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一年級語文小蝸牛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小蝸牛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小蝸牛》是第八單元的最後一篇課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小故事,故事運用誇張幽默的手法來描述故事的發展。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語文小蝸牛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一年級語文小蝸牛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小蝸牛教學反思1

《小蝸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話。課文通過小蝸牛與蝸牛媽媽的三次對話,向我們介紹了小樹林裏一年四季的變化,同時巧妙地告訴我們小蝸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點。課文語言淺顯,通俗易懂,很適合一年級小學生閱讀。

從學生的課堂表現來看,學生已經被這個小故事吸引,被媽媽的愛吸引,被小蝸牛的韌勁吸引。儘管小蝸牛一次次空手而歸,但學生能感受到小蝸牛的快樂,能感受到蝸牛媽媽對小蝸牛的教育,能感受到四季的變化。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並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本節課我本着這一原則,在教學中把圖畫及角色朗讀有效地融入到其中,使學生在美麗的圖畫和豐富的想象中學習知識,瞭解自然,讓語文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提高了學習效率。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所以,課堂上我非常重視詞語的積累和語言的表達。抓住“碧綠碧綠”引導學生積累ABAB式的詞語,抓住“旁邊”“已經”訓練學生表達。通過讓學生模仿課文對話練習自己眼中的四季,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運用對話。

總之,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升。

  一年級語文小蝸牛教學反思2

《小蝸牛》的故事講的是小蝸牛因爬得很慢很慢,在來來去去小樹林和家中的途中,經歷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故事。從小蝸牛告訴媽媽的短短几句話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春夏秋冬時刻變化着的小樹林。講完故事後,我沒有像往常一樣去提一些情節性的問題,沒有侷限於故事本來的幾個簡短語句,而是注意引導孩子們展開聯想。

小蝸牛說:“媽媽,小樹林裏的小樹長滿了葉子,碧綠碧綠的,地上還長着許多草莓呢。”我就用啓發性的語言給孩子展現一個美麗的意境:“夏天,小樹林裏的樹木長滿了綠葉,地上是碧綠碧綠的'草地,在碧綠的草從中,滿是鮮紅鮮紅的草莓,一個多麼美的世界,你好像還看到了什麼呀?”

小蝸牛說:“媽媽,草莓沒有了,地上長着蘑菇,樹葉全變黃了。”我就引導孩子想象“秋天,小樹林變成了金黃色,滿樹的葉兒隨風飄舞,輕輕落到地上,讓大地也變成了一片金黃,你覺得小樹林怎麼樣?你好像還看到了什麼暱?”

通過孩子的聯想,那隨四季轉換不斷變化着色彩的美麗的小樹林,如同真的呈現在眼前一般,孩子們都爲這隱含於故事中的色彩美而陶醉了。

不足之處:有趣的故事,豐富了孩子們的生活,並以其獨具的藝術魅力給孩子們以享受。

但孩子在聽故事時,往往只注意到故事中顯著的特點,易被一些表面的東西所吸引,而其中隱含着的美是不易被孩子注意,甚至易被老師所忽略的,而這些東西有的是相當有益於孩子的。在故事中,試着和孩子們一起去挖掘隱含於故事中的美,感覺是有益有趣又可行的。

  一年級語文小蝸牛教學反思3

<<小蝸牛》一課是部編本教材第八單元的最後一課,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是課本上唯一一篇沒有全文注音的文章,而且課文較長,學生讀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這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對於學生來說有吸引力的,學生樂於去讀!這篇童話故事以小蝸牛的視角,生動鮮活展現了一年四季的變化。其中第二、三、四自然段結構相同,小蝸牛的動作和蝸牛媽媽的語言不斷反覆,這有利於學生學習課文,複述課文。生通過讀到最後能講出這個故事當然最好不過了,我讓學生根據板書的內容,來複述課文,就是考慮到讓學生學會說。因爲本節課重複性的語言較多,所以學生應該是可以完成這樣的任務。

本次講課是我的一節隨堂課,與以往預演過好多次,磨過好多次的課相比,這樣的事先沒有準備,不使用課件,在最真實的語文課堂上做公開課,真的是第一次,但是我很渴望這樣的課堂,我也很享受這樣的課堂,雖然沒有那些課堂的“熱鬧景象”,但是學生真正學到了東知識,體驗到了快樂,這就足夠了。

本節課我採用猜謎語的方式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追問對小蝸牛的瞭解,學生說出蝸牛爬得慢的特點,爲後面課文的學習做鋪墊。關於課後習題二,最初我的理解就是讓學生知道他們的讀音,如果放到讀文後面,覺得課文都會讀了,再猜字的讀音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所以放在了讀文之前。

關於學習生字環節,我安排的時間較少,是因爲本節課裏的十二個生字,其中有九個都在“孩子,到小樹林裏去玩吧,小樹發芽了。”“小蝸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來。”這兩句話裏,生字應該放到語境裏去學習,也是爲了避免集中識字造成孩子疲勞和厭煩。所以我把時間都花在了讀課文上,文中從小蝸牛和媽媽的對話中我們瞭解到了四季和小樹的變化,以此爲線索讓學生在讀中找,讀中悟,既把四季中小樹的變化找出來,又讀了課文。低年級對於閱讀的要求是“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所以,本節課我沒有對學生的感情朗讀做更多的要求,但是課堂上有幾個孩子能把課文讀得很有感情,對課文的理解感悟很到位,學生們讀出了蝸牛媽媽和蝸牛的心理變化,孩子們之所以能讀得好,還得歸功於平時讀書習慣的培養,每天微信羣中那朗朗的讀書聲就是他們最好的證明。

本節課我覺得優點就是讓學生迴歸到課本認真讀書了,在讀中思,讀中悟,這是比較好的。每節課都會有很多的遺憾,我覺得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有1.剛開始的謎語導入我因爲緊張說的不夠流暢,把緊張的情緒傳染給了學生,所以學生的積極性不是特別高,沒有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課堂上我的語言也不夠精煉,指向性不明確,導致學生回答問題時出錯。2.對教材的把握不夠,沒有對教材去深入鑽研,導致課後習題二沒有明白真正的含義,給學生造成錯誤的引導。3.題材的處理不到位。雖然已經開始有題材意識,但是還是沒有將題材真正給學生講明白,好在王社長最後幫我補上了。正如王社長所說每一節課都會有不足,只要我們心中裝着學生,裝着課標,真心爲學生的發展考慮,我們的課堂就是合格的!讓我們一起在上規範的語文課,做合格的語文教師的路上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