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物理組黑板報圖片

物理組黑板報圖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物理組黑板報圖片


  諾貝爾物理學獎年鑑
  1901年 發現X射線以及對X射線性質的研究(德國 倫琴)
  1902年 發現磁場對原子輻射現象的影響、發現塞曼效應(荷蘭 洛倫茲和塞曼)
  1903年 發現天然元素(鈾、釙、鐳、釷)的放射性(法國 貝克勒爾、居里夫婦)
  1904年 發現稀有元素“氬”並測定其密度(英國 瑞利)
  1905年 研究陰極射線(德國 勒納德)
  1906年 測定電子的荷質比(英國 J. J.湯姆遜)
  1907年 創制分光儀和用以進行度量學的研究(美國 J. J. 邁克耳遜)
  1908年 發明應用干涉現象的天然彩色照相法(法國 李普曼)
  1909年 發明無線電報及其對無線電通訊的貢獻(意大利 馬可尼和德國 布勞恩)
  1910年 進行有關氣態和液態方程的研究(荷蘭 範德瓦爾斯)
  1911年 發現有關熱輻射的規律(德國 維恩)
  1912年 發明自動控制的氣體照明器(瑞典 達倫)
  1913年 研究低溫物性並製成液氦(荷蘭 昂尼斯)
  1914年 發現晶體的X射線衍射(德國 勞厄)
  1915年 用X射線研究晶體結構並提出X射線反射公式(英國 布拉格父子)
  1916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空缺
  1917年 發現元素的次級X射線標識譜(英國 巴克拉)
  1918年 發現能量子(量子理論)(德國 普朗克)
  1919年 發現運動原子輻射的多普勒效應以及原子光譜線在電場作用下的分裂(德國 斯塔克)
  1920年 發現鎳合金鋼的反常性(法國 紀堯姆)
  1921年 發現光電效應的定律(美籍德國 愛因斯坦)
  1922年 研究原子結構和原子輻射,提出原子結構模型(丹麥 N.波爾)
  1923年 進行基本電荷和光電效應方面的研究(美國 密立根)
  1924年 發現和研究X射線光譜學(瑞典 西格班)
  1925年 以實驗證實了量子論,並解決了電子、原子的碰撞問題(德國 夫蘭克和赫茲)
  1926年 進行有關物質不連續結構的研究,特別是發現沉澱平衡(法國 佩林)
  1927年 發現X射線的波長經散射後有所增長的康普頓效應(美國 康普頓);發明威爾遜雲霧室(英國 威爾遜)
  1928年 研究熱離子現象,發現了金屬加熱後發射的電子數和溫度關係的裏查遜定律(英國 裏查遜)
  1929年 發現電子的波動性質(法國 德布羅意)
  1930年 研究光的散射並發現拉曼效應(印度 拉曼)
  1931年 (未頒獎)
  1932年 創立量子力學-矩陣力學,並推算出測不準關係式及應用該理論發現氫的同素異形體(德國 海森堡)
  1933年 發現原子理論的有效的新形式,準確地預測正電子的存在(英國 薛定諤 奧地利 狄拉克)
  1934年 (未頒獎)
  1935年 發現中子(英國 查德威克)
  1936年 發現宇宙射線(奧地利 赫斯);發現正電子(美國 安德遜)
  1937年 發現電子的晶體衍射(美國 戴維遜 英國G. P.湯姆遜)
  1938年 用中子轟擊法制成新的人工放射性元素,發現原子核吸收慢中子所引起的有關核反應(美籍意大利 費米)
  1939年 發現迴旋加速器以及利用它取得的成果,特別是對有關人工放射性元素的貢獻(美國 勞倫斯)
  194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未頒獎)
  1941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未頒獎)
  1942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未頒獎)
  1943年 發現分子束的方法,測量出質子磁矩(美國 斯特恩)
  1944年 發現測定原子核磁性的共振方法並測量原子核的磁性(美國 拉比)
  1945年 發現泡利不相容原理(奧地利 泡利)
  1946年 發明高壓裝置以及獲得許多有關高壓物理學方面的成果(美國 布里奇曼)
  1947年 研究大氣高層的物理性質並發現無線電短波電離層(英國 阿普頓)
  1948年 改進威爾遜雲室以及由此在覈物理領域和宇宙射線方面作出的一系列發現(英國 布萊克)
  1949年 在覈力理論的基礎上預言介子的存在(日本 湯川秀樹)
  1950年 研究核過程的照相乳膠記錄法,並發現 介子(英國 鮑威爾)
  1951年 發現人工加速粒子使原子核蛻變(英國 科克洛夫特和瓦爾頓)
  1952年 發展核磁精密測量的新方法及其有關的發現(美國 布洛赫和珀塞爾)
  1953年 因論證相襯法,特別是發明相襯顯微鏡(位相差顯微鏡)(荷蘭 塞爾尼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