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關於黑板報心理健康的資料

關於黑板報心理健康的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導語: 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常常被人們忽視。作爲中學生,一方面功課壓力比較大,另一方面又難免遭遇青春期種種“成長的煩惱”,這些都或多或少會在他們的心理上有所反映。下面分享一些關於心理健康的黑板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黑板報心理健康的資料

心理健康黑板報圖片01

心理健康黑板報圖片02

心理健康黑板報圖片03

【心理健康黑板報資料】

  消除中學生親源性心理障礙的對策

1、矯正學生的品行障礙。首先,教師在思想上應該把有品行障礙的學生看作具有意識、感情和潛能的人,具有和他人同等價值和尊嚴的人,充分地信任和尊重他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長處、讓他們承擔一部分班級工作。學生會因爲教師對自己的信任而信任自己,他們往往會按照教師所期待的目標來塑造自己。特別是那些對自己的價值恰好有懷疑、在家又覺得不受尊重的學生,他們會因爲受到老師的尊重而獲得價值感。其次,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對待有品行障礙的學生要注意把握"分寸",其言語、舉止要能最恰當地顧及行爲的環境條件和社會效果。例如,當學生在課堂上出現一些"出格"的行爲,此時教師採取一些適宜的身體語言動作,如注視、否定性手勢、身體接觸等,來表達對學生的不滿意,希望停止當前行爲。儘量避免與學生正面交鋒,使問題擴大,待事情過後再找機會與之論理。再次,在與有品行障礙的學生的交往中,教師必須瞭解其特性,以真勢的感情對待他們,創設平等、寬鬆、自由的相處環境,減少學生的敵對情緒,從而有利於找出形成不良行爲的原因,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例如,課後不時地找他們談談心,在生活上給予照顧,學習上給予幫助,並向他們傳遞愛的信息,從而建立起一種和諧、友好的師生關係,建立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使學生樂於接受教師的要求和指導,敝開心扉,自然地表達其心理動態。

總之,教師對待有品行障礙的學生應尊重他們,注意表揚他們的長處,加強其自信心,提高其學習興趣,把他們的注意力慢慢地引導到學習上來。

2、指導學生合理疏散不良情緒。具有情緒障礙的學生對於喜怒哀樂的感受通常很強烈,往往直接支配着他們的行爲。當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產生消極情緒時,那種動輒給予壓制、白眼或不理睬的消極做法是不明智的。教師應儘可能讓他們不受壓抑地通過語言或非語言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從而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消除他們的不良情緒。所以,教會學生掌握一些合理疏泄消極情緒的方法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傾訴、轉移和移情便是合理疏泄情緒的良好途徑。

傾訴, 當學生遇到挫折時,應讓他們將心中的感受告訴老師或他人,以得到同情、理解、安慰和支持。即使是在學生的傾訴並不合乎情理的情況下,作爲教師也要聽下去,待情緒的"風雨"過後再與之細作理論。

轉移, 當學生遭遇衝突或挫折時,教師指導他們分散注意力,不讓他們沉浸在引起衝突或挫折的情境中,儘快讓他們去擺脫這種情境,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中去。

移情, 當學生和別人發生矛盾,產生不滿、敵對、嫉妒等強烈情緒時,教師不妨讓他們調換一下角色,來個心理換位,想一想假如我是對方該怎麼辦,就容易理解對方的做法,從而改變學生原有的看法,減輕消極情緒。

3、完善學生的社會化過程。具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常表現出自我中心的傾向,或自卑、孤僻、膽怯等行爲特點,他們缺乏幫助、關心、撫慰、同情等親社會性行爲,在羣體交往過程中容易被同伴忽視。因此,教師應該教會他們正確處理好夥伴關係,學會交往、學會關心、學會幫助,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首先,教師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應表現出積極情感態度的行爲,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性行爲的基本條件。在與他們的交往過程中,教師應允許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而不以權威的命令去要求他們;在他們產生不良行爲的時候,允許他們爲自己的錯誤申辯,而不一昧地呵斥,冷靜分析產生不良行爲的原因,堅持曉之以理,以理服人。這種方式以使學生被視爲獨立的個體而受到尊重和鼓勵,能使學生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自我接納和自我控制能力發展都較好,學生的社會化過程也完善得較快。

其次,在學生羣體交往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自己的這一特殊角色,爲那些具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創設一個積極交往的背景。例如,針對具有自卑、自怯、孤僻等心理的學生開展一些主題班會或集體活動,爲他們提供證明自己和評價他人的機會,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表現自我,克服自卑、膽怯等心理。又如,針對那些有自我中心傾向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主持一些集體活動,通過活動設計、組織、實施等過程,使之明白自己力量是有限的,任何成功都需要大家的通力合作以及他人的幫助,進而學會正確的反饋方式,產生幫助他人的願望和行爲。總之,讓學生學會正確的幫助、關心別人的行爲方式,是幫助學生產生親社會行爲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