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史趙秉文傳文言文閱讀題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題。趙秉文,磁州滏陽人也。登進士第,調安塞簿,以課最遷邯鄲令,再遷唐山。丁父憂,用薦者起復南京路轉運司都勾判官。明昌六年,上書論宰相胥持國當罷,宗室守貞可大用。有司論秉文上書狂妄,法當追解,上......

  • 《金史》卷一百九 列傳第四十七大綱 完顏素蘭陳規許古完顏素蘭,一名翼,字伯揚,至寧元年策論進士也。貞祐初,累遷應奉翰林文字,權監察御史。二年,宣宗遷汴,留皇太子於燕都,既而召之,素蘭以爲不可,平章高琪曰:主上居此,太子宜從。且汝能保都城必完否?素蘭曰:完固不敢必,......

  • 《金史》卷四十五 志第二十六大綱 ◎刑昔者先王因人之知畏而作刑,因人之知恥而作法。畏也、恥也,五性之良知,七情之大閒也。是故,刑以治已然,法以禁未然,畏以處小人,恥以遇君子。君子知恥,小人知畏,天下平矣!是故先王養其威而用之,畏可以教愛。慎其法而行之,恥可......

  • 《金史》卷十六 本紀第十六大綱 ◎宣宗下四年春正月壬辰朔,詔免朝。丙申,金安軍節度使行元帥府事古裏甲古倫除名。丁酉,大元兵下好義堡,霍州刺史移剌阿里合等死之。詔贈官有差。庚戌,宋步騎十餘萬圍鄧州,聞援軍至,夜焚營去,招撫副使術虎移剌答追及之,奪其俘還......

  • 《金史》選段閱讀及答案譯文大綱 張中彥,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爲涇原副將,知德順軍事。睿宗經略陝西,中彥降,除招撫使。授彰武軍承宣使,爲本路兵馬鈐轄,遷都總管。宋將關師古圍鞏州,與秦鳳李彥琦會兵攻之。王師下饒風關,得金、洋諸州,以中彥領興元尹,撫輯......

  • 《金史》卷四 本紀第四大綱 ◎熙宗熙宗弘基纘武莊靖孝成皇帝,諱亶,本諱合剌,太祖孫,景宣皇帝子。母蒲察氏。天輔三年己亥歲生。天會八年,諳班勃極烈杲薨,太宗意久未決。十年,左副元帥宗翰、右副元帥宗輔、左監軍完顏希尹入朝,與宗幹議曰:諳班勃極烈虛位已......

  • 《金史》卷三十四 志第十五大綱 ◎禮七○社稷貞元元年閏十二月,有司奏建社稷壇於上京。大定七年七月,又奏建壇於中都。社爲制,其外四周爲垣,南向開一神門,門三間。內又四周爲垣,東西南北各開一神門,門三間,各列二十四戟。四隅連飾罘罳,無屋,於中稍南爲壇位,令三......

  • 《金史》卷五十七 志第三十八大綱 ◎百官三○內命婦宮人女職東宮官屬親王府屬太后兩宮官屬大興府諸京留守司諸京城宮苑提舉等職按察司諸路總管府諸府諸節鎮防禦刺史縣鎮等職諸轉運泉谷等職諸府鎮兵馬等職諸猛安部族及羣牧等職內命婦品元妃、貴妃、淑妃......

  • 《金史》卷一百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範例 古裏甲石倫內族訛可撒合輦強伸烏林答胡土內族思烈紇石烈牙吾塔古裏甲石倫,隆安人。以武舉登第。爲人剛悍,頗自用,所在與人不合。宣宗以其勇善戰,每任用之。貞祐二年,累遷副提控、太原府判官,與從宜都提控、振武軍節度使完顏......

  • 《金史》卷十四 本紀第十四大綱 ◎宣宗上宣宗繼天興統述道勤仁英武聖孝皇帝諱珣,本名吾睹補,顯宗長子,母曰昭華劉氏。大定三年癸未歲生,世宗養於宮中。十八年,封溫國公,加特進。二十六年,賜今名。二十九年,進封豐王,加開府儀同三司,累判兵、吏部,又判永定、彰德......

  • 《金史》卷一百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大綱 古裏甲石倫內族訛可撒合輦強伸烏林答胡土內族思烈紇石烈牙吾塔古裏甲石倫,隆安人。以武舉登第。爲人剛悍,頗自用,所在與人不合。宣宗以其勇善戰,每任用之。貞祐二年,累遷副提控、太原府判官,與從宜都提控、振武軍節度使完顏......

  • 《金史》卷五十四 志第三十五大綱 ◎選舉四○部選省選廉察薦舉功酬虧永凡吏部選授之制,自太宗天會十二年,始法古立官,至天眷元年,頒新官制。及天德四年,始以河南、北選人並赴中京,吏部各置局銓注。又命吏部尚書蕭賾定河南、北官通注格,以諸司橫班大解、並大將......

  • 《金史》卷二十 志第一大綱 ◎天文自伏羲仰觀俯察,黃帝迎日推策,重黎序天地,堯歷日月星辰,舜齊七政,周武王訪箕子,陳《洪範》,協五紀,而觀天之道備矣。《易》曰: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故孔子因魯史作《春秋》,於日星風雨霜雹雷霆皆書變而不書常,所以明天道......

