的亭子零星分佈在眼前的山上山下,要是從那兒向遠處看去,該有多麼美妙的景色啊!要是坐在那兒品上一杯茶,乘上一會兒涼,心裏該有多麼愜意啊!當我們走進村莊,到處開滿鮮豔芬芳的花朵,彷彿置身於花的海洋,輕輕地聞一聞吧!”聽到此,學生們情不自禁地嗅了一下鼻子。然後,我關掉音樂,提示大家張開眼睛,問:“現在你最想說一句什麼話?”

大家爭先恐後地告訴我,王子明說:“老師,我都不想走了!”毛毛說:“我還看到了山和水在一起,水像風兒一樣輕輕地流動,大樹就像綠影子!真是太美了!”曉增說:“我想去最高的那個亭子上向下看看美麗的景色!”……“我真想去這個美麗的地方呀!”這是許豔發自內心的聲音。第一次聽到學生說這樣美的句子,表達能力也似乎提高了不少。看來,這一環節,我又通過營造優美的語言氛圍,成功地引領學生走進想象的世界,體驗了其中的意境美。

體驗《一去二三裏》,從畫外入畫中,由形象到抽象,我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學生得到了美的體驗。並且,我也看到,良好的體驗能帶來精彩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