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6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三年級語文《趙州橋》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的教學反思1

《趙州橋》是一篇說明文。課文用簡明的語言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我進行公開教學的是課文的第二課時。教學時,我首先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分成幾個小標題出示出來,讓學生回顧趙州橋的歷史、建造人等,使學生對趙州橋爲什麼是一座世界聞名的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描寫趙州橋雄偉的部分主要使用了說明的方法,爲了讓學生有一種直觀的感受,我採用了多媒體的教學。當學生爲趙州橋的設計而感到稱讚時,同時也體會到:“爲什麼說趙州橋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了。”這段文字中採用了圍繞中心句子進行描寫、列數字等一些寫作方法,我讓學生對學法進行了總結。

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圍繞第一句來寫的:“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是一個過渡句,有着承上啓下的作用,巧妙地將兩部分內容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課文表現趙州橋的美觀,刻畫得非常細膩,描寫欄板上雕刻的圖案,生動活潑,我採用抓住重點詞的方法,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的方法。引導學生想象圖案的精美,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展開聯想,想象欄板上精美的圖案,讓學生將想象的內容用語言來描述,讀出體會。

在這篇課文的結尾,我們能夠體會到,作者不僅是在介紹橋、讚美橋,同時也是在讚美造橋的人,我們更能夠體會到作者在寫作時充滿着驕傲和自豪的感情。最後,讓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中去體會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化。

在教學中,我的過渡語不夠流暢,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有待今後學習和改進。另外還要不斷鑽研教材教法,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的教學反思2

《趙州橋》用簡明的語言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在教學過程中,我以“世界聞名”一詞爲線索,引導學生思考:趙州橋這樣一座古老的石拱橋,它憑藉着什麼而聞名於世呢?學生一時語塞,引發了他們探索的興趣。

在感受趙州橋十分雄偉時,我以教室爲例,趙州橋長50多米,相當於7間教室連在一起;寬9米多,相當於一間半教室的寬度,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體會雄偉,比較形象。趙州橋的堅固體現在李春獨創的設計上,我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本體會李春如何設計趙州橋,他爲什麼這樣設計,來體會李春的聰明才智。在課堂上,我做了一個實驗,拿一張卡紙和一本書讓學生掂一掂它們各自的重量,問學生:你有什麼感覺?學生答:一個比較重,另一個比較輕。

我又問:你認爲較輕的紙能不能撐起這本較重的書呢?學生答:不能。於是我做了個試驗,用一張紙做成橋面,兩岸用詞典代替,橋面平直時,紙無法撐住書;橋面呈拱形時,紙則可穩穩地將較重的書撐起。問:這個實驗說明什麼?學生通過觀察體會到:拱形承受的力比平直的狀態承受的力大,趙州橋共有五個拱形,使得趙州橋更爲堅固。這個實驗幫助學生理解了拱形的作用,我還引入了一些資料:1300多年來,趙州橋經歷了風風雨雨,其中曾經歷過10次洪水,8次地震和多年的戰爭,但至今,它依然穩穩地屹立在洨河上。使學生深刻體會到趙州橋實在是太堅固了。

引導學生想象圖案的精美是本文的難點,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默讀課文,想象欄板上精美的圖案,讓學生將想象的內容用語言來描述,並出示了圖片幫助學生再現畫面,讀出體會。學生對精美一詞的理解不是很到位。如果在教學時,引導學生體會到這些精美的圖案是1300年前,勞動人民在石板上一點一點雕刻出來的,非常費時間費精力很不容易。年代雖已久遠依然如此逼真。我想學生在理解圖案精美時,體會會更深。另外,教學中,課堂氣氛略顯沉悶,需與學生溝通,師生共同努力,爭取形成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的教學反思3

《趙州橋》是一篇說明性的課文,思路很清晰,主要講了趙州橋的三方面內容:雄偉、堅固、美觀。短短的幾百字,不但寫明瞭趙州橋的位置,設計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趙州橋的外形特點清楚地展現在了人們的眼前;然後講這樣設計的好處,並對其設計的美觀加以描繪,使人們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課文語言準確,簡練,又不乏生動。學這篇課文,很容易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緒。

教學設計上,導入環節從學生預習和所獲資料入手。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語問題,細讀課文時首先引讀了第一段,引導學生明白趙州橋的位置、設計者、建造的時間及通過本段內容總結出的趙州橋的`特點。第二三段的特點讓學生自由朗讀總結出並小組討論找出相關詞語。第四段的處理採用感情朗讀法,讓學生明確這段是作者對這樣一座雄偉、堅固、美觀的橋發出的由衷讚美。這樣做既體現了“課標”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積累的要求,又節省了教學時間。感情朗讀指導時,採用出示重點句子,在學生品詞析句,感悟思想感情的基礎上指導朗讀。拓展延伸環節放映一組現代橋的圖片和趙州橋做對比,對趙州橋有名的原因做進一步的瞭解。