  • 《金史》卷一百七 列傳第四十五大綱 高汝礪張行信高汝礪,字巖夫,應州金城人。登大定十九年進士第,蒞官有能聲。明昌五年九月,章宗詔宰執,舉奏中外可爲刺史者,上親閱闕點注,蓋取兩員同舉者升用之。於是,汝礪自同知絳陽軍節度事起爲石州刺史。承安元年七月,入爲左司......

  • 《金史》卷七 本紀第七大綱 ◎世宗中十二年正月庚午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戊寅,詔有司:凡陳言文字,皆國政利害,自今言有可行,以其本封送祕書監,當行者錄副付所司。丙申,以水旱,免中都、西京、南京、河北、河東、山東、陝西去年租稅。二月壬寅,上召諸王......

  • 《金史》卷八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大綱 ◎世宗諸子○永中永蹈永功(子璹)永德永成永升世宗昭德皇后生顯宗、趙王孰輦、越王斜魯。元妃張氏生鄗王允中、越王允功。元妃李氏生鄭王允蹈、衛紹王允濟、潞王允德。昭儀梁氏生豫王允成。才人石抹氏生夔王允升。孰輦......

  • 《金史》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大綱 ◎孝友○溫迪罕斡魯補陳顏劉瑜孟興王震劉政孝友者,人之至行也,而恆性存焉。有子者欲其孝,有弟者欲其友,豈非人之恆情乎?爲子而孝,爲弟而友,又豈非人之恆性乎?以人之恆情責人之恆性,而不副所欲者恆有焉。有竭力於是,豈非難乎。天......

  • 《金史》卷九十七 列傳第三十五大綱 裴滿亨斡勒忠張大節(子巖叟)張亨韓錫鄧儼巨構賀揚庭閻公貞焦旭劉仲洙李完馬百祿楊伯珫劉璣(兄珫)康元弼移剌益裴滿亨,字仲通,本名河西,臨潢府人。其先世居遼海,祖諱虎山者,天輔間移屯東受降城,以御夏人,後徙居臨潢。亨性敦敏......

  • 《金史》卷一百二 列傳第四十大綱 僕散安貞田琢完顏弼蒙古綱必蘭阿魯帶僕散安貞,本名阿海,以大臣子充奉御。父揆,尚韓國公主,鄭王永蹈同母妹也。永蹈誅,安貞罷歸,召爲符寶祗候。復爲奉御,尚邢國長公主,加駙馬都尉,襲胡王愛割蠻猛安。歷尚衣直長、御院通進、尚藥......

  • 《金史》卷三十七 志第十八大綱 ◎禮十○冊皇后儀天德二年十月九日,冊妃徒單氏爲皇后。前一日,儀鸞司設座勤政殿,南向。設羣臣次於朝堂。大樂令展宮縣於殿庭,設協律郎舉麾位於樂縣西北,東向。閣門設百官班位於庭,並如常朝之儀。又設典儀位於班位之東北,贊者......

  • 《金史》卷一 本紀第一大綱 ◎世紀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號勿吉。勿吉,古肅慎地也。元魏時,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車骨部、曰拂涅部、曰號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稱靺鞨,而七部並同。唐初,有黑水靺鞨、慄末靺鞨,其五部無聞。粟末......

  • 《金史》卷七十八 列傳第十六大綱 劉彥宗劉萼劉筈劉仲誨劉頍時立愛韓企先(子鐸)劉彥宗,子魯開,大興宛平人。遠祖怦,唐盧龍節度使。石晉以幽、薊入遼,劉氏六世仕遼,相繼爲宰相。父霄,至中京留守。彥宗擢進士乙科。天祚走天德,秦晉國王耶律捏裏自立於燕,擢彥宗留......

  • 《金史》卷四十四 志第二十五大綱 ◎兵○兵制金興,用兵如神,戰勝功取,無敵當世,曾未十年遂定大業。原其成功之速,俗本鷙勁,人多沉雄,兄弟子姓才皆良將,部落保伍技皆銳兵。加之地狹產薄,無事苦耕可給衣食,有事苦戰可致俘獲,勞其筋骨以能寒暑,徵發調遣事同一家。是故......

  • 《金史》卷八十一 列傳第十九大綱 鶻謀琶迪姑迭阿徒罕夾谷謝奴阿勒根沒都魯黃摑敵古本蒲察胡盞夾谷吾裏補王伯龍高彪溫迪罕蒲裏特伯德特離補耶律懷義蕭王家奴田顥趙隇鶻謀琶,術吉水斜卯部人也。性忠直寬厚,重節義,勇於戰。父阿鶻土,贈金吾衛上將軍。穆宗時......

  • 《金史》卷一百二十五 列傳第六十三大綱 ◎文藝上○韓昉蔡鬆年(子圭)吳激馬定國任詢趙可郭長倩蕭永祺胡礪王競楊伯仁鄭子聃党懷英金初未有文字。世祖以來,漸立條教。太祖既興,得遼舊人用之,使介往復,其言已文。太宗繼統,乃行選舉之法,及伐宋,取汴經籍圖,宋士多歸之。......