本課《趙州橋》的第二自然段在結構上很有特色,以總分段式出現,是進行寫作指導的好範例,在教學時適當向學生滲透總起句,及總分式的寫作方法,感覺做的很好。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的教學反思4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應是開放而有活力的。”在設計本課時,基於此考慮,自覺比較成功之處:

1、充分體現“語言教學要走向生活”這一理念,課伊始,從學生平時的生活積累入手,以“你知道義烏城內有哪些橋”導入,進而進入新課學習,接近學生與教材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增強了作爲義烏人的自豪感。還有第三段教學後,引導學生觀察宗澤橋上的石欄板,仿照趙州橋精美的圖案描寫展開語言文字訓練,在“最近發展區”選取有一定思維力度又切合學生實際的片段訓練,引領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喜悅,再加以教師的言語引導,帶動,鼓勵學生從課本走向社會,從課內走向課外,以更加濃厚的興趣,更飽滿的激情參與以後的學習,成爲學習真正的主人。

2、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的理念,重視學生個性化體驗,閱讀教學中“要珍視學生在閱讀中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初讀課文後讓學生暢所欲言,“趙州橋是一座怎樣的橋。”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那個特點深入讀悟、探究,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引導學生體驗課文內容,表達自己的感受,發表自己的見解,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小組合作的功效,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自主性和創造性,體現語文教學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統一。

3、緊扣教學重點,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展開教學,過程流暢。

  存在問題:

1、課堂教學任務的安排過於繁重。二、三兩段的教學,可只安排其一,第二段學生質疑的點較多,第三段安排語言文字的訓練,這樣更利於學生深入讀悟課文。而在教學中,教師安排了兩段,在第二段教學時,考慮後面的教學,怕時間來不及,就及時剎車,未讓學生的問題真正暴露顯現,沒有出發精彩的“旁生枝節”,教師的主導、駕馭教學過於迫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2、學習語文的過程首先是語言積累的過程,而熟讀課文是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式,學生的感悟是品味和咀嚼文本的重點詞句後油然而生的,咬文嚼字,品詞斟句對彰顯語言文字的情蘊意味有點石成金之功效,需要我們在教學中濃墨重彩。而反思本課學習,學生對課文的朗讀力顯然不夠,朗讀的形式也較爲單一。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的教學反思5

《趙州橋》是一篇說明性的課文,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三個特點,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我主要以雄偉、堅固、美觀三個特點爲主線,重點品讀,體會趙州橋的設計特點,最終昇華主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在體會雄偉時主要經過重點句子中的重點詞語是體會,尤其是幾個數字,在學生找出之後,我幫忙學生和我們的教室做比較,用真實的長度來體驗趙州橋的雄偉,能夠說效果還是不錯的,同學們都在趙州橋的長度和寬度上體會到了趙州橋的氣勢,感受到了趙州橋的雄偉。

在介紹堅固時主要是讓學生經過趙州橋的設計特點來體會堅固,首先讀懂趙州橋的四個小橋洞的設計意圖,再讀懂這樣設計有什麼好處,從而明白趙州橋爲什麼堅固。這個地方的處理顯得有些拖沓,尤其是有幾個好處這塊,如果當時直接出示“既”和“又”也許會讓課堂變得更爲緊湊。欣賞趙州橋“美觀”的教學部分我覺得是這節課比較不足的,開始創設了不錯的欣賞環境,經過配樂朗讀調動了學生的情緒,可是那些精美的圖案並沒有帶領學生細細欣賞,也沒有經過朗讀來體會趙州橋的美觀,而是直接讓孩子去背誦,這顯得有些倉促,應當讓孩子也來一次配樂欣賞,再經過圖片的感染,讓學生更深刻的體現趙州橋的美,然後再背誦,效果也許會好很多,會有更多的同學當堂完成背誦的目標。

最終經過這些特點的結合,以及歷史的悠久,讓學生感受到這橋建造的多麼了不起,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之情。還有一個“過渡句”的處理不是太得當,應當放到第二和第三自然段中間,那樣會顯得更加自然。

總體來說,感覺自我在品讀課文上有了提高,對教材的分析能更加深入透徹,對課堂的教學結構也更爲清楚,手段更多樣了,明白了第二課時應當上成什麼樣的課,朝什麼樣的方向去努力,去打造自我的課堂。收穫還是